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思想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思想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沈阳市第 120 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质量监测
政治答案
1、【答案】A
【解析】漫画讽刺了某些干部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①:“乌鸦报丧,喜鹊报喜”认为喜丧是由
乌鸦喜鹊预知的,是民间迷信传说,并无科学根据,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符合题意。②:“理气一
体,理在气先”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符合题意。③:“心有多大,舞
台就有多大”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③不符合题意。④:“理者,物之固
然,事之所以然也”的意思是理与固然密切相关,使其具有本然、自然、固有规律之意。事情必然要
发生,这是其内在本然决定的。这属于朴素唯物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
2、【答案】C
【解析】①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
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
慧的滋养,①②符合题意。③: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
的规律,③不符合题意。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3、【答案】B
【解析】①④:我国近年来尤其重视“外来生物物种”的监督管控,目的就是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
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材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能找到解决问
题的办法,积极寻找事物内在的规律能促进事物的发展,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在尊重规律的
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强调自然界的客观性,②不符合题意。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
动与外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B。
4、【答案】B
【解析】①:“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说明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①正确。②:
材料没有涉及到整体观念的树立,②排除。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一分为二看问题,且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搭配,③排除。④:
“柳州螺蛳粉特色产业对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
说明要重视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正确。故本题选 B。
5、【答案】D
【解析】③④:许多努力都需要耐心和坚韧,最终才能看到成果,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③④符
合题意。①:“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体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不符合题意。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体现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②不符合漫画寓意。故本题选 D。
6、【答案】B
【详解】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是李白自身的人生态度,也是劝诫好友尽
享欢乐时光的祝酒词,珍惜当下及时行乐,①正确。
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形容事情办成功,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情态,没有
体现珍惜当下,②排除。
③:“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
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蕴含的道理是人在困难面前必须不畏困难,坚强自信,乐观和洒脱,相信总
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给人以激励,③排除。
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思是不要因为金缕衣的珍贵而荒废了少年好时光,就像
树枝上的花儿一样,当花开的时候,这时折下来的花儿才十分美丽,当花谢了的时候折下来的只会是无
花的空枝,劝我们珍惜当下,一切来得及,④正确。故本题选 B。
{#{QQABZQAAgggAQBIAAQhCQQkSCgKQkgACAagOgAAAsAAAiANABAA=}#}
7、【答案】D
【详解】③④:智能手机的普及,曾让功能机一度沦落为“老人机”。然而,当前面对智能手机和社
交媒体巨量信息涌入带来的“手机焦虑”,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和倡导“电子产品戒断”,通过重新使用
功能机来获得简单生活,并寻找一种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这表明内部矛盾(功能机与智能手机的矛
盾)是人们处理与手机关系的根本动因,也说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③④符
合题意。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向前发展的,而不是“返璞归真 ”,
①错误。
②:材料强调人们通过辩证否定寻找一种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调手机的更新换代是前进性
与曲折性的统一,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D。
8、【答案】A
【详解】①③:万千年来,人类勘测地外资源的工具从“立竿见影”观测太阳的小木杆、在地面捕捉
天体信息的天文望远镜进化至飞出大气层的航天器,让人类终于拥有了古老传说中的“顺风耳”“千
里眼”,这说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同时也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
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具有社会历史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未体现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并且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
性活动,②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排除。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前人认识的过程,不是推翻前人的认识,④错误。故本题选 A。
9、【答案】C
【详解】②③: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青海省考察时青海培育新质生产力,要统筹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发
挥好西宁、海东、海西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特色产业,这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
事物包含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握矛盾问题精髓,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特
殊性,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①错误。
④:此项属于认识论,不属于矛盾观,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排除④。故本题选 C。
10、【答案】A
【详解】①: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
键,①符合题意。②:“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体现主要矛盾,没有涉及主要矛
盾的主要方面,②不符合题意。③: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体现主要矛盾处于支
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③符合题意。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材
料未涉及共性与个性的转化,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
11、【答案】B
【详解】①:几位诗人的诗都与春天有关,但寄托的情感不同,说明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①正确。
②: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对春天的不同认识,材料未体现追求真理的过程,②不符合题意。
③: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③错误。
④: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孟浩然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王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表明对同一对象可能产生不同的认
识,④正确。故本题选 B。
12、【答案】D
【解析】①:实践具直接现实性,真理没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等等,这些说明“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
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③正确切题。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因为在习近平新时
{#{QQABZQAAgggAQBIAAQhCQQkSCgKQkgACAagOgAAAsAAAiANABAA=}#}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创造了巨大的人间奇迹,这说明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
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④正确切题。故本题选 D。
13、【答案】A
【解析】①③:河北省有 3家国有企业新入选“科改企业",2 家国有企业新入选“双百企业”。至此,
河北省“科改企业”总数达 7 家,“双百企业”总数达 8 家。这说明经济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①③正确。②:社会基本矛
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排
除。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
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④排除。故本
题选 A。
14、【答案】C
【详解】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是指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
变化而不同,材料未体现社会历史性特征,①排除。
②④:待生活的态度可以是某些人的枷锁,也可以成为某些人的鞭策,你如何看待生命,你就会拥有
什么样的人生,说明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具有相对独立性,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
择有着重要影响,②④符合题意。
③: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而不是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得到包容
与认同,③排除。故本题选 C。
15、【答案】B
【解析】①④:范仲淹从未见过岳阳楼,更未来过岳阳,《岳阳楼记》是他参照好友寄来的一张画作
看图完成的。从此一座观湖小楼凭借诗文红遍大江南北,一份忧国忧民的天下胸怀也随江湖远走,被
人传唱至今。这说明人们可以创造和享用文化,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生命力,其影响深远持久,
①④符合题意。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来源,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活动依托于社会实践,②不符合题意。
③:优秀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③不选。故本题选 B。
16、【答案】D
【详解】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英歌舞不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故①错误;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英歌舞不是中华民族的
突出优势,也不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硬实力,故②错误;
③:英歌舞,于 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轻人练英歌、跳英
歌蔚然成风,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③正确;
④: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轻人练
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风,不少小朋友也参与其中,英歌舞是文化传承的物化形式,为传承中华文明发
挥了重要作用,故④正确。故本题选 D。
17、【答案】A
【详解】①③:春晚节目《唯我青白》充分考据北宋时期的审美特质与青白瓷的造型风格,借助舞蹈
语汇展现出青白瓷柔美含蓄的东方神韵,折射出中华瓷器文化源远流长,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转化,①③正确。
②④:材料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②④排除。故本题选 A。
18、【答案】C
【解析】①:应该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推动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说
法错误,①排除。
②④:中尼两国通过精彩人文交流环节搭建“友谊之桥”,拓宽涉侨企业合作领域,助推合作项目落
地生根,为两国交流发展做出贡献,这说明中尼民俗文化交流节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
{#{QQABZQAAgggAQBIAAQhCQQkSCgKQkgACAagOgAAAsAAAiANABAA=}#}
走出国门,展现可亲的中国形象,也有利于深化两国多领域合作,促进民心相通,②④符合题意。
③:文化具有民族性,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而不是“缩小文化差异”,
也不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统一,③错误。故本题选 C。
19、【答案】A
【详解】①②:推动革命文物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融合发展是为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历史
自信、文化自信,发挥革命文物育人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③:此举并不是为了挖掘文物的经济价值,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的是革命文物,涉及的是革命文化,而不是优秀传统文化,且此举应该是为了提高广大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不是科学文化素质,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
20、【答案】B
【解析】①: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传播格局,说明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有利于
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①符合题意。
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②错误。
③: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并未“丰富中华文化内涵”,③错误。
④: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文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加快数字技术文化建设,推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说明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有利于创
新文化消费模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21、【答案】
答案示例一:赞成(1分)。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1 分)它们都是在实践的基
础上形成的(1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1 分)。从当前来看,AI 通过对海量数据
的分析与应用,只要几步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大量的作品,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应进一步开
拓 AI 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2 分),这是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
值选择(2分)。
答案示例二:反对(1分)。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1 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具有主体差异性(1分),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1 分)。人是艺术的创
造者和享受者,艺术应该寄托人类感情、表达人类对世界认知的特殊方式,依赖于人类特有的想象力,
而不应被 AI 入侵(2分),这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
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分)。
22、【答案】(1)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1 分)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
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分)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1分)“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热”,冰雪世界,八方客来。两者相互区别,有不同的
内涵。(2 分)黑龙江人用勤劳与智慧,将“冷资源”转化成“热旅游”,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
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分)要在继承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分)增加中国冰雪文化魅力,需要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实现表达形式改造和内涵拓展及完善
(1分);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 分),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出来(1 分),制造性能优良且富有“中
国风”“民族风”的冰雪装备等,能够增加中国冰雪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1分);一个民族的文
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1 分)。紧
跟国际重大冰雪赛事,讲好品牌故事,能够增强中国冰雪文化国际影响力(1分)。
23、【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所以人们对
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类似“村 BA”的村级赛事应运而生。(1 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分),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1 分)群众主动参与村庄治理,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
福生活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助推赛事成功。(1 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分)“村 BA”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 分)
{#{QQABZQAAgggAQBIAAQhCQQkSCgKQkgACAagOgAAAsAAAiANABAA=}#}沈阳市第120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质量监测
政治
满 分:100分 时 间:75分钟
第Ⅰ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
1.“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下列说法与下图漫画中党员干部思想最一致的是( )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④在认识基础上坚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3.“国家总体安全观”新思想,突破了人们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局限性。我国近年来尤其重视“外来生物物种”的监督管控,目的就是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材料表明( )
①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自然界生物运动遵循其固有规律,不以科学家的意志为转移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与外部客观存在的事物相互依存和联结
④积极寻找事物内在的规律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柳州市考察调研时,了解到柳州螺蛳粉特色产业对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说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
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善于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重视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句子与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6.2024龙年春节,贾玲的《热辣滚烫》激励了很多人,看完这个电影,大家立刻燃起了奋斗的信心!这个电影,讲的不是减肥,不是励志,不是拳击,而是告诉大家“一切都来得及,记得爱自己,懂得珍惜当下”。下列诗句与“一切都来得及,珍惜当下”体现相同哲理的是( )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③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智能手机的普及,曾让功能机(只具备基本通话和短信功能的手机)一度沦落为“老人机”。然而,当前面对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巨量信息涌入带来的“手机焦虑”,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和倡导“电子产品戒断”,通过重新使用功能机来获得简单生活,并寻找一种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其中不乏新生代年轻人。这表明( )
①返璞归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手机的更新换代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内部矛盾是人们处理与手机关系的根本动因 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与山川河流、土地矿藏等我们熟悉的地球资源相比,太空资源有自己的特性:看不见,就用不了。怎样见到和利用这些资源?万千年来,人类勘测地外资源的工具从“立竿见影”观测太阳的小木杆、在地面捕捉天体信息的天文望远镜进化至飞出大气层的航天器,让人类终于拥有了古老传说中的“顺风耳”“千里眼”。上述论述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9.2024年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青海省考察时指出,青海要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要统筹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好西宁、海东、海西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材料中所蕴含的矛盾观有( )
①矛盾同一性寓于矛盾斗争性之中,要坚持全面观
②不同事物包含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把握矛盾问题精髓,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特殊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在实践中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③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赞美春天。但不同的诗人所寄托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孟浩然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王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表明( )
①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等因素的影响
②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
④对同一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表明( )
①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
③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
④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河北省坚定不移地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破除了一批机制障碍,解决了一批历史难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特色经验做法。2023年5月,河北省有3家国有企业新入选“科改企业",2家国有企业新入选“双百企业”。至此,河北省“科改企业”总数达7家,“双百企业”总数达8家。这说明( )
①经济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改革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抗性矛盾的必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45°人生”这一网络新词进入人们视野,用以描述当代人“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尴尬境地。我们该怎样改变自己的人生呢 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是某些人的枷锁,也可以成为某些人的鞭策,你如何看待生命,你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登上岳阳楼就可以欣赏到八百里洞庭湖的美景,正如范仲淹所写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然而,范仲淹从未见过岳阳楼,更未来过岳阳,《岳阳楼记》是他参照好友寄来的一张画作看图完成的。从此一座观湖小楼凭借诗文红遍大江南北,一份忧国忧民的天下胸怀也随江湖远走,被人传唱至今。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活动依托于社会实践
③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④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年4月,广东汕头5岁的小女孩与英歌队员互动共舞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受人瞩目。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年轻人练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风,不少小朋友也参与其中。由此可见,英歌舞( )
①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硬实力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是文化传承的物化形式,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舞剧《唯我青白》中的选段《瓷影》亮相2024年春晚。节目以青白瓷为出发点,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创作者充分考据北宋时期的审美特质与青白瓷的造型风格,借助舞蹈语汇展现出青白瓷柔美含蓄的东方神韵。由此可见,《瓷影》( )
①折射出中华瓷器文化源远流长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3年4月,中尼民俗文化交流节活动成功举办。通过精彩的中国民乐表演、传统舞蹈展示、中国书法团扇、尼泊尔海娜手绘体验等人文交流环节搭建“友谊之桥”,加强中尼文化交流,拓宽涉侨企业合作领域,助推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为两国交流发展做出贡献。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利于( )
①加强相互借鉴,推动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亲的中国形象
③缩小文化差异,促进两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统一
④深化两国的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4年3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工作,遴选产生了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在内的20个协同研究机构,致力推动革命文物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融合发展。可见,此举旨在( )
①让历史文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挥育人作用
②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③丰富革命文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挖掘文物的经济价值
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技术的发展,既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必须顺应趋势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建设,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有利于( )
①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③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创新文化消费模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三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正通过深刻变革人类社会信息处理方式而影响各行各业。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只要几步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大量的作品,因此,AI被广泛应用在艺术创作的多个领域:
戏剧创作: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完成角色表情和动作的生成。
音乐创作:应用音乐生成模型辅助生成旋律、和声等。
绘画创作:应用图像生成模型,组合或改变现有素材生成符合特定风格或主题的图像。
……
有人认为,AI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应进一步开拓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
也有人认为,艺术是人类寄托感情、表达对世界认知的特殊方式,依赖于人类特有的想象力,不应被AI入侵。
你支持还是反对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 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理由(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雪奇迹】
2023年12月的黑龙江很“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不管穿得多厚,在室外多待一会儿就会被“冻透”;12月的黑龙江很“热”,冰雪世界,八方客来。冰雪运动开展正酣,全民健身热情“沸腾”。冬季的严寒,曾制约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然而,生性乐观、笑傲冰雪的黑龙江人,用勤劳与智慧,将“冷资源”转化成“热旅游”,在这冰天雪地中打造一座又一座“金山银山”,创造一个又一个“冰雪奇迹”。
(1)发展冰雪旅游,让“冷资源”变成“热旅游”。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8分)
【冰雪文化】
在北京什刹海溜冰、去哈尔滨看冰雕、赴新疆阿勒泰乘毛皮板滑雪、到查干湖冬捕、参加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旅游产品受到游客喜爱。冰雪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让冰雪游逐渐成为“新国潮”。增强中国时尚冰雪文化吸引力,未来还需要用音乐、美术、绘画、舞蹈、摄影、短视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冰雪文化展演与传承,让冰雪旅游目的地更具文化氛围;鼓励艺术家利用冰雪进行艺术创作,吸引游客体验冰上作画、堆雪人、冰雪舞蹈等不同玩法;紧跟国际重大冰雪赛事,制造性能优良且富有“中国风”“民族风”的冰雪装备,讲好品牌故事,将中国冰雪文化推向世界。
(2)冰雪游渐成“新国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增加中国冰雪文化魅力。(8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拍摄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赛比赛现场,足足吸引了上万球迷到场观赛,被网友戏称为“村BA”,一度火爆全网。
扎根于乡村土壤的“村BA”,看似有些粗粝,却拥有蓬勃的生命力,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群众主动参与村庄治理,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是分不开的。解码“村BA”的流量密码可以发现,这个比赛有别于职业赛事的高门槛,做到了人人皆可参与,群众在农忙之余在这里尽情挥洒自己的汗水,每一个有篮球梦的观众都可以成为选手。奖品设置独出心裁,一、二、三等奖分别为当地特色的牛、羊、猪。
材料二 “村BA”以群众为主角,看“人间烟火”,听“欢声笑语”,展现“接地气”文化。“村BA”篮球赛的背后,展现出全民运动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这种沉浸式体育盛宴带来的正能量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村民们对篮球运动的支持和参与,让我们得以窥见当下乡村生活的新气象、村民精神的新风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有关知识,分析扎根于乡村土壤的“村BA”为什么拥有蓬勃的生命力。(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以“村BA照亮乡村振兴新征程”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不得透漏任何个人信息,字数150字左右。(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