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特异性免疫应答—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研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甲状腺后会诱导甲状腺组织细胞表达更多的自身抗原,这些自身抗原能够与HCV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从而造成甲状腺组织损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状腺组织损伤和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有关B.自身抗原可能与HCV蛋白质外壳具有相似的结构C.甲状腺组织受损会导致机体TSH的分泌减少D.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后会直接将自身抗原清除2.不同细胞具有不同蛋白质,CD4是辅助性T细胞(CD4+)上的一种膜蛋白,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CD8+)上的一种膜蛋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D4+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B.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C.细胞毒性T细胞中含有CD8+基因,不含CD4+基因D.CD4+和CD8+可能都具有识别和传递信息的作用3.抗原可分为TI-Ag和TD-Ag两类。TI-Ag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IgM抗体而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只引起体液免疫,且不产生免疫记忆;TD-Ag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IgG抗体。且产生免疫记忆,TD-Ag 还能引起细胞免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细胞同时结合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才能分化为分泌IgM抗体的浆细胞B. TD-Ag能引起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变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 肺炎链球菌表面的TI-Ag可用于研制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疫苗D. TD-Ag 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中,B细胞可增殖分化成产IgG抗体的浆细胞4.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可导致许多疾病,如过敏、哮喘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A.ATP在炎症状态下进入细胞内发挥信息分子的作用B.如图推测纳米抗体可能是氨基酸,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C.推测靶细胞很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细胞因子和抗体D.纳米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ATP争夺P2X7受体,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止炎症的发生5.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其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宿主有人、猪、禽类等。下列有关流行性感冒及其预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流感B.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过程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C.流感病毒表面的HA和NA等属于抗原,可激发宿主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对于新出现的病毒,免疫系统对它没有记忆,一旦感染,机体对它剧烈反应容易造成致病性损伤6.甲型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人体多种免疫细胞发挥免疫防御作用。下图是免疫细胞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不属于APCB.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结合甲流病毒抗原C.B淋巴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D.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7.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分子的是( )A.浆细胞 B.B细胞 C.记忆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8.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表示细胞,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图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B.甲可表示巨噬细胞C.乙是特异性抗体分子D.丙是免疫活性物质9.如图为人体感染病原体后的病原体浓度变化,其中曲线3表示正常人,曲线1和2表示第二道防线缺陷或第三道防线缺陷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第三道防线的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属于第二道防线B.正常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形成的C.第三道防线缺陷患者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病原体的浓度变化和曲线3一致D.如果第一道防线缺陷,病原体浓度变化应和曲线2相同10.由脂质纳米颗粒包裹流感病毒的mRNA制成的mRNA流感疫苗,可快速进入并激活树突状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反应。与未修饰的mRNA相比,假尿嘧啶修饰后的mRNA在细胞内不易被核酸酶水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mRNA流感疫苗后,mRNA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B.激活后的树突状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浆细胞分裂、分化C.mRNA流感疫苗翻译出的抗原蛋白与B细胞直接接触即可激活B细胞D.假尿嘧啶修饰的mRNA疫苗作用效果比未修饰的RNA疫苗更强11.疱疹病毒(EBV)主要侵入B淋巴细胞,在EBV感染潜伏期,EBV会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在裂解期却会主动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并会选择包裹在凋亡小体中被邻近细胞吞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BV侵入人体后,可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若EBV侵入了B淋巴细胞,则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C.EBV感染者免疫自稳能力降低,可能导致各项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D.包裹在凋亡小体中的子代EBV可避免与抗体接触,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12.图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呈递抗原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PC可来自造血干细胞 B.B细胞属于一种APCC.特异性免疫存在该过程 D.图中Th为细胞毒性T细胞13.结肠癌是指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可抑制肿瘤生长。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具有益气化痰、理气畅中的功效。为探究香砂六君子汤对患有结肠癌小鼠的调控作用,将小鼠结肠癌细胞经传代培养后,于裸鼠(无胸腺)颈部背侧皮下接种,构建肿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均等分成5组,即模型组、阳性组(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mg:kg)及香砂六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5.4g·kg-1、10.8g·kg-1、21.6g·kg-1)。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部分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序号 组别 肿瘤质量(mg) 抑瘤率%1 模型组 1.58 02 阳性组 0.75 52.533 香砂六君子汤低剂量组 1.02 35.444 香砂六君子汤中剂量组 0.74 53.165 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 0.5 68.35A.模型组作为对照组,为其他实验组提供了抑制肿瘤效果的参照标准B.裸鼠作为实验对象,避免了自身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干扰实验结果C.中剂量组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与奥沙利铂抑制肿瘤的机理相同D.高剂量组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抑制肿瘤的最适浓度为21.6g·kg-114.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当HBV入侵人体肝脏后,会引起一系列免疫应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B.细胞2分泌的物质参与体液免疫C.细胞因子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能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过程D.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参与细胞1的活化过程15.人体在接种乙肝病毒灭活疫苗后,血清中会出现相应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下列细胞中,不直接参与此过程的是( )A.B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辅助性T细胞二、多选题16.如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m、n、p、q均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B.n为细胞毒性T细胞,需进行活化后才能发挥作用C.p为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17.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和⑤都能合成分泌白细胞介素-2C.④是辅助性T细胞,⑧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18.当T细胞成熟时,会在其表面表达两种类型的受体分子(CD4或CD8),根据是否表达CD4或CD8,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CD4+T细胞识别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呈递的抗原后活化,开始进行分裂、分化;CD8+T细胞可识别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的抗原后活化,进行分裂、分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发挥作用的场所主要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B.CD4+T细胞活化后,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C.活化后的CD8+T细胞能够攻击靶细胞,使其凋亡D.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依靠膜上转运蛋白的作用摄取抗原19.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识别清除突变细胞以防止肿瘤的发生,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B.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C.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发挥作用,但其识别和吞噬抗原不具有特异性D.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20.癌细胞一方面能通过纳米管劫持细胞毒性T细胞的线粒体,另一方面通过表面的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麻醉”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削弱细胞毒性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利用PD-L1抗体封闭PD-L1,可解除细胞毒性T细胞的“麻醉”,但抗体Fc端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FcγRⅡB结合,使细胞毒性T细胞失去增殖能力,过程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触、裂解癌细胞B.细胞毒性T细胞的线粒体被癌细胞劫持后,因供能不足而降低杀伤癌细胞的能力C.抑制纳米管的形成、阻断PD-L1与PD-L1抗体的结合,能有效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D.通过改造PD-L1抗体的Fc端,阻断与FeγRⅡB的结合,可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效果三、填空题2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造成其支配的相关肌肉因失去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导致终生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的免费免疫接种规划如下:幼儿于二月龄接种一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幼儿于三月龄、四月龄﹑四周岁各接种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注意事项:因乳汁会影响效果,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不要用热水服药,以免失效;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禁止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患者腿部的运动障碍部位接受刺激后,感受器产生兴奋,即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________状态。直接刺激患者腿部相关肌肉引起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2)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第二道防线中的_________细胞,进而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能产生_________促进已激活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从而使病毒最终能被吞噬、消灭。(3)监护人应确保幼儿及时接种后续疫苗,原因是上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4)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原因是__________。22.为了研究人体对病毒X的免疫作用,先用病毒X感染小鼠甲,小鼠甲患病一段时间后恢复。随后再用病毒X感染小鼠乙,并注射小鼠甲恢复后的血清,小鼠乙未患病。回答下列问题。(1)小鼠甲感染病毒X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方式有__________,此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小鼠乙未患病是因为小鼠甲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病毒X表面抗原结合的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__。(2)为了检验研制的灭活病毒X疫苗免疫效果,给小鼠丙注入该疫苗,一段时间后,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3)与注射单克隆抗体相比,接种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新冠肺炎(COVID-19)。请回答:(1)2019-nCoV侵入人体后,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在温度上升阶段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辅助性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有____________免疫。(2)2019-nCoV侵入人体后,还会引发特异性免疫,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抗体。对于已经侵入宿主细胞的2019-nCoV,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时就需要____________识别并与被2019-nCoV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多次建议人们外出要戴口罩,请从免疫调节的三道防线的角度进行解题思路,钟南山院士提出该预防措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4)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积极给健康个体接种疫苗,目的是____________。24.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疫苗建立群体免疫,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新冠疫苗的种类有灭活疫苗、mRNA疫苗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控制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中,T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在人体内产生和发育成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下分裂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2)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_________,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___________细胞来分泌抗体。(3)灭活病毒疫苗一般需要多次注射,多注射一次就使机体获得更强的免疫能力,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细胞有关。简述宿主细胞内部的病原体被清除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4)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含有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特异性抗体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免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5.CAR-T细胞疗法是在体外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修饰患者外周血T细胞,使T细胞表面稳定表达CAR结构靶向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并分泌杀伤性淋巴因子。修饰后的T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行肿瘤治疗。CAR-T细胞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血液肿瘤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在体液免疫反应中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2)CD19是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CD分子。除浆细胞外,所有B细胞系,B细胞淋巴瘤细胞都会表达该分子。Kymirah是一种靶向CD19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对B细胞淋巴瘤具有83%的缓解率,但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补充免疫球蛋白,理由是________。(3)CAR-T细胞治疗也面临诸多挑战,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不佳。其影响因素可能是________。①CAR-T细胞不能在体内大量增殖②实体瘤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③CAR-T细胞进入实体瘤组织内部受限制④实体瘤细胞与正常细胞表达多种相同受体⑤部分实体瘤细胞缺失淋巴因子受体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甲状腺组织损伤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这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有关,A错误;自身抗原可以和HCV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特异性结合,说明自身抗原可能与HCV蛋白质外壳具有相似的结构,B正确;甲状腺组织受损会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对垂体的抑制功能下降,导致机体TSH的分泌增多,C错误;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清除,D错误。2.答案:C解析:A、辅助性T细胞既能参与细胞免疫又能参与体液免疫,CD4是辅助性T细胞(CD4+)上的一种膜蛋白,因此,CD4+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A正确; B、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B正确; C、细胞毒性T细胞中含CD8+基因,也含CD4+基因,只有CD8+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D、CD4是辅助性T细胞(CD4+)上的一种膜蛋白,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CD8+)上的一种膜蛋白,都具有识别和传递信息的作用,D正确。故选:C。3.答案:D解析:A、由题干“TI-Ag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IgM抗体而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可知B细胞可以直接结合抗原而无需辅助性T细胞就能分化为分泌IgM抗体的浆细胞,A错误;B、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变小鼠体内没有T细胞,故没有细胞免疫,根据题干“TD-Ag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IgG抗体 ”可知TD-Ag并不能引起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变小鼠的体液免疫,综上,TD-Ag不能引起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变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错误;C、结合题干“ TI-Ag只引起体液免疫,且不产生免疫记忆 ”可知肺炎链球菌表面的TI-Ag并不适合研制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疫苗,C错误;D、题干“TD-Ag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IgG抗体,且产生免疫记忆”,即TD-Ag能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在二次免疫反应中,一部分抗原能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分化成产IgG抗体的浆细胞,还有一部分抗原也仍能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产IgG抗体的浆细胞,D正确。故选D。4.答案:D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A错误;B、如图一种纳米抗体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而正常情况下抗体的本质为球蛋白,据此并不能不能得出纳米抗体可能是氨基酸的结论,B错误;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细胞因子,都是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C错误;D、据图可知,纳米抗体与ATP都能与P2X7受体结合,故纳米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ATP争夺P2X7受体,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止炎症的发生,D正确。5.答案:B解析:A.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流感。故正确。B.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过程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故错误。C.流感病毒表面的HA和NA等属于抗原,可激发宿主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故正确。D.对于新出现的病毒,免疫系统对它没有记忆,一旦感染,机体对它剧烈反应容易造成致病性损伤。故正确。6.答案:D解析:A.抗原呈递细胞(APC)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A错误;B.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B错误;C.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感染的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C错误;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构成保卫人体的第2道防线。D正确。7.答案:B解析:A、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记忆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D、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B。8.答案:C解析:A、由题图可知,甲表示巨噬细胞,乙表示受体,丙表示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了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丙,所以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A正确;B、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所以甲可表示巨噬细胞,B正确;C、乙是受体,C错误;D、丙是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因子,D正确。故选C。9.答案:B解析:一些吞噬细胞既属于第二道防线也属于第三道防线,A错误;正常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所发挥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先天性即是先天就有的,而第三道防线所发挥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形成的,B正确;第三道防线缺乏者在第一次感染病原体时不会产生记忆细胞,所以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也不会出现与曲线3相同的变化,C错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该防线缺陷后机体还有第二、三道防线,病原体浓度与三条曲线均不一致,D错误。故选B。10.答案:D解析:A、mRNA疫苗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A错误B、激活后的树突状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B错误; C、mRNA流感疫苗翻译出的抗原蛋白与T细胞直接接触即可激活T细胞,C错误; D、假尿嘧啶修饰后的mRNA在细胞内不易被核酸酶水解,作用效果比未修饰的RNA疫苗更强,D正确。11.答案:C解析:EBV侵入人体后,一部分可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并将其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A正确;B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若EBV侵入了B淋巴细胞,则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B正确;EBV感染者免疫监视能力降低,可能导致各项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C错误;抗体无法与包裹在凋亡小体中的病毒结合,从而使病毒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D正确。12.答案:D解析:A、抗原呈递细胞(APC)可来自造血干细胞,A正确;B、B细胞可以呈递抗原,属于一种APC,B正确;C、特异性免疫存在抗原呈递过程,C正确;D、图中Th为辅助性T细胞,不是细胞毒性T细胞,D错误。故选D。13.答案:B解析:A、模型组作为空白对照组,阳性组为其他实验组提供了抑制肿瘤效果的参照标准,A错误;B、裸鼠无胸腺,T淋巴细胞无发育场所,无T淋巴细胞不能进行特异性免疫,避免了自身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干扰实验结果,B正确;C、中剂量组抑瘤率为53.16%,奥沙利铂抑瘤率为52.53%,香砂六君子汤与奥沙利铂抑制肿瘤的效果接近,抑制肿瘤的机理未知,C错误;D、实验剂量未设置多组梯度,就表格组数香砂六君子汤抑制肿瘤的最适浓度未知,D错误;故选B。14.答案:C解析:A、巨噬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也可以呈递抗原,所以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A正确;B、细胞2为浆细胞,分泌的物质是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可防止抗原对细胞的黏附,故抗体参与了体液免疫,B正确;C、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C错误;D、图中细胞1为细胞毒性T细胞。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D正确。故选C。15.答案:C解析:疫苗是抗原,会通过巨噬细胞摄取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同时与B淋巴细胞结合,同时抗原与B淋巴细胞接触,大部分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此过程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直接参与,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答案:ABD解析:A、m为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q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B、n为辅助性T细胞,B错误;C、p为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C正确;D、浆细胞不能分裂、分化,D错误。故选ABD。17.答案:BD解析:A、③是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①,A正确;B、人体内的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⑤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C、④是辅助性T细胞,⑧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记忆细胞迅速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快速分泌②抗体,D错误。故选BD。18.答案:ABC解析: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发挥作用的场所主要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免疫器官,A正确;据题干信息可判断,CD4+T细胞属于辅助T细胞,其活化后,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活化后的CD8+T细胞能够攻击靶细胞,使其凋亡,C正确;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以胞吞的方式摄取抗原,该过程需要膜上的受体蛋白,D错误。19.答案:BC解析:A、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属于免疫监视功能,A错误;B、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C、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摄取处理抗原,但其识别和吞噬抗原不具有特异性,C正确;D、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值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故选BC。20.答案:ABD解析:21.答案:(1)显著活跃;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2)吞噬;淋巴因子;识别并裂解靶细胞(3)记忆细胞、抗体可能会消失(4)乳汁中可能含有相关抗体,能与疫苗结合解析:(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直接刺激肌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该过程不属于反射。(2)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吞噬细胞和相关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在体液免疫中,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已激活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的病毒与抗体相结合,最终被吞噬、消灭。(3)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不断减少,所以需要按时接种下一剂疫苗,从而保持抗体的相对含量。(4)因为母乳中可能含有相应抗体,抗体会与疫苗中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影响免疫效果。22.答案:(1)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抗体(2)相应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含量(3)接种疫苗既能产生相应抗体也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解析:(1)小鼠甲感染病毒X引起特异性免疫,此时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检验研制的灭活病毒X疫苗免疫效果需要检验相应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含量。(3)注射单克隆抗体体内只存在相应抗体,而接种疫苗既能产生相应抗体也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23.答案:(1)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2)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3)口罩可有效阻止病毒与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皮肤.黏膜)相接触(4)使健康个体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24.答案:(1)骨髓;胸腺;靶细胞;细胞因子;(2)抗原;浆;(3)记忆;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暴露出来并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细胞吞噬、消灭;(4)与抗原特异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抑制新冠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解析:(1)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产生的场所是骨髓,分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胸腺;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在靶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下分裂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2)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可以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核浆细胞;其中由B细胞分化而成的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3)灭活病毒疫苗一般需要多次注射,多注射一次就使机体获得更强的免疫能力,是为了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宿主细胞内部的病原体被清除的过程为: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暴露出来并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细胞吞噬、消灭。(4)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特异性抗体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免疫作用是:与抗原特异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抑制新冠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5.答案:(1)胸腺;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2)B细胞系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都会表达CD19,Kymirah会杀伤患者正常的B细胞,导致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降低(3)①③④⑤解析:(1)T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要迁移到胸腺成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被吞噬、消失。(2)B细胞系和B细胞淋巴肿瘤细胞都会表达CD19,Kymriah产品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会杀伤患者正常的B细胞,导致产生的浆细胞减少,降低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因而需要补充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3)CA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可能是:CAR-T细胞不能在体内大量增殖,不会有足够的CAR结构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达不到预期效果;CAR-T细胞进入实体瘤组织内部受限制;实体瘤细胞与正常细胞表达多种相同的受体,导致CAR对实体瘤的识别缺少特异性;部分实体瘤细胞缺失淋巴因子受体也会因特异性低导致对实体瘤细胞的杀伤力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