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前导学(含解析)八年级历史部版编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前导学(含解析)八年级历史部版编版上册

资源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
【基础夯实】
1.背景: 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1851年1月11日,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3.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 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 为北王, 为翼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 和 平均分配土地。建立“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1853年,为了 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最终,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 时期。
6.1856年, 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 、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8.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 。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9.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 病逝,湘军冲入城内。 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0.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 ,它坚持斗争 年,沉重地打击了 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实战演练】
1.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2.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描绘的是金田起义的雄壮场面:革命的大旗迎风飘扬,起义战士们手持刀剑、长矛、锄头和火枪,正准备进行拼死的斗争。该浮雕能位列人民英雄纪念碑之上,主要是因为这场运动( )
A.建立了反抗清政府的政权 B.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展现了中国人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3.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4.文献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规定“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这些规定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劝世良言》
5.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关于《资政新篇》,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B.颁布于定都天京之前
C.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D.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关键原因是( )
A.它们都是保守落后的思想主张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在迎战强敌
C.爆发了天京事变 D.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会,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到天京协助洪秀全总理朝政,并颁布了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件,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在洪仁玕身上,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具有科学意识与民主精神的政治家,比起魏源在军事方面“师夷长技”的主张已前进了一大步。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提出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洪仁玕颁布的带有施政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3)请写出这场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这场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基础夯实】
1.答案:鸦片战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故答案为鸦片战争。
2.答案:洪秀全 太平天国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故分别填:洪秀全、太平天国。
3.答案: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故答案为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
4.答案:人口 年龄 有田同耕 理想社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在此期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其内容: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答案:推翻清朝统治; 全盛
解析:据所学可知,1853 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故第一空应填:推翻清朝统治;第二空应填:全盛。
6.答案:天京事变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使太平军元气大伤,称为“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答案:向西方学习
解析: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8.答案:安庆 华尔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9.答案:洪秀全 天京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从浙江、上海回师救援,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故答案为洪秀全;天京。
10.答案:农民战争 14 清朝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故答案为农民战争;14;清朝。
【实战演练】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组织发动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洪秀全称天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人,A项正确;黄兴、秋瑾、徐锡麟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C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能位列人民英雄纪念碑之上,主要是因为这场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精神,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虽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但不是《金田起义》浮雕能位列人民英雄纪念碑之上的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
3.答案:D
解析: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太平天国初步发展,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题干图片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永安建制、天京变乱。故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知识点。根据材料信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是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的理想社会,出自《天朝田亩制度》,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实施情况看,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C项正确;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颁布于天京事变后,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是天京事变,排除D项。故选:C。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曾先后颁布过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其根本原因是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7.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2)《资政新篇》。
(3)天京事变。
(4)天京陷落。
解析:(1)文件:依据材料一信息“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主张绝对的平均主义,天下大同的思想。所以,洪秀全表达“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文件:依据材料二信息“洪仁珏到天京协助洪秀全总理朝政,并颁布了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件,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玎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
(3)事件:结合所学知识,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4)标志: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