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地理答案
C 2.D
3.A 4.C 5.B
6.A 7.C
8.D 9.A
10.B 11.C 12.C
13.D 14.C 15.B
16.B 17.D【
18.C 19.D
20.A 21.A 22.B
23.C 24.B 25.A
26.A 27.D
28.A 29.C 30.D
31.(1) 夏至 (23°26′N、60°E)
(2) 日出 16:00
(3) 20:00 8 10:00
(4) B>A>C B=A=C或相等
(5)1:5
32.(1)地貌类型:背斜谷。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2)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峡谷。
(3)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
33.(1)高压/反气旋。寒冷干燥。
(2)③为暖锋;④为冷锋。冷锋过境阴天、大风、降温、下雨,暖锋过境升温、连续性降水。
(3)甲地大于乙地。成因:甲处深居内陆地区,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云层水汽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气温较高,夜晚地表降温快,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地表气温较低。
答案第1页,共2页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千层薄饼岩是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其间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上述过程彼此反复,层层叠叠的岩石如同千层薄饼(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千层薄饼岩属于(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推测千层薄饼岩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海相沉积
C.风化侵蚀→海相沉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海相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质区域形成初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区域地质构造和断层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
A.背斜;西北—东南 B.背斜;西南—东北
C.向斜;西北—东南 D.向斜;西南—东北
4.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质构造可以打井找水 B.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
C.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D.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
5.下列选项能表示甲处地质构造形成顺序的是( )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B.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D.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晾晒指数是根据温度、风速、天气状况的预报对晾晒的影响情况,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的适宜程度进行分级,从而指导人们适时安排晾晒衣物等家庭用品或农作物、药材等。晾晒指数分为5级,级数越低,气象条件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越有利。读“2018年3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晾晒指数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最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冰雹 B.暴雨 C.沙尘暴 D.龙卷风
不同视角观察地理事象,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同一半球不同季节的气压带风带可以侧视(图1)或者俯视(图2)进行观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表示同一气压带或风带的是( )
A.①与乙 B.②与丙 C.③与丁 D.④与甲
9.图1所示气压带或风带,较易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⑤ B.③⑤ C.③④ D.④⑥
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 )
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
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
11.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
12.未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湘江的江心洲。下图为湘江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橘子洲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 )
A.风力堆积作用 B.地壳抬升作用 C.侧向侵蚀作用 D.泥沙沉积作用
14.推测未来橘子洲( )
A.洲头不断变大 B.洲尾逐渐变小 C.西岸增长较快 D.东岸增长较快
15.湘江阶地在形成过程中( )
A.由早到晚依次形成I、Ⅱ、Ⅲ B.经历了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过程
C.河流搬运泥沙能力不断增强 D.地质作用过程一直比较稳定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学校一个地理兴趣小组探究当地的地理位置与区域气候的联系时发现,阿尔梅里亚省林火多发于夏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沿海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为( )
A.全年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寒冷干燥 D.旱雨季较明显
17.导致夏季阿尔梅里亚省林火多发的大气环流为( )
A.东北信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盛行西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云南双柏县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背山面水,全村房屋墙连墙,层叠而上,极具特色。土掌房屋顶用松木原木为梁,上铺木板、松针并用泥土夯实,覆上石板块,最后夯上三合土。图1示意土掌房景观,图2示意云南双柏县气温和降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土掌房自家屋顶成为别家的晒谷场,原因是( )
A.当地晴天多降水少 B.邻里友好和睦的关系
C.地形坡度大平地少 D.木材泥土等原料丰富
19.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推测土掌房屋顶构造的最主要功能是( )
A.避免强光照射 B.夏隔热冬保暖 C.利于纳凉通风 D.防止雨水渗漏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开幕,并于8月11日顺利闭幕。下图为法国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居住在温哥华(49°13’N,123°06’W)的人们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时,当地时间(加拿大施行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为( )
A.7月26日10:30 B.7月26日8:30
C.7月27日10:30 D.7月27日8:30
21.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与北京属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2 C.3/4 D.15/36
22.奥运会举办期间,巴黎比马赛( )
A.昼夜长短差值小 B.日落方位更偏北
C.日出的地方时更晚 D.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将在学校操场上测量的旗杆杆影长度记录后,随机抽取部分数据绘制成图(下图),来示意当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示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兴趣小组测得最短影长时,北京时间为( )
A.11:20 B.12:00 C.12:40 D.13:40
24.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5.关于该学校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热带 B.正午时立杆一定见影
C.位于中纬度地区 D.全年多雨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如下左图),回归线在地表每年移动14.7米,这使得我国最早的北回归线标志碑(位于台湾省嘉义市,建于1908年,右图)目前并不位于北回归线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北回归线位于标志碑南侧 B.地球上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变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约为4万年 D.直射点移动范围最大为24.24°
27.黄赤交角最小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大 B.北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北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大 D.南极出现极夜的范围比现在小
嘉陵江青居曲流因呈“Ω”型而闻名。关于这里有着诸多说法,如“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生活富足太平,如同生活在平安坝”“岸上一袋烟,行船一整天”“坐船去青居镇赶集,去可以顺水,回也可以顺水”等。下图为青居曲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图中上、下码头处的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A.上码头-凹岸下码头-凹岸 B.上码头-凸岸下码头-凸岸
C.上码头-凸岸下码头-凹岸 D.上码头-凹岸下码头-凸岸
29.青居曲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壳抬升,河流的下蚀作用强②山体阻挡,迫使河流流向改变
③凹岸的水流速度明显快于凸岸④凹岸不断沉积,凸岸不断侵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生活实践]下列关于青居曲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是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
B.乙地人们生活富足太平,种植业发达
C.从丙地到下码头,岸上一袋烟,行船一整天
D.曲水镇坐船去青居镇赶集,去可以顺水,回也可以顺水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
(10分)31.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2)图中AC两点共同的现象是 ,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3)图中A点的日落时间是 ,夜长为 小时,C点的地方时是 。
(4)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角速度的大小是 。
(5)图所示,假设北京时间为11月9日,那么8日与9日所占的范围比为 。
(15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说出多雄拉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解释其成因。(3分)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6分)
(3)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6分)
(15分)33.读亚洲中纬度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其控制下该季节的气候特点。(4分)
(2)说出③④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其过境时的天气变化。(6分)
(3)比较甲、乙两地该日气温昼夜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