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世界的地形2第三章地球面貌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标准(2022)●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高距等基本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运用等高线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层设色地形图地理的语言——地图鸟瞰图常见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定义2.等高线的特点①闭合曲线(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 、不重合)②同线等高(同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③同图等距(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同)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高线700米600米500米海拔高度400米300米200米700600500400300200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自然景观示意图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地形图——山地地形部位判读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山地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低处凸出山脊山地地形部位——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高处凸出,容易发育成河流高凸为谷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②③只有一条是真的,你觉得是哪条?图中②是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处的河流是真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山脊山谷③山谷中间比较低,容易集水形成河流自北向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位于两个山顶之间过渡(低处)的部分鞍部山地地形部位——等高线重合,适合攀岩,有瀑布陡崖山地地形部位——山顶陡崖山脊山谷鞍部山地地形部位尽在你“掌握”山顶300200400山脊200300400400300200山谷鞍部陡崖ABCDE连一连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表示地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甲 乙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坡度缓坡度陡AB观察下图,A坡、B坡哪个陡、哪个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 ,坡度越陡,等高线越 ,坡度越缓。密集稀疏直观,但无法表示陆高和海深平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鸟瞰图曲线太多,看起来费事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分层设色地形图平原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积雪、冰川一般用 色表示绿黄蓝白陆高海深表分层设色地形图口诀 含义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相同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低处突出,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高处突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课堂小结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鞍部山脊山顶山谷陡崖课本P52活动(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A:150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150米C:900m<C<1050m等高距:150米请同学们思考,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图中线路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哪条登山线路更近?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从B登山更陡,更近。课本P52活动1.水库(大坝)选址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拓展——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下图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产业,坝顶海拔500米,你认为A、C两地最合适的是 为什么?图中A地更适合修建水坝A处是峡谷,建坝工程量较小库区有较大的洼地,有较大的储水面积需要搬迁的村落规模小,对居民影响小1.水库(大坝)选址拓展——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2.公路、铁路的选址一般选择线路与等高线平行,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开陡崖、陡坡,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建成“之”字形。(图中公路选线为①)拓展——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3.露营地的选址①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拓展——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2023.江苏无锡)明明同学打算暑假去攀登长城,攀登前对某地长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CB1.明明同学通过研究地图发现( )A.烽火台海拔最高,易远观B.关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C.城墙沿着山脊,防御功能强D.道路沿山谷建设,难度大2.明明同学攀登长城时会发现( )A.①到②的坡度最小 B.③在④的西北方向C.①和②的距离约为100米 D.③到④的高差约为200米课堂检测山脊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