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等词句的意思,并体会表达效果。理解第四、五自然段从“不同特点”或“不同方面”把关键句的意思写清楚;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3.通过感知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第四、五自然段从“不同特点”或“不同方面”把关键句的意思写清楚。难点: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海底世界。三、教学准备PPT,板贴。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寻了海底世界的奥秘,谁来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世界的?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呢?预设1:课文通过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植物差异和海底矿产资源这5个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预设2:通过抓关键词句和整合信息的方法学习。2.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二)研读文本1.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海底的物产丰富?预设:4-6自然段2.师:我们先来看第四段,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生: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指名读,齐读。3.师:这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动物、活动方法是怎样的,先读再圈,然后想一想,开始生:这段话写了海参、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乌贼和章鱼、贝类。(出示织布用的梭子,两头尖尖,有一种鱼它也是两头尖尖,长的像个梭子,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梭子鱼)4.师:海底世界动物大概有20多万种,作者却偏偏介绍了这4种动物,想想它们的活动方法,你觉得选择它们的原因是什么?交流反馈。预设1:海参和梭子鱼一快一慢,形成强烈对比;预设2: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梭子鱼靠游动;(出示海参和梭子鱼相关语句,对比朗读,体会不同的活动方法)5.继续交流反馈。预设1:乌贼和章鱼会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大部分动物都是前进,而它们是后退,特别神奇;(播放乌贼活动视频)预设2:贝类它们自己不动,却能到处旅行。6.指导朗读,出示“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学生交流加点部分。7.现在谁来说一说,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个意思介绍清楚的?生思考发言。师总结,(三)迁移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怎样围绕一句话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出示小练笔,春天真美呀!)(四)自主探究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从哪几方面写了海底植物的差异也很大,请抓关键词,完成思维图),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2.补充板书内容。3.海底还有丰富的能源呢,在这个部分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预设1: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预设2:动物、植物很有趣,所以详细描写。4.师总结:海底有如此众多的动物、植物、和丰富的能源,这不禁让我们再次感叹(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五)表达交流海洋馆招聘“红领巾讲解员”了,请你借助图片和课文,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介绍一下海底世界的奇妙,派代表参与竞选。(六)作业布置1.阅读《海底两万里》,完成阅读记录卡2.观看一部有关海洋的纪录片。(七)板书设计海底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