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 认识生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道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 认识生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道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8.1 认识生命 教学设计
课题 8.1 认识生命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课《认识生命》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第一框,本单元包括生命可贵、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三课。作为起始章节,本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前两单元学习的深入和延展,又为后面学习敬畏生命、确立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做好铺垫。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审视代际生命的接续;精神生命的传承,初步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我”在人类生命接续中的使命感,激发学生将自己的生命与家庭、与祖国、与整个人类融为一体,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巨天的考验。因此,设计本课内容,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有助于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有助于初中学生科学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兴趣。
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不同特点 通过合作交流,明白生命接续的内涵 生活中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生命的特点 难点:生命的接续,精神生命的传承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图片里的妖怪目的是什么?人能长生不老吗? 小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如何认识生命。 学生回忆《西游记》中相关情节,结合自己的理解,举手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熟悉喜爱的《西游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积极性,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探究: 要求: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时间 :3分钟 生命的特点? 如何对待生命? 生命接续的意义? 2.探究与分享 有研究指出,5000亿个精子同时经过大约15厘米长的、狭窄的输卵管向子宫游动,它们的终点——卵子,但最终能攻破卵子的却只有一个,成为受精卵 胎儿发育早期,胎儿非常敏感,感冒和使用药物都会导致大量细胞受损,导致胚胎流产、死亡。 胎儿发育中期,如果妈妈的情绪压抑、焦虑,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有严重影响,容易产生畸形儿,严重者甚至可致流产、死亡。 胎儿出生时,每15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有1个遇到出生障碍——早产、难产。 阅读材料,你对生命有什么认识? 提示: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3.生命观察 思考:(1)生命中的重要仪式还有哪些?为什么要开展这些仪式? (2)从这些仪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3)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小结: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有了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才能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种种可能,才能创造璀璨的人类文明。 4.名言赏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德]莱布尼茨 思考:双胞胎是完全相同的吗? 小结:不是。即使双胞胎的外形相貌十分相近,但两个人的性格也许不同,成长过程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5.探究与分享:结合以上说法,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是与众不同的,说说自己为何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提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外形相貌、天资禀赋、出生环境等各不相同,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会汲取不同的物质和精神养分,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拥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6.活动:生命是有限的 材料一:根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约为81.3岁。 材料二: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材料三: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我们要懂得生命的可贵,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所以我们应好好珍惜当下,活在当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思考:(1)通过上述材料,你感受到生命具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2)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提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再到中年和老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3)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小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法抗拒的规律。我们应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人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无数英烈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献出最宝贵的生命,是对有限生命却有无限意义的有力诠释。 7.短暂却精彩 蜉蝣成虫后的寿命只有一天,但它在这短短的生命中,绽放了最绚烂的光彩。 思考:(1)当电量耗尽,我们的生命就真的走到终点了吗?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8.探究与分享:不一样的我 我是初一1班的学生。 我是Ⅹ Ⅹ学校初一的学生。 我是Ⅹ Ⅹ城市的学生。 我是Ⅹ Ⅹ省的中学生。 我是中国人。 我是炎黄子孙。 小结: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9.活动: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为使出行畅通,率领子孙移山。住在河湾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愚公长叹道:“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和年幼的孩子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智叟无话可答。 读完这段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归纳: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10.知识小结:生命的特点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4)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5)人的精神生命是的不断传承的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根据要求,梳理教材内容。 学生认真研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学生观察图片,联系教材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举手分享,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学生大声朗读名言,分析名言所阐述的道理。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所知,分析每个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学生认真研读三则材料,并结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分析并归纳每个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并举手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互相评议与补充 学生研读、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参与“不一样的我”的探究活动,结合自己的理解,汇报交流。 学生研读教师出示的愚公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归纳生命的特点,并做好标识。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 通过向学生展示生命出现的不易性,使学生更科学更直观的理解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通过精选四幅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生命,增强知识的形象直观性。 通过名言赏析,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做好名言积累,有利实现学科的整合。 通过精选三则材料,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直观感受到生命的不可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过“短暂却精彩”,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生命。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与分享,使学生在认识不一样的我的同时,理解生命的接续,有效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使学生形象的理解生命的接续性,同时激发学生学生的举趣 知识小结,有效归纳本节课的重点
检测目标 1.在“认识生命”主题班会上,同学们通过“我的自画像”活动展示不一样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独一无二。通过活动,同学们感到   A.生命是独特的 B.生命是短暂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2.下面《“社会门”》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 生命是不可逆的,应珍惜青春 B.生命是独特的,做最好的自己 C.生命是脆弱的,学会顺其自然 D.生命来之不易,更要倍加珍惜 3.歌曲《青春舞曲》中唱道:“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上述歌词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上述忧伤的原因是( ) A.小鸟飞走不回来了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D.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4.“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告诉我们   A.生命是可以从头再来的 B.生命是永恒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是不需要珍惜的 5.下列关于生命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②生命是独特的 ③生命是不可逆的 ④生命都是有限的 ⑤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探究了生命的特点,知识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希望大家能够珍爱生命,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