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地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小黄鱼是我国舟山渔场的四大渔产之一,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丁地成为小黄鱼重要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有( )①远离大陆,水温较高②距河口远,盐度较高③暖流流经,增温明显④寒流流经,饵料丰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小黄鱼产卵洄游的路线是丁→丙→乙→甲,其最佳出发时间是( )A.3月 B.5月 C.7月 D.9月2024年9月16日凌晨,游客王先生在四川卧龙特区夜宿时遇强降雨,附近河水水流突然增大,水流中央杂较多泥沙、柴草、树枝等,沟谷中传出沉闷的轰鸣声,当地政府立即组织游客撤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王先生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滑坡 D.火山喷发4.在野外遇到该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合理的是( )A.躲到沟谷中的大树上 B.找齐贵重物品顺沟往下跑C.抓住漂浮物以助漂浮 D.就近逃往平整安全的高地石羊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坡,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近年来,石羊河流域部分地区开始进行生态移民。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5.石羊河流域人口主要分布在( )A.河流发源地 B.山前冲积扇C.河流交汇处 D.下游平原区6.影响石羊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C.水源 D.政策7.图示区域最需要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的是( )A.民勤县 B.古浪县 C.永昌县 D.凉州区在青藏高原地表,常看到冰雪覆盖处有几块花岗岩脱离地表倾倒现象(下图)。经考证,这几块岩石处于逐渐拔高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形成该岩石的主要作用是( )A.冷却凝固 B.物理风化 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9.推测影响这几块花岗岩逐渐被拔高以至脱离地表而倾倒的主要因素是( )A.内力 B.光照 C.风力 D.气温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两大高原淡水湖(下图),在藏语中,扎陵湖意为“灰白色长湖”,鄂陵湖意为“青蓝色长湖”。近年来,两大湖泊面积变化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导致扎陵湖和鄂陵湖色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扎陵湖污染较重 B.扎陵湖湖水较深C.鄂陵湖晴天较多 D.鄂陵湖含沙量少11.推测鄂陵湖面积变化最为显著的方位及其主要原因是( )A.西南、冰川作用 B.西南、流水作用C.东北、冰川作用 D.东北、流水作用长海县位于辽东半岛东侧黄海北部海域,全县由195个海岛组成,是东北地区唯一海岛边境县,该县借址普兰店市皮口镇荒芜海岸建设渔业加工园,发展渔产品加工业,图为两地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与皮口镇相比,长海县建设渔业加工园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原料和交通 B.土地和资金 C.土地和交通 D.原料和资金13.依托资源优势,长海县未来最适合重点发展( )A.光伏发电 B.海洋捕捞 C.海沙开采 D.休闲渔业某小集水区(海拔介于3565~3716米)位于青海湖流域的北部,降水稀少。某科研小组通过样带调查发现,坡向和坡位对该集水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密度小。下图示意该集水区及样带设置。完成下面小题。14.相对于乙样带,甲样带的土壤( )A.密度小、含水量高 B.密度大、含水量低C.厚度小、含水量高 D.厚度大、含水量低15.导致甲、乙样带土壤矿物粒径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①成土母质 ②土壤水分 ③生物量 ④地表径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三个样带中,丙样带的土壤( )A.透气效果好 B.物理风化强 C.保水性能弱 D.腐殖质分解慢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20年测得其水域面积1646km ,湖面海拔1048m,平均深度9m,最深处达17m。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易受背景风(如当地盛行风)的干扰。材料二: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下左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下右图)。(1)根据材料,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试分析此举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3)新疆地区当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著名谚语,试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解释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花生富含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喜光、怕涝,适宜在疏松、深厚的沙质土壤中种植。河南为我国花生种植第一大省,这里的花生一般于4—5月播种,7—8月收获。下图为“河南省花生主要种植区分布图”。材料二:下表为2019年河南省与山东省花生生产的数据对比表。省份 产量(万吨) 产量占全国比重 种植面积(万公顷) 生产效率优势指数 花生榨油规模企业数量(个) 产能(吨/天)河南 576.7 32.9% 122.3 1.67 11 8450山东 285.0 16.3% 66.6 2.06 21 13030注: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是综合当地花生种植区人均产量与全国花生种植区人均产量的比值。(1)简述河南省花生种植的分布特征并说明花生种植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2)分析河南省花生种植期间可能遭遇的气象灾害及预防措施。材料三:我国商业卫星多以“一箭多星”模式发射,近年来发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发射台出现“供不应求”。截至2022年,非洲国家在太空中共有52颗卫星(占全球1%左右)。这些卫星均不在非洲发射,其中有6颗由我国帮助建造和发射。2023年初,我国与吉布提约定在吉布提奥博克合作建设非洲首个商业太空港。该太空港主要从事电子制造服务业务和航天业务,规划建设7座卫星发射场、3座火箭试验台,同时配套建设电站、水厂道路、港口等空港工程。下图示意吉布提奥博克位置。(3)与文昌发射场(19°N,110°E)相比,说明我国参与建设的奥博克海外卫星发射场的优势。19.(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地南北向地质剖面图(K为某一地质构造类型),该地区①地层天然气资源较丰富。经研究发现,吐格1处原地层种类与阳北1处地层种类及厚度相一致,现顶部部分岩层缺失。(1)说出K的名称,并从两方面说明理由。(2)分析吐格1处出现顶部部分岩层缺失的原因。(3)对于在吐格1处还是在阳北1处设置钻井平台开采油气资源,小明和小华出现分歧。请为该问题指明答案,并分析原因。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扩张,主要表现为木本植物侵占草本植物生长空间,木本植物密度、覆盖率、生物量的增加。研究表明,木本植物扩张引起的反照率(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与蒸散发(区域蒸发量与蒸腾量的和)的变化会影响生长季地表温度。图1为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地表温度及该地反照率、蒸散发的影响示意图,图2为木本植物扩张区主要能量传递示意图。(1)分析木本植物扩张导致夜间地表温度升高的原因。(2)说明木本植物扩张对白天地表温度产生降温作用的原理。(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木本植物扩张对维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的意义。参考答案1.A 2.A 3.A 4.D5.B 6.C 7.A 8.A9.D 10.D 11.B12.C 13.D 14.A15.B 16.D17.(1)冬季。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寒冷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强劲的冬季风干扰湖陆风不显著。(2)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原因: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3)新疆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白天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18.(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区位:河流冲积形成疏松、深厚的沙质土壤;地势平坦,便于机械化耕作;种植区靠近黄河、淮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晴天多,光照强。(2)春季干旱,低温(寒潮);加强监测和预报,合适时间播种;覆膜保护,减少蒸发;修缮农田水利设施,保障灌溉。夏季洪涝;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疏浚渠道,保障排水设施。(3)奥博克海外发射场的纬度较文昌发射场低,能够获得更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的使用;奥博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文昌少,卫星发射和观测的气象条件较好;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国内卫星发射基地的压力;能够为我国远洋航天测量船提供海外补给。19.(1)背斜。理由: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翼部位岩层较新。(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张裂,岩石破碎,被外力侵蚀后导致顶部部分岩层缺失。(3)答案:吐格1处。原因:深度较浅,减少工程量;地处背斜顶部,是良好的储天然气构造。20.(1)夜间,木本植物扩张区因蒸散发水汽含量大,大气对地表的保温作用强;木本植物区热容量高,夜间降温幅度小;木本植物区密集的叶片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冠层逆辐射的形式返还地表,产生增温效应。(2)白天,反照率降低会增加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起到增温的作用;蒸散发增加导致地表热量散失,降低地表温度;蒸散发增加的降温作用强于反照率降低的增温作用,因此白天地表温度降低。(3)木本植物扩张使青藏高原生长季地表日均温降低;减轻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永久冻土的稳定性的影响;降低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