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常考重点知识复习(课件69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常考重点知识复习(课件69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

资源简介

(共69张PPT)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八颗行星
(1)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地球的普通性:与其他行星具有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地球的特殊性: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高智慧生命的星球。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太阳光照(自有生命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变化)
(2)自身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大气层的存在(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的大气保温效应)
有大量的液态水(地球内部结晶水汽化及日地距离适中
(3)探索太空的意义:
①推动科技进步②促进新资源的开发③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④体现人类的探索精神。
1.(1)知道地球的形状,你能举出哪些些例子来证明它是个球体呢? (月食、地球卫星照片、环球航行、海边看帆船)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是正球体吗
(3)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
麦哲伦环球航行
指图说出经过的大洲大洋
1.1地球和地球仪
海船从远处驶来,先是看见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1.1地球和地球仪
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
1.1地球和地球仪
北极
南极
纬线
经线
地轴
指图描述经线纬线概念 、地轴、北极南极
1.1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和地球仪
1,表示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
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形状的证据:①月食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地球卫星照片 ④登高望远 ⑤海边望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3, 经线特点: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
纬线特点:形状-圆、 长度-不相等、指示方向-东西
4,向北扩大为北纬N、向南扩大为南纬S
向西扩大为西经W、向东扩大为东经E
5,范围:低纬度 0°-30 ° 、 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纬线和纬度
A
B
C
D
形状
长度是否相等
指示方向
度数起点线
度数变化规律
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界限
描述以下问题
1.2地球和地球仪
90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
60
30
60
30
0
高纬度
指图描述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1.2地球和地球仪
经线和经度
A
B
C
形状
长度是否相等
指示方向
度数起点线
度数变化规律
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界限
描述以下问题
160°E
1.2地球和地球仪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图示
形状
长度是否相等
指示方向
度数起点线
度数变化规律
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界限
1.2地球和地球仪
利用经纬网定位
A
B
C
D
E
F
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判断各点的低中高纬度,
判断属于哪个半球?
1.2地球和地球仪
读出甲的经纬度,并判断属于哪个半球?40°甲50°30°130°120°甲:40°S,120°W0°0°西半球,南半球1.2地球和地球仪
30°


15°
A
B
读出各点的经纬度,并判断属于哪个半球
1.2地球和地球仪
注意:此时南极在上,我们做题时要把方向倒过来了。按照“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来判断。或者也可 以在遇到此类题目时把试卷倒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右图中同样是南极在上,除了可以画自转方向来辅助外,也可以画指向标来辅助。那么甲点的坐标是 170 °W,60 °S ,乙位于丙的 西北 方向。
例:上方左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 170 °W,60 °S,乙点的经纬度是 150 °E,60 °S。丙点位于甲点的西 南方向。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 地理现象
三、地球的运动
1.3地球的运动
1.3地球的运动
春季(3、4、5月)昼夜平分赤道(0°)春分3.21前后4极夜冬季(12、1、2)昼最短夜最长南回归线(23.5°S)冬至12.22前后3秋季(9、10、11)昼夜平分赤道(0°)秋分9.23前后2极昼夏季(6、7、8月)昼最长夜最短北回归线(23.5°N)夏至6.22前后1北极圈内现象季 节昼夜长短情况直射点(纬线的名称及相应纬度)节气日期1.3地球的运动 日期 节气 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 季节 北极圈内现象
A
B
C
D
1.3地球的运动
A→B, B→C C→D, D→A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A
B
C
判断三幅图的节气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象四季分明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象四季分明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1.3地球的运动指图描述:1、五带名称、分界线名称、纬度。
2、天文特征
3、气候特征
1.3地球的运动
(1)将E点(0°,0°)、F点(20°W,30°S)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2)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
(3)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 , 。
2.比例尺 = ? ,表示形式有哪几种?
3.把这个比例尺写成文字式
4.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5.在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
6.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电子地图的特点,放大,比例尺和范围
10千米
0
2.1地图的阅读
A
E
C
B
D
F
1200米
1.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右图)
2.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如何判读?
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如何?
4.山体的不同部位,
如何判读?(右图)
5.五种基本地形有哪些
6.最直观展示地形起伏的地形图是 。
2.2地形图的判读
看一下等高线示意图是如何绘制的
海拔
A
B
B
A
b
a
d
c
2.2地形图的判读
7.(1)指图说出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山体部位,(2)说出它们的等高线特征。(3)说出等高距
(4)读出此山峰海拔。
复习提问1

山脊
山谷
“高谷,低脊”
山谷:指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多河流发育,发生泥石流、山洪怎么跑?)
山脊:山高处的凸起部分
(多为分水岭)
山脊
等高线弯曲的地方要么是山脊要么是山谷。

结:考


-----向内增大为---
-----向内减小为---
-----等高线高指低为---
100
200
300
100
300
200
200
100
300
400
-----等高线低指高为---
100
300
200
A
B
D
E
100
200
300
400
山峰
盆地
山脊
山谷
C
D
1,只有-------才发育河流。
2,攀岩要选择-------。
3,瀑布在河流流经------时形成。
4,等高线上的数字是--------高度。
5,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6,相对高度=高海拔—低海拔
山谷
陡崖
陡崖
海拔
坡度陡
坡度缓
思考:
1,AD,BD那个爬坡容易?原因-------
2,ab的相对高度-------
400
200
400-250=150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实战演习
300
250
1,判定地形:甲-----
B--------- C---------
D--------- E----------
2,甲乙图上距离1.2厘米,实际距离-------------------米。


西

B
西南—东北
1.2 × 50=60
山峰
山脊
鞍部
山谷
陡崖
3,此山的走向大致是 ------
厘米
4,猜测山峰甲的高度—————
5,图中陡崖的高度不会超过------米。
B
400---500
400
300
400
1,判定图中ABCDE的地形类型---
2,猜测A、B的大致高度范围:
A--------
B---------
3,图中小河的流向-------
D
C
E
自西北流向东南
山峰
山峰
山谷
山脊
山谷
110--120
A
B
100--110
100
1,判定ABC的地形
2,甲乙更容易发展为村庄的是?原因?
3,小河的大致流向---
4,图中甲处容易遭遇-------------------地质灾害
5,为发展本区经济,本区适合发展的产业有---
B
A


C
山脊
山谷
盆地
甲,地形平坦,靠近河流
由北---向南
林果业,渔业,旅游业。
滑坡,泥石流
1,地形类型A---,B---,C----,2,猜测山顶E的高度-----3,A的高度最高不超过------米4,图中陡崖A的相对高度不超过-------米EABC陡崖山脊鞍部300-350250200300
1,判定地形ABCDE
2,河流C、D流速比较快的是-----原因---
D
B
E
A
C
鞍部
山峰
山谷
山谷
山脊
C,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
2.2地形图的判读
1.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口袋形的洼地或盆地
(理由:库容大、有较大的积水面积);
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选址问题
2. 大坝一般建在盆地的出口处(理由:工程量较小);
3.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适合攀岩;
4. 有河流发育的陡崖下方适宜观赏瀑布;
5. 登山线路宜选择在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坡度较缓,容易攀登,且安全)
6. 公路、铁路线路一般选择在跨等高线较少、直线距离
较近的地方修建,尽量少过河建桥,少占用农田。
7. 野外露营地应该选择地形坡度较缓和的开阔地。
尽量避开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
8. 引水要以自流为主。
(即水由高处自然流向低处)
高谷低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 两座山峰之间为 等高线密集,坡度 ;等高线稀疏,坡度 。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①爬山路线的选择: ②河流一般发育 ③当山谷里发生泥石流时,应向与泥石流的 ④瀑布、攀岩: ⑤大坝的选址: 。 ⑥交通路线的修建: ⑦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 ⑧等高距: ⑨自来水厂/化工厂选址: ⑩村庄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 山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描述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课本P28第4题)
2.2地形图的判读
1.比较这两幅地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2.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3.再比较这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4.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3地图的阅读
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读图思考: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世界海陆面积比例)
2.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3.1大洲和大洋
3.在图中指出字母和序号所表示的①大洲、大洋的名称;②亚欧、亚非、亚北美、北南美分界线。
4.指出东西半球分界线
A
B
C
D
E
F
G







G
西半球
东半球
3.1大洲和大洋
5.你能根据轮廓图说出各大洲名称吗?
A
B
C
D
E
F
G
6.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1大洲和大洋
1
2
3
4
5
6
7
7.亚欧分界线
(按顺序依次指出1——6)
8.亚非分界线?(指图)
3.1大洲和大洋
D
C
E
F
G
A
B
1
2
3
a
b
c
4
10.大洲:A—G 大洋:1—4 分界线:abcd
d
9.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哪几个大洋?
纬度最高的大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
3.1大洲和大洋
世界的地形
The terrain of the world

陆地地形
青藏高原
落基山脉
亚马孙平原
巴西
高原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刚果
盆地
东欧平原
3.2世界的地形
世界的地形
The terrain of the world

陆地地形
3.2世界的地形
找到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说出它们位于哪个大洲?
世界最大的平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
世界最大的盆地
世界最高的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系
—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
—青藏高原(亚洲)
—巴西高原(南美洲)
—刚果盆地(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
(亚洲)
—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科迪勒拉山系
(南美洲、北美洲)
01 陆地地形
3.2世界的地形
从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欧洲:以平原为主,
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北美洲:以平原、山地为主
南美洲:以平原、高原、
活动
亚洲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
3.2世界的地形
从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欧洲:
非洲:
亚洲:
南美洲:
活动
3.2世界的地形
大陆架(最浅)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最深)
洋盆
(面积最为广大)
渔业、石油、天然气
新生海底
诞生的地方
海底地形
认识海底主要地形
3.2世界的地形
世界的地形
The terrain of the world

海底地形
A
B
C
D
E
1.海陆变迁的原因(三条),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喜马拉雅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荷兰是低地国)
2.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基本论点、证据(三条)
3.南极地区有煤的原因?
3.3海陆的变迁
A
B
C
3.A为---洲,B为-----洲,C为----洋
3.3海陆的变迁
地壳的变动
人类活动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提示:自然原因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并且人类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
海平面升降
师生总结
三、板块的运动
4.全球划分了哪六大板块
板块一般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几乎全部处于大洋中的板块是哪一个?
5.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6.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发生 ,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
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有 火山、地震带
和 火山、地震带。
2.2海陆的变迁
7、说出六大板块名称 并指出世界上著名的两大的火山地震带;






8、指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红海的位置,并说明该些地理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2海陆的变迁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挤压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在做挤压运动
原因分析
扩至成为新大洋
长高
缩小可能消失
发展趋势
红海
喜马拉雅山
地中海
地理事物
3.3海陆的变迁
地中海
红海
喜马拉雅山
9.在图中指出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印度洋板块包括 半岛、 半岛 、 大陆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澳大利亚大陆
2.2海陆的变迁






10.中国多地震的原因(先找位置)
1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先找位置)
12.印度尼西亚多地震的原因(先找位置)
2.2海陆的变迁
六大板块
B
C
D
E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非洲板块
F




1




2
思维训练 素能达标
(2021·临沂)
6.图中白令海峡沟通了
A.北冰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
7.阿拉斯加州南部及其附近岛屿
几乎每年都会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
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稳定 B.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
C.位于板块内部地带,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
【答案】1C 2B




1




2
思维训练 素能达标
(2019·临沂)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
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
“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
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A.aef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
B.b位于欧洲大陆上
C.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
D.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