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微生物的分布(课件)-【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同步课件 (2024人教版)(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 微生物的分布(课件)-【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同步课件 (2024人教版)(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三章 微生物
目录
01
情境导入
02
新知·讲授
03
实验·探究
04
小资料
CONTENTS
06
巩固提升
05
拓展应用
想一想,议一议
空间站中的水资源极为珍贵。我国空间站设有冷凝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尿出来系统等,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但在使用回收水之前,航天员需要检测水样,其中一项是检测水中的微生物,并将结果作为判断水
情境导入
质的重要依据。此外,航天员还会检测空间站内空气、设备表面的微生物。
情境导入
1.什么是微生物?说说你知道的微生物有哪些。
2.航天员为什么要检测回收水中和空间站内的微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微生物数量众多、种类庞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为了保障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和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微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如果在水或其他环境中繁殖,可能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新知·讲授
发霉的馒头 腐烂的桔子
新知·讲授
腐烂的苹果 变质的牛奶
新知·讲授
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绿色斑点、黑色斑点等;
伤口会发炎、流脓等;
牛奶放久了会变质发酸等;
这些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是由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造成的
新知·讲授·观察菌落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和真菌的“庐山真面目”?
细菌的个体微小,大部分的真菌的个体也很微小,为了观察和检测,可以在培养皿中加入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制成固体培养基来进行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基上的细菌和真菌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再使用电子显微镜或高倍显微镜来进行观察。
新知·讲授·观察菌落
菌落的定义是什么呢?
就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新知·讲授·观察菌落
多种多样的菌落
新知·讲授·观察菌落
多种多样的菌落
新知·讲授·观察菌落
多种多样的菌落
新知·讲授·观察菌落
大小 颜色 形态
细菌菌落 小 多呈白色 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 比细菌大几倍到几十倍 多种不同的颜色 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生活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材料用具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牛
肉汁+琼脂;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2.高温灭菌;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
基上的过程;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4.恒温培养;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
2、应该考虑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目的是设置对照,一套培养皿不作处理(对照组),另一套在选定的环境中处理(实验组)。
实验中使用的培养皿要在恒温箱中或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两套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因为对比不同环境中细菌或真菌的存在情况,属于单因素比较,所以除了采样地点是变量外,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如温度等,要保持一致,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3、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4、提示4 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将培养基和培养皿上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接种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5、在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些环境多,哪些环境少?有没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
6、这个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吗?
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不同环境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不同,手、硬币上附着的比较多。
要,选取两套培养皿。一套培养皿不做处理为对照组,另一套培养皿在选定的环境中处理,为实验组。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7、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8、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条件: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如对照组的一套培养皿,因为对照组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新知·讲授
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的生物
小资料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
拓展应用
康康洗手前和洗手后,分别用同一只手在两个配方相同、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各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然后将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温度下培养,几天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菌落。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这对你做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几天后可以观察到未洗手的培养基上菌落较多,而洗手后的培养基上菌落较少。这表明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巩固提升
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不是所有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所必须的条件的是(  )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氧气 D.营养物质
2.肉眼可见的,作为菌种鉴定重要依据的是(  )
A.菌落 B.细菌的形态
C.细菌的结构 D.细菌的体积
C
A
巩固提升
3.科学家巴斯德在鹅颈瓶实验中,设计的单一变量是(  )
A.环境温度不同 B.放置时间不同
C.细菌的有无 D.瓶中肉汤的新鲜程度不同
4.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条件合适,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C
A
巩固提升
5.“苇草”成金,“编”废为宝。乐安苇编是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苇编的防霉非常重要,下列哪组条件下的苇编作品最容易发霉?(  )
A.低温、干燥 B.常温、干燥
C.低温、潮湿 D.常温、潮湿
6.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干燥的衣服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地
D
C
巩固提升
7.下列不属于细菌菌落特点的是(  )
A.比较小 B.有的种类表面光滑黏稠
C.有的种类表面粗糙干燥 D.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8.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是(  )
A.一般只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
B.只分布在富含有机物、并且是温暖潮湿的物体上
C.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
D.细菌和真菌存在于植物体和动物体外的任何地方
D
C
巩固提升
9.下列动作不属于“接种”的是(  )
A.打开培养皿的盖子,让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
B.向配置的琼脂液体中加入牛肉汁做成培养基
C.用无菌棉棒在手心擦几下,再在培养基上涂抹几下
D.把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摁压一下
10.梅雨天气,衣物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需要(  )
A.空气、水分、无机物 B.适宜的温度、二氧化碳、无机物
C.光照、空气、水分 D.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度
B
D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