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解析版)-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解析版)-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步练习)-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人类活动方面作用越来越大,叠图解题思路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叠图解题思路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以上都不对
2.图示选定的区域最合适建设( )
A大型超市 B.高新产业园区 C.垃圾处理场 D.水源保护区
藏东南山区地势险峻,植被群落结构复杂,是中国最适宜生长巨树(树高超过70m)的地区。下图为利用某地理信息技术测量巨树高度的流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测量巨树高度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 )
A.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B.解题思路降水数据信息
C.开展矿产资源普查 D.定位受灾人员位置
4.中国巨树多分布于藏东南的原因是( )
①气候干旱,病虫害较少
②水热充足,生存环境稳定
③地处偏僻,人类干扰少
④物种单一,种群间竞争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河口锋是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形成的较为明显的类似于锋的界面,河口锋的位置受径流和潮汐影响明显。读长江河口锋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长江河口锋离河口距离最远的是( )
A.洪水期小潮 B.洪水期大潮 C.枯水期小潮 D.枯水期大潮
6.在对长江河口锋的研究中,可运用( )
A.GPS获取潮汐的运动规律 B.RS实时采集长江入海径流量
C.GIS解题思路浮游生物的分布 D.BDS跟踪河流水体的温度变化
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迅速找出泄漏点及时处理泄漏事故,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解题思路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本次石油泄漏事故的处理过程中,依次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PS、RS B.RS、GIS C.GIS、GPS D.GIS、RS
8.石油泄漏点最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海域 B.乙海域 C.丙海域 D.丁海域
2023 年 10 月 4 日,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的南洛纳克冰川湖突然溃决,湖水倾泻而下,冲毁下游大坝与桥梁,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研究人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题思路本次灾难的成因,并制定防灾减灾措施。
9.南洛纳克冰川湖突然溃决的诱因最有可能是( )
A.暴雨冲刷 B.冰川融化 C.台风登陆 D.气候变暖
10.以下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
A.飞机遥感评估道路受损情况 B.地理信息系统解题思路避难所选址
C.全球卫星导航监测洪峰流速 D.卫星遥感监测冰川湖面积变化
地理信息技术为干旱区划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下图为“山东省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干旱等级分区分布图”,其中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山东省干旱等级相对较低的两个分区是( )
A.a、b B.b、e C.c、f D.a、d
12.干旱将导致农作物减产,要想及时获取农作物的受灾程度和受灾地点,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GNSS B.GIS、RS C.RS、GNSS D.RS、GIS
2023年7月28日上午,第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完成下面小题。
13.台风“杜苏芮”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可能有( )
①引发城市地面沉降
②引发山区泥石流灾害
③引发沿海地区海啸
④引发沿海地区风暴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治台风灾害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BDS迅速、准确地获取受灾的范围
B.利用RS准确获取被困人员位置并组织实施救援
C.利用GPS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
D.利用GIS评估台风灾后经济损失
“我是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16.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幼儿看护 B.医疗救护 C.道路清扫 D.事故处理
二、材料解题思路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美国某家庭农场因地制宜设计经营了首个“玉米迷宫”,通过趣味体验吸引游客,增加了农场收入。很快玉米迷宫就风靡北美。最初的玉米迷宫由农场主自行设计、栽种、维护和运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农场经营玉米迷宫更加高效;现在北美经营玉米迷宫的部分家庭农场已发展为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研学科普为一体的新型农场。下左图为北美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玉米迷宫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某玉米迷宫实景。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玉米迷宫从设计到运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春节空城指数是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图是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春节出行大数据报告》绘制的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2019春节出行大数据报告》中大数据的获取,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9.春节空城指数较高的城市( )
A.春节期间环境压力较大 B.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C.春节期间交通拥堵加剧 D.人口外流风险较大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解题思路与应用。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的不同,GIS是地图的延伸,可知叠图解题思路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解题思路与应用。注意图中所选地点的各类条件,结合选项中的建设项目要求进行解题思路,根据图中信息提示,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的特点,则可知该区域适合建设水源保护区,D正确;垃圾处理厂一般选择在人口少,荒地较多的地区,且建设会破坏植被,离主要道路较近,方便垃圾运输,C错误;大型超市要求交通便利,应主要考虑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靠近文化区和环境优美的地区,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C
解析:传感器是遥感系统的最重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接受物体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然后以图像、数据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地面工作站。从图中该地理信息技术工作过程可以判断为遥感系统。遥感可应用于环境监测、矿产资源普查、农业资源管理等方面,C正确;模拟滑坡动态过程、解题思路降水数据信息应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AB错误;定位受灾人员位置应用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藏东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①错误:藏东南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水分充足,②正确;该地较为偏僻,人类活动较少,人类干扰少,③正确;纬度较低,水热充足,物种多样,植被群落结构复杂,种群间竞争多,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河口锋距离海岸最远的时期是河水势力大于海水势力最多的时候,洪水期河水汇入比枯水期多,所以C、D两项错误;小潮比大潮时海水势力更弱,河口锋更容易被海水入侵而被推向河水来向地区,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潮汐的运动规律,A项错误;RS主要用于遥感,可以获取地表及其以上目标的各类信息,只能观测到入海径流量的变大变小了,而不能实时准确的采集长江入海径流量具体的数据,需要用到GIS进行解题思路才能获取,B项错误;GI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存储、解题思路与可视化,可以解题思路浮游生物的分布,C项正确;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和授时,不能跟踪河流水体的温度变化,D项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解题思路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使用的是RS技术,借助RS获取海域电磁波反射信息,确定石油密度,“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使用的是GIS技术,利用GIS图层叠加建立模型,确定石油泄漏点,故依次使用了RS、GIS技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对比两日石油密度分布图,只有丁海域石油密度(均为3)都较大,甲丙石油浓度提高,说明石油向西北方向扩散,故石油漏点最有可能是图中的丁海域,D正确;甲的石油密度由1增至3,丙的石油密度由0增至1,说明甲和丙是被扩散的石油污染导致密度增加,AC错误;乙的石油密度均为2,较丁的石油密度小,是被扩散的石油所污染,B错误。故选D。
9.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23年10月4日,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的南洛纳克冰川湖突然溃绝,最有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受到暴雨影响,暴雨冲刷使得该湖泊溃决,A正确;冰川融化,不会短时间内导致湖泊水量增加,导致湖泊溃决,排除B;本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小,排除C;气候变暖不会导致短时间内湖泊溃决,排除D。故选A。
10.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评估道路受损状况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符合题意;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题思路避难所选址,全球卫星导航可以监控洪峰流速,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冰川湖面积变化状况,排除BCD。故选A。
11.答案:C
解析:读降水量分区、土壤含水量分区、气温分区及干旱等级分区可知,a对应数值分别是4、4、3,b对应数值分别是3、3、2,c对应数值分别是1、2、1,d对应数值分别是3、3、4,f对应数值分别是2、1、1。由材料“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可知,c和f两地数值最小,是干旱相对较低的地区。故选C。
12.答案:C
解析:由所学可知,植物受灾程度需要通过RS获取遥感图像信息,受灾地点的定位,需要GNSS,C正确;GIS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解题思路,并提供对人类实践有用的信息,与题干要求不符,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台风“杜苏芮”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可能有引发山区泥石流灾害,引发沿海地区风暴潮,②④正确;城市地面沉降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所致,沿海地区海啸是海底地震或海底滑坡引起的,①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答案:D
解析: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S是遥感技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利用RS迅速、准确地获取受灾的范围,A错误;利用BDS准确获取被困人员位置并组织实施救援,B错误;利用RS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C错误,利用GIS评估台风灾后经济损失,D正确。故选D。
15.答案:C
解析:由材料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解题思路,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C正确,ABD错误。故选D。
16.答案:C
解析:智能机器人可以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清扫道路,C正确: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ABD错误。故选C。
17.答案:利用遥感技术观测玉米长势便于及时修剪、维护玉米迷宫,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为迷宫路径铺筑的机械定位,并引导运动轨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迷宫造型图案。
解析:遥感技术用于获取的玉米影像数据,利用遥感技术观测玉米长势便于及时修剪,还能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早处理,减少损失。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可为迷宫路径铺筑机械定位,并引导运动轨迹。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存储和解题思路处理数据,玉米的长势信息和迷宫的路径信息等都是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而且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设计迷宫造型图案。
18.答案:C
解析:大数据的获取,需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取位置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数据。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春节空城指数较高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流入人口较多,在春节期间,由于外来人口回家乡过春节,环境压力较小.交通拥堵会减缓,回乡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不存在人口外流风险。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