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课内选段,完成试题。(《古人谈读书》其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请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短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对你的启发。小杰同学找到下列两篇文章,准备在班级读书沙龙中与同学们交流。古人谈读书(节选)余尝(cánɡ chánɡ)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qí qǐ)不到乎?4.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5.解释加点词语。 余尝谓 却只漫浪诵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丽丽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的地方去了,请你用这段短文的道理来劝劝她。8.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曾子杀彘①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②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③。”遂烹彘也。【注释】①彘:猪。②女:同“汝”,你的意思。③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婴儿非与戏也(开玩笑) B.顾反,为女杀彘(同“返”)C.妻适市反(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别)(2)下列句子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3)这个故事中,“杀”与“不杀”是焦点。曾子的妻子不让杀,理由是 ;曾子坚持要杀猪,理由是 。你赞成 的做法,理由是 。9.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晏子①使楚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②,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③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④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⑤三百闾⑥,张袂⑦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⑧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⑨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⑩使楚矣!”【注释】①晏子:晏婴,春秋时齐大夫。②短:矮小。③延:延请,迎接。④傧者:指专门替主人迎接、招待客人的人。⑤临淄(zī):古代齐国国都,在今山东临淄东北。⑥闾(lǘ):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间。”也就是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间。三百间,表示人口众多。⑦袂(mèi):衣袖。⑧踵(zhǒng):脚后跟。⑨不肖:不才,指没有才能的人。⑩直:只得,只好。(1)文言文中有许多“使”字,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出使)B.今臣使楚(被派遣)C.齐命使,各有所主(使者)D.其贤者使使贤主(第一个“使”是被派遣,第二个“使”是出使)(2)文言文中有三个成语,分别是“ ”“ ”“ ”,它们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说明齐国人很多。(3)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 的人。10.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①,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gǔ)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无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②揖让进退③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奠死人一类的事。②俎(zǔ)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③揖让进退:即作揖、谦让、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①迁居市旁( ) ②复徙居学宫之旁( )(2)读下面的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写下来。孟母(见此情景),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儿子居住。”(3)读读短文,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①孟母第一次迁居的原因是:②孟母第二次迁居的原因是:③孟母第三次决定定居下来的原因是:(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八字成语: ,近墨者黑。11.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①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②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③。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①荻(dí):指芦苇一类的植物。②闾里:乡里、邻里。③务:致力,从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①教以书字 A.写 B.有文字的册子②及其稍长 A.优点,专精的技能 B.成长(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3)读了这篇古文,我想到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 。”我还可以把书比喻成 、 。1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记承天寺夜游①〔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④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⑤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释】①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②户:堂屋的门。③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④相与:共同,一起。⑤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动态静态)描写,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3)画“﹏﹏﹏”的句子运用了两个 句,意在强调 和 是随时随地可见的。文言文阅读。小时了了孔融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①有盛名,诣门者,皆俊才。融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亲。”少顷,元礼至,问曰:“君与我有何亲?”对曰:“昔先祖仲尼②与君先人伯阳③有师生之义,故世代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称奇。太中大夫陈韪曰:“小时了了④,大未必佳。”融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窘。【注释】①李元礼:东汉名士。②仲尼:孔子。③伯阳:老子。④了了:聪慧。1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盛名(丰盛) B.莫不称奇(不要)C.大窘(很,非常) D.诣门者(造诣)1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合理的一项是( )A.昔/先祖/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生之义。B.昔/先祖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生之义。C.昔先/祖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生之义。D.昔先祖/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生之义。15.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当时有许多长相英俊的人才到李府去拜访。( )(2)“少顷,元礼至”的意思是“过了一会,元礼就来了”。( )(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陈韪在夸奖孔融。( )(4)“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里,孔融只是说了个前提,省略的结论是“难怪太中大夫现在这么聪明”。( )16.从上文看,你觉得孔融是个怎样的人?至少用两个词语概括。文言文阅读。童趣〔清〕沈复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②。②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③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③一癞虾蟆④,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注释】①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②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③盖:文言文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④癞虾蟆:即癞蛤蟆。这里“虾”通假字,同“蛤”。17.用“√”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1)故时有物外之趣(以前 所以 因为)(2)方出神(方形 正在 刚刚)(3)驱之别院(赶走 快跑 逼迫)18.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拔山倒树”中的“山”实际上是指 ,“树”是指 。(2)“见二虫斗草间”,这“虫”在作者眼中是 。(3)“庞然大物”实为 。19.本文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根据其现在的意思,填写成语。成语:( ),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成语:( ),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20.通过本文的叙述,你觉得作者是什么的性格特点呢?小古文阅读。草书大王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注释】①流辈:同辈,同流的人。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2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A.常常 B.很 C.喜爱2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使侄录之”意思相同的是( )A.皆讥笑之 B.致余忘之 C.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23.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B.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C.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24.我猜测“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意思是( )A.当时的小辈们,都讥笑他。 B.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C.当时流浪的人都讥笑他。25.这则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和 。最该责怪的人是 ,因为 。26.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①,共工②与颛顼③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④;地不满东南,故水潦⑤尘埃归焉。【注释】①昔者:从前。②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③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④焉:文中译为“这,这里”。⑤水潦:泛指江湖流水。(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争夺) B.天倾西北(倾斜)C.故日月星辰移焉(所以) D.故水潦尘埃归焉(汇集)(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3)“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27.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后羿射日尧①之时,十日并出。焦②禾稼,杀③草木,而民无所食。尧命羿④仰射十日,中其⑤九日。日中九鸟尽死,坠其羽翼,故⑥留其一日也。万民皆喜,置尧以为⑦天子。【注释】①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②焦:使……烧焦。③杀:使……死。④羿:后羿,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是著名的弓箭手。⑤其:其中。⑥故:故意。⑦以为:作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尧之时(的) B.十日并出(一起)C.中其九日(射中) D.置尧以为天子(放置)(2)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故留其一日”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明知故问 B.温故知新 C.无缘无故 D.突发事故(3)请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4)你认为后羿是一个 的人。28.阅读下面两篇已学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乙】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人/专心致志 B.为是其/智弗若与C.心眼/既不专一 D.记/亦不能久也(2)下面句子中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三到之中 C.弗若之矣 D.思援弓缴而射之(3)结合两篇古文,谈谈你对读书学习的看法。29.思辨性文本阅读,完成练习。古人谈读书(节选)文·《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给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音节,写在横线上。是知也 诲人不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举例说明这句话意思。(4)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至少三个。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古人忆读书(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3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谓: 急:31.下面句中加点字与选文中“三到之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 B.今日之责任 C.敏以求之 D.诸儿竞走取之32.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33.朱熹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原文回答) ,这是强调读书时 的重要性,但是孔子在《论语》中提醒我们这方面虽然重要,不学习也不行。这句话是: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欧阳修苦读[北宋]欧阳修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以 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①孤:幼年失去父亲。②荻(dí):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③闾(lǘ)里:邻里,乡里。3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家贫无资(钱财) B.多诵古人篇章(读) C.及其稍长(等到) D.或因而抄录(或者)35.下面句子中的“书”表示什么意思?请选择。(填序号)①教材、书本 ②写字、书写(1)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 (2)而家无书读( ) (3)惟读书是务( )3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37.针对“苦读”遇到的困境,欧阳修和他的母亲“太夫人”都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补全下图。38.欧阳修在读书中有哪些精神或方法值得你学习呢?请写出两点。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少年中国说(节选)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少年自由则国自由,______,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②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泄 泻)汪洋。(潜 替)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皇 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 台),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③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39.补全文段。40.用“√”标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4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B.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C.红日/初升,其道/大光。42.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天戴其苍,地履其黄。43.如今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实现了吗?请结合事例说一说。课外阅读。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②舟中坠③于水,遽④契⑤(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⑥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⑦惑⑧乎⑨!——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涉:跋涉,这里指渡过江河的意思。②自:从。③坠:掉,落。④遽:立刻,急忙,马上。⑤契:动词,用刀刻。⑥所:……的地方,表处所。⑦亦:也。⑧惑: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不理解的意思。⑨乎:呢、嘛、吗,语气词。44.补充题目: 。4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舟已行矣( )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6.选段中的加点字分别指什么?把正确的选项填到( )A.掉了剑的那个人 B.剑(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47.用自己的话翻译下列句子。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48.补全句子。49.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意思。知之为知之知:是知也知:诲人不倦:诲:50.文段画横线句子的意思是:阅读小古文,按要求做题。父母之恩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①之,怀抱之。有疾,则为延医②诊治。及年稍长③,又使入学。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④忘其恩乎?——选自《孝经》【注释】①哺:喂食。②延医:请医生。③及年稍长:等年龄大一点。及,等到。长,年龄较大。④岂可:怎么能。51.【朗读断句】借助注释读小古文,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B.父/母乳/哺之,怀/抱之。C.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D.父母/乳哺/之,怀抱/之。52.【提取信息】这篇小古文讲述了父母为孩子做的哪些事情?( )(多选)A.乳哺、怀抱 B.延医诊治 C.使入学 D.不忘其恩53.【理解句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意思。54.【表达运用】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许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为孩子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请你回顾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见到的感人场景,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 通“智”,智慧 喜好 2.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 3.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勤奋学习,而且要有上进心,不能懈怠。4.chánɡ qǐ 5. 说 随意 6.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7.示例:丽丽,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牢牢地将知识记在脑海里,从而不断进步。8.(1)D(2)D(3) 她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给自己的正确教导 曾子 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儿子诚实守信。妻子已经答应了儿子回家后杀猪,不杀猪就是不守信用,这会对儿子产生不良影响。9.(1)B(2) 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比肩继踵 夸张(3)不卑不亢、足智多谋、随机应变10.(1) 集市 搬迁(2)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3) 孟子“常嬉为墓间之事”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4)近朱者赤11.(1) A B(2)以至于欧阳修白天黑夜都废寝忘食,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3) 营养品 钥匙 明灯12.(1) 高兴、愉快的样子 想到 睡,卧 原来是(2) 静态 皎洁明亮(3) 反问 月光 松柏13.C 14.B 15. × √ × × 16.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口才好、反应敏捷17.(1)所以(2)正在(3)赶走 18. 草丛 土砾 兽 癞虾蟆 19. 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20.作者天真可爱、充满好奇心的性格特点。21.C 22.B 23.C 24.B 25. 张丞相 他侄子 张丞相 自己书写不好,还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子不早点问26.(1)B(2)(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子也断了。(3)“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27.(1)D(2)A(3)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4)为民造福28.(1)B(2)C(3)读书学习不能三心二意,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29.(1) zhì huì(2)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在这里告诫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4)①边读书边做笔记。②一边读一边思考。③浅阅读。30. 说 要紧,重要 31.B 32.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不会看仔细,心思和眼睛都不集中以后,嘴里却只随意诵读,绝对不会记住读的书,即使记住也不能长久。 33. 心到最急 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4.D 35. ② ① ① 36.(他)从小写的诗赋文章,下笔就有如同成人那样高的水平了。 37.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下笔已如成人。 38.①勤奋刻苦;②读写结合。39.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40.泻 潜 惶 胎 41.A 42.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43.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已经实现了。中国在奥运赛事、航天航空、新冠疫苗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展现了大国风范。44.刻舟求剑 45. 行驶、行动 在,到 46. A A B 47.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49. 知道 智慧 教导 50.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51.A 52.ABC 53.父母这样操劳辛苦,做子女的,怎么能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54.示例:读小学四年级时,快到期末考试了,我却生病了。爸爸妈妈第一时间送我去医院看病。当时医院人很多,妈妈坐在我旁边陪着我打针,爸爸跑上跑下,忙着缴费、拿药。看着他们汗湿的衣衫,还有关切的目光,我感动不已,不由地流下了眼泪……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