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成绩检测九年级社会思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嵊州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成绩检测九年级社会思品

资源简介

嵊州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成绩检测
九年级社会思品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Ⅱ的密封线内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答题时,把试卷Ⅰ的答案写在试卷Ⅱ前的表格中对应位置,直接做在试卷Ⅰ上无效;试卷Ⅱ直接做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试卷Ⅱ收回。
试卷Ⅰ(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 ▲ 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后海峡两岸领导人66年来首次会面。
A.朱立伦 B.马英九 C.蔡英文 D.洪秀柱
2.2015年12月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 ▲ 新协定,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 ▲ ,为2020年后全球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制度性的安排。
A.全球气候 零排放 B.低碳经济 零排放
C.气候资金 适度排放 D.气候行动 适度排放
3.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 ▲ 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去产能 B.去库存 C.去杠杆 D.供给侧
4.1921年胡适的《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迎来曙光”是因为中共的诞生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6.下表是刊载在1923年上海《晨报》上的社会调查中两个问题的数据,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欢迎(赞成)
不欢迎(不赞成)
您欢迎资本主义吗
27%
73%
您赞成社会主义吗
76%
24%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失望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④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右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罪行是指
A.南京大屠杀
B.细菌战
C.“三光政策”
D.毒气战
8.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 成果。其中,第二次国共合作
A.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宣告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C.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经济恢复的基础
D.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9.右图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战役的局部形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军队进攻的方向。该战役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南昌起义期间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0.右图为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的部分内容,最右侧标题写着:“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人民大宪章”是指
A.《权利法案》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 ▲ 60周年纪念活动。
A.雅尔塔会议 B.亚非会议
C.联合国成立大会 D.波茨坦会议
1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新突破,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
A.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D.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84年和2001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14年,我市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投资超过2亿元,新增受益4.03万户;培育民宿试点村4个,发展民宿经营户53户,累计接待市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正逐步从“美丽”向“美好”转型升级。据此回答14—15题。
14.材料反映了我市正在落实
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开源与节流并举策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我市从“美丽”向“美好”转型升级的美丽乡村建设,说明了
A.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B.依然坚持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C.经济建设是我市工作重心 D.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可以相协调
16.针对图中反映问题,其有效措施是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②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④提高职工工资水平,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和通过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为了这次编制“十三五”规划以及召开本次五中全会,这一年以来中共高层密集展开基层调研。这说明我国制定“五年规划”的客观依据是
A.党的基本路线 B.国内外形势
C.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D.两个“百年目标”
18.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宣誓制度正式实施。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因为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宪法
②宪法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政治义务
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国务院第10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居住证暂行条例》,并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条例》规定:公民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等条件之一,可依法申领居住证。持证人作为常住人口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条例》的出台
①说明国务院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说明国家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③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障 ④旨在扩大公民的各项民主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大杂居,小聚居
嵊州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成绩检测
九年级社会思品
题 号
1-20
21
22
23
24
25
总分
得 分
评分人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试卷Ⅱ(综合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5小题,共60分)
21.(10分)
(1)解读图一信息并说明我国“小康”的实现情况。(4分)
(2)结合图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分析说明我们以超常规的力度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6分)
22.(10分)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了治疗最严重传染病之一——疟疾,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课题组长屠呦呦和她带领的科研团队接受了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合作攻关。从东晋《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改变传统的水煎熬煮的方法,采用沸点低的乙醚为溶剂,终于在1972年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方法,使上亿人因此而获救。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之蒿走向了世界。
(1)屠呦呦和她带领的科研团队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结合材料,从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角度,分析屠呦呦和她带领的团队研制青蒿素取得成功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8分)
23.(12分)近年来,中东IS极端组织的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实,受国际恐怖活动高发、境内外“东突”势力渗透煽动的影响,我国国内面临的暴恐活动威胁愈发突出,对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015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和保证。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说明了什么?(4分)
(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阐述我国制定反恐怖主义法的必要性。(8分)
(3)反对恐怖主义,人人有责。这对每个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分)
24.(14分)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他们在近代风云变幻中,尽显伟人风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至1925年孙中山逝世,“大总统誓词”中哪些内容已经实现?此后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6分)
(2)结合材料,概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图谋民生幸福”、实现“平均地权”的历程。(6分)
(3)从以上信息中可以领略两位伟人怎样的风采?(2分)
25.(14分)“多年宿敌,一朝为友”是近现代历史上法德关系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法德关系大事年表
时 间
事 件
1914年—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之间进行一系列会战,最终德国战败
1919年
《凡和赛和约》签订,德国被宰割
1939年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940年6月
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贝当政府投降,法国沦陷
1951年4月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49年,1955年
法国,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加入北约和华约
1963年
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
1991年,1993年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材料二 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法德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使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德国则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
——刘作奎、张伟《德法化解百年恩仇》
(1)一战前法德分别属于哪一军事集团?例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之间的著名战役各一例。(4分)
(2)指出一战后欧洲形成的“新秩序”,该“秩序”与二战的全面爆发有怎样的关联?(4分)
(3)法德关系一直是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法德和解的主要因素,并简析两国和解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6分)
嵊州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成绩检测
九年级社会思品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2016.0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C
A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D
B
C
D
B
A
二、综合题(5小题,共60分)
21.参考答案:(10分)
(1)我国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正由温饱奔向小康。但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人均GDP居于世界第80位看,目前的“小康”又是低水平的,不全面,不平衡。(4分)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分)我国目前有7000万贫困人口,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任务艰巨,而且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分)我们必须以超常规的力度“精准扶贫”,才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22.参考答案:(10分)
(1)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分)
(2)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课题组长屠呦呦和她带领的科研团队,改变传统的水煎熬煮的方法,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方法,让中国之蒿走向了世界,说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
②勇担重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我国启动“523”项目后,课题组长屠呦呦和她带领的科研团队接受了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并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说明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4分)
23.参考答案:(12分)
(1)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威胁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2分)
(2)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有安全就无法保障。(2分)受国际恐怖活动高发、境内外“东突”势力渗透煽动的影响,我国国内面临的暴恐活动威胁也愈发突出,恐怖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分)反恐怖主义法的出台必将为我国依法打击暴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和保证。(4分)
(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分)
24. 参考答案:(14分)
(1)实现: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史实: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覆亡。(2分)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7月又发表《波茨坦公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常任理事国。(任答两点给4分)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2分)1947年,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2分)1950年—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约三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其他财产,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分拣土地制度,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分)
(3)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等等。(2分)
25. 参考答案:(14分)
(1)法国属于三国协约集团,德国属于三国同盟集团。(2分)凡尔登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2分)
(2)以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一战后欧洲国家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2分)《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德国民众也对该条约抱着痛恨的态度,被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利用,是促成纳粹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重要因素之一。(2分)
(3)和解因素:德国对战争真诚的认罪态度使得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二战中,德国被打败,法国被削弱,战后欧洲从属于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4分)
产生影响:二战后,法德逐步走向和解,欧洲走向联合,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加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