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4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4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哲学基本理论(第1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辩证唯物论(第2课)
文化
(第三单元)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 ——吸收外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 ——面向未来
《哲学与文化》知识结构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的含义及形式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学习目标
土豆可以发电吗
能? VS 不能?
1.认识
(1)含义:
认识是 主体 对 客体 的 能动反映。
主体是人,认识是人类特有,动物没有
认识≠意识
(1)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
①含义不同:认识是积极的主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范畴不同: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
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
(2)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有正误之分。
性质:积极的主动的反映(与意识区分开)(≠被动的反映)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认识的类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认识
请从“五官”的角度描述你看到的事物。
感性认识
例:红色、咬起来嘎嘣脆、酸酸甜甜、硬的、凉的
例:看到一个苹果
例:别人说起苹果,你脑海中浮现出苹果的样子
感觉: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表象:事物不在自己眼前时,事物在自己大脑里浮现的样子,即通过感知而形成的感性形象
看到颜色、闻到味道、
触摸到形状等(个别属性)
对苹果整体认知
当苹果不在眼前时,根据记忆可以浮现它的样子
(如:看到苹果的颜色、嗅到饭菜的香味、听到美妙的音乐、触摸到丝滑的秀发)
(如:喜马拉雅山很高、猛虎跳涧、高铁跑得快等)
(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胸有成竹等)
理性认识
用语言概括出苹果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
判明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从已有的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新的判断
例:苹果是水果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
例:苹果是植物,不是动物,形状近乎圆形,不是三角形、方形,颜色常见为红黄绿,不是黑蓝紫…
例:苹果中含有铜、碘、锰、锌、钾等元素以及大量维生素C,可以推理出苹果可以保护人体的心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并且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等。
概念: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判断: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从已有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判断: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以相互转化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③感性认识都是错误的,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感性认识
(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
(概念、判断和推理)
【注意】1.既没有纯粹感性的认识,也没有纯粹理性的认识,二者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感性认识中有理性,理性认识中有感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理性认识不一定都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3.认识的根本任务: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士兵想起酸梅子而流口水,这是大脑对梅子的味道进行回忆而产生的效果。这是感性认识的表象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在于(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概念、知觉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A
2.实践--(1)含义
实践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实践是 人们 改造 客观世界 的一切 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类特有
≠主观思维活动
≠认识活动
≠认识
方 式
性质
对 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港珠澳大桥图纸
港珠澳大桥
1.猩猩用树枝勾食蚂蚁
2.改革开放
3.学生听课
4.教师上课
5.工人修建港珠澳大桥
6.科学家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



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变革社会的实践
教育实践
纯思维的活动不是实践
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
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各方面的改革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工农生产等)
(如革命、改革等)
科学实验活动
自然科学实验,如太空育种实验等
社会科学实验,如改革试点(建立自贸区等)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在阶级社会 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其他形式:教育、艺术、体育等
2.实践--(2)形式
思考:这一实践活动有哪些要素?
这些要素有何特点?
你能随心所欲就做成牛排吗?
2.实践--(3)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
主体:人
对象:食材
手段:工具、烹饪方式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做菜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注意:侧重于实践受客观因素影响,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
思考:人类做牛排和动物处理食物在行动目的和计划上有什么不同?
人类大概是自然界中唯一会做饭的动物。虽然比不上人类,但其他的一些动物也慢慢培养出了处理食物的能力。例如,贪吃的成年蚂蚁会把食物放在幼虫的肚子上,把酶先吐到食物上,这样食物会更好消化,蚂蚁也能吃下更多的东西。
在鸟类的世界里,伯劳鸟会把有毒的蚱蜢插在荆棘上晾两天,让毒素降解后,再食用。卷尾猴会把成熟的棕榈果放在太阳下晒干,以便更容易地剥开坚硬的外壳,而日本猕猴则会把人们喂给它们的土豆洗干净,然后在盐水中调味。
②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蓝图、计划、
方案、规划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①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②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
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
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
思考:厨师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这项活动的吗?
现在做饭和以前做饭会有什么不同?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实践具有社会性(横向)
社会性关键词:协作、共同、多人
历史性关键词:当时条件、以前、阶段、时期
实践具有历史性(纵向)
但不等于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特点 含义 侧重点
直接现实性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①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的客观性;
②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强调实践是物质性活动。
强调“实践要素及规律”
(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
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影响,强调“合作”(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影响,强调“历史发展过程”。
强调“制定计划、方案、规划、有目的、导向”
“你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只差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而已。” 这表明实践是一种( )
A.社会历史性活动
B.直接现实性活动
C.客观物质性活动
D.主观认识性活动
B
漫画《三代农夫》体现了(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三代农夫》 作者:郝延鹏
C
我们的认识从何而来?
是从人脑中自己生出来的吗?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是客观事物自己跑到人脑中来的吗?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个冒险品尝西红柿的人是幸运者,而那些为分辨可食用蘑菇与有毒蘑菇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鲁迅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就不吃了。
番茄无毒可以吃
认识
画家亲口尝了一个
实践
“老虎咬人有多疼?”
“让它咬一下不就知道了嘛~”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侧重于
“认识从何而来、从无到有”)
实践是
认识的
唯一来源
认识途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注意:
1.认识的来源唯一,认识的途径多样
2.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直接经验
亲身实践
获得认识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间接经验
通过他人实践
获得认识
“冥王星被移出行星朋友圈”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探索研究
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
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
a: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b: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
c: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推动着人们去探索研究
结论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相关语句: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
侧重于
“认识从旧到新,从不全面到全面”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甲说这是糖果,其味道是甜的;
乙说,它是酸甜味的;
丙说,它辛凉,味苦;
......
思考:如何证明他们的观点?
何谓正确认识?
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侧重于“实践作为标准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的问题”)
任何主观标准:如专家结论、科学理论、权威观点等,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主观
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客观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实践
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不相符)错误的认识
(相符合)正确的认识
【具体化】:
①科研团队反复试验摸索,攻克诸多国际难题,才成功研制出来。
②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侧重于“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吃一堑,长一智。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书到用时方恨少。
来源
动力
目的
检验标准
动力
【小试牛刀】下列表述分别体现了实践和认识关系的哪一方面?
③检验标准
④目的归宿
①唯一来源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根本动力
小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1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小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2
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感性认识都是错误的,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
2.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
3.人类实践活动只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三种形式。( )
易错易混
×
×
×
4.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
×
7.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客观事物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认识。( )
×
8.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是目的,改造世界也是目的和归宿。( )
×
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1
1.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课堂小结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认识
实践
含义:主体对客体能动地反映
类型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二者含义、形式、阶段不同
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活动
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
①来源
②动力
③标准
④目的
辩证关系
原理、方法论
认识与
实践
2.认识具有反作用
(双重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