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新石器时代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考古发现了发达的稻作农业和门类齐全的手工业 具备原始文字特征的刻画符号等 从中可以推断出该时期( )
①相比更早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②已经具备文明雏形,具有历史进步因素
③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④氏族成员平等相待,对立的阶级开始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牙器为辅,主要有农业生产工具、渔猎业生产工具和手工生产工具等。在同一墓地中,小墓坑穴狭窄简陋,没有或者只有一两件随葬品;大墓坑穴规模大,棺椁具全,随葬品十分丰富。这说明( )
A.该遗址处于原始社会中期,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该遗址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生产资料逐渐转为私有
C.该遗址处于奴隶社会中期,人们的地位更加不平等
D.该遗址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生产出的产品日益丰富
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在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支配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形成和更替。而我国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一个较短的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有的民族则是从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告诉我们( )
①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各具特色有悖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②我国的社会变迁体现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多样性
③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反映
④科学社会主义为我国超越自身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指导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诗经》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穿着状况:“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此可见( )
①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②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④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6.“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论述( )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③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联合起来了。”下列对《共产党宣言》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看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④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下图是反映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影响的一份统计表。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读正确的是(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5.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①经济危机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主要矛盾
④工业下降和失业人数增加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9月中旬以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已针对底特律三大制造商发起多次罢工行动,旨在提升汽车工人的工资和工作待遇。罢工代表表示:“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制定了所谓的游戏规则,所以我们改变了规则,现在只有一条规则:付钱”。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工人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爆发此次罢工的导火索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完全可以通过罢工进行调和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此次罢工事件发生的总根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无数被驱离家园的美洲原住民和被贩卖到美洲的非洲奴隶,被迫在美国为欧洲贵族搭建“棉花帝国”。随着美国棉花的盛产,英国工匠开始技术革新,充满血泪的棉纺业引领了英国工业革命。材料反映了( )
①大量失去家园的美洲原住民和非洲黑奴沦为资本家的剥削对象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人人类编年史的”
③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
④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曾有一个资产阶级学者写了一本《资本家宣言》的书,认为资本家发财致富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作出的牺牲性的储蓄,再加上大胆的、富于想象力的聪明狡黠的投资”。这一观点( )
A.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和奴役的过程
B.承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依靠暴力、用掠夺的方式准备起来的
C.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资本家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否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12.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一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
①科学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②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的光芒和改造现实的力量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出发,从分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一般性入手,进而指出商品及其商品生产和交换对资本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并由此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是资产阶级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创造出剩余价值的过程,构成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B.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资本主义制度终于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最终会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相生相容的地步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认识资本主义如何产生、如何运行、如何发展,对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意义
14.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推论。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 实现了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革命果实被窃取,“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革命果实被窃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③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及缺乏理论的指导
④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弱点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现实道路,预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昭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崇高理想。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经典著作
③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解放和发展的里程碑。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体现
②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点
④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8.下表为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经济影响。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①经济衰退,工人失业 ②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秩序混乱
③生产过剩,消费水平提高 ④商品严重积压,经济空间拓宽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9.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依据社会发展的成熟程度,明确提出未来社会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对我国当前的启示是( )
A.社会主义不是最完美的社会制度
B.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彻底摆脱旧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痕迹的影响
D.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20.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原因之一。促成这一“伟大觉醒”的有( )
①土地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④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使得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④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1940年1月,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叫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这之前,他还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重要理论著作,对新民主主义进行全面的论述。下列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④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下列关于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在( )
①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务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③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对于此次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表述错误的是( )
①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成完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八大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八大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阅读图表:1952年年底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构成情况
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 ②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
③上世纪50年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胜利完成 ④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1939年底194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著作,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革命的任务——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③中国革命的性质——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④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这篇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之际,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这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①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②明确提出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思想
③完全照抄苏联经验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
④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这样写道。中共八大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
①总结成绩和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②结合具体国情,明确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调整社会生产关系
③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④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围绕“党的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的主题,某班展开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份资料:1960年2月26日,中共吉林省委向中央呈送了一份本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情况汇报。摘要如下:
以该省为代表的我国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 )
①符合中共八大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④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
③实现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伟大转变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憧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个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个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 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占凉山总户数5%左右的奴隶主,却占当地70%以上的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主子进行耕种,同时全年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
有人说“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剥削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但阶级剥削和压迫依然存在,社会历史并没有进步”。
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2.材料一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材料二 这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了。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以便“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现在,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意义。(10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指什么会议?会议提出了什么新内容?(8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以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多地出现了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罢工。1月,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物价高涨,贫富差距加大,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冲击,法国多个城市出现数次的罢工、抗议。2月,英国有50万人因为薪资问题举行罢工、游行,导致英国交通网络瘫痪、多地学校停课。这是英国近10年来规模最大的罢工,且有大批公务人员参加了罢工。
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罢工的根本原因。
(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