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高中地理 · 湘教选择性必修1 · 第II版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课标解读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结合实例,说明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核心素养区域认知 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河流径流变化特征及原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认识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综合思维 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关系。地理实践力 能够设计并实施河流径流的观测活动,设计制作河流径流变化统计图,分析其变化原因;能够绘制示意图,说出陆地上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人地协调观 对于区域中与河流相关的真实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系统分析地球水体运动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并能结合区域示意图,分析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树立人地协调观。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年平均气温24~27℃,年降水量2400多毫米,但淡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为减少对外来水源的依赖,新加坡通过大型蓄水计划,以及海水淡化和循环再利用技术,逐步实现淡水资源自给自足。新加坡的主要水体类型图4-1 新加坡地理位置说出新加坡的主要水体类型。简要分析新加坡各水体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新加坡的主要水体类型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海洋水通过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环节,降水至新加坡陆地上,转化为河流水或湖泊水;有些湖泊成为河流的源头,将湖泊水转化为河流水;部分降水、河流水、湖泊水下渗至地下,转变为地下水;河流水、湖水、地下水注入海洋,转变为海洋水。据图估算新加坡主岛的面积,讨论该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淡水资源供给不足的原因。新加坡的主要水体类型新加坡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缺乏河湖的蓄水,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水量大。CONTENTS1、陆地水体的构成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陆地水因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由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的少量地下水。地下水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是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自然界的水处在永不停息的循环运动之中,各类陆地水体也在不断地运动更新和相互转化。各类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图4-2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示意- 常见的河流补给方式 -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一)雨水补给河流的补给雨水补给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降雨的季节变化。思考:为什么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1、雨水补给的特点雨水补给不连续性:降雨是间断的,因而对河流的补给是不连续的。集中性:降雨又具有相对集中性,特别是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损耗少,汇入河流的水量较多。因此,较其他补给类型,雨水对河流的补给过程来得迅速和集中。图 4-3 马金溪浙江开化站2017年雨量和流量的关系从图4-3中,可以看出江河流量过程与降雨过程的一致性,以及流量陡涨陡落的变化趋势。2、我国东部河流的雨水补给雨水补给我国东部河流受东亚季风的控制,流域内全年雨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雨水补给占绝对优势,一般占年径流量的70%-90%。这些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形成洪水,而且次数多,来势猛,在流量过程线上形成锯齿状的尖峰。总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活动-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读图4-4,说明我国东部河流流量变化与流域降水量之间的关系。长江、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长,降水量多,因而它们的径流量大,夏汛长;黄河和松花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短(7、8月),降水量少,因而它们径流量小,夏汛短;松花江还存在因冬春季节降雪,春季融雪补给河流而出现春汛。活动-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若分布于下列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试判断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气候区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热带雨林气候 季节变化小。因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小。温带海洋性气候 季节变化小。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小。热带草原气候 季节变化大。因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温带季风气候 季节变化大。因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具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的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一般是指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思考:与雨水补给相比,季节性积雪融水有何不同?1、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特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连续性:积雪从太阳辐射、大气和地面得到热量慢慢融化,连续不断地补给河流。日变化:由于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积雪融化与融水补给也有日变化,大致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比雨水补给的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春汛夏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有关。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影响因素活动-季节性积雪融水有人认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且有降雪,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必要条件。针对这一观点,谈一谈你的看法。我认为该观点不准确。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仅需要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 °C且有降雪,还需要春季气温回升时能达到积雪可融化的温度,否则积雪不融化,不能形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活动-季节性积雪融水比较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指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的是哪一个地区,并解释原因。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因为东北地区较黄河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冬季平均气温低且有大量积雪,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春汛;并且夏季库水比黄河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少,雨水补给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活动-季节性积雪融水山区与平原相比,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是提前还是滞后,为什么?山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滞后。因为在山区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受地形的影响,气温较平原低,且阳坡与阴坡积雪融化不同步,致使山区积雪融化面积比平原的小、融化速度比平原的慢,因此,山区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滞后。(三)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是指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在陆地水体中,冰川以固态形式储存着大量淡水。随着气温升高,部分冰川融化为液态水,补给陆地其他水体,特别是河流。思考:冰川融水补给与季节性积雪融水有何不同?1、冰川融水补给的特点冰川融水补给从多年平均来看,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在降水较少的年份,晴天较多,气温较高,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多;相反,在多阴雨天的年份,热量相对较少,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少。汛期规律: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流。我国冰川补给主要分布在西北和青藏地区。2、冰川融水性洪灾冰川融水补给在我国,每年4—5月西北灌溉期,由于气温较低,冰川消融量小导致缺水;但到6月中旬以后,冰川消融常与雨水叠加,易造成洪涝灾害。活动-河西走廊活动-河西走廊图4-6 河西走廊地形分布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数千米至100多千米,平均海拔1000~1500米。因位于黄河以西,南北有山脉夹峙,故名。河西走廊多沙漠、戈壁,绿洲农牧业较为发达。兰新铁路经过境内,自古就是内地通往新疆及中亚、西亚的要道。活动-河西走廊图4-6 河西走廊地形分布读图4-6,描述河流的分布状况,分析其主要补给类型、径流量年变化特征。河流较少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区,多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流量大,为夏汛。为什么我国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雨水对河流补给少。西部地区山地较高,存在山地冰川,夏季温度急剧升高,冰川大量融化,形成汛期。活动-河西走廊相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都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冰川大量融化,河流形成夏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异同?为什么?活动-河西走廊主要发生在夏季。若夏季(7、8月份)出现较强的高温天气过程,高空0 °C层高度迅速拾升,高山积雪或冰川快速融化,形成河流洪水。冰川融水性洪灾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通常其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图4-6 河西走廊地形分布(四)湖泊和沼泽水补给河流的补给流域内的湖泊,尤其是大型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削峰补枯”。1、湖泊的调蓄作用湖泊和沼泽水补给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使河流径流过程趋于缓和。汛期大量洪水进入湖泊,削弱了河流洪峰。湖泊规模和所在位置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思考:位于河流源头和河流中游的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有何差异?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湖泊蒸发带来的影响更为敏感。湖泊水域广阔,会加大蒸发量,使与之相连的河流径流总量减少。2、沼泽水对河流的调节作用湖泊和沼泽水补给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比较小,补给河流的过程很平缓。活动-鄱阳湖的调节功能图4-7 鄱阳湖地形分布鄱阳湖汛期、枯水期各在什么季节?分析不同季节鄱阳湖水源补给情况,以及湖面大小与水流特征。倘若鄱阳湖不存在,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与现在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归纳湖泊规模、所在位置(河流上、中、下游和入海口附近)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的影响。图4-8 赣江外洲站1954-2004年平均流量年变化曲线活动-鄱阳湖的调节功能鄱阳湖汛期、枯水期各在什么季节?分析不同季节鄱阳湖水源补给情况,以及湖面大小与水流特征。鄱阳湖汛期为夏季,枯水期在冬季。夏季鄱阳湖水源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大气降水和长江水,此时鄱阳湖湖面大,水流从长江流入鄱阳湖。冬季鄱阳湖水源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地下水,此时鄱阳湖湖面小,水流从鄱阳湖流向长江。活动-鄱阳湖的调节功能图4-7 鄱阳湖地形分布倘若鄱阳湖不存在,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与现在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归纳湖泊规模、所在位置(河流上、中、下游和入海口附近)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的影响。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会比现在变化幅度大。活动-鄱阳湖的调节功能归纳湖泊规模、所在位置(河流上、中、下游和入海口附近)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的影响。湖泊规模越大对河流经理调节作用越明显。位于河流上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较小(主要起补给作用),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较大。(五)地下水补给河流的补给地下水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河流径流中15%~30%来源于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与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1、河流和地下水相互补给关系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当河流涨水(丰水期)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补给地下水,把部分河水暂时储存在地下;当河流水位下降(枯水期),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2、地下水补给的类型湖泊和沼泽水补给深层地下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来源,受外界影响小,水量只有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不明显。浅层地下水补给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补给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深层地下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活动-汨罗江“端午水”汨罗江流经湘东北,长250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相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忧愤国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殉国。汨罗江由此声名远播,这条河流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象征。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水文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活动-汨罗江“端午水”端午节前后,汨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当地称之为“端午水”。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分析汨罗江“端午水”现象的成因。端午节前后,我国东部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汨罗江流域同吋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汨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形成“端午水”。活动-汨罗江“端午水”汨罗江流域在雨季结束后,常出现夏旱、秋旱或夏秋连旱天气,但河流不会断流。从河流补给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解释。汨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受山区地下水补给影响河流不会断流。- 板书设计-随堂巩固(2024·青海西宁月考)读“水圈构成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解析】陆地水体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则乙水体为陆地淡水,甲水体为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陆地淡水,以冰川为主,则丙水体为冰川。故选B。B(2024·青海西宁月考)读“水圈构成图”,回答1~2题。2.丙水体主要分布在( )A.高纬度、高海拔地区B.岩石圈中C.内流区D.大气圈中【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丙水体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A(2024·黑龙江大庆模拟)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大气水B.沼泽水C.河水D.生物水【解析】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是分布最广,故选A项。A(2024·黑龙江大庆模拟)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4.下列关于各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储量大于地下淡水储量B.土壤水的分布范围比地下淡水广C.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D.地下水不能补给地表水【解析】河水储量远小于地下淡水储量,A项错误;地下淡水的分布范围比土壤水广,B项错误;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C项正确;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相互补给,D项错误。C(2024·陕西西安月考)下图为“我国某条河流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河流可能位于( )A.黄河下游河段B.长江上游河段C.钱塘江下游河段D.塔里木河流域【解析】该河流无论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位都高于地下水位,即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可知该河流出现“地上河”现象,可能位于黄河下游河段,A正确。A【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段为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河段,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根据垂直于等潜水位线并由高值指向低值为地下水流向可知,①③为地下水补给河流,A、C错;而黄河下游地处华北平原,等高线数值一般低于200米,不会高于500米,故B正确。6.与该河段相吻合的等潜水位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B(2024·湖北孝感期末)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7~8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分别是( )A.大气降水、大气降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高山冰川融水、大气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大气降水【解析】据图可知,该河下游在1、2月径流量大。此时北半球正值冬季,气温低,冰川融水补给少,只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而该河上游径流量相对较小,在7、8月(北半球的夏季)气温较高时,该河上游径流量较大,推测该河上游应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随着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增大,在7、8月达到最大,故选C。C8.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针对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B.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D.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夏季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且径流量较小,冬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且径流量较大,说明该地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可知该河流所处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并且结合图示可明显看出,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A正确;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不在地中海气候区,B错误;该地的河、湖水也会参与陆地内循环,河、湖水蒸发,形成降水落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进入湖泊,C错误;该地的河流在冬季时水位较高,河流补给湖泊,夏季时则湖泊补给河流,D错误。A17.(2024·江西南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境内西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属热带季风气候。(1)说出图中能够观察到的水体类型。(3分)(2)洞里萨河是世界少有的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分析产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6分)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夏季,降水丰富,湄公河水位上涨(高于洞里萨湖),河水从湄公河流入洞里萨湖,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冬季,降水少,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17.(2024·江西南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境内西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属热带季风气候。(3)说明判断洞里萨湖是淡水湖的主要依据。(3分)冬季,洞里萨湖湖水可通过洞里萨河流向湄公河,盐分可外排,湖水盐度较低,是淡水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