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评价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科学概念填空题(每小题2%,共10%)11.夏日的清晨,小智看到一些植物的叶片上有露珠。这是因为夜晚的气温比白天低,空气中的遇冷凝结成了露珠。2.中午,小智洗完头发,风吹一会儿头发就干了,这是现象。3.加热、碾碎、等方式能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4.小智拿红糖水自制冰棍,红糖水在变成冰棍的过程中热量。(“吸收”或“放出”)5,小智用吸管对着冰棍某个部分吹气,冰棍被吹的部分会甚至被吹穿。三、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每小题1%,共56)()6.当红糖在水中完全溶解后,得到的红糖水的下部比上部甜。()7.做溶解实验过程中,放到第8份时发现烧杯底有少量食盐未溶解,则这一份不能计算在内。()8.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9.游泳上岸后会觉得冷是因为水蒸发放出热量。()10.冰是固态的水,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它们是同种物质。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5%,共55%)11.图1是小智寒假和妈妈去东北旅游时拍到的照片,往空中泼热水,热水顷刻结成冰,这是水()的过程。A.由固态变成液态B.由液态变成固态C.由液态变成气态图112.在寒冷的北方,户外的湿衣服上的水会先结冰,过一段时间后,衣服就会变干,“水结冰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会()。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13.在自然界中,水、水蒸气和冰之间()互相转化。A.可以B.不可以C.不确定为了重现照片中的现象,小智做了以下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冰块和一种白色固体,往里面插入装有冷水的试管,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水温的变化(图2①)。当试管中的水大部分结冰后,取出试管和温度计(图2-②),并继续观察试管中冰水的变化,直到冰完全变成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页共4页时间/分钟01820温度/c159411514.加入烧杯中的白色固体可能是(A.白糖B.食盐C.面粉15.这种白色固体的作用是()。图2A.让冰变透明B.放出热量C.降低温度16.如图2-①所示,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这种现象叫做()。A.沸腾B.凝固C.蒸发17.上表没有记录第8~18分钟之间的温度。你认为这段时间试管内的温度会(A.下降到0℃以下B.上升到0℃以上C.保持0℃不变18.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温度计浸入水中,碰到杯壁时读数B.温度计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C.将温度计拿出水后再读数19.小智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试管内的水结冰后,体积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下列方法中,可以更准确明显地观察到体积是否有变化的是()。A.先在试管水面位置做好标记B.一直用眼睛观察体积的变化C.先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再用量筒测量冰的体积20.水完全结冰后,试管中冰柱的高度比之前()。A.高B.低C.不变2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的是()。A.用棉被包住B.用手捂住C.让太阳晒22.一段时间后,小智发现遗留在阳台的烧杯中的水“消失”了。为了探究其原因,小智往大小相同的两个杯子装入等量的水,用塑料膜盖住其中一个杯口,另一个不盖,一起放至通风向阳处(图3)。一段较长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图323.小智用韦恩图总结了水和水蒸气的特点,正确的是(①液体②气体③看得见④看不见⑤透明⑥没有气味⑦摸不着⑧摸得着水水蒸气水蒸气水水蒸气①③⑧⑤⑥②④⑦B.①③⑧⑤⑦②④⑥①③⑦⑤⑧②④⑥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