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成都外国语学校 2024-2025 学年上期高 2024 级 10 月月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
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
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
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
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
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
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
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
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
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
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
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
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
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
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
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
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试卷第 1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
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
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
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
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
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
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
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
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
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
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
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
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
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人们的往来也疏少,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三家
村就是典型的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也可以称作“有机
的团结”的社会和“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C.“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D.“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
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终老是乡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常态,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的人们,彼此“熟悉”成为一种人际关
系特色。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悉”
社会。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
试卷第 2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纸契约。
D.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乡村社会的自有特质越来越不
明显。
3.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3分)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村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特征变化。(4分)
5.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6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6~8题。
荷 花
贠靖
每年入了伏,秦岭终南山下的千亩荷塘就碧波荡漾,朵朵荷花婷婷玉立。
这都是荷花的功劳。老支书说,这女子可了不得哩,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这一点还真随了她
奶奶。老支书嘴里的荷花是颜奶奶家的孙女颜碧荷,大家都叫她荷花。怎么个了不得?当年颜奶奶当妇女
队长那阵,带着村里的娘子军在终南山下开挖了一片鱼塘,让周围村庄的老乡很是羡慕了一阵,县里还来
开了现场会。如今她孙女荷花从奶奶手里接过接力棒,领着村里的留守妇女将一片干涸的烂泥塘变成了千
亩荷塘,你说厉害不厉害?
为建这千亩荷塘,荷花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想起来,当初也是为了赌一口气。荷花丈夫玉军看到
村里的后生都搭伙一拨拨地出去打工,就动了心思,荷花却不愿意他走。荷花说,非得出去呀?咱奶,咱
爹,咱娘一辈子没出去,不过得好好的?
玉军见说服不了荷花就躺下了,赌气给她个脊背。荷花也躺下给他个脊背。荷花一觉醒来,睁开眼,
玉军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跑了。荷花一下子就来了气。她给丫丫穿上鞋子,拧过脸去对着墙壁,吧嗒吧嗒
掉起眼泪来。丫丫仰起脸问:“妈妈怎么哭啦?”她擦擦眼说:“没事!”
她生气的是,丈夫竟然和她的心隔着一层,不声不响地便走了。她心里嘀咕着,我又不是非拦挡着不
让你去。这不是想着爹妈年纪大了,丫丫还小。说穿了,人家还不是担心你没出过远门,在外头吃苦头么?
荷花静下心来想,我不信在村里就活不成了,我荷花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给你瞧瞧,在村里日子照样能过
得风生水起。
荷花决定在门前的臭水塘里种荷花。她从小就爱美。这一片干涸的臭水塘要都栽种了荷花,那该有多
美呀!
爹听了荷花的想法,放下碗,抹抹嘴,第一个站起来表态说:“媳妇儿,爹支持你,就咱们家那些地,
你想种啥就种啥!”娘也表态说:“我跟你爹意见一样,都支持你!”荷花说:“光你们支持不行。爹,
您得去做村里人的工作,把大伙都发动起来种荷花,只有连成了片,才能成气候哩!”
试卷第 3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爹面带难色道:“荷花你是知道的,就咱村那些人,都是些死脑筋,只惦记着眼前的那点利益,都一
窝蜂地出去给人打工。出门在外,那钱是好挣的?”荷花虽然生气,但说到底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心里头
一个劲祈祷着,巴望他们在外边能顺顺当当的。
娘说:“老头子,你就给个准话,动员大伙种荷花的事能不能做通工作?”爹蹙着眉头说:“我看悬。”
爹刚出马,在大伯那里就碰了钉子。大伯鼻孔里哼哼地冷笑着:“老二,你得管管你家这媳妇儿,不能任
由着她的性子胡来。她也不想想,那荷花是能吃呀,还是能当钱花?”
爹就站在那一遍遍地解释,大伯说:“你就是说破大天我也不种!”晚上,荷花说:“爹,明天您在
屋歇着,我去找大伙商量!”
“去了好好说啊!”娘叮咛。
荷花没去找那些死脑筋的大老爷们儿,而是一家一家去找那些留守在家的姐妹们,给大伙摊开来说了
她想种荷花发展观光旅游的想法。她们中有人将信将疑。荷花就问:“你们想不想你们的男人都早点回来?”
这句话戳到了姐妹们的心坎上。她们都使劲地点着头。这就对了,荷花把握十足地说:“只要你们听我的,
咱把这一大片荷塘种起来,成了气候,也学着周边的村子,把观光旅游做起来,不是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了?那他们还在外头瞎折腾啥哩?!”“也是哩。”姐妹们说,“荷花,还是你想得长远。”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累倒也罢了,让荷花感到委屈的是,这事遭到了长辈们的一片骂声:这媳妇儿真
是个害人精哩,好端端地唆使媳妇儿们种啥荷花,净出幺蛾子哩!
夜里,荷花打来一盆水,撩起来一下一下地洗着脸上、胳膊上、腿上的泥巴。洗完了一个人躺进被窝
里,浑身酸痛。她悄悄地咬着被角流着泪。
早起爹和娘都不在屋,荷花心里有些慌,忙出屋去寻。拉开门她一下子愣住了。门前的泥塘里叽叽喳
喳站满了人,爹和娘跑在最前面,大伯也在人伙里,他们都捾起裤腿,在弯腰把破壳而出的荷苗栽种到淤
泥里。老支书抬起手擦着额颅上的汗说:“荷花,还愣着干啥呀,快下来瞧瞧行不行?”荷花使劲点着头,
两眼一热,背过脸去。
上千亩荷塘连成片在风中摇曳的时候,游客们就蜂拥而至,一拨一拨地走进画一般的荷塘里来。媳妇
儿们把各人的看家本事都使了出来,荷包鱼,荷包鸡,荷包饭、野菜疙瘩,吃得那些来观光游玩的城里人
赞不绝口。他们挤在荷塘间的田埂上,拿出手机、照相机,横着拍,竖着拍,恨不得把荷塘的美景一股脑
全装进相机里带回去。
荷花又把姐妹们组织起来,将地头堆成山的玉米杆收集起来,把玉米皮里面的那几层揭下来,洗净晾
干,用硫磺熏白了,染上颜色,编成一件件别致的手包、杯垫、坐垫和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夜色下,月
光水一样从指缝里流淌出来,欢笑声也银铃般在影影绰绰暗香浮动的荷塘上回荡。姐妹们在筹划着一个更
大胆的设想:她们要学着城里人,把村子发展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家乐、手工艺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
“公司”。荷花说,这回人手可咋够呀?有姐妹试探着问一句:“要不要打电话把那些外出的死鬼们叫回
来呀?”荷花说:“谁稀罕他们哩!咱姐妹们不照样把荷塘弄成了!”
“这是说谁呢?”黑暗中有人问了一句:“你们的手工艺品卖不卖呀,这些小物件在广东那边可抢手
哩,有多少收多少!”有人很快就听出音来,荷花反应过来立马回敬了一句:“谁稀罕哩!”人却站起来
跑了过去,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着。玉军笑嘻嘻躲避着,一群人起着哄从荷塘边的树
荫里钻了出来。
这一夜千亩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摘编自《贠靖作品集》)
试卷第 4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到了颜奶奶的事迹,意在衬托荷花不服输,能吃苦,坚毅的性格和精神,表现了农村妇女
坚贞不屈,勇敢的品质。
B.小说中三次描写荷花落泪,第一次是因为对丈夫行为的恼怒,第二次是因为不被理解和艰辛,第三次
是终于得到众人的支持而感动。
C.“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这一细节,表明荷花心中的怨气没有消除,并觉得自已
也可以把事业搞好,不需要帮忙。
D.结尾处“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暗示在荷花这个成功案例的鼓舞下,外出打工的丈夫们纷纷回来
共同把农村建设发展起来。
7.小说以“荷花”为题,有哪些丰富的意蕴?(6分)
8. 有人认为,“诗化小说是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本篇小说如何体现这种特点?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
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 对曰:“秦,
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
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
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
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君子固.穷,小
人穷斯滥矣。”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
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
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在位
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试卷第 5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粥:通“鬻”,卖。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C. 摄:代理,暂代官职。 D.固:固执。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奔走游说,即使遭
到打击、排斥,甚至受到围困,仍执着追求。
B.孔子有着很强的治国能力。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
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
C.孔子知识渊博,勤奋刻苦。他整理和编纂了《诗》《礼》《书》《春秋》等古代儒家文化典
籍,对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D.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
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4分)
(2)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4 分)
13.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的三次回答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理念?(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歌,完成 14~15小题。
夜寒·其二
宋·陆游
斗帐重茵①香雾重,膏粱②那③可共功名。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①重茵:双层的坐卧垫褥。②膏粱:膏粱子弟。③那:哪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斗帐重茵香雾重”是卧室环境的形象描述,诗人借此反映膏粱子弟贪图享乐、奢靡堕落的精神状态。
B.“铁马何人从我行”可表达诗人希望奔赴前线的豪情,也可表达他内心“无人可从行”的孤独和悲哀。
C.《十》诗“风吹雨”三字既是自然环境的刻画,也是国家形势危急的暗示,同时照应题目“风雨大作”。
D.“铁马”即披铠甲的战马,陆游喜欢用“铁马”形容战斗的激烈,又如“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15.在古诗词中,副词对表达情感有很大帮助。请结合以下诗句中的加.点.词.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6分)
(1)膏粱那.可共功名——《夜寒·其二》
(2)尚.思为国戌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试卷第 6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中的“ , ”一句起到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
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曹操在《短歌行》中希望贤才越过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屈尊驾车来问候自己,并且设想了大家
在一起 “ , ”的温馨场景。
(3)《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
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题。
①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新民报·晚刊》发表了他的《沁园春·雪》,轰动山城,一
时间洛.阳.纸.贵.。人们纷纷赞叹毛泽东的气魄、胸襟、豪情与才情。②在重庆的一次聚会上,诗人徐迟见到
毛泽东,便向他请教如何写诗,毛泽东没说什么,只是在徐的小本子上写下“诗.言.志.”三个字。③这三个字
出自《尚书·尧典》,概括了诗词最本质的特征,被历代诗人们奉为吟诗填词的圭.臬.。
“志”,即志向、志气,信仰、理想,精神、情怀。“志”有大小, (1) ,大则天下之忧乐。在毛泽
东的诗论中,“志”和“气”是统一的,有“志”而不能达,则“气”生。司马迁认为《诗》三百篇皆圣贤发愤之
所为作,毛泽东引申开来解释到,“发愤之所为作,心里没有气,他写诗?”他还说,司马迁写《史记》、曹
雪芹写《红楼梦》,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 (2)。④“气”是内心的愤懑、怨恨、怒气,都属于“志”,或
是“志”的表露、“志”的延伸。当然,这“志”在毛泽东那里,既包括抑郁不平之气,(3)。
有气则有了《诗经》,有气便有了《离骚》,有气而有了毛泽东惊世骇俗、气壮山河的诗篇,诗自然
也就成了毛泽东独具威力的战斗武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句中加点的成语“洛阳纸贵”可以换成“蔚然成风”。
B.②句中的“诗言志”,引号在文中起到了特殊含义的作用。
C.③句中加点词语的读音为 guī niè,在文本中意为准则或法度。
D.④句中“‘志’的表露”与“‘志’的延伸”两个短语可以调换顺序。
18.关于尾段内容,下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段中“惊世骇俗”“气壮山河”两词间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这两个词语中均含有动词,且这两
个词语间是并列关系。
B.本段先用了排比手法,句式整齐,突出强调了“志”“气”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C.本段将毛泽东的诗比喻成独具威力的战斗武器,生动形象的突出了毛泽东诗歌慷慨豪迈的气势和震
撼人心的力量。
D.“惊世骇俗”一词的情感色彩可褒可贬。赞扬能力非凡、见解超俗时,它是褒义词;讽刺某种不合常
理的言行时,它是贬义词。本段中的是褒义。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得整段句子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
字。(6分)
试卷第 7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小题。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兔虽然是十二生肖之一,还被赋予了生育、祥瑞、长寿等,是具有吉祥寓意
的多重瑞兽。由于兔被赋予多种祥瑞之义,其本身也具有灵巧敏捷等特质,古代民间女子还常缝制以兔为
形的衣饰物品,如兔儿枕、兔形香包、兔形布玩具、兔形挂饰等,一针一线中寄托了对生命的呵护与期许。
在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制作兔儿鞋的习俗,鞋前端似兔子头,绣鼻唇、红眼睛,鞋口两侧缀附兔耳造型,口
沿后端则缀绣带以象征兔尾。中秋节给儿童穿兔儿鞋,其意义不言而喻,希冀幼儿如小兔般腿脚灵活。
现在,中国探月工程举世瞩目,中国科学家把探测月球的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命名为“嫦娥”,把月球
车称为“玉兔”。他们将美丽的神话变成了科学的现实,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好投诸中国乃至世界现代
航天研究中。
20.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B.竟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这等异事!
C.老家的院子里,种了梅花、海棠、桃花等五种花。
D.周代王与诸侯的高级长官均称卿,分上、中、下三等。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
原意。(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期待,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期待,鞭策我们生出无穷的力量,有助于生命的成长。当记
者问奥运冠军潘展乐对自己有什么期待时,他却说:没有期待,有了期待就把自己框住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试卷第 8页,共 8页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成都外国语学校 2024-2025 学年上期高 2024 级 10 月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一段“在乡土中
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
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知,“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故选 C。
2.A B项“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说法错误,这应该是法
理社会的特征。C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说法错误,文中只是指出二者
的不同,并没有比较二者的优劣。D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说法错
误,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故选 A。
3.A “乡土社会”特征包括: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但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人口流动率小,生活
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A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是与外界完全的隔绝状态,而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可知,
乡土社会的隔绝不是绝对的。故 A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B项“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的特征。C项“昼出耘田夜
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体现出“乡土社会”的“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的特征。
D项“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体现出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
立和隔膜。故选 A。
4.①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2分)
②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2分)
5.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2分)②乡土社区间
人口流动率小,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2分)③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习俗
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2分)
6.D A项“表现了农村妇女坚贞不屈,勇敢的品质”错误,由原文“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
头儿,这一点还真随了她奶奶”可知,主要表现她不服输的韧性,此项属于过度解读。B项“第
一次是因为对丈夫行为的恼怒”错误,由原文“她生气的是,丈夫竟然和她的心隔着一层,不
声不响地便走了。她心里嘀咕着,我又不是非拦挡着不让你去”可知,此处主要写荷花此时
不被当成知心人的委屈。C项“表明荷花心中的怨气没有消除,并觉得自已也可以把事业搞
好,不需要帮忙”错误,此细节主要表现荷花的娇嗔,丈夫回来的惊喜,以后有丈夫帮忙推
销工艺品的喜悦。故选 D。
7.①“荷花”是指小说中的主人公,颜奶奶家的孙女颜碧荷,大家都叫她荷花。(2分)
②“荷花”留在村里建设新农村的做法遭到村里人的反对,但是她没有放弃,这与荷花不屈
服于世俗的品质一致。(2分)
③“荷花”是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曲折进程的缩影,而荷花最终成为千亩荷塘,也象征着新
农村建设最终会取得丰硕的成果。(2分)
8.①语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如:“夜色下,月光水一样从指缝里流淌出来,欢笑声也银
铃般在影影绰绰暗香浮动的荷塘上回荡。”将主人公的欣喜之情寄寓在抒情上,体现诗意的
语言之美。(2分)
②意境营造的诗情画意。文中描写荷塘的环境,营造了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呈现出温柔
宁静的民俗之美。(2分)
③本文以独特的视角来写改革开放对百姓的影响。小说没有写改革开放中波澜壮阔的场面,
而是写了一个生活在乡村的普通百姓荷花改造荷塘,发展农村经济的故事,表达情感含蓄。
(2分)
9.C
10.D 固:坚守。
11.D “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错。该项对“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一句的理解错误,
“不能赞一辞”的意思是文章写的很好,不能增删一句话,而选项说成是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
12.(1)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他奇特。鲁国再次善待他,因此他返
回鲁国。(得分点:“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异,认为……奇特;;“由是”,因此;“反”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通“返”,返回。每点 1分,大意 1 分,共 4分)
(2)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我们陈、蔡两国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得分点为:“于”,被;“则”,
那么; “用事”,执政。每点 1分,大意 1 分,共 4分)
13.①志向远大,施政恰当;(1分)②遵循礼治,注重秩序;(1分)③节约开支,杜绝浪费。
(1分)
14.D D.“用‘铁马’形容战斗的激烈”错误。两首诗中“铁马”均指披甲的战马,形容强悍勇
猛、战斗力强的骑兵,但本诗中“铁马何人从我行”意思是纵然铁马渡河的行动是这样英勇壮
烈,可是在当时没有人肯于响应,深深地流露出作者的孤独和悲哀,没有描述激烈的战斗画
面;“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因为“铁马”和其他两个意象叠加,才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15.(1)“那”字意为“哪”或“怎”,“那可”意为“怎么能够”,(1分)表示强烈否定,诗人用
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膏粱子弟不愿意为国效力的强烈不满和鄙视,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
忧虑。(2分)
(2)“尚”意为“还”“仍然”,(1分)表示递进,诗人用这个词表明自己即使在孤村僵卧的困
境中,仍然想着为国戍守边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忠诚之心。(2分)
【整体分析】陆游的两首诗《夜寒·其二》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均表现了诗人强
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功名的渴望。《夜寒·其二》通过对奢靡生活的描写,反衬出诗人对功名
的追求和对无人同行的孤独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则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表达
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然心系国家、渴望为国效力的坚定信念。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描写
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豪情。
16.(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3)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每句 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7.C A项①句中“洛阳纸贵”和“蔚然成风”不能互换。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
广。蔚然成风:事物盛极一时,成为风气。语境是说《沁园春·雪》流传广,不能用“蔚然成
风”。B项③句中的“诗言志”,引号起强调的作用。D项“志”的表露与“志”的延伸两句语意有
递进关系,顺序不应该调换。故选 C。
18.A A项“两词间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说法有误。二词并列充当定语,应该使用顿号。
19.①小则一己之悲喜。(2分)②而是因为有满腹火气(而是因为心里有气)(2分)③
也包括慷慨豪迈之气(2分)
【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志’有大小”,再结合后文“大则天下之忧乐”可知,这里应是说“小”
的方面和个人方面,所以可填“小则一己之悲喜”。第二空,根据前文“毛泽东引申开来解释
到,‘发愤之所为作,心里没有气,他写诗 ’”可知是说心里有气而写诗,又联系后文“司马
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可推断此处应是以“而是”
引领的并列分句,所以可填“而是因为有满腹火气(而是因为心里有气)”。第三空,根据前
文“这‘志’在毛泽东那里,既包括抑郁不平之气”,可看出此处应是以“又”“也”的词开头的并
列分句,而毛泽东在诗词中表现更多的是豪迈之气,所以可填“也包括慷慨豪迈之气”。
20.C 原文的“等”表示列举未尽。A项表示列举后煞尾。B项表示种、类。C项表示列举
未尽。D项表示等级。故选 C。
21.改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兔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还被赋予了生育、祥瑞、长寿
等文化内涵,是具有多重吉祥寓意的瑞兽。
【解析】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不能与后面的“还”搭配,可把“虽然”改成“不仅”;
二是成分残缺,“被赋予”应接相应的宾语,文化、内涵等;
三是语序不当,“多重”应该修饰“寓意”,数量词放在形容词“吉祥”前面。
22.【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围绕“期待”一词展开,前半部分阐述“期待”的积极意义,即期待是人们对美好
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能鞭策我们生出无穷力量,有助于生命成长。后一句则通过潘展乐的一
句话指出“期待”有时候也会把自己“框住”,有消极的一面。综上,考生应该根据材料的
两层含义,对“期待”一词展开自己的思辨思考。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期待”是期盼等待的意思,源于我们的内心,但又是我们对外界反应的一种主观感受,
是一种对未来结果的乐观或悲观的心态。期待,它涵盖了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对目标的渴望,
以及对成功的期盼。期待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基本的期待包括对特定结果的期望,如获得
一份理想的工作,完成一个重要的项目等。高级的期盼则涉及到对个人和社会的理想和愿景
的追求,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改变世界的某个方面。期待既有积极作用。比如
期待能够提供动力,当你期待实现某个目标、获得某种成果时,会激励你付出努力去追求它;
期待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它让你相信未来会更好,从而帮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
挑战;期待能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从期待的产生到期待的实现或落空,人们会经历各种
情绪的起伏,这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期待又暗含消极作用。比如产生压力,当你对自己或
他人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时,一旦无法实现,就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焦虑;比如导致失望,
过度的失望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使人陷入消极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比如束缚行动,过
度的期待可能会让人过于谨慎,不敢轻易行动。害怕失败会让你在追求期待的过程中犹豫不
决,错过一些机会。综上分析,考生可以有几个立意角度:
立意角度一:合理期待,助力成长
肯定期待的积极作用,适当的期待可以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当你期待实现某个目标、
获得某种成果时,会激励你付出努力去追求它。适当的期待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让我们朝
着目标努力奋进,在追求美好未来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成长。
立意角度二:放下期待,突破自我
从潘展乐的话出发,探讨没有期待的好处。没有期待可以让人摆脱束缚,以更加自由和
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挑战,从而实现自我突破。
立意角度三:辩证看待期待
综合考虑期待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期待。在不同的情况下,合
理运用期待或放下期待,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具体写作时,开篇提出期待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助力成长,也有可能束缚自我。然
后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期待的两面性。接着阐述如何在
生活中正确对待期待,比如设定合理的期待,这样既可以保持动力,又能避免过高的压力和
失望;比如调整心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期待的结果,无论成功与否,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教
训;比如享受追求期待的过程,不断学习、成长,收获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最后总结全文,
强调辩证看待期待的重要性。
【立意】
1.在期待中成长。
2.正确看待期待,实现自我突破。
3.期待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期待。
4.化束缚为动力,正确看待期待。
【例文】
正确看待期待
期待,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期待,似一股清泉,给予我们奋斗的力量。
然而,奥运冠军潘展乐却认为有了期待就把自己框住了。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期待呢?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
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正因为对未来的那闪光的生命充满了期待,珍珠才最终发出
璀璨的光辉,让世人惊叹。美好的期待,让人产生追求美好的期待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
拥有美好期待的人,他们的人生也终将无比炫目。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期待的激励下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孔子怀着对大同世界的期
待,周游列国,虽四处碰壁,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成为一代圣人,其思想影响了后
世几千年。孙中山先生怀着对民主共和的期待,毅然投身革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推
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新的大门。在我们的生活中,期待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我们期待着取得好成绩时,便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当我们期待着实现自己的梦想时,便会
勇敢地去拼搏。期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色彩和活力。
然而,过度的期待也可能成为一种束缚。当我们过于执着于某个期待时,往往会给自己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会让我们失去前进的勇气。就像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旅人,每走一步
都倍感艰难。有多少学生在父母过高的期待下,不堪重负,患上了心理疾病;有多少人在社
会的期待下,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原本的快乐。潘展乐所说的“有了期待就把自己框住了”,
或许正是出于对这种束缚的担忧。他不想被期待所束缚,而是希望以一种更加自由和洒脱的
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设定期待,这样既可以保证能使自己获得成就感从而快乐,又可以
避免赶鸭子上架的苦恼和焦虑。二月河起初并没有名气,所以人们对他的期待自然很低,也
正是如此,他的《康熙王朝》才会让他一战成名,而这意外收获也必然会使本人快乐满足。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放下期待,甚至降低期待。当我们发现某个期待已经成为一种束缚时,
不妨勇敢地放下它,以一种更加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有时候,放下期待并不意味着放弃
追求,而是为了摆脱自我束缚,更好地前行。
期待,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智慧。让我们正确对待期待,在期待中成长,在不期待中
突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文言参考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
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
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
他奇特。鲁国再次善待他,因此他返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年(前 522),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国家小
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的原因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
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
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啊!”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政事,
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
鲁昭公去世,定公即位。鲁定公十四年(前 496),孔子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孔子参与
国政三个月,贩卖羊和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
捡走;来到鲁国的城邑各地的旅客,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照顾,使其满意而归。
孔子迁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进攻陈国。楚国前来救陈。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
蔡两国的边境上,楚国就派了专人来聘请孔子。孔子正打算应聘前去见礼,陈蔡两国的大人就商
议说:“现在的楚,是个强大的国家,却来礼聘孔子;楚国如果真用了孔子,那我们陈、蔡两国
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双方都派了人一起把孔子围困在荒野上,动弹不得,粮食也断绝了,
随行弟子饿病了,都打不起精神来。孔子却照样不停地讲学、诵书、弹琴,唱歌。子路懊恼地来
见孔子,说道:“君子也会有这样困穷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遭到困穷时能够把持自己,小
人遭到穷困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孔子的时代,周王朝衰微,当时礼崩乐坏,《诗》《书》残缺不全。孔子考查夏、商、西周
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
加以整理编排。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定的。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
孔子时,他把重复的删掉了,选取中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
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将其
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先王的礼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
观而得以称述,王道完备了,孔子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乐》、《易》、《春
秋》的编修。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
了多次。他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
了。”孔子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时,文辞上有可与别人商议的时候,他从不独自决断。到了写《春
秋》时就不同了,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当删的一定删掉,就连子夏这些长于文字的弟子,一
句话也不能给他增删。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前 479)四月的己丑日去世。
{#{QQABTQKEgggoABIAAAhCUQWyCAKQkhCCAQgORFAIMAAAiQ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