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社会中成长议题式教学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在社会中成长议题式教学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024年6月20日,在西南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上,一位毕业生代表的发言让不少人感动,她就是那个四年前为备战高考,在山坡上寻找网络信号的女孩——范天兰。
 “我要向母校、老师和同学真诚致谢,感谢他们为我亮起灯盏,帮助我沐光而行,找到了梦想的信号。”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总议题:个人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子议题一:社会如何助“我” 成长
子议题二:“我”应如何回馈社会
自主学习
01
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02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
0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04
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社会如何助“我” 成长
议题一
范天兰的家位于海拔2500多米的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炉房村。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她母亲曾说过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两个女儿上大学,“砸锅卖铁也要把两个孩子供到大学毕业”。
2020年2月,正处于高考冲刺阶段的范天兰通过网课复习,但山高路远,家里的手机信号忽强忽弱,她和姐姐常常要爬到屋旁的山坡上,裹着大衣,带着棉被,在风雪天气中听课。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范天兰的班主任老师特地将学习视频下载下来发给她,并把七八十套试卷一起送到了乡镇上。在范天兰的求学路上,学校给了她很多帮助,不但减免了学费,每年还会给她奖学金和助学金。正是这些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仁善之师,给了范天兰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勇气与力量。
“山坡找网女孩”范天兰
范天兰在山坡上找网学习的事上传到网上后,很多网民送上美好祝愿:“愿你吃过的苦,照亮你前行的路。”很快,运营商给她和其他困难同学捐赠了手机、赠送了流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范天兰考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她在大学里聆听的“第一堂课”就是来自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希望你日后能成大才”的祝福,还有一份“爱心助学大礼包”。
2024年毕业的范天兰,已确定要回到家乡云南,做一名人民教师。
议一议:(1)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谈谈范天兰的成长过程又叫什么?她是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和
社会的关爱等
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生物的我
社会的我
自然的生物个体
合格的社会成员
社会化
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P7相关链接
笔记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
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结果: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父母的抚养
同伴的帮助
议一议:(2)范天兰姐妹在家做的米饭是如何生产的?范天兰看的书又是如何制造的?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范天兰和姐姐在家做饭
范天兰在家附近的山坡上网课
物质
支持
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精神
滋养
我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书籍
电影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笔记1: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应如何回馈社会
议题二
议一议:
(1)范天兰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什么行为?
(2)此外,亲社会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现?
作为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北极星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范天兰多次参加爱心义卖、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制作、新冠疫苗接种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94.5小时。
参加西南大学学生爱心社组织的“爱心义卖”志愿活动
笔记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
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3)请你分享自己的亲社会行为经历并谈谈收获与感受。(可以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来思考)
(4)综上,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笔记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情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笔记4: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社会化的含义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 从嗷嗷啼哭的婴儿到在父母搀扶下蹒跚学步的幼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在老师教导下心智日益成熟的少年……直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都要大致经历这样的人生历程。这一人生历程告诉我们(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个人的成长只能是被动的
③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④在同一时代,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几乎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我们应该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A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诗句中能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谢谢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