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6.3)雁门太守行—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二、写作背景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讨伐,亦不能制止。河北诸镇为祸尤烈。河北易水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祖孙三代拥兵割据39年之长。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镇之间的战争状况。三、文体常识——歌行体行,歌行体,由汉代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用“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东汉乐府诗歌中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歌颂洛阳令王涣政绩的诗。雁门,指雁门关,泛指西北边塞地区。诗人李贺直接借用此题写边塞战争,这与唐人好借用旧题写当下题材的创作之风有关。四、字词释义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报:报答。意:信任,重用。【知识小练】1.理解性默写(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绘敌兵压境,我军应战,围城与突围惨烈战斗情景的句子是“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色彩的角度,描写秋天里,敌退我追,激战后壮阔的血腥场景的句子是“ , 。”(3)在《雁门太守行》中,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半卷旗”“霜重”“鼓寒”暗示出战争形势严峻的句子是“ , 。”(4)《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 。”(5)《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为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誓死血战到底的决心的句子是“ , 。”2.赏析本诗,完成下列小题。(1)从内容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诗,诗人李贺有“__________”之称。(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作者)。(3)这是一首激荡人心的“战歌”。李贺在诗中描绘了一场_____的战争,赞颂了作战将士________的精神。(均用四字词语回答)(4)诗的开头以“_____________”这一动词表现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的局面;“甲光”与“_______________”相对,展现出守军将士的雄姿(5)首句用_______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_________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2)角色满天秋色里 塞上胭脂凝夜紫 (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4)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2.答案(1)边塞 诗鬼(2)唐代 李贺(3) 示例:①悲壮惨烈(惊心动魄等) ②英勇无畏(誓死报国等)(4)压 黑云(5)黑云 人马众多(兵临城下或来势汹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