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一年级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诗经》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穿着情况:“冬月北风收的尖,腊月寒气添,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奴隶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宣称:“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这表明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劳动的少部分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成了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④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不再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②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③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 ④阶级出现,奴隶社会最终形成 ⑤土地变为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 ⑥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A.①-③-②-⑤-⑥-④ B.①-③-⑤-⑥-②-④ C.①-②-③-⑥-⑤-④ D.①-②-③-⑤-⑥-④
3、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这说明( )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
①生产的绝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生产结构严重失调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④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消费意识落后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成果。以下说法对应正确的()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自1848年2月问世以来,这部“小册子”已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数千个版本,影响超越时空、遍及全世界。170多年来,它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照亮了人类发展的前进方向。《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规划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步骤 ③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④分析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近代国情决定历史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其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伴随社会主义革命而出现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论述印证了
①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 ②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真理性
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④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某班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观点,真中恰当的是
①甲:“一五”计划完成,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②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③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丁:中共八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个崭新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艰辛探索,虽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更取得了许多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对于这段历史正确的认识是
①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巨变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延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④与改革开放后的辉煌相比历史意义明显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1978年12月18日本来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了。下列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某校学生会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辉煌的成就”为主题举办一次中学生微视频大赛。李明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①镜头一:村办小五金厂的车间里,世世代代拿镰刀的村民们开始操作机床
②镜头二: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的电视新闻
③镜头三:坐在炕头上的村民老刘听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笑得合不上嘴
④镜头四: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图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回望来路,不改初心,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历史和现实鲜明地昭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可见,我国的改革开放
①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 ②有助于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世界
③彻底改变了我国生产关系的性质 ④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促进富民强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②改革开放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④我们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改革开放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0分)
材料: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大事件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0分)
2021年,我们迎来了建党100周年,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咷望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尤需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实干之帆,推动中国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行。
★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1978年,面对“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出响亮回答,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40多年来,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凭票购买”到“买遍全球”,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让这个曾经“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0多年来,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我们依靠改革开放,让这个近代以来矢志伟大复兴的民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把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称为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并列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政治月考答案
-5 ABADD 6--10 BCBBB 11-15 AAACC 16-20 BADCC
21、(1)1956年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