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正确运用判断——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正确运用判断——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5课 正确运用判断——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从质与量的结合上看,下列性质判断的判断形式相同的是( )
①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
②有些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③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④小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中学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关系判断可以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下列对关系判断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小张与小王是高中同学——对称关系
②中国的经济总量高于德国——非对称关系
③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反传递关系
④山东人口多于河南,河南人口多于江苏——非传递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科学思维要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小王比小李大两岁,小李比小明大两岁 ①这个关系判断是传递关系
北京与中国 ②两个概念是全异关系
中国和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③这个关系判断是传递关系中的对称关系
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④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某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检查评估组对该省某市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检查评估验收,群众测评中总体评价为“好”的占90%,“较好”的占9.5%,没有人投差评票,检查评估组作出了“优良”的评判。检查评估组的评判( )
①使用的是肯定判断
②反映了实际情况
③源于人民群众的好评
④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道德标准和艺术标准都不是超历史、超现实、超人类的东西”这一语句属于( )
A.性质判断 B.关系判断 C.联言判断 D.简单判断
6.期末班级推荐优秀学生参评“校三好学生”。副班长说:“我主张小天和小田两人中至多推一人参加学校评优。”班长:“我不同意。”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班长的想法( )
A.小天、小田都推优
B.小天、小田都不推优
C.小天和小田两人中至少推荐一人
D.如果推荐小天,也得推荐小田
7.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对下表中各类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 杨柳认识张华 反对称关系
② 中国和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对称关系
③ 中国人口多于美国,美国人口多于韩国 反传递关系
④ 李雷和韩梅梅是同学,韩梅梅和刘芳是同学 非传递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面是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语句,属于肯定判断的是( )
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③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①期末考试,小明的语文成绩比小华的语文成绩高5分 反对称关系
②小丽认识华坪女子高中校长时伐楷模张桂梅 对称关系
③孔子早于孟子,孟子早于荀子,所以,孔子早于荀子 传递关系
④张三喜欢李四;李四喜欢王五,所以张三…… 反传递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张华在作文中写道:“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们不能辜负这段美好的时光。”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
A.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 B.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C.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D.是一种全称否定判断
11.科技强国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这一论断蕴含的判断形式( )
①如果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这一判断就是假的
②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
③支判断越多,则这一判断才可能更接近是真的
④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系统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和优势功效,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下列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材料 逻辑分析
①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关系判断
② 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要坚定制度自信 简单判断
③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又要坚持守正创新 不相容选言判断
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单称肯定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家政策支持、文化同脉、发展优势互补等条件推动下,贵州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川、渝、黔为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西三角”经济圈呼之欲出,牵引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关于川渝黔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川、黔、渝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特称肯定判断
②川、黔、渝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阶段,犯了主谓项搭配不当的错误
③四川与重庆市是相邻省份,“相邻省份”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④四川面积比贵州大,贵州面积比重庆大,“……面积比……大”是传递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复合判断的形式把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结合起来
②正确运用了选言判断,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③正确运用了关系判断,对认识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④正确运用了联言判断,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
②“服务消费”与“居民消费”是相容关系中的属种关系
③“增速快但占比低”的判断正确把握了服务消费的现状
④“服务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强调了二者间的对称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发的美国作家扎卡里 卡拉贝尔的文章指出,用“冷战”概念描述美中关系属于“滥用历史”,暴露了美国一些政客对美中关系现状的深度误解。文章强调,美中关系“是在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文章还指出,尽管受关税措施和疫情影响,美中双边贸易额2020年仍将达到较高水平。
结合材料,说明扎卡里 卡拉贝尔作出“用‘冷战’概念描述美中关系属于‘滥用历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并说明判断有哪些基本特征。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个憨汉拿着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烟。城里的县官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惊诧,他卖弄地说:“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几段不就可以拿进城里来了嘛。”
(1)憨汉的做法涉及什么判断?
(2)上述材料中的憨汉和县官在思维上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①②: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是特称肯定判断,有些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特称肯定判断,①②形式相同,符合题意。③: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属于全称肯定判断,③不符合题意。④:小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中学生属于单称肯定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①:小张与小王是高中同学,“同学”关系是对称关系,①说法正确。②:中国的经济总量高于德国,属于反对称关系,而不是非对称关系,②说法错误。③: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属于反传递关系,③说法正确。④:山东人口多于河南,河南人口多于江苏,可以得出山东人口多于江苏,这是传递关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答案:D
解析:①:小王比小李大两岁,小李比小明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是反传递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北京(城市)是中国的首都,它的外延与中国(国)的外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所以北京与中国是全异关系,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和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对称性关系中的对称关系,③说法错误。
④: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因为兄弟姐妹不是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答案:A
解析:①②:群众测评中总体评价为“好”的占90%,“较好”的占9.5%,没有人投差评票,检查评估组作出了“优良”的评判。检查评估组的评判使用的是肯定判断,反映了实际情况,①②符合题意。③: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③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该评判是否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答案:C
解析:C: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叫做联言判断。可见,“道德标准和艺术标准都不是超历史、超现实、超人类的东西”这一语句属于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属于联言判断,C正确。ABD:材料体现的是联言判断,联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6.答案:A
解析:ABCD:副班长说:“我主张小天和小田两人中至多推一人参加学校评优。”副班长的意思有三种情况:小天和小田都不参评;小天一人参评;小田一人参评。班长表示不同意,也就是说,班长认为二人都参评,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本题选A。
7.答案:C
解析:“中国和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属于对称关系,因为中国是法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反过来法国也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②正确。“李雷和韩梅梅是同学,韩梅梅和刘芳是同学”,这属于非传递关系,因为李雷和刘芳不一定是同学,④正确。“杨柳认识张华”,这属于非对称关系,因为张华不一定认识杨柳,①错误。“中国人口多于美国,美国人口多于韩国”,这属于传递关系,因为中国人口多于韩国,③错误。
8.答案:B
解析:①④:判断是断定某些事物是否存在或有无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均属于肯定判断,①④符合题意。②: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属于具体要求,未作出判断,②不符合题意。③: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属于否定判断,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①:对称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反对称关系指当这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时,另一对象与这一对象必不具有这种关系。因此,“小明的语文成绩比小华的语文成绩高5分”这表明小明的语文成绩和小华的语文成绩相比具有高5分的关系,但小华的语文成绩和小明的语文成绩相比不具有高5分的关系,这属于反对称关系,①正确。②:张桂梅可能认识小丽,也可能不认识小丽,②属于非对称关系,不选。③:传递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之间还具有那种关系,③正确。④:张三可能喜欢王五,也可能不喜欢王五,④为非传递关系,不选。
故本题选B。
10.答案:C
解析:C:“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中主项“中学生”与谓项“重要阶段”搭配不当,C符合题意,应选。AB:说法错误,材料中“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们不能辜负这段美好的时光”不缺少主项和谓项,而且准确使用了量项和联项,AB不选。D:说法错误。全称否定判断是指断定一类事物全部都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代表全称否定判断的符号为:“E”。其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SEP)。可见,材料中的判断不是全称否定判断,D不选。故本题选C。
11.答案:A
解析:①:题干蕴含的是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①正确。②:联言判断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②正确。③:联言判断的每个支判断都正确,联言判断才是真的,支判断的多少不决定联言判断的真假,③排除。④:联言判断不反映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④排除。故本题选A。
12.答案:C
解析:①: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这是性质判断,①排除。
③: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又要坚持守正创新,这是联言判断,③排除。
②④:简单判断是本身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要坚定制度自信,是简单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是单称肯定判断,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3.答案:C
解析:①:川、黔、渝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单称肯定判断,而不是特称肯定判断,①不选。②:川、黔、渝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地区,而不是重要阶段,犯了主谓项搭配不当的错误,②正确。③:四川与重庆市是相邻省份,“相邻”关系是对称关系,而不是反对称关系,③不选。④:传递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之间还具有哪种关系。四川面积比贵州大,贵州面积比重庆大,“……面积比……大”是传递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C。
14.答案:B
解析:“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属于复合判断里的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也不是关系判断,①④正确,②③排除。故本题选B。
15.答案:B
解析:①:根据材料中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是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可推断得知,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都属于居民消费中的一部分,且不相容,因此可以推断出“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故①项正确。②: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都属于居民消费中的一部,居民消费的外延更大,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可知“服务消费”与居民消费”不是属种关系,而是种属关系,故②项错误。③: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可以分析出*增速快但占比低”的判断正确把握了服务消费的现状。③项正确。④:对称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服务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强调了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没有强调经济增长对服务消费的作用,故④项错误。故本题选B。
16.答案:依据: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扎卡里 卡拉贝尔结合 中美关系发展的社会实践,作出了这一判断,符合当今中美关系的 社会实际,是一种正确的判断。
基本特征:其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其二,判断有真假之分。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判断的基本特征。 解答第一小问,要明确只有来源于人们的实践的判断,才能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才是真判断、正确的判断。回答第 二小问,掌握教材中关于判断基本特征的知识即可作答。
17.答案:(1)断定对象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属于选言判断,憨汉的做法涉及了选言判断。
(2)①憨汉和县官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三个选言支之外,还有一个选言支,就是把竹竿一端指向城门,竹竿呈水平状态,顺着竹竿进城,而这个被遗漏掉的选言支恰恰是唯一正确的选言支。②要避免这种错误,应该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不能误用;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解析:第(1)问考查判断的分类。断定对象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属于选言判断。
第(2)问考查对选言判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材料指出憨汉和县宫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然后指出如何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