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讲 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核心概念词提示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内涵:文化认同、百家争鸣、三教合一、理学、新文化运动、敬天保民、民本思想、为政以德、和而不同 2.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四大发明、文艺复兴运动【知识梳理】【链接·选择性必修3·P2-6】知识点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2)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①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②孔子阐述西周礼乐文明,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3)秦汉至隋唐时段 内容 特点秦汉 时期 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 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魏晋玄学盛行 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隋唐时期 唐朝佛学繁荣,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辉煌灿烂(4)宋朝(5)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①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②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以人为本①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②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2)民本思想①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②孟子提出了“仁政”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③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3)天人合一,道法自然①夏商时期,相信上天和鬼神,遇事必祭天地、祖先。②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③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①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②张载、范仲淹、文天祥和顾炎武等人都体现了家国情怀。(5)崇德尚贤,天下为公①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②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③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④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7)和而不同①西周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②孔子、孟子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③“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2)价值【链接·选择性必修3·P8-12】知识点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1.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传入中国历程 ①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④宋明: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影响 ①诗词、书法、绘画和建筑艺术,体现佛教内容,吸收佛教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②宣扬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①明末,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②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西方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③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的工作,并招揽更多人才来到中国。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①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文化得到了发展。②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③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④制度:朝鲜基本模仿中国;日本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越南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模仿中国。(2)四大发明①造纸术:8世纪,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促进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②火药: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③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④印刷术: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创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拓展补充】1.学术观点——多元一体意识《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想一想 史料中少数民族政权寻根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提示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2.图解历史——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关系想一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其保守性体现在何处?提示 核心是“仁”和“礼”。他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3.重要概念——经世致用“经世”,治理世事;“致用”,尽其所用。《辞海》对“经世致用”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想一想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思想和情怀?提示 追求务实,以天下为己任。4.图解历史——近代西学东渐想一想 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点。提示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