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卷本次检测生物卷试题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考试用时1小时。分值共100分。请认真读题、仔细答题,祝各位考生测试顺利!第Ⅰ卷(单选题)一、单选题(共70分,每题2分)1.下列哪一实例不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A.Mg是叶绿素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元素时只开花不结果C.缺I的人,容易得“大脖子”病 D.缺Fe会得缺铁性贫血症2.下列属于DNA和RNA共有的化学组成的是( )A.尿嘧啶 B.磷酸 C.胸腺嘧啶 D.脱氧核糖3.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是(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之间脱水缩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①③④②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4.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 C. D.5.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人们区别不同种类氨基酸的依据是( )A.肽键位置的不同 B.所含氨基的多少不同C.所含羧基的数目不同 D.R基团的不同6.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不同的一组是( )A.麦芽糖、核糖 B.叶绿素、纤维素 C.糖原、葡萄糖 D.淀粉、果糖7.下列组成元素细胞的元素中,均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C、H、O、Cu B.Fe、S、Zn、K C.B、Mo、Zn、Cu D.O、K、Ca、Mg8.酵母菌、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和物质,即都具有(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9.下列关于蓝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蓝细菌与酵母菌都有染色体C.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细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蓝细菌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10.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在科学研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细胞都来源于老细胞的分裂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11.如图为某核苷酸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化合物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B.图中的T、C、G可参与合成5种核苷酸C.图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H、O、N、PD.DNA和RNA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12.在下列描述中,分别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北海公园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②鹿鸣湖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③大港实验中学校园中所有的植物及其无机环境④中央公园中的全部菊花⑤芙蓉湖中的全部生物⑥鄢陵县一块麦田中所有蚜虫A.④⑤② B.⑥⑤② C.⑤④③ D.⑥⑤③13.下图中a、b、c构成了化合物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m依次为磷酸、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B.禽流感病毒(RNA病毒)体内的c和m都为4种C.若c为腺嘌呤,则m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在植物细胞中b、c、m依次为2、5、8种14.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单体构成的化合物(局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③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蓝藻细胞中的③为DNA和RNAB.若甲图中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质C.若乙图表示多肽,则其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若乙图表示核糖核酸,则其彻底水解后,产物种类可达6种15.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的是( )A.羽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C.血红蛋白能够运输O D.抗体具有免疫功能16.下图表示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图中①②③④标出了分子中不同位置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下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均来自于同一个氨基酸B.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C.结构④中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D.符合图示结构式的分子与双缩脲试剂不发生紫色反应18.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构成DNA而不构成RNA的糖类 ②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③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中A.核糖、麦芽糖、糖原 B.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C.脱氧核糖、纤维素、乳糖 D.核糖、纤维素、糖原19.正如农业谚语“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所说,无机盐对于机体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g 是构成叶绿素所必须的大量元素B.人体内Na 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下降,引发肌肉酸痛、无力C.某些机盐可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某些则参与渗透压的调节D.农业生产上需给植物施N、P、K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0.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晒干的小麦种子自由水含量很低便于贮藏B.植物幼嫩部位比衰老部位自由水含量占比较高C.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植物抵抗寒冷的环境21.如图是对刚收获的种子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B.④和⑤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C.点燃后产生CO 中的C只来自于种子的糖类D.人一生中体内④与⑤的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2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甜菜中含有丰富的糖,可以用作检测还原糖的材料B.将斐林试剂乙液适当稀释后可以作为双缩脲试剂B液使用C.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D.在新鲜的牛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能会出现紫色反应2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1ml摇匀后,再加入乙液4滴B.脂肪的鉴定一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C.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所用的NaOH溶液浓度相同,但作用不同D.麦芽糖和蔗糖分别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均会出现砖红色沉淀24.某同学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后,进行了以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不但成分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有水、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无机盐等D.一般而言,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25.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沙棘叶肉细胞中,占干重和鲜重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A.蛋白质、核酸 B.蛋白质、脂质 C.核酸、水 D.蛋白质、水26.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原作为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作为为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构成、运输、催化、免疫和调节等功能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和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27.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干重的元素含量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A.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化合物必含图2中的a、b、c元素B.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分别是水、蛋白质;图2中a、b、c依次为碳、氧、氮C.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化合物中不含图2中的b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此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28.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独立生活和繁殖 B.只含有一种遗传物质C.只含有一种细胞器 D.属于最小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29.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1种B.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几丁质的不同C.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有四种D.以碳链为骨架的多糖、蛋白质、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30.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一条多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肽链中共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B.该肽链内含4个肽键,叫五肽C.该肽链中R基共有4种,④的R基是—CH OHD.该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组成其氨基酸的总相对分子质量相比,减少了4631.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 、m 、m 、m 分别是有机物M 、M 、M 、M 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M 和M 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 的耗氧量多B.m3是氨基酸,结构特点至少含有一个—H、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一个碳上C.m 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在新冠病毒体内,将M 彻底水解,得到4种碱基,2种五碳糖32.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脂肪的元素种类比组成糖类的多B.磷脂是构成视网膜、口腔粘膜的重要组成成分C.脂肪和磷脂均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性激素、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33.如图表示糖类的元素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于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人体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⑤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结构物质不是储能物质34.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B.小白鼠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心脏属于器官层次C.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它们最小的层次为细胞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其生活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35.下列检测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用到酒精溶液的是(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C.苏丹Ⅲ染液在鉴定植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D.碘液鉴定淀粉时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30分,每空1—2分)36.(共10分,每空1分)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2)在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来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注意事项:a.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使用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形成沉淀。b.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___________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方式为_______________加热,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或者他人,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d.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干净。37.(共10分,每空1分)如图是核酸片段图示,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DNA大多由___________条_____________链构成,RNA通常由___________条________________链构成。(2)若图中为脱氧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一个碱基是_______;图中①是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核酸分子的多样性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38.(共10分,标注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已知21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图中二硫键(-S-S-)形成时会脱去两个氢。图1为其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图1所示的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蛋白质时,氨基酸分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连接。(2)图2中所示的肽键有_______________个;图2所示的结构中含有__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3)(每空2分)结合图1和图2可知,该肽链至少有_____________个羧基。图1中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_。(4)(每空2分)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导致的。高一(上)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A D B D C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C D B B A B D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C C D A C B C D题号 31 32 33 34 35答案 A D D C C36.(共10分,每空1分)(1)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或还原糖(2)苏丹Ⅲ染液;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3)a:现用现配;b:0.1g/mL NaOH溶液(双缩脲A液);0.01g/mL CuSO 溶液(双缩脲B液);c:水浴; d:太高(大)37.(共10分,每空1分)(1)两;脱氧核苷酸;一;核糖核苷酸(2)T;磷酸;脱氧核糖;腺嘌呤;鸟嘌呤脱氧核苷酸(3)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38.(共10分,已标注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 脱水缩合(2)3/三; 4/四(3)(每空2分)2/二/两; 2222(4)(每空2分)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