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6课《教育中的“互联网+”》课件+素材-【河北大学版2024】《信息科技》七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16课《教育中的“互联网+”》课件+素材-【河北大学版2024】《信息科技》七年级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16课
教育中的“互联网+”
(河北大学出版社)七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问题情境
03
实践与探究
04
拓展与深化
05
拓展延伸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小结
08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能够使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借助在线教育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计算思维:能够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借助相关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提高对数据和信息的利用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习教育中的“互联网+”,提升不断积累新知识并适应科技发展变化的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学习时提倡文明上网行为,并加强对虚假信息等有害内容的辨别能力。
02
问题情景
我们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了。爸爸妈妈初中时的校园是什么样的,教室是什么样的?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享受着怎样的教育环境?
02
问题情景
知识拓展
03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走进教室,我们身处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离开校园,线上课堂别样精彩……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如今我们所拥有的“互联网+教育”是我们的父辈当时无法想象的。两代人的教学场景、设施、内容、方式大不相同。
1.两代人学习环境对比分析
找一找我们现在所处的教育环境中,有哪些硬件设施与互联网相关。再去走访我们的父母或其同龄人,了解他们初中时期类似的教学设施是怎样的。
03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1)设计调查表,调查相关内容,如表4-1所列。
(2)汇总小组或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梳理出两代人学习环境的不同。
表4-1 两代人的学习环境
地点 设施 我们"互联网+”的特色功能 父辈相应设施描述
校内 教室 黑板 可以显示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形式内容。 只能用粉笔书写。
教室 讲台 配有交互式白板或触摸屏,允许老师和学生互动、注释和分享内容。 只是一个供老师站立和放置材料的平台。
教室 桌椅 内置充电插座、USB接口、无线充电等,促进数字化学习。 只具备基本的支撑和放置物品的功能。
03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续表
地点 设施 我们"互联网+”的特色功能 父辈相应设施描述
校外 操场 广播喇叭 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和无线连接,提供了更好的音质、更多的功能和更便捷的连接性。 通常需要通过电线连接到音频源,局限于播放音乐和调节音量。
操场 球类器具 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了耐用性、一致性和性能。 大多由皮革或橡胶制成,设计和性能方面相对简单。
操场 主席台 提供交互性、多媒体支持和文档,摄像头,增强了老师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只是一个制高点,以便他们可以被学生看到和听到。
03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2.两代人学习方式对比分析
我们想要了解河北省的地理、历史相关知识,有哪些途径?会用到哪些方法?父辈们上初中时会怎样做?
(1)确定一个具体的学习探究主题,如“探访赵州桥”,展开探究活。
(2)走访父辈人物,了解他们初中时代的主要学习方式,总结我们的探究过程(学习途径、方法)。
(3)设计表格汇总对比结果,如表4-2所列。
03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表4-2 两代人的学习方式
获取信息方式 我们 父辈
线下 查阅纸质书籍 √ √
查看文献论文 √ √
了解相关新闻 √ √
线上 上网课 √ ×
查阅相关课程资源 √ ×
03
知识拓展
过去与现在学习方式的特点:
过去:
1.结构化:课堂教学通常是高度结构化的,遵循固定的课程表和教学方法。
2.以教师为中心:过去的学习方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3.有限的灵活性: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有限,学生们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上课。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03
知识拓展
过去与现在学习方式的特点:
现在:
1.灵活性: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允许学习者按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表学习。
2.个性化: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和学习风格定制学习体验。
3.互动性: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采用了互动元素,例如视频、模拟和游戏,以提高学习参与度。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03
知识拓展
实践与探究—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对比父辈初中时代的教育环境,我们无疑是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具体来说,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1.通过对比分析看“创新”
从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体验(如学习效果、互动性、灵活性)等方面进行两代人教育的详细对比。
可以使用演示文稿、微视频等方式呈现研究的内容和结论。
(1)内容对比分析。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分析的结果,清晰地呈现出两代人学习方式的差异。
(2)观点和建议。对比两代人学习各个方面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教育”来改进学习方式。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人群 学习方式 学习资源 学习体验
老一辈 传统课堂学习、纸质阅读、实践学习。 有限的书籍和教材、教师和长辈的经验、实践场所。 学习方式和资源的限制,学习效果可能相对较低、互动性相对较弱、学习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灵活性较差。
新一代 多元化学习、数字化学习、合作学习。 丰富的在线资源、社交媒体和学习平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学习,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学习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
两代人教育环境对比表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我的观点:
老一辈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基础知识掌握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可能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纸质资源虽然相对有限,但更能培养学生的专注阅读和深度思考能力。
新一代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数字资源为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容易让学生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
我的建议:
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在传统课堂中引入探究式和合作式学习方法,同时合理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学会筛选和整合数字资源,同时也不要忽视纸质书籍的价值,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2.展示交流“互联网+教育”
(1)设计评价方案。在设计评价方案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针对作品的内容,特别是“互联网+教育”这一主题,我们需要从中提炼出几个核心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将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依据,帮助我们判断作品是否紧扣主题,是否深入探讨了教育创新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问题。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其次,我们还需要关注作品的呈现方式。这包括作品的可读性、美观度以及是否清晰明了地表达了研究内容。作品应该具有吸引人的形式,使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并理解其中的观点和信息。同时,作品还应突出研究的重点确保读者能够迅速把握核心要点。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最后,在确定了作品内容和呈现方式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设计评价方案的呈现方式。这包括确定评价的量化标准,如采用打分制、勾选或画笑脸等方式。通过制定这些量化标准,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的质量和水平,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系统的评价量表。
(2)展示交流。在展示交流环节,展示的同学在台上怎样做更利于自己表达?倾听的同学在台下怎样做更利于自己倾听、赏析,使得自己在根据评价量表给出客观评价的同时让自己有更多收获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活动评价分析表
评价内容 评判标准 满意程度
内容是否扣题 1.内容是否有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体验等关键信息的对比; 2.是否深入探讨了教育创新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问题。 ☆☆☆☆☆☆☆☆☆
呈现方式 1.呈现方式是否清晰明了; 2.呈现方式是否美观; 3.是否具有可读性。 ☆☆☆☆☆☆☆☆☆☆
作品完整度 1.所展示作品是否在各方面都完善了。 ☆☆☆☆☆☆☆☆☆☆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展示的同学:应该在组织演讲内容时,突出关键要点,避免冗长或无关信息。与观众建立眼神交流,这有助于建立联系并提高参与度。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例如手势和面部表情,以强调要点并增强演讲效果。适当地使用幻灯片、图表或其他视觉辅助工具,以增强演讲效果。
倾听的同学:应该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并对演讲者的观点表现出兴趣。注意演讲者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和语调,以获得对演讲内容的更全面理解。记录关键要点和支持性证据,以帮助回忆和评估演讲。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平等开放的信息共享空间具有时空灵活、信息众筹、共享共治、互联互通等特点。由此,师生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分处不同空间教学;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在线聆听大城市里的名家讲座;学生可以跨越时空自由地选择网络空间中的学习资源,可以和名师对话;学生网络上的学习数据能被留存下来,以此为依据享受到更具个性化的教育;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以便捷地分享、共建、共创教育资源。
03
知识拓展
举例说明“互联网+”如何带来教育创新?
Coursera:Coursera 是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来自世界知名大学和机构的课程。学生可以参加在线学位、证书课程和专业化课程。
人工智能 (AI):AI 被用于创建个性化学习体验、自动评分作业和提供反馈。例如,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使用 AI 算法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学习路径。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03
知识拓展
举例说明“互联网+”如何带来教育创新?
edX:edX 是另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来自领先大学和机构的课程。学生可以参加在线学位、证书课程和专业化课程。
虚拟现实 (VR) 和增强现实 (AR):VR 和 AR 技术被用于创建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例如,学生可以使用 VR 头显探索历史遗址或使用 AR 应用程序解剖人体。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创新”,把互联网开放、便捷、共享的理念及其创新成果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产生放大效应,使互联网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各行各业,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服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大力提升各行各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如图4-1所示)。
03
实践与探究—“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图4-1 互联网+各行各业
04
拓展与深化
1.“互联网+”不能被简单地看作“互联网及其应用”,它应该是包含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应用的丰富内容。
因为:“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融合和发展,“互联网+”将继续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和应对技术变革影响的宝贵框架。反映了当前数字化时代中新兴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04
拓展与深化
学习平台将变得更加智能,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学习风格和进度定制学习体验。学生将能够专注于他们需要改进的领域,并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随着在线课程和资源变得更加普遍,终身学习将变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个人将可以在空闲时间随时随地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2.畅享“互联网+教育”的未来,我认为:
05
拓展延伸
1、“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数字化学习:学习内容以数字形式呈现,包括在线课程、电子书籍、视频教学等,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平板或手机随时随地访问。
个性化定制: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帮助每个学生实现最佳发展。
灵活自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和节奏进行学习,不受传统课堂时间和地点限制,更加灵活方便。
05
拓展延伸
多样化资源:丰富多样的在线资源可供选择,包括视频课程、在线练习、虚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获取途径。
互动交流:通过在线讨论区、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合作与分享精神。
国际化视野:通过网络连接全球各地的优质资源和名师,使得跨国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并开阔了学生们的国际视野。
1、“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05
拓展延伸
2、“互联网+”的发展
05
拓展延伸
3、“互联网+”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医疗健康: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在线咨询平台和智能医疗设备,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在线支付、贷款、投资等服务,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风险管理。
电子商务:互联网+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物,并且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提升购物体验。
05
拓展延伸
3、“互联网+”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智能家居:通过连接网络的智能设备控制家居环境,例如智能灯具、智能家电等,提升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农业领域:农业物联网技术可监测土壤湿度、气温等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农业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资源浪费。
交通运输:共享出行平台如滴滴打车、Uber等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流量,并提升驾驶安全性。
06
课堂练习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的优势有哪些?
1.传统教育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互联网+”教育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进行定制。
2.“互联网+”教育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不受传统课堂时间表的限制。
3.在线学习平台打破了地理障碍,使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在线课程通常比传统课程更具成本效益,因为它们不需要教室、教师和其他物理资源。
07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教育中的“互联网+”的课程,我们了解了两代人的教育环境变化、“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以及“互联网+”的基本概念。通过学习本课程,明白了“互联网+”不能被简单地看作“互联网及其应用”,它应该是包含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应用的丰富内容,互联网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服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08
板书设计
教育中的“互联网+”
一、两代人的教育环境
二、"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
三、“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课后作业
1、通过所学知识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一下“互联网+”在学习中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