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民乐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质量检测
答案
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由材料可知,跋山遗址群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存,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此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④符合题意。
①: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①与题意不符。
③:奴隶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 “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 )
①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②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③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
④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①说法错误。
②:三大工人运动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②说法错误。
③④:《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展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
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说法错误。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③说法错误。
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①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4.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答案】A
【详解】③: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故③排第一。
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故①排第二。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④排第三。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1949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②排第四。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④→②。
故本题选A。
5.从1840年到1905年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人民除遭受帝国主义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下苦苦挣扎。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④正确。②: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排除。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故本题选B。
6.昆明市五华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西南联大和陆军讲武堂,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陆军讲武堂,了解“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拼搏奋斗史;他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感受到抗战年代,中华儿女不畏艰辛、奋发进取的卓绝精神。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懈努力
③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云南为中国革命和积蓄红色血脉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详解】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不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①排除。
②④:他们走进陆军讲武堂,了解“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拼搏奋斗史;他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感受到抗战年代,中华儿女不畏艰辛、奋发进取的卓绝精神。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懈努力,云南为中国革命和积蓄红色血脉作出重大贡献,②④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③排除。
故本题选C。
7.李大钊曾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而且我坚信,一百年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 )
①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实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面貌
④迈进新时代,使中国伫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不是彻底改变,①错误。
②③: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面貌,这些成就都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证明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②③符合题意。
④:迈进新时代,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不是已经处在世界舞台的中央,④排除。
故本题选B。
8.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曾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1946—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将地主土地变成农民土地;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也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实践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意味着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①说法错误。
②: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促使我国农村逐步构建起集体所有制经济,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②符合题意。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说法错误。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而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电视剧《人世间》在2022年春节期间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情感共鸣。“学习强国”及时推出“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的主题征文活动。以下是同学甲投稿所述故事的部分内容。
我的太爷爷出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年近百岁,是祖国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太爷爷说,他小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哪个地方在打仗,那时候能活着都是一种奢侈;结婚以后,生活也是磕磕绊绊,好几年都穿不上一身新衣服,那时候有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包干”以后,我们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太爷爷还说,他不懂什么是全面小康,什么是共同富裕,但他切实感受到了“幸福”,如果可以选择,他还想再活100年……
透过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可以从中感悟到( )
①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
④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大包干”以后,我们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由此可以感悟到,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①正确。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新中国的成立,②错误。
③:透过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可以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③正确。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且共同富裕也不是人类的基本活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0.一堂生动的党课,就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洗礼。《党课开讲啦》用一个个故事、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物讲述党史故事,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揭示大道理、回答大问题,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党员群众尽享“党味”浓、“鲜味”足的“饕餮盛宴”,带领亿万观众在百年党史中感悟信仰的光辉和真理的力量。这样的党课( )
①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理论基础
②有助于推动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制度保证
④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理论基础”夸大了党课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②:这样的党课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揭示大道理、回答大问题,讲透党的创新理论,有助于推动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正确。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制度保证,③不符合题意。
④:这样的党课带领亿万观众在百年党史中感悟信仰的光辉和真理的力量,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十二大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①是不断推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是改革开放后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推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①正确。
②: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不选。
③: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不选。
④:改革开放后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2.从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坚定改革的决心,创造了深刻把握改革开放发展规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方针
③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
④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材料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坚定改革的决心,创造了深刻把握改革开放发展规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正确。
②:材料中提到“从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坚定改革的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方针,②正确。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但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条件,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
④: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先进制造业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据此可知( )
①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支撑
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④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说法错误。
②④: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据此可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人民日报》推出专栏,展现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下列实践探索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一项项民生制度托举起稳稳的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绿色生产广泛推行、低碳生活渐成时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植民心——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明确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民生制度托举起稳稳的幸福,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正确。
②:绿色生产广泛推行、低碳生活渐成时尚,体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正确。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植民心,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③错误。
④: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坚持新发展理念,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2024年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作为青年学生应当( )
①深钻精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②坚定信念,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
③崇尚科学,从眼前做起用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④不忘初心,发挥强国建设、人民幸福先锋队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主体不是青年学生,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希望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青年学生应当坚定信念,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崇尚科学,从眼前做起用真才实学服务人民,②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青年学生不能起到先锋队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些理念和主张为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该思想之所以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影响力,原因在于它( )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为世界人民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携手同行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③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
④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而材料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影响力,原因在于它为世界人民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携手同行作出了世界性贡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②③符合题意。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个明确”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实行了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的生活状况也明显改善,社会矛盾得到缓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宣称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可以在"福利国家"中得到解决。
21世纪以来,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乱象频发:政治矛盾激化,民粹主义高涨,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滞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危机恶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答案】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3分)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命运。(4分)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东亚病夫”的颓势任由列强宰割,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社会主义的火种在东方点燃,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迷茫困顿的中国有了奋进的方向。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地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往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社会主义巍巍大厦,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党史,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中吸取营养。
结合上述材料,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分析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2分)
【答案】①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3分)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3分)③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3分)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3分)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因此,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3分)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面临新形势。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挑战,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任务繁重;从国际看,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复苏陷入停滞,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为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改革发展的最终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各项政策举措要有利于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10分)
【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分)
②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增多,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任务繁重。因此,我们要更多地运用改革的办法实施调控,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3分)
③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能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3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炉房村“山坡找网女孩”范天兰的故事便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四年前为了备战高考,范天兰和姐姐一起到家背后的小山坡,寻找更好的信号上网课。一次偶然,范天兰埋头学习的样子被上传网络,感动了许多人。
“我是师范生,大学毕业后想当一名老师。”这是范天兰入学时就立下的志向。大学四年,为增强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她主动加入研学项目。且学且行,范天兰的“教师梦”一天天变得更加清晰,她说:“高考以来,作为平凡的大山女孩,被那么多的人看见、关注,从最初的兴奋、忐忑,再到现在的自信、笃定,我渐渐明白了逐梦的意义。”今年毕业的范天兰,已确定要回到家乡云南,登上三尺讲台,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那一束微小却坚定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范天兰的成长故事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启示。(10分)
【答案】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2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3分)范天兰勤学苦练,增强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启示新时代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脚踏实地,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2分)范天兰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启示新时代青年要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主动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3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我国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原因。(10分)
【答案】(1)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2)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分)
(3)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2分)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2分)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2分)民乐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质量检测
政治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 “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 )
①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②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③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
④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
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5.从1840年到1905年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人民除遭受帝国主义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下苦苦挣扎。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昆明市五华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西南联大和陆军讲武堂,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陆军讲武堂,了解“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拼搏奋斗史;他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感受到抗战年代,中华儿女不畏艰辛、奋发进取的卓绝精神。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懈努力
③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云南为中国革命和积蓄红色血脉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李大钊曾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而且我坚信,一百年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 )
①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实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面貌
④迈进新时代,使中国伫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曾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1946—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将地主土地变成农民土地;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也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实践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意味着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电视剧《人世间》在2022年春节期间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情感共鸣。“学习强国”及时推出“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的主题征文活动。以下是同学甲投稿所述故事的部分内容。
我的太爷爷出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年近百岁,是祖国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太爷爷说,他小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哪个地方在打仗,那时候能活着都是一种奢侈;结婚以后,生活也是磕磕绊绊,好几年都穿不上一身新衣服,那时候有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包干”以后,我们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太爷爷还说,他不懂什么是全面小康,什么是共同富裕,但他切实感受到了“幸福”,如果可以选择,他还想再活100年……
透过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可以从中感悟到( )
①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
④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一堂生动的党课,就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洗礼。《党课开讲啦》用一个个故事、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物讲述党史故事,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揭示大道理、回答大问题,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党员群众尽享“党味”浓、“鲜味”足的“饕餮盛宴”,带领亿万观众在百年党史中感悟信仰的光辉和真理的力量。这样的党课( )
①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理论基础
②有助于推动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制度保证
④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十二大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①是不断推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是改革开放后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从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坚定改革的决心,创造了深刻把握改革开放发展规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方针
③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
④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先进制造业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据此可知( )
①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支撑
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④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人民日报》推出专栏,展现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下列实践探索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一项项民生制度托举起稳稳的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绿色生产广泛推行、低碳生活渐成时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植民心——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明确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24年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作为青年学生应当( )
①深钻精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②坚定信念,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
③崇尚科学,从眼前做起用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④不忘初心,发挥强国建设、人民幸福先锋队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些理念和主张为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该思想之所以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影响力,原因在于它( )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为世界人民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携手同行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③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
④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实行了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的生活状况也明显改善,社会矛盾得到缓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宣称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可以在"福利国家"中得到解决。
21世纪以来,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乱象频发:政治矛盾激化,民粹主义高涨,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滞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危机恶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东亚病夫”的颓势任由列强宰割,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社会主义的火种在东方点燃,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迷茫困顿的中国有了奋进的方向。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地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往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社会主义巍巍大厦,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党史,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中吸取营养。
结合上述材料,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分析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面临新形势。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挑战,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任务繁重;从国际看,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复苏陷入停滞,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为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改革发展的最终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各项政策举措要有利于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10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炉房村“山坡找网女孩”范天兰的故事便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四年前为了备战高考,范天兰和姐姐一起到家背后的小山坡,寻找更好的信号上网课。一次偶然,范天兰埋头学习的样子被上传网络,感动了许多人。
“我是师范生,大学毕业后想当一名老师。”这是范天兰入学时就立下的志向。大学四年,为增强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她主动加入研学项目。且学且行,范天兰的“教师梦”一天天变得更加清晰,她说:“高考以来,作为平凡的大山女孩,被那么多的人看见、关注,从最初的兴奋、忐忑,再到现在的自信、笃定,我渐渐明白了逐梦的意义。”今年毕业的范天兰,已确定要回到家乡云南,登上三尺讲台,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那一束微小却坚定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范天兰的成长故事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启示。(1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我国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原因。(10分)(
姓 名
______________
学 校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
科 类
______________
) (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 (
填涂
样例
) (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注 意 事 项
) (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民乐一中202
4
-202
5
学年第一学期高

年级
1
0月质量检测
政治
答题卡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缺考标记 (填涂说明:缺考考生由监考老师填涂,并用2B铅笔填涂左边缺考标记)
)
(
20
题(
10
分)
2
1
题(
10
分)
) (
1
8
题(12分)
19题
(1
0


)
(
考 生 号
)
(


卷 选 择 题
)
(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 (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 (
A
B
C
D
16
) (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
(


卷 非选择题
)
(
1
7
题(1
0
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