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指导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理解并有意识地学会积累。【教学重难点】1.通过预习、指导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任务一:出示情境,导入课题。活动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课题。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你们认识了解哪些民族呢?谁想说一说。(学生交流汇报。)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在这所学校里共同学习和生活,想不想去参观一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活动二: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任务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活动一: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活动二:这组词“打扮、飘扬、摔跤”。谁来读?他读一遍,我们读两遍。你们有什么发现?发现这些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通过思考得出这些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都表示动作。你们真是善于观察。活动三:猜一猜出示第二组词。这篇课文还有一些我们陌生的词语。这些词语都表示民族。谁会读?去掉拼音呢,读来读。我们一起读两遍。傣族(这个民族的女的喜欢穿长筒裙子,他们经常过泼水节,哪个族)、景颇族(头上戴的是高高的帽子,女的胸前挂的是什么?这是什么族)、阿昌族(他们戴的不是高高的,特别擅长做长刀)、德昂族(女的腰上有很多腰带,腰带越多表示越聪明,他们还会跳象脚舞,什么族)。好的一起读。他们的穿戴不同,打扮不同。出示“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鲜艳就是指民族服装怎么样?(鲜艳美丽)除了民族服饰,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花朵、红领巾)绚丽多彩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我们读到的陌生的词语背后都是一些新鲜陌生的事物。任务三:再读课文,品读新鲜句。活动一:再读课文,哪些词语句子让你觉得很新鲜呢?圈画出来。1. 先来说说新鲜的词语,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铜钟、太阳花、绒球花、松鼠、孔雀舞、凤尾竹、坪坝:山区有斜坡,斜坡的两座山坡中间的那个平地;边疆;疆,用弓来丈量土地,两个田用线分开来,疆什么意思用弓丈量土地把地一块块分开来。最边边上的叫疆,什么叫边疆?最边边上的地方叫疆)适时点拨,借助插图理解坪坝,绒球花和凤尾竹绒球花:常绿灌木,形态似绒球被称为凤尾住,观音竹,高大,枝叶稍向下弯。活动二:出示新鲜句,交流新鲜句。这篇课文不仅有很多新鲜的词语,也有很多新鲜的句子。(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这个句子长不长?虽然长但是很整齐,里面藏着两支整齐的队伍,它们还有排头兵。谁能找出来?排头兵是从,你明白他的意思吗?第二个队伍排头兵是有,说明什么?这句话新不新鲜?整齐的句子,就让我们一起整齐地读一读。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些整齐的句子,谁能找出来?(向向……)向,这句话还很新鲜在哪里?说明同学们很?不管哪个民族的学生都要热爱祖国。出示第二句。这段话写同学们在教室里干什么?但是还提到了什么。明明不是写读书,很新鲜。说明了什么?怎么安静?让我们来入迷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第三句。这句话写了什么?新鲜在哪。读了这些新鲜的句子,我们看到了可爱的学校。活动四:写一写。这么多有趣的新鲜句子,我们不仅要读懂了,还要学会联系生活,照着写一写。就比如这句。四人小组交流,还可以怎么写?谁来汇报?任务五:再读课文,梳理脉络。课文写了学校生活的哪些情景呢?请大家再小声的读课文,思考思考。(上学、上课、下课)集体交流。任务六:观察比较,规范书写生字完成课堂练习纸,出示五个字“晨、装、扮、绒、球”。点评。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大青树下的学校,知道了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它的特别之处。五、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2.抄写新鲜感的句子。板书设计:大青树下的小学陌生的词语,新鲜的事物环境活动 不同民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