资源简介 (共50张PPT)《政治与法治》一轮复习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元知识体系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全面依法治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历史)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现在未来)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为什么是什么一体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辅相成内涵、推进怎么做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前提关键防线内涵 表现?怎样推进?推进意义?全民守法基础人大政府法检公民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清知识逻辑1.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1)内涵:(2)标准(原则):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②符合国情和实际。③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考点1 科学立法【比较】①有法可依主要是从“量”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量”;②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 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从立法方向上说)具体要求: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2. 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从立法实效上说)具体要求: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3. 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从立法的方法上说)具体要求: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科学立法的要求/原则/标准: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表达技术:①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②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部结构、外部形式、概念和语言表达、文体的选择技术等;③法律规范的结构和分类技术;④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技术,这主要指法律编纂和汇编技术。知识延伸:立法体制、立法技术立法体制:即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层级分权相结合的体制。一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二是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确立了我国的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法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知识拓展立法机关授权立法【提醒】立法机关≠有立法权的机关措施 主要内容(1)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2)充分发扬民主 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3)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对公民: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对国家机关: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权责统一)3.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区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侧重点 地位科学立法 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拍脑袋做决策,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侧重与科学性 推进科学立法是保证立法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科学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民主立法 就是要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侧重于人民性 民主立法是保证立法质量的基本途径和关键依法立法 是指立法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侧重于立法工作合法性 依法立法有利于维护宪法和其他立法的权威性,促进立法体系完善。联系:三者有机统一于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体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拓展】拓展延伸:我国的立法程序立法是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政治活动。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立法是实现良法之治的基础。根据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1.法律案的提出:各主体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2.法律案的审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和凝聚共识的过程。(三次审议、征求意见、立法调研)3.法律案的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4.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程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科学立法含义+立法方向)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立法实效)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立法方法)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科学立法的内涵(含义+原则)推进科学立法(措施)原则3个+3措施+3统一重难点突破一:如何推进科学立法(如何提高立法质量)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尊重和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表明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的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科学立法要做到以德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4.乡镇人大享有立法权,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5.在我国,宪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详解】乡镇人大不享有立法权。【详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详解】科学立法表明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详解】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详解】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易错易混知识点拨XXXXX(2024·安徽·统考高考真题) 国务院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4年5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该《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就碳排放权交易的体制机制、交易规范、数据质量保障、违法行为惩处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条例》的施行( )①强化了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的职能②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治新局面③旨在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提供司法保障④标志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有了部门规章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真题演练】(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但立法法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修正。继2015年第一次修改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修订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增加“基层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修改为“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 )①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②扩大设区的市立法权限,适应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④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开展立法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真题演练】(1)内涵: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2)主体: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最重要主体(≠唯一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拓展】①执法:亦称法律执行,包括司法执法和行政执法。②执法机关◇司法执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公安系统、税务系统、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国土资源局等执法部门。(3)意义:①对法律: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②对社会: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③对政府: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1. 严格执法的内涵考点2 严格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责权)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即依法行政,强调执法内容)坚持规范执法 (程序) 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侧重执法程序)坚持公正执法 (原则) 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强调执法的尺度和标准,执法原则)坚持文明执法 (方式) 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偏重于执法态度、方式)2. 推进严格执法(措施)法定职责必须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应当行使的职权,是职责所在,是必须有所作为的,不得懈怠、推诿。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授予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无权实施,是不能乱作为的,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懒政怠政:与“勤政”相对,是指政府工作人员或政府部门对处理相关问题时采取的一种做法过于简单、作风粗糙、懒散懈怠的行为。失职:是国家公务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一定损失的行为。渎职:是国家公务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或违法乱纪、或玩忽职守、或以权谋私,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害的行为。【突破拓展】类别 严格执法 规范执法 公正执法 文明执法内涵 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严格按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原因联系 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都是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严格执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是执法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公正是执法价值取向执法文明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突破拓展】严格执法vs公正执法vs规范执法vs文明执法1.(2023·浙江·模拟)人民警察佩戴执法记录仪有利于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2023·浙江·校联考)我国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体现了政府履行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这一经济职能。( )3. (2023·浙江温州·二模)严格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4. (2023·浙江·模拟)“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体现了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详解】“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意思是光有善心却不去施行,是不可能达到仁政的目的。仅有法律而不想办法推广,书面上法律是不可能自己去实施的。体现了严格执法的重要性。【详解】人民警察佩戴执法记录仪有利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详解】我国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体现了政府履行加强加强市场监管这一经济职能。【详解】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易错易混知识点拨√XXX1.(2024·湖南·高考真题)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网络法治与10亿多网民直接相连,与14亿多人民群众息息相关。面对网络传谣、网络暴力等现实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对“按键伤人”坚持严惩立场,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网络法治需要( )①政府依法开展网络执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②司法机关强化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律体系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凝聚依法治网强大力量④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保障网民各项利益实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真题回归“保障网民各项利益实现”说法错误,应是保障网民合法合理利益实现,④排除。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司法机关公正司法,②错误。2.(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2年以来,浙江省某县将2300多个执法事项和分散在8个县级部门的执法队同步归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这项改革会( )①减少县级行政部门 ②实现司法公平正义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④增强执法机关公信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真题回归这项改革属于行政部门改革,不涉及司法系统,②错误。只是将分散在8个县级部门的执法队同步归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并没有减少县级行政部门,①错误。1.公正司法的内涵、表现(1)内涵: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表现:司法的程序要公正;司法的结果要公正。考点3 公正司法1. 司法的程序要公正(1)内涵: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2)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公正司法的表现/标准2. 司法的结果要公正。(1)内涵: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2)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3)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程序公正 结果公正区别 含义 司法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即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所受到的对待是公正的,所得到的权利主张机会是公正的 裁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都是正确的,对诉讼参与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作出的裁判或处理是公正的侧重点 司法过程是否公正 司法活动的结果是否公正要求 在立案、审理、判决等司法环节都坚持公开公正 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联系 司法公正包括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是辩证统一的。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和基础,结果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和目标【难点突破】 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的比较区分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其中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监察机关:指的是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注意不是检察权,不能混淆)◇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部、司法厅、司法局等,它与司法机关不是同一个概念。该部门主要负责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草案起草、普法宣传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管理和承担国家司法协助,监督管理法律援助、组织司法考试等工作。监察 检察适用对象 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 涉嫌刑事犯罪或经济犯罪的人员,涵盖了公职人员、军人等权力不同 监察委行使监察权,对公职人员个人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纪违法和犯罪 检察机关履行检察权,是依法对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在诉讼和相关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纠正法律依据 监察法,突出体现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诉讼法,突出体现公安机关办案时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并重,公正与效率平衡。【突破拓展】【拓展】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监督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每个法院的审判活动各自独立,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只能通过通过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来进行,上级法院不能直接指示下级法院如何办理具体案件。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全国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行使检察权。在刑事诉讼中,上级检察院有权对下级的办案工作作出指示,下级检察院应当服从。措施 具体要求独立原则依据准则司法为民人权保障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①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②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庭审公开、裁判文书网、人民陪审员)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代理人、辩护人)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公正司法考点3 公正司法思考:是否意味着不受任何主体影响?是否是“司法独立”注:⑴依法独立行使≠不受任何主体的影响①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法院、检察院受同级人大、上级法院、检察院监督;③法院、检察院受党的领导;④法院、检察院受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公民的监督。⑵依法独立行使≠司法独立我国司法机关显然不可能独立于权力机关,它只有相对独立性,就是在办理司法案件时,享有法定的独立审理和决断权,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具有本质区别。【知识拓展】名词点击:罪行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疑罪从无: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非法证据排除: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突破拓展】1. (2023·浙江温州·二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客观真相符合事实认定、程序和结果公正。( )2.(2023·浙江·校联考)结果公正意味着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3.(2023·浙江杭州·校联考一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监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 )4.(2022·浙江·模拟)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传递着司法的温暖,意味着司法结果公正。 ( )【详解】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传递着司法的温暖,有利于司法程序公正,并不意味着司法结果公正。【详解】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详解】我国的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而不是监察权依法独立行使。【详解】程序公正意味着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拨XXXX5.实现司法公正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审判,各级党政机关也应积极参与司法机关的司法过程,以促使司法公正。( )6.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进行政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7.(2023春·浙江湖州·期末)直播庭审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8.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示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详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详解】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公民的非法干涉,人民群众和各级党政机关不能参与司法过程。【详解】政务公开的主体是政府,直播庭审的开展与推进有利于公正司法。【详解】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易错易混知识点拨XXX√(2023·广东)近年来,广东某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海外联络员”“归侨陪审员”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多措并举满足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司法需求,为促进海内外侨胞与家乡深度融合发展增添了法治成色。这种做法( )①表明广东已经全面建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②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④旨在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践行司法为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解析】广东正在建设法律服务体系,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完善法律服务体系,①说法错误。广东某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维护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此做法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涉及维护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未涉及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真题演练】1.(2024·全国·高考真题)广东某市实施“政协+检察”衔接转化工作模式。2023年该市某区“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完善泥头车管理机制的提案,区政协将提案移送区检察院。检察机关就此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并邀请政协委员参与现场调查、参加听证会,共同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开展泥头车全链条深层次治理。该模式( )①表明检察机关主动接受政协委员的监督和管理②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通过协同治理依法全面履职③表明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④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真题回归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机构,不是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③排除。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机构,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说检察机关接受政协委员的管理错误,①排除。2.(2023·福建·高考真题)在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工作报告中,多组数据呈现“一升一降”的特点引人注目。例如,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新型危害经济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起诉人数上升;抢劫、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涉枪涉爆、毒品犯罪起诉案件总量持续下降。“一升一降”说明( )①依法治国取得新成效,社会秩序持续向好②司法办案重点适时调整,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③全民法治观念与时俱进,社会法治化水平稳步提高④法治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日益增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真题回归题干强调国家法治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不体现全民法治观念与时俱进,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司法办案取得实效,不涉及司法办案重点的调整,②不符合题意。内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2.原因: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 全民守法的内涵考点4 全民守法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3、 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表现、重点)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3)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实践)(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道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名词点击】◇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处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3、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重点)1.良法不能被全民遵守,就不能实现法治,这说明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2.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 (2023春·浙江台州·期中)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坚持把公正司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工作。( )4.在我国,公民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互为前提。( )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全民守法。( )6.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因此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详解】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互为前提。【详解】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说明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详解】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详解】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易错易混知识点拨X√X√【详解】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X【详解】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但不能由此得出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的结论,例如未成年人、残疾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而不能让其履行他们不能履行的义务。X基本要求 ★主体 ★内涵、(原则、特征) 意义 ★推进具体要求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基础)●一站式主干梳理: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尊重规律,提高法律质量。原则:立法体现国体顺应时代,符合国情实际,遵循立法规律。执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行政执法、司法执法)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特征:程序和结果公正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②调动人民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①原则+坚持党的领导;②依法立法;③发扬民主;④合理设定权利义务、权力责任。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②规范执法;③公正执法;④文明执法(注意区分细节)①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和结果公正);④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靠人民;⑤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有利于提升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立良善之法,完善法律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法制前提,双治现代化捍卫法律权威和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行政机关(最重要)、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全体社会成员(1)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宪法角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3)中国共产党角度: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政协: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4)立法机关角度: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行政机关角度: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6)司法机关角度:公正司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7)公民角度:推动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法治社会。(8)总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特别提醒: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主体角度)1.依法治国对不同主体的要求:※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保 XXX 有法可依。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①总要求:②党:③人大: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全面依法从严治党,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支持守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方面措施类(重点) 主观题模板(注意单一主体或多主体)④政府:⑤司法机关:⑥监察机关:政府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执法(具体措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设法治政府。司法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司法、监督有力,(具体措施)——体现公平正义。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强化反腐的力度。(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反腐倡廉,维护法律尊严)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⑦政协:全民守法,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同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助力法治社会的建设。【注】守法的主体指的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个人等。全民守法,重在强调公民这一主体。⑧公民:⑨全社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社会。1.(2022·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二 近年来,海南省坚持用法治护航生态底色,依法制(修)订多项生态文明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在海岸带保护开发管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对各市县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执法保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稽查和评估,提升执法效能。2021年,办理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00件,追偿生态修复费用近5000万元,“司法保护海洋珍稀生物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典型案例。成立法律服务站,提供法治宣传等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1.(2022·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二 近年来,海南省坚持用法治护航生态底色,依法制(修)订多项生态文明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在海岸带保护开发管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对各市县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执法保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稽查和评估,提升执法效能。2021年,办理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00件,追偿生态修复费用近5000万元,“司法保护海洋珍稀生物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典型案例。成立法律服务站,提供法治宣传等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立法,有法可依。严格执法,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公正司法,违法必究。全民守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答案】(2)①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科学立法。海南省依据本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让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②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到严格执法。海南省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保护执法中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③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到公正司法。海南省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公正司法,做到违法必究。④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到全民守法。海南省力图通过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3.(2024·浙江·高考真题)某校高一学生围绕“司法为民”开展综合探究,通过查阅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整理出如下材料:材料一 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2万件。▲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对46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贯彻实施好民法典,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审结涉教育、就业等民生案件539万多件,以公正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材料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提出10条司法举措,包括对不正当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等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发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11件典型案例。(1)依据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归纳出本次探究的主要结论。真题回归【答案】(1)①最高人民法院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职能,依法打击侵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活动,严惩重大恶性犯罪,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可替代:人民民主专政/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政治统治职能/对内职能。②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依法纠正冤假错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③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贯彻实施好民法典,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真题回归3.(2024·北京·高考真题)“凭学生证半价 不!到这里参观应免费。”某市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有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新规,存在缩小免票主体范围、附加免票条件等违法向未成年人收取门票费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结合材料,说明在这一过程中法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真题回归①市检察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收取门票费违反法律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应履行监管职责等问题,阐明法律依据,会同有关部门对整改方案进行磋商 ②相关区检察院向本区发改委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并在收费场所醒目位置及购票平台公示 ③发改委持续跟进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落实情况,采取措施,督促整改。目前,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依法落实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规定【答案】①推进法律实施,就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收取门票费违反法律规定等问题阐明法律依据;②严格公正司法,相关区检察院向本区发改委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政府履行监管职责和相关部门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③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发改委持续跟进督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改情况,严格公正执法;④形成治理合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真题回归(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备案审查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对备案审查工作作出系统全面的规定,并要求各地在2024年内完成省级备案审查制度规范的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和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完善了电子备案、在线审查等功能,并推动建设了31个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督促制定机关及时纠正违反宪法法律规定、原则、精神的规范性文件,累计超过2.5万件;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2.2万余件。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成为开展相关审查工作的主要启动因素。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进备案审查工作的。【答案】①坚持党的领导和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通过行使监督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和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保障宪法的权威,推进依宪治国。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和加强立法监督制度,增强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性,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③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备案审查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工作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坚持全程人民民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充分吸纳民意,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