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基础复习知识点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 使用刻度尺时注意:①有刻线一侧紧靠被测物体;②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③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 物理实验室中用来测量长度的仪器是 ( )2. 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3. 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 mm B. 1 cm C. 1 dm D. 1m4. 测量1 枚硬币的厚度,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 枚硬币的厚度D. 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然后求平均值5.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地在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要测量出这一段的长度,比较好的方法是 ( )A. 用刻度尺直接去测量B. 用精确度较高的刻度尺直接去测量C. 用弹性很小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棉线的长度D. 以上测量方法效果相同6.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 1.65m B. 1.75m C. 1.85 m D. 1.95m7. 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2)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2 min 24 s,如图乙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 ,分度值为 s.知识点 2 速 度1. 速度公式:2. 1 m/s=3.6km/h1. 如图是男子100m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 ( )A. 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 B. 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 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 D. 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2. 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 (选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3. (攀枝花中考)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 G2204 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 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km/h,这个速度比以48 m/s 的速度飞行的雨燕速度 (选填“大”或“小”).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时长 里程/ km1 成都东 — 08:08 ——— 02 青北江东 08:22 08:25 3分钟 32……7 汉中 10:45 10:48 3分钟 4168 西安北 12:01 12:10 9 分钟 6584. 宁启高速南通至启东段全程限速120 km/h.一辆汽车的电脑收费卡上显示,该车8:35从启东北进入高速公路,9:05到达南通,驶出高速公路,启东北到南通的路程约为65km.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 知识点 3 直线运动1. s-t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2.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曲线.1. 下列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传送带上货物的运动 B. 苹果从树上自由落下C.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自由滑行直至停止 D. 运动员在110 m跨栏比赛中的奔跑2.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3. 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在第一个 10 s内以10 m/s做匀速运动 B. 在第二个10 s内速度大小不变C. 在第三个 10 s内前进了 300 m D. 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4.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5. 冬冬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学校与他家的距离为3 km.他在去学校的过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则他上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需要 s到达学校.6. 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 Hz,网球的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m/s.知识点 4 运动的相对性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步骤:①选择恰当的参照物;②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了,则是运动的,反之,为静止.1.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乌云遮住了太阳 B. 月球绕地球公转C. 树木在不停地生长 D. 蚂蚁在地上爬行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轻舟 B. 万重山C. 坐在轻舟上的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慢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 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4. 由图中轮船和码头上飘扬的红旗,可以判定轮船在 ( )A. 靠近码头B. 可能静止C. 远离码头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参照物是指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 .6. 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7. 如图所示,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不动;路边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辆小车超他而去,乘客惊呼:“我怎么在往后退呀 ”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向前运动,他自己认为后退,究竟谁说得对呢 为什么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基础复习知识点11. B 2. D 3. A 4. C 5. B 2. B7.(1)B 2.80 (2)s 0.2知识点21. A2.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观众3. 169.4 小4. 解:该车所用时间:t=9:05-8:35=0.5h,该车平均速度:130 km/h >120 km/h,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知识点31. A 2. C 3. A 4. A5. 4 750 6. 0.04 20知识点41. C 2. B 3. C 4. A5. 位置 另一个物体 6. 自己 运动7. 答:都正确.司机说乘客是静止的,是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路边的小朋友赞叹乘客前进得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惊呼自己在往后退,是以超他而去的小车为参照物.第五章综合测试卷(一)1. A 2. B 3. C 4. A 5. D 6. B 7. B 8. B 9. D10. D11. B 2.75 12. 马(或自己) 2013. 20 运动 14. 乙 甲 15. 15 2.025 0.916. 12 【解析】狗运动时间与人运动时间相同,则t狗 则狗通过 or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