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知识点【精炼版】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一、核心观点1.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2.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3.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二、重点梳理1.★中学阶段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意义?P2-4(1)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P4)(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P4)(3)初中阶段为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P4)(4)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P2)2. ★如何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和挑战 (或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初中阶段?) P5(1)珍视当下,把握机遇;(2)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3)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使自己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拓展:“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P53. ★如何规划初中生活?P6-8(1)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2)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定行动方案。(3)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第二课、正确认识自己一、核心观点1.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2.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3.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4.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5.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6.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二、重点梳理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意义/作用)P10-11(1)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2)有利于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认识自已是一个过程。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2.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P10-11(1)可以从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关系等方面,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3)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3.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意义)?P10(1)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2)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4.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12-15(1)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2)学会欣赏自己。(3)学会接纳自己。(4)不断完善自己。(5)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6)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第三课、梦想始于足下核心观点1.我们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4.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二、重点梳理1. ★为什么要有梦想?(意义/重要性/作用) P16-17对个人: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②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对人类:③人类需要梦想,有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对国家:④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P18、21 (注:后面两点答案整合了3.2的内容)(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3)努力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3. ★为什么说学习成就梦想?(或学习的重要性)P19、21(1)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2)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3)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4)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4. ★如何通过学习来成就梦想?P21(1)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2)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知识点【精炼版】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核心观点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2.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二、重点梳理1.★家的重要性?(如何理解家的意味)(P27-29)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②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③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④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⑤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2.★如何建设美好家庭?(P30-32)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学会爱、奉献爱。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2.★为什么要孝亲敬老?(P31)①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亲敬老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核心观点1.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用)2.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二、重点梳理1.★老师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点)(P35-36)①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②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③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⑤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⑥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⑦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新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36)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P38-41)①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②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④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39)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一、核心观点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一种心灵的相遇,是平等的、双向的。(特点)2、.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需要慎重选择,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讲原则。(做法)二、重点梳理1.★友谊的真谛是什么?(P44-45)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2.★如何缔结真挚的友谊?(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P46-49)①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②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③交友需要慎重选择。现实生活中交友、网上交友,都应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④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⑤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⑥交友需要讲原则。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知识点【精炼版】第七课、在集体中成长一、核心观点1、集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能带给我们温暖,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2、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确定共同的愿景;需要我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承担集体责任;需要我们有序参与集体生活;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需要我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二、重点梳理1.★集体生活是如何成就我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或如何理解“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需要”)(P50-52)①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需要,集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②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③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④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⑤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⑥集体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2.★如何建设美好集体?(P53-55)①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确定共同的愿景。②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承担集体责任。③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有序参与集体生活。④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⑤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第八课、生命可贵一、核心观点1、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不断创造美好生活。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特征)3.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法)二、重点梳理1.★我们应当如何认识生命?(P61-63)①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⑤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⑥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2.为什么要敬畏生命?(P64)①生命时脆弱与艰难的;②生命时坚强、崇高和神圣的。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⑤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与他人的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P593.★如何敬畏生命?(P64-65)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一、核心观点1.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2.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3.提高防护能力,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做法)4.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身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二、重点梳理1.★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69)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②树立规则意识。③增强风险意识。④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P71-72)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为什么要保持身心健康?(P74)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一、核心观点1.爱护身体,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当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做法)2.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做法)3.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二、重点梳理1.★如何爱护身体?(P75-76)①爱护身体,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②爱护身体,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爱护身体,应当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2.★如何滋养心灵?(P78-79)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③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P78-79)①说服自己接纳挫折。②培养幽默感。③积极寻求帮助。④培养兴趣爱好。⑤眼光放长远。⑥关心帮助他人。4、★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美好人生?P83①人生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我们所追求的是有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奋斗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美好人生。②我们正值青春年少,人生拥有无限可能。面对人生路上的不同风景,我们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成才,在奉献中收获人生的美好。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知识点【精炼版】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一、核心观点1.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规划人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2.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让我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3.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4、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5.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二、重点梳理1.★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P87)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②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③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一、核心观点1.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和勤奋进取。2.顺境和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3.顺境不骄。身处顺境时,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同时,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4.逆境不馁。在逆境中前行,需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5.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二、重点梳理1.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P91-92)①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②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③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2.★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P93-94)①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②顺境不骄。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也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不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③逆境不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④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一、核心观点1、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2.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时代、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3.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辛劳和汗水。4.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二、重点梳理1.★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劳动的重要性)(P96-97)①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②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③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2.★如何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P98-99)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也会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时代、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②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为社会服务中创造着自身特有的价值。③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的光彩。④在奉献中走向伟大。当我们将个人的命运和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奉献时,人生就会闪耀出伟大的光辉。⑤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