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预防犯罪》表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预防犯罪》表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标题 5.2《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 :能够明辨是非,远离不良行为,珍惜美好生活。 法治观念 :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认识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责任意识 :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健全人格 :学会理性表达,防止因激情而违法犯罪。 教学应围绕这五大核心素养展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性,并培养其成为具有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学 重点 犯罪的特征。
教学 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过程
导入 新闻链接:柴某某(未成年人)犯交通肇事罪案 2023年10月1日,被告人柴某某在无驾驶证、未佩戴安全头盔的情况下驾驶未挂牌登记的电动三轮摩托车,与同向步行的被害人贾某某相撞,造成被害人贾某某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审理,法院判决被告人柴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思考:为什么柴某某是未成年人还要坐牢?
授新课 刑法目录: 我国刑法目录主要分为总则编和分则编 : 总则编: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犯罪和刑事责任、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单位犯罪),刑罚(刑罚的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刑罚的具体运用(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假释、时效),以及其他规定 。 分则编则针对各种具体的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罪名和刑罚,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十章内容 。 思考:读刑法目录,说说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学生: 教师:(1)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行为判断: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议一议:l.都是殴打他人的行为,为什么只有行为二才是杞罪 2.对比以上处罚的不同,外析杞罪行为有何特点 提示:区别:一般违法行为 VS 犯罪行为 1、社会危害性不同:危害程度较轻、危害程度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刑法以外的法律、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接受刑罚处罚不同 笔记: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联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材料分享:除烧烤店打人事件外,另查明,2012年以来,被告人陈继志等人还长期纠集在一起,在唐山市等地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非法拘禁、故意伤害、开设赌场、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形成了以陈继志为纠集者,王晓磊等7名被告人为成员的恶势力组织,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思考:陈继志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应该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判刑? 提示: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的种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材料分享: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9.7万人,其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约7万人盗窃、强奸、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5类犯罪占比近7成。 思考: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提示:①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③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探究与分享: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说一说: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提示:交损友——无心学习、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拦路抢劫 交流讨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提示: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拓展:“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分 (1)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①吸烟、饮酒;②多次旷课、逃学;③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④沉迷网络;⑤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⑥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⑦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⑧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⑨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①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③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④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⑤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⑥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⑦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⑧参与赌博赌资较大;⑨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李某这一行为( ) 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 下列关于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B. 未成年人与犯罪无关,年龄小即使犯罪也不要紧 C. 行为上要远离犯罪 D. 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3.下列选项中,劝诫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是( ) A.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以责人之心责自,以恕己之心恕人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4.演员张某因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大麻,被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5 000元。张某的行为是( ) A. 犯罪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一般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以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样的规定( ) A.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可以实施犯罪行为 表明未成年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表明未成年人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都会免除刑罚处罚 D.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就可以任意实施犯罪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