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6届高中数学学科会--填空选择题应对策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2016届高中数学学科会--填空选择题应对策略

资源简介

2016高考数学科填空选择题考查模式与应对策略
一、考点分类说明
A非主干 B 三角函数 C数列 D立体几何 E统计概率 F解析几何 G 函数导数
二、近五年高考题考点分布情况
题号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
复数
集合
集合
集合
复数
2
函数性质
排列组合
复数
复数
三角变换
3
算法
复数逻辑
抽样
函数性质
逻辑
4
古典概型
椭圆
双曲线
双曲线
二项分布
5
三角变换
数列
算法
古典概型
双曲线
向量
6
三视图
算法

三角函数
图像性质
圆锥体积
7
双曲线
三视图
数列
算法
向量
8
二项式
定理
双曲线
三视图
三角变换
三角函数
图像性质
9
定积分
三角函数
图像性质
二项式
定理
线性规划+
逻辑
算法
10
向量逻辑
函数图像
椭圆
抛物线
二项式定理
11
三角函数图像性质

函数导数
函数导数
三视图
12
三角图像函数性质
函数导数
数列
三视图
函数导数
13
线性规划
向量
向量
二项式
定理
函数性质
14
椭圆
线性规划
数列
逻辑推理
椭圆+圆
15

正态分布
三角变换
向量
线性规划
16
解三角形
数列
函数导数
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
17
数列
三角
三角
数列
数列
三、各板块题数统计(理科)
年份
A非主干
B三角
C数列
D立几
E统概
F解几
G函数导数
2011
4
4
0
2
2
2
2
2012
5
1
2
2
2
2
2
2013
4
1
3
2
2
2
2
2014
6
3
0
1
2
2
2
2015
5
3
0
2
2
2
2
四、各年份考点按板块细分
2011年
板块
A非主干
4
B三角
4
C数列
0
D立几
2
E统概
2
F解几
2
G函数导数
2
考点
1复数
3算法
10向量+逻辑
13线性规划
5三角变换
1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
12三角函数图像性质
16解三角形
6三视图
15球
4古典概型
5二项式定理
7双曲线
14椭圆
2函数性质
9定积分
2012年
板块
A非主干
5
B三角
1
C数列
2
D立几
2
E统概
2
F解几
2
G函数导数
2
考点
1集合
3复数+逻辑
6算法
13向量
14线性规划
9三角函数图像性质
5等比数列基本量计算
16递推数列求和
7三视图
11球
2排列组合
15正态分布
4椭圆
8双曲线
10函数导数图像
9函数导数最值
2013年
板块
A非主干
4
B三角
1
C数列
3
D立几
2
E统概
2
F解几
2
G函数导数
2
考点
1集合
2复数
5算法
13向量
15三角变换
7等差数列
12数列单调性判断
14 an与Sn关系
6球
8三视图
3抽样方法
9二项式定理
4双曲线
10椭圆
11函数导数、分段函数、含参不等式
16函数对称性
2014年
板块
A非主干
6
B三角
3
C数列
0
D立几
1
E统概
2
F解几
2
G函数导数
2
考点
1集合
2复数
7算法
9线性规划+逻辑
14逻辑推理
15向量
6三角函数图像性质
8三角变换
16解三角形
12三视图
5古典概型
13二项式定理
4双曲线
10抛物线
3函数性质
11导数、含参不等式
2015年
板块
A非主干
5
B三角
3
C数列
0
D立几
2
E统概
2
F解几
2
G函数导数
2
考点
1复数
3逻辑
7向量
9算法
15线性规划
2三角变换
8三角函数图像性质
16解三角形
6圆锥体积
11三视图
4二项分布
10二项式定理
(三项展开)
5双曲线向量
14椭圆+圆
函数性质
9定积分
五、各板块按年份变化情况
A非主干
(一)集合
2012
1已知集合;则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2013
1.已知集合,则 ( )
A.A∩B=( B.A∪B=R C.B?A D.A?B
2014
1.已知集合A={|},B={|-2≤<2},则=( )
.[-2,-1] .[-1,2) .[-1,1] .[1,2)
(二)逻辑与推理
2011
10.已知a与b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有下列四个命题

其中的真命题是
(A) (B) (C) (D)
2012
3.下面是关于复数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的共轭复数为 的虚部为

2014
9.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为.有下面四个命题:
:,:,
:,:.其中真命题是
., ., ., .,
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个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2015
3.设命题P:nN,>,则P为
(A)nN, > (B) nN, ≤ (C)nN, ≤ (D) nN, =
(三)复数
2011
1.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A) (B) (C) (D)
2012
3.下面是关于复数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的共轭复数为 的虚部为

2013
2.若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
A. B. C.4 D.
2014
2.=
. . . .
2015
1.设复数z满足=i,则|z|=
(A)1 (B) (C) (D)2
(四)算法
2011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
(B)720
(C)1440
(D)5040
2012
6.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和
实数,输出,则( )
为的和
为的算术平均数
和分别是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和分别是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2013
5.运行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s属于
A. B. C. D.
2014
7.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1,2,3,则输出的=
. . . .
2015
9.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0.01,则输出的n=
(A)5 (B)6 (C)7 (D)8
(五)向量
2011
10.已知a与b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有下列四个命题

其中的真命题是
(A) (B) (C) (D)
2012
13.已知向量夹角为 ,且;则
2013
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b的夹角为60°,c=ta+(1-t)b,若b·c=0,则t=_____.
2014
15.已知A,B,C是圆O上的三点,若,则与的夹角为 .
2015
7.设D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则( )
(A) (B) (C) (D)
(六)线性规划
2011
13.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2012
14.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为
2014
9.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为.有下面四个命题:
:, :,
:, :.其中真命题是
., ., ., .,
2015
15.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B三角函数
2011
(5)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上,则=
(A) (B) (C) (D)
(11)设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则
(A)在单调递减 (B)在单调递减
(C)在单调递增 (D)在单调递增
(12)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2 (B) 4 (C) 6 (D)8
(16)在中,,则的最大值为 。
2012
(9)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

2013
15.设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则______
2014
6.如图,圆O的半径为1,A是圆上的定点,P是圆上的动点,角的始边为射线,终边为射线,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将点到直线的距离表示为的函数,则=在[0,]上的图像大致为

8.设,,且,则
. . . .
16.已知分别为的三个内角的对边,=2,且,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
2015
(2)sin20°cos10°-con160°sin10°=
(A) (B) (C) (D)
(8) 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k (B)(),k
(C)(),k (D)(),k
(16)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C=75°,BC=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C数列
2012
(5)已知为等比数列,,,则( )

(16)数列满足,则的前项和为
2013
7.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
A.3 B.4 C.5 D.6
12.设的三边长分别为,的面积为,,若,,则( )
A.{Sn}为递减数列 B.{Sn}为递增数列
C.{S2n-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 D.{S2n-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
14.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______.
D立体几何
2011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15)已知矩形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且,则棱锥的体积为 。
2012
(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粗线画出的
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11)已知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求面上,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
为球的直径,且;则此棱锥的体积为( )

2013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B. C. D.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2014
1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个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 . .6 .4
2015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
A.14斛 B.22斛 C.36斛 D.66斛
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 + 20,则r=
(A)1(B)2(C)4(D)8
E概率统计
2011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B) (C) (D)
(8)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40 (B)-20 (C)20 (D)40
2012
(2)将名教师,名学生分成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名教师和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
种 种 种 种
(15)某个部件由三个元件按下图方式连接而成,元件1或元件2正常工作,且元件3正常工作,则部件正常工作,设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元件能否正常相互独立,那么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000小时的概率为
2013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
A.简单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9.设为正整数,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若,则 ( )
A.5 B.6 C.7 D.8
2014
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 . . .
13.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用数字填写答案)
2015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0.648 (B)0.432 (C)0.36 (D)0.312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10 (B)20 (C)30(D)60
F解析几何
2011
(7)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 ,B两点,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
(A) (B) (C)2 (D)3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中心为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为。过的直线L交C于两点,且的周长为16,那么的方程为 。
2012
(4)设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为直线上一点, 是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则的离心率为( )

(8)等轴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两点,;则的实轴长为( )

2013
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10.已知椭的右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的中点坐标为,则的方程为 ( )
A. B. C. D.
2014
4.已知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则点到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21世纪教育网
. .3 . .
1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是上一点,是直线与的一个焦点,若,则=
. . .3 .2
2015
(5)已知M(x0,y0)是双曲线C:上的一点,F1、F2是C上的两个焦点,若<0,则y0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
(14)一个圆经过椭圆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
G函数导数
2011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B) (C) (D)
(9)由曲线,直线及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B)4 (C) (D)6
2012
(10) 已知函数;则的图像大致为( )
(12)设点在曲线上,点在曲线上,则最小值为( )

2013
11.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6.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的最大值是______.
2014
3.设函数,的定义域都为R,且时奇函数,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是偶函数 .||是奇函数
.||是奇函数 .||是奇函数
11.已知函数=,若存在唯一的零点,且>0,则的取值范围为
.(2,+∞) .(-∞,-2) .(1,+∞) .(-∞,-1)
2015
12. 设函数=,其中a1,若存在唯一的整数x0,使得0,则的取值范围是( )
A.[-,1) B. [-,) C. [,) D. [,1)
13.若函数f(x)=xln(x+)为偶函数,则a=
六、填空选择应对策略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技巧
直:直接法。即直接通过计算或推理得出正确结论,高考中大部分选择题的解答用的是此法,因此,我们对直接法要高度重视。
排:排除法。即时逐一否定错误的选项,达到“排三选一”的目的。
数:数形结合法。即利用图形结合数量关系直观地进行判断。在每年高考题中都有很多可以用此法解答的选择题,要重点掌握。
特:特殊化方法。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将题设条件特殊化,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估:估算方法。由题干及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估计出所求量的大体范围,即可排除三个选项,从而达到目的。
(二)关于速度与准确度
优秀生:与时间赛跑!
中等生:稳扎稳打!!!
后进生:打一枪换一炮?!
(三)关于限时训练
1、速度可以提升
2、本质是知识方法系统和思想的建构,急不得
3、模块训练和限时训练结合
4、反馈很重要
(四)关于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异同
1、自主学习与探究不可能现在才培养,必须老师帮忙
2、反对用现成的套卷
3、辛苦一点,自己选编,根据是考试大纲与说明,能量来自于备课组的通力合作
4、查缺补漏功能要真正起作用(一轮唤醒记忆,二轮编织成网,但要排雷)
5、系统建构从默写开始
(五)数学素养与两个思想
1、算两次与方程思想(包括检验)
2、主变量与不等关系、范围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