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信阳淮滨台头中学七年级上生物第二次月考模拟练习试卷(限时:50分钟 总分:50分)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水蛭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由此可推测水蛭在分类学上属于( )A. 线形动物 B. 节肢动物C. 软体动物 D. 环节动物2. 兔尾草花穗被有柔软细毛,形似小白兔的尾巴,极为可爱,故名兔尾草,兔尾草和小白兔在图中的位置分别是 ( )A. 甲、丙 B. 甲、丁 C.乙、丙 D. 乙、丁3.“药+蜂”立体生态种植新模式是指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周边配套养蜂,让产业立体互促,农户既得药又得蜜,这体现了蜜蜂的作用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维持碳氧平衡C. 帮助植物传粉 D. 促进物质循环4. 滑雪运动员会佩戴专业护膝,其紧实的包裹可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避免膝关节因弯曲过度而受伤。据此推测,护膝的作用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 ( )A. 关节囊 B. 关节窝 C. 关节头 D. 关节腔5. 康康发现自己放了5天的橘子发霉“长毛”了,并且用肉眼可以看到一片青绿色的霉菌,他所观察到的“青绿色”可能是图中的 ( )A. ①——孢子 B. ①——花粉C. ②——直立菌丝 D. ②——营养菌丝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因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在海丰保护区最高记录98只,占世界现存总数的4%。请回答6~7题。6. 下列关于黑脸琵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体表被毛 B. 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C. 体外受精 D. 具有求偶、交配等繁殖行为7. 下列对黑脸琵鹭的保护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建立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 B. 加强管理人员的巡逻强度C. 设立多个定期投食点 D. 加大保护黑脸琵鹭宣传工作兰花螳螂形似兰花,它的后部足具有一对花瓣状的外延结构,称为花状腿瓣。研究推测兰花螳螂的形态是模拟花朵演化而来的产物。请回答8~9题。8. 下列关于兰花螳螂的特征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外骨骼 B. 无性生殖C. 有蛹期 D. 身体分节9. 下列关于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定向变异的结果 B. 繁衍后代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10. 云南臭蛙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一般生活在山间溪岸边的岩石上或草丛中。云南臭蛙不能被称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 )A. 体温不恒定 B. 发育类型为变态发育C.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 成体用皮肤辅助呼吸11. 白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图为白鹭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不含有细胞核B. ②能够保护白鹭卵C. ③与玉米种子子叶功能相似D. ④能起到固定③的作用12. 实验中学举行了“青春心向党,逐梦绽芳华”的主题演讲活动,康康同学在演讲高潮之处举起右手进行了宣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完成宣誓动作仅需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B. 宣誓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 宣誓动作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的呼吸作用D. 在宣誓过程中,肘关节起到了杠杆作用13.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是( )A. 豌豆的种子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B. 菜豆幼苗有两片子叶,玉米幼苗有一片子叶C. 白萝卜的地上部分为绿色,地下部分为白色D. 种子植物的种子有的有果皮包被,有的没有14. 拟南芥的早花和晚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早花植株自交后产生大量子代,其中一部分为早花,一部分为晚花,若用R、r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拟南芥早花为显性性状B. 亲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是RR 和 RrC. 子代中早花和晚花的比例为2∶1D. 子代中的早花的基因组成一定是RR15.《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饮屠苏酒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 D. 消灭病原体16. 某地质学家在不同地层中发现了三个化石,记录如下表,结合生物进化的趋势判断“ ”最不可能是 ( )地层深浅 地层 物种 化石浅 Ⅲ 甲 熊猫骨骼化石中 Ⅱ 乙 深 I 丙 蚂蚁化石A. 鱼骨化石 B. 猫头鹰脚趾化石C. 蚯蚓角质层化石 D. 蜥蜴骨骼化石17.12月1 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同学们准备制作“预防艾滋病”的手抄报,以下收集的艾滋病相关资料正确的是 ( )A. 传染源仅有艾滋病患者B. 握手、拥抱会传染艾滋病C. 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 无潜伏期,一经感染即刻患病18. 康康将形态美观的小仙人球嫁接到龙神木上,接穗上长出植株的性状表现为 ( )A. 杂交后新品种的性状 B. 龙神木的性状C. 小仙人球的性状 D. 龙神木与小仙人球的性状19. 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细菌性病毒,可以在绿脓杆菌(一种致病细菌)体内大量繁殖,引起绿脓杆菌死亡。下列关于绿脓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 通过分裂进行繁殖C. 可寄生在植物细胞中 D. 可用于治疗疾病20.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做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的“收支平衡”。下列做法能够促进大气中二氧化碳吸收的是 ( )A. 垃圾分类 B. 植树造林 C. 光盘行动 D. 绿色出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除注明外,每空1分。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千秋丝路,一茧抽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取丝的国家,丝织艺术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请完成21~22题。21. (6分)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饲养家蚕的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饲养家蚕前,需要购买优质的“蚕种”,将其孵化后才能获得能够吐丝的家蚕,“蚕种”实际上是家蚕的 。(2)将蚕卵放在纸盒内孵化10天左右,采摘桑叶对小蚕进行饲养,并每天清理粪便。与桑树相比,家蚕多了 这一结构层次。(3)随着小蚕身体的长大,每隔一段时间会蜕掉一层皮,在吐丝结茧前共经历4次,蚕出现蜕皮现象的原因是其 不能随着蚕幼虫的长大而长大。(4)生长到25 天左右,蚕开始吐丝作茧,结茧8~10天左右,蚕蛾出茧,雌雄蚕蛾交尾产卵,其受精过程发生在 (填“体内”或“体外”)。(5)同学们观察并拍照记录了蚕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如图)。根据蚕的饲养过程判断:蚕的发育经历了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四个阶段。蚕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蚕丝在生活中的用途有 (合理即可)。22. (6分)在蚕养殖过程中,蚕的血液型脓病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科研人员用引进的抗血液型脓病品种与已有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如图为染色体的组成示意图: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抗血液型 感病型甲 抗血液型×感病型 24 0乙 感病型×感病型 0 28丙 抗血液型×抗血液型 108 38(1)蚕体内决定是否患病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存在于 (填细胞结构)中,主要由图中的[ ] 和DNA组成。(2)丙组中亲代均为抗血液型蚕,子代中也出现了抗血液型蚕,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3)分析表格可知丙组子代中抗血液型蚕与感病型蚕的比例约为3∶1,其原因是亲代双方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及比例为R∶r= ;受精时,携带不同基因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且机会是 的。(4)若想确定丙组子代某只抗血液型蚕的基因组成是 RR还是 Rr,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合理即可)。23. (6分)图一是种子蕨化石,图二是中华龙鸟化石,图三为地层分布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可推测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 (填“需氧型”或“厌氧型”)生物。(2)通过研究种子蕨化石,发现种子蕨既有蕨类植物的特征,又有种子植物的特征,推测种子植物可能由 植物进化而来。已知中华龙鸟化石在丙地层中被发现,那么剑齿虎化石可能存在于 地层中。由前面两个实例可以看出,生物的进化趋势是 。(3)中华龙鸟生活的地球环境与现在天差地别,地球上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 ,不断进化,形成现在多种多样的生物。24. (5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扎龙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栖息着以鹤为主的众多珍稀水禽,其中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喙、颈和足都很长、能够捕食鱼、虾、昆虫和软体动物,也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资料二:大米草的茎直立,叶子宽阔,花序呈穗状,每个穗状花序含有大量小花,繁殖迅速,会严重危害水中生物生存。丹顶鹤春夏季在东北地区繁殖,就地取材筑巢产卵孵卵,其喜食或孵卵用的本地植物基本被大米草消灭了。由于栖息地面积减少和退化,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后来相关人员结合多种手段对大米草进行综合治理,提高了治理效果,优化了鸟类栖息地。(1)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 。(2)雄性丹顶鹤会通过一系列优美的舞蹈和声音来吸引雌性,这属于丹顶鹤繁殖行为中的 行为。(3)由资料二画线部分判断,大米草属于 植物,入侵的大米草会将丹顶鹤喜食或孵卵用的本地植物全部消灭,从而导致丹顶鹤难以生存,这体现了大米草与本地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4)请阅读资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米草会对丹顶鹤的生存造成威胁的原因是 °25. (7分)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过去几十年,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医药上,人类可以利用病毒研制疫苗,预防相应的疾病。某研究机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①选6~8周龄雌性小鼠3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只,分为接种HPV-16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接种等量生理盐水);②第2、4周从各组随机选取8只小鼠,检测淋巴细胞含量及抗体水平。实验结果:①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含量如下表:组别 淋巴细胞含量百分比/%第2周 第4周接种HPV-16疫苗组 9.38 23.78空白对照组 6.59 10.21②检测各组小鼠体内的抗体相对量,结果如图1:(1)从宫颈癌的发生部位及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等方面来看,该实验选用雌性小鼠的理由是 (2分)。(2)接种 HPV 疫苗后,淋巴细胞受到刺激会产生抵抗病原体的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3)接种HPV疫苗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 。 由图2可知,女性接种 HPV 疫苗最佳的年龄是 。(4)你认为仅靠接种疫苗能很好地预防宫颈癌吗 理由是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4. A 5. A 6. D 7. A 8. D 9. C 10. C11. B 12. C 13. C 14. A 15. C 16. C 17. C 18. C 19. D20. B21. (1)受精卵(2)系统(3)外骨骼(4)体内(5)②→③→④→① 可作为加工衣物、被子的原料(合理即可)22. (1)细胞核 ①蛋白质(2)遗传(3)1∶1 相等(或“均等”)(4)将该抗血液型蚕与感病型蚕进行杂交,若后代全部都是抗血液型蚕,则说明这只蚕的基因组成为RR,若后代既有抗血液型蚕也有感病型蚕,则说明这只蚕的基因组成为 Rr(合理即可)【解析】(1)染色体由 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存在于细胞核中。(2)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因此丙组中亲代均为抗血液型蚕,子代中也出现了抗血液型蚕属于遗传现象。(3)丙组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感病型性状,因此感病型是隐性性状,抗血液型是显性性状,且子代抗血液型蚕和感病型蚕的比例约为3∶1,亲代的基因组成均为 Rr,遗传图解如下:根据遗传图解可知,丙组产生的子代中抗血液型蚕与感病型蚕的比例约为3∶1,这是由于亲代双方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R:r=1∶1,蚕在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且机会是均等的。(4)若想确定丙组子代中某只抗血液型蚕的基因组成是RR还是 Rr,可以设计如下方案:将该抗血液型蚕与感病型蚕进行杂交,若后代全部都是抗血液型蚕,则说明这只蚕的基因组成为RR,若后代既有抗血液型蚕也有感病型蚕,则说明这只蚕的基因组成为 Rr。23. (1)厌氧型 (2)蕨类 丁 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3)生存斗争 淘汰24.(1)湿地生态系统 (2)求偶 (3)被子 竞争 (4)大米草会与丹顶鹤取食和孵卵用的植物竞争养分、光照和水分等,导致本地植物难以生存,从而使丹顶鹤因缺少食物和孵卵所需的植物而难以生存25. (1)分值 作答特征 典型作答2分 能从宫颈癌的发生部位、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生长发育及社会伦理等任意两方面思考;逻辑严密,推理合理 雌性小鼠和人都是胎生,胚胎都在子宫内发育,都有患宫颈癌的可能雌性小鼠与人亲缘关系较近,宫颈癌发生部位与人相同,都可能感染HPV病毒 小鼠易繁殖,生长周期短,成本低,使用小鼠可规避一些伦理和法律限制1分 能从宫颈癌的发生部位、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生长发育及社会伦理等任意一方面思考 小鼠和人都属于哺乳动物 小鼠和人的亲缘关系较近 使用小鼠可规避一些伦理和法律限制 小鼠易繁殖,生长周期短,成本低0分 未作答或作答不合理 —(2)抗体特异性 (3)保护易感人群 15岁之前(或“15~24岁之前”) (4)不能,子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HPV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除接种疫苗外,还要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在癌变前查出,以达到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