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生物学科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菊》中写到“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芭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东篱菊”叶片缺少微量元素Mg会影响光合作用
C.“新霜”融化后形成的水只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根细胞
D.“东篱菊”比“荷”更耐寒,可能是“东篱菊”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比“荷”的高
2.研究表明,尿苷(尿嘧啶与核糖组成)是一种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区的生物活性分子,且具有延缓干细胞衰老、促进哺乳动物多种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苷可与腺苷、鸟苷、胞苷等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RNA
B.尿苷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水平来增多氧自由基从而抗衰老
C.尿苷可能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端粒DNA序列逐渐向外延长
3.光合作用的发现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前赴后继。下列关于科学家的工作和结论表述错误的是( )
A.恩格尔曼设计了巧妙的水绵实验,显微镜下好氧细菌的分布直观地体现了放氧部位
B.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氧化剂,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释放出氧气
C.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O2中的O来自水
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通过追踪放射性探明了暗反应的过程
4.真核细胞中核糖体处于游离态还是膜结合态,取决于它们结合的mRNA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是否有“内质网靶向信号序列”,有该序列的mRNA指导合成的多肽,在肽链延伸约80个氨基酸后,核糖体随之附着到内质网等生物膜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B.分泌蛋白的合成不需要游离态的核糖体参与
C.核糖体也可能结合在核膜的外膜上
D.溶酶体中酶的mRNA没有“内质网靶向信号序列”
5.食物是人体获取铁的主要来源,铁离子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至靶细胞,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当血液中铁含量偏高时,机体通过分泌铁调素来调控血铁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中黑色三角与圆圈的数量代表相应物质的浓度)( )
A.DMT1和Tf在运输铁离子时,均需与铁离子结合
B.Fe3+进入靶细胞后需转化为Fe2+来发挥作用
C.铁离子从小肠黏膜细胞运出和运入靶细胞,均需消耗能量
D.铁调素可能通过抑制FP1或促进TfR的作用来降低血铁含量
6.细胞生存所需能量大部分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呼吸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复合体(Ⅰ、Ⅱ、Ⅲ、Ⅳ)将电子(e-)传递到O2的过程,具体如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复合体均在传递e-的同时转运H+
B.H+跨膜运输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传递的e-来自NADH和琥珀酸,最终受体为O2
D.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7.桔梗花有雌雄异熟的特性,当雌蕊成熟时,同一朵花内的花粉早已失去了受精能力。桔梗的花色有紫色和蓝色,由细胞核内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桔梗只能进行异花传粉,所以一般为杂合子
B.对桔梗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操作时,母本可不去雄
C.将AA和aa两种桔梗间行种植,后代基因型均为Aa
D.对桔梗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操作时,母本可不套袋
8.杂种优势育种是许多农作物的主要育种方法,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概况如下:M/m等位基因控制花粉育性,不育系基因型为mm;智能系是将M、P、Q三个紧密相连的基因随机插入不育系某条染色体上得到的;Q基因能使种子的胚出现荧光,携带P基因的花粉致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智能系自交所得种子,胚有荧光为不育系
B.智能系自交所得无荧光种子种植所得的稻米中无转基因成分
C.智能系自交所得种子3/4有荧光,1/4无荧光
D.智能系的花粉离体培养再经染色体加倍所得的品种与智能系相同
9.有的植物具有“越冬记忆”,表现为春化作用,这是经典的染色质修饰介导环境信号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范例。如在拟南芥中,长期的低温会诱发染色质修饰因子多梳家族蛋白(P蛋白)介导开花抑制基因F沉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子代的“越冬记忆”来自母本,而非父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观遗传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可传递给子代
B.P通过修饰染色质,可能使RNA聚合酶无法识别并结合F基因
C.未经低温处理的拟南芥体内,F基因正常表达,促进植物开花
D.F基因“沉默”在卵细胞中得以维持并传给子代,精细胞中缺失F基因
10.图1表示人体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或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图形,图2表示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部分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若图1表示核DNA数目的变化,则a时刻前一定发生了着丝粒分裂
B.若图1表示核DNA数目的变化,则b时刻后核DNA数目与染色体数目一定相等
C.若图1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图2中一定处于a时刻前的细胞有乙、丙
D.若图1表示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图2中一定处于a时刻前的细胞有甲、乙
11.同种的二倍体雄、雌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如甲、乙所示。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不考虑除图示之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细胞分别为次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B.甲、乙细胞①②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相同
C.若乙细胞继续分裂,所产生的配子只有1种类型
D.乙细胞发生的变异是基因重组,该细胞在图示时期之后还可发生基因重组
12.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如图是人体细胞线粒体中某DNA的复制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
B.若②的α链是模板链,则③的β链也是模板链
C.若①有1000个碱基,则第3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7000个
D.用15N标记①的双链,复制n次后含14N/15N的DNA占全部DNA的1/2n
13.某种自花传粉植物(2n=18)所结果实的圆形和椭圆形受到等位基因A/a的控制,纯合圆形植株和纯合椭圆形植株杂交,F1表现为圆形,F1自交得到F2。该种植物的某条染色体多1条称为三体(2n+1),三体产生的配子可育。为确定基因A/a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构建了3号染色体的三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该种植物的三体类型有9种
B.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2∶2∶1
C.纯合圆形三体和正常椭圆形植株杂交,F2三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
D.纯合圆形三体和正常椭圆形植株杂交,F2椭圆形占1/36,则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14.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生物,其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分别控制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为了在幼蚕阶段区分性别,育种人员利用Co照射基因型为AA的普通家蚕,使其一条染色体上含A基因的片段拼接至W染色体,并通过进一步杂交实验获得了基因型为aaZWA的新品种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育种过程中可以利用无斑纹普通雄蚕作杂交亲本
B.上述家蚕新品种甲的培育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上述新品种甲与无斑纹普通雄蚕杂交,可根据后代幼蚕体色区分性别
D.上述新品种甲与杂合子有斑纹普通雄蚕杂交,后代有斑纹∶无斑纹=1∶3
15.人类脆性X综合征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中某特定部位出现的序列连续重复导致的。已知正常基因(连续重复次数<50)和前突变基因(连续重复次数为50~200)不致病;含全突变基因(连续重复次数>200)的男性均患病,含全突变基因的女性纯合子患病,女性携带者50%患病。临床上无症状的女性前突变基因携带者,将其前突变基因传给下一代时,前突变基因80%会发展成全突变基因,男性将其前突变基因传给女儿时,不会发展成全突变基因。某家系中存在脆性X综合征患者,如图是该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MR1基因中某特定部位出现的序列连续重复次数不同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B.若Ⅰ-1和Ⅰ-2不含前突变基因,Ⅱ-8与Ⅱ-9再生一个孩子患脆性X综合征的概率为3/16
C.若Ⅲ-11含正常基因和前突变基因,和正常人结婚后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40%
D.Ⅲ-12和Ⅱ-7中FMRI基因序列连续重复次数均大于200,Ⅲ-13和Ⅱ-8中FMRI基因序列连续重复次数相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及不选不得分)
16.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O2和CO2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具有细胞核
B.100s后,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200s后,丙酮酸的消耗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D.300s后,抽取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
17.高等动物细胞根据增殖情况可大体分为三类:①周期细胞,这类细胞始终保持活跃的分裂能力,连续进入细胞周期循环;②G 期细胞,这类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执行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在某种刺激下,这些细胞能重新进入细胞周期;③终末分化细胞,这类细胞高度分化,终生不再分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属于周期细胞,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
B.G 期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可能存在相同的mRNA
C.三类细胞的寿命为周期细胞>G 期细胞>终末分化细胞
D.若某周期细胞有丝分裂时未形成纺锤体,则分裂停滞在分裂间期
18.狂犬病毒(RV)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R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并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
A.过程②发生在RV的核糖体上
B.图中-RNA可作为病毒RNA复制和翻译外壳蛋白的模板
C.狂犬病毒RNA的复制过程由①和③组成
D.过程①和③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均来自宿主细胞
19.将噬菌体加入铜绿假单胞菌(PA1)菌液中,培养30min后菌液变澄清(大部分PA1已被裂解)。然后将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少量菌落,即为噬菌体耐受菌(PAlr)。研究发现PA1r丢失了含有脂多糖合成的关键基因galU,噬菌体不能侵染PA1r。为验证gal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lr耐受噬菌体的原因,设计相关实验并预期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处理方法 PA1+噬菌体 Ⅰ 敲除ga1U基因的PA1+噬菌体 Ⅱ
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预期结果 较多噬菌斑 无噬菌斑 Ⅲ 较多噬菌斑
(噬菌斑:受体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在平板上形成的透明圈)
A.1和3、2和4形成对照,分别利用“减法”、“加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B.Ⅰ处应为“PA1r+噬菌体”,噬菌体可利用PA1r的原料合成自身的核酸
C.Ⅱ处应为“导入galU基因的PAlr+噬菌体”,Ⅲ处应为“较多噬菌斑”
D.在噬菌体的感染下,没有gaIU基因的个体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
20.下图一中泡状结构称为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A.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没有细胞周期的细胞不发生DNA复制
B.图一中存在多个复制泡,说明在复制过程中存在多个复制起点
C.图二中的DNA解旋方向向左,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有一条与解旋方向相同
D.图二中DNA聚合酶可以催化单个的核糖核苷酸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研究表明植物的细胞呼吸还包括另一条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途径,该呼吸途径可帮助其抵抗强光等逆境,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
(1)若要将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分离,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构上看,二者都由______层磷脂分子层包被。
(2)据图推测,图1中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______膜上。在暗反应阶段,NADPH参与卡尔文循环时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强光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NADPH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呼吸途径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____的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此外,通过该呼吸途径也能明显提高某些早春开花类植物花器官的温度,且在产热爆发时,还会挥发出胺类、萜类等气味类物质,推测花器官温度升高、气味类物质的挥发,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据图判断,eATP最可能是作为____________(填“直接能源物质”或“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果蝇正常翅和毛翅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刚毛和截毛分别由基因D和d控制。为探究上述三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纯合毛翅截毛雌果蝇与纯合正常翅刚毛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F1全为毛翅刚毛果蝇,F1果蝇间随机交配,F2表型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性别 表型及比例
雄性(♂) 正常翅刚毛∶毛翅刚毛=7∶9
雌性(♀) 正常翅刚毛∶正常翅截毛∶毛翅刚毛∶毛翅截毛=7∶7∶9∶9
(1)仅考虑果蝇翅型,F1毛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根据F2表型及比例判断,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填“一对”或“两对”)染色体上。
(2)基因型相同的正常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毛翅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F2毛翅果蝇相互交配出现正常翅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F2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雄性个体一定是______(填“刚毛”或“截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2中毛翅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
23.图1表示人体神经系统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图2表示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支配心脏、血管、脂肪组织和膀胱的活动,调节血压、体温和排尿的作用机制。某些药物的作用原理与NE的作用机制有关。回答以下问题:
图1 图2
(1)完善图1: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交感神经释放的NE是一种______,对心跳和血管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VMAT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E运入______中,药物利血平能通过抑制VMAT的功能从而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血压。
(3)寒冷刺激下,冷觉感受器上的Ca2+通道开放,使膜电位转变为______,产生兴奋。兴奋传入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褐色脂肪组织,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提高______。
(4)膀胱平滑肌兴奋性过强会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药物YM-178可以通过改变膀胱平滑肌上NE受体的活性来治疗该症状,据此推测该药物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NE受体的活性。
24.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亚洲象分布在5个互不连通的狭小区域内,其觅食多发生在灌木丛和灌草丛中,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很大的密林内很少发生觅食。2021年,部分亚洲象从“老家”西双版纳一路北上,8月,北迁的象群全部安全南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认为此次亚洲象北迁与气候持续干旱有关,干旱条件作为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可推断该气候主要影响了种群的____________(数量特征)从而影响了当地亚洲象种群密度。
(2)北迁的象群可通过听觉、磁场感应等辨别位置和方向,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途中象群采食的玉米地,若退耕后变成森林,这属于群落的______。
(3)近年来,保护区内的亚洲象渐渐从森林内转到森林边缘及农田进行活动和觅食,结合材料信息,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
(4)人与亚洲象同属于地球生命共同体。我国启动了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的建设,这项措施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更好地保护亚洲象,还需要了解其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的食物、天敌、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等。
25.酵母菌双杂交技术常用于证明两种蛋白质是否能相互作用,其原理见下图。BD和AD是酵母细胞基因转录所必需的转录激活因子的两个独立结构域,当二者分开时,无法激活转录报告基因。将待测蛋白质X、Y分别与BD和AD融合,若蛋白质X和Y能相互作用,则BD和AD空间上靠近并结合,即可激活转录报告基因。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YVCV)可引起柑橘黄化脉明病,其外壳蛋白(CP)参与侵染、致病。现利用酵母菌双杂交技术,寻找与CP蛋白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
实验步骤如下,回答相关问题:
(1)构建柑橘黄化脉明病染病叶片的cDNA:先将柑橘幼苗用______处理,再提取叶片的总RNA,经______得到cDNA。利用质粒1(见上图)和cDNA,构建含AD和寄主蛋白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即“寄主蛋白-质粒1”。
(2)构建含BD和CP蛋白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为使CP基因正确插入质粒2(见上图),PCR获取CP基因所用的两种引物的5′端需分别添加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2后,再用______DNA连接酶缝合,得到“CP-质粒2”。
(3)将构建成功的“寄主蛋白-质粒1”和“CP-质粒2”同时转染某种营养缺陷型酵母菌(其不能合成组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和腺嘌呤),再将转染后的酵母菌接种在不同类型的平板上并观察菌落出现情况。
①若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平板上长出菌落,仅能说明两种重组质粒成功转染,但无法判断CP与对应寄主蛋白是否相互作用。
②若在不含有组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和腺嘌呤的平板上长出菌落,能证明CP与对应寄主蛋白可以相互作用,据此可推测出报告基因含有____________基因。
③为了排除仅靠CP蛋白也可使AD和BD结合的可能性,需增加一组对照,即用______同时转染该营养缺陷型酵母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C C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D 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及不选不得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CD AB ABD AD BC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21.(10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1分)(1)差速离心法 4
(2)类囊体/类囊体薄膜 作为还原剂并提供能量(2分)
(3)热能 花器官发育(花粉成熟、传粉受精)、引诱昆虫传粉(每点1分,2分)
(4)信号分子 eATP与细胞膜上的DORN1(受体)结合后能激发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信号传导
22.(14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2分)(1)AaBb(1分) 两对(1分) (2)0 1/9
(3)刚毛 F2雄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D基因 (4)8 17/18
23.(11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1分)(1)外周神经系统 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2)神经递质 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2分) 突触小泡 降低
(3)内正外负 产热 (4)提高
24.(9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1分)(1)非密度 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物理 次生演替
(3)保护区内栖息地互不连通、面积小,满足不了大象的活动和觅食;森林植被茂密,郁闭度过高,照射到林下的光照减弱,不利于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使亚洲象的食物减少。(2分,每点1分)
(4)打破亚洲象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种群的基因交流,防止近亲繁殖
(5)栖息地、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分,每点1分)
25.(11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2分)(1)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YVCV)(1分) 逆转录(1分)
(2)5′-CATATG-3′、5′-CCCGGG-3′ T4(1分)
(3)不含色氨酸或不含亮氨酸 腺嘌呤合成基因、组氨酸合成 CP-质粒2和质粒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