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

资源简介

第13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小陈同学为了更好完成自己的研学活动,学习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方法步骤的相关内容,提高了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制定了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设计了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流程。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形成问题
②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
③对问题解决情况跟踪问效,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④列出问题解决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2.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体现的超前思维的方法是( )
A.推理的方法 B.想象的方法
C.矛盾分析方法 D.调查研究方法
3.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②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单因素的影响
③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
④运用想象等思维方式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历史上,美国最早生产PN结型晶体管,并将其用于助听器中。而索尼公司老总却敏锐地预见到晶体管的重大价值,他力排众议,在1953年以2.5万美元买下晶体管生产专利。1957年索尼公司成功研制出世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产品引爆了销售市场。索尼公司由此而名扬全球,并带动日本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数十年。材料说明超前思维( )
①能促使企业正确决策,抓住发展机遇
②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左右市场态势
③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最终因素
④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0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再一次强调,对于新的一年,中国经济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个超前思维( )
A.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 B.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C.有助于人们成功地改造世界 D.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进行正确的决策
6.2024年4月26日,我国第一条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工程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运营。这条被称为“最聪明的地铁”,相较于传统列车控制模式,能自主判断轨道资源、晚点时可主动调整停站时间、支持轨道跨线运行,实现“自己跑、自己停、自己回”。6号线智慧车站通过运用视频Al、物联感知等技术,打造了66项特色场景:辛屯站站内步梯利用光线和视错觉形成视觉时光隧道;华山站站厅灯光随着列车进站速度快慢变化,仿若坐船唱着渔歌进站……这一示范工程( )
①运用联想思维,通过合理想象对车站进行特色设计
②运用聚合思维,借助头脑风暴法产生更多设计思路
③运用超前思维,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进行反向创新
④运用辩证思维,在否定之否定中推动控制模式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年7月,《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明确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发展目标: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到2027年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成果,到2050年达到新高度。材料表明( )
①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止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②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检验
④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往往采用定性预测分析方法提高现代决策科学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唐朝上元节的长安发生了什么故事?如果你身处其中,又会与谁相遇呢?每天上午10点,一通鼓毕,随着一声吆喝“开市”,游客踏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仿佛穿越回到唐朝的长安。上述文旅场景( )
A.通过想象打开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B.发挥逆向思维的作用,产生创新性成果
C.运用推理和迁移,发挥超前思维的作用
D.利用信息交合法,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
9.哈尔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若干方案对冰雪项目进行周密擘画,创新不断,依托“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从冻梨摆盘、冻梨咖啡到人造月亮、飞马踏冰,冰雪经济正在释放着日益强劲的新动能。哈尔滨的成功出圈运用了( )
①发散思维,打造集多项目于一体的冰雪经济发展路线
②联想思维,对与冰雪经济相关项目进行跨越性的联结
③超前思维,围绕冰雪经济探索出新颖的项目吸引游客
④逆向思维,对冰雪经济已有产业发展规划做反向思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你可能知道太阳能光伏,也经常见到路面地砖,但对光伏地砖了解多少?某市场上铺设的蓝色光伏地砖引人注目:它们主要由防滑钢化加厚发电玻璃和控制器等部件构成,能保证人员行走的安全性,也可发电,还十分美观。这体现出该( )
①运用超前思维,创造出光伏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坚持联想思维,探寻光伏与地砖之间的联结
③运用发散思维,围绕环保轴心进行思维的收敛
④坚持辩证思维,全面认识光伏地砖的应用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漫画(如图)中,甲、乙两家鞋厂的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市场开发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逆向思维的效果比正向思维好,要善于对事物进行反向思考
②正确运用超前思维,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④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12.哈尔滨紧紧抓住举办2025年第9届亚冬会重大机遇,提前布局,打造最具特色的冰雪旗舰产品、冰雪精品路线和品牌节庆活动。2024年元旦假期三天旅游收入近六十亿元,让万千游客感受到“冰雪世界”的独特魅力。这主要运用了( )
A.逆向思维 B.超前思维 C.发散思维 D.联想思维
1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 )
①使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②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
③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确保在认识和实践中不犯错误
④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列宁说:“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这是在强调( )
①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②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③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④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在刘备尚未立足之时,诸葛亮分析时局就断定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全面抗战爆发后,针对“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的亡国论,毛泽东指出“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经过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从思维的角度分析( )
①毛泽东的论断具有超前性,恰当运用了矛盾分析法
②诸葛亮的“先知先觉”运用了推理和想象,属于联想思维
③毛泽东的论断表明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品质
④诸葛亮的论断超越了事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具有预测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该如何开辟自己的阅读道路?首先我们要了解阅读的类型,进而检查个人的基本阅读观念、习惯是否合理。
有人将阅读类比饮食并进行如下相应分类:
阅读分类 分类内容
主食阅读 阅读分类内容主食阅读能为职业、生活、心理等方面提供指导,解决现实问题的书,如专业类书籍等。
美食阅读 美食阅读满足思想需求,间接地引导我们思考问题本质的书,如哲学类书籍等。
蔬果阅读 蔬果阅读帮助我们理解、消化其他书籍的书,如地图和百科全书等
甜食阅读 甜食阅读提供娱乐、消遣的书,如漫画以及武侠、通俗小说等。
提示:只单一阅读某类书籍就像是偏食,健康的阅读习惯应该是各种阅读适量搭配。
上表借助我们熟悉的饮食对阅读进行了形象、清晰的分类,引导我们更新阅读理念,养成健康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悦读”。
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养成健康阅读的习惯”有助于“让阅读成为‘悦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与会代表热议“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这句深刻的话语,既有思辨力,更有洞察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投入。今年两会再度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包括: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双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外资24条”加快落地见效,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始终愿与各国共享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的决心、担当和能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一个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开放合作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持续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提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的深远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体现了调查研究方法,D正确。
ABC:题干中强调的是调查的重要性,没有涉及推理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ABC排除。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④: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式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①:索尼公司老总敏锐地预见到晶体管的重大价值,他力排众议,在1953年以2.5万美元买下晶体管生产专利,这表明超前思维能促使企业正确决策,抓住发展机遇,①入选。②:“左右市场态势”的说法错误,②不选。③:超前思维影响企业经营成败,但不起决定作用,③不选。④:1957年索尼公司成功研制出世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产品引爆了销售市场。索尼公司由此而名扬全球,并带动日本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这表明超前思维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④入选。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超前思维的意义。A、B、C均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正确且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①从题目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岛地铁6号线智越车站通过运用视频AI、物联感知等技术,打造了66项特色场景,如辛电站站内步梯利用光线和视锥觉形成视觉时光道,华山站站厅灯光随着列车进站速度快传变化等。这些都体现了在车站设计中运用了联想思维,通过合理的想象来创造独特的场景。所以,①是符合题意的。
②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提到使用了聚合思维或头脑风暴法来产生设计思路,更多的是描述了地铁运行系统和车站设计的创新特点。因此,②与题目内容不直接相关。
③题目中提到的“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和传统列车控制式相比,确实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但它并没有明确描述这是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进行“反向创新”。因此,③的说法可能过于绝对,不完全符合题意。
④从题目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全自主运行系统相较于传统列车控制式,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如自主判断轨道资源、晚点时可主动调整停站时间等。这体现了在否定传统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推动了控制模式的发展。因此,④是符合题意的。
综上所述,答案选B。
7.答案:A
解析:①②:明确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发展目标: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到2027年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成果,到2050年达到新高度。材料表明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止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①②正确。③:材料没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③排除。④:材料体现了超前思维往往采用定量预测分析方法提高现代决策科学性,④排除。故本题选A。
8.答案:A
解析:A:材料中“唐朝上元节的长安发生了什么故事?如果你身处其中,又会与谁相遇呢?”这是通过想象打开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A符合题意。
BD: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材料中没有涉及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BD不符合题意。
C: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不属于超前思维,C错误。
故本题选A。
9.答案:C
解析:错误,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向新奇、独特之处想,是扩散、辐射。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向,是收敛、集中。材料打造集多项目于一体的冰雪经济发展路线属于聚合思维,不是发散思维;②正确,依据题意,联系思维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哈尔滨的成功出圈运用了联想思维,对与冰雪经济相关项目进行跨越性的联结;3正确,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哈尔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若干方案对冰雪项目进行周密擘画,创新不断,体现了哈尔滨的成功出国运用了超前思维,围绕冰雪
经济探索出新颖的项目吸引游客;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逆向思维,因为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故选:C。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②④:两家鞋厂的市场调查员在对同一个地区市场进行调研后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一个“这儿的人不穿鞋”,一个是“这儿的人没有鞋穿”,两种观点都是对于当地客观情况的如实反映,但“这儿的人没有鞋穿“正确运用了超前思维,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虽然现在当地人不穿鞋子,但鞋厂会很快打开这个地区的销路,这也启示我们要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①: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维,①说法错误。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且材料两人的观点都是对于当地客观情况的如实反映,并不是没有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③排除。故本题选B。
12.答案:B
解析:ACD错误B正确,根据“哈尔滨紧紧抓住举办2025年第9届亚冬会重大机遇,提前布局,打造最具特色的冰雪旗舰产品、冰雪精品路线和品牌节庆活动”可知,主要运用超前思维。故选:B。
13.答案:C
解析:①③: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事物发展是复杂的,发展的具体状况不可能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也不能确保在认识和实践中不犯错误,①③错误。②④: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
14.答案:D
解析:①④: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强调了超前思维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①④入选。②: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列宁的话没有强调矛盾分析方法,②不选。③:列宁的话没有体现推理和想象的方法,③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D。
15.答案:C
解析:①:“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经过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体现了毛泽东的论断具有超前性,恰当运用了敌我对比的矛盾分析法,①符合题意。②:在刘备尚未立足之时,诸葛亮分析时局就断定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的“先知先觉”运用了超前思维,而不是联想思维,②说法错误。③:毛泽东的论断是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超前思维,而不是善于反思、勇于质疑的创新思维,③说法错误。④:在刘备尚未立足之时,诸葛亮分析时局就断定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说明诸葛亮的论断是超前思维的表现,超越了事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具有预测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6.答案:①不同类别的书籍给予读者的知识、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对于读者的影响也各具特色,所以在阅读前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不同类型书籍的特点及影响,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书籍进行阅读。
②健康的阅读习惯应该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要广泛涉猎对于个人成长有意义的各类书籍,又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侧重的阅读促进专业发展的书籍,即在阅读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既享受阅读,又促进个人成长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悦读”。
17.答案:(1)中国始终愿与各国共享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的决心、担当和能力,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发展方向;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奉行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我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对外开放格局,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2)该观点在全方位分析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运用了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培养超前意识,提升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探索性和预测性;符合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整个世界发展做出“先知先觉”的准确判断。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从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家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投入→可联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发展方向。关键词②: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双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可联系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关键词③:中国始终愿与各国共享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可联系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词④:开放合作的中国、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可联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提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的深远意义,属于分析类试题,学生从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方法和意义的角度分析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投入→可联系超前思维的含义和方法:全方位分析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对整个世界发展做出“先知先觉”的准确判断。关键词②:中国始终愿与各国共享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的决心、担当和能力→可联系超前思维的特征和意义:培养超前意识,提升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探索性和预测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