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黄宗贤)(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黄宗贤)(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1、介绍我自己 一单元主题 我是校园小主人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介绍我自己》是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一单元第1课,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个人名片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表达个性,同时融入对新环境的感知和适应。教材内容涵盖了名片设计的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启发,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教师应针对一年级新生刚入学的心理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创新设计,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组织“班级成长树”等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班级归属感。
教学重点 名片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个性特点有创意的融入名片中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名片的社交功能和设计要素。2.运用绘画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名片。 3.尝试在设计过程中表达个人特点和审美喜好。4.通过作品展示和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课前准备 彩纸卡纸超轻粘土胶棒彩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学习情境 二、感知体验 三、创想实践 四、活动拓展 五、奇思妙想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升入小学,我是你们的美术老师。我想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来介绍我自己。 展示教师名片。 师:你们看,这是我的名片。(简单介绍自己)。 问:那在新班级里,如何设计一张名片,让更多的新朋友认识你呢? 引入课题。 1.识内容 继续展示教师名片。 问1:这张名片上有哪些内容?问2:通过这些信息,你们可以了解到老师有哪些特点? 问3:当你设计名片时,你还可以用哪些内容来展现自己的个性? 小结:名片的内容包括图案、姓名、个人信息等,我们可以用有个性的内容向新朋友们介绍我们的特点。 2.变外形 想一想:除了内容的独特,名片的形状可以展现个性吗?名片一定要是方形的吗? 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名片。问:你认为名片的理想大小应该是多少?用你的手比划比划大小。 小结:名片的形状也可以很有个性,并且大小要便于别人观看。 3.会布局 展示两张布局不一样的名片。比一比:怎么让人一眼就看到重要信息? 小结:把内容放进形状里时要姓名突出、构图饱满,才能让人一眼认出你。 展示多张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的名片。 问:除了纸,你还找到了哪些可以用来制作名片的材料? 分步骤演示名片的制作过程:1.在纸上画出或用黏土捏出自己的样子; 2.剪贴图案、外形,保留写文字的地方; 3.写上文字,最终装饰画面。 实践任务: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张个人名片。 要求:1.内容、造型、色彩有个性:姓名突出: 2.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 3.创作完成后保持桌面整洁。 问:怎样展示你的名片? 可以试着把名片做成立体的形式,把它挂起来或放在桌子上· 展示评价:把大家的名片组合起来,制作一棵“班级成长树”。请学生从内容、外形、布局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总结:每一张名片都是我们个性的缩影,是我们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第一步。当我们勇敢地展示自己,用名片告诉别人“我是谁”,我们就已经迈出了成为校园小主人的重要一步。 观察老师展示的名片。 初步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名片 观察并思考。 答1:图案、姓名、学校、班级、爱好等。 答2:推测名片主人的个性。答3:年龄、生日、喜欢的事物等。 讨论名片的形状和大小,表达自己的见解。 比较不同布局的名片。 答:姓名要大、颜色醒目等。 观看教师展示的多张名片,思考不同材料和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答:超轻黏土、贴纸、闪光装饰等。 学习名片的制作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准备开始制作。 提出自己想展示名片的方法。 自评:利用创作的名片,介绍自己,并说说自己的创意。 互评:从内容、外形、布局等方面评价同学作品。 回归单元主题,总结收获,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课题 2、我的新朋友 一单元主题 我是校园小主人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表达对新朋友的认识和感受。教材通过艺术欣赏、感知体验和创想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和表现人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一年级学生在如何细致地观察人物特征、如何用画笔准确表现这些特征等方面有困难,教师应当将复杂的学习过程分解为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教师还应巧妙地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达对新朋友的情感。
教学重点 准确的捕捉并表现人物特征
教学难点 观察新朋友特征并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教 学 目 标 1.学会观察并识别新朋友的基本外貌特征,如脸型、眼睛、嘴巴等。2.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表达对新朋友的情感和印象。 3.在绘画和分享过程中,增进对新朋友的认识和了解,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培养积极的社交态度。
课前准备 彩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感知体验 三、创想实践 四、创想实践 五、活动拓展 六、奇思妙想 师:上一节课,大家都设计了自己的名片,课后你们一定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问:你可以用画笔留影,画出我们的新朋友吗? 引入课题。 1.会观察 问:你在班里交到了哪些新朋友,选一位好朋友,说说他(她)长什么样子? 课件展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状,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形状理解人物的脸型、五官。 小结:抓住脸型、发型、五官特点。2.会欣赏 展示《不让它吹倒》年画作品。请学生同桌讨论: 1.画中的两位好朋友在做什么?2.他们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问:你的新朋友喜欢做什么?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 任务一:借助不同的工具画一画新朋友。 简单介绍绘画主要会用的画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笔。演示基本的绘画技巧 任务二:画出新朋友的样子。实践任务:选择一种绘画工具,画出一位新朋友的样子。 要求:1.抓住朋友的外形特点;2.尝试表现出朋友的爱好或优点: 3.勾线顺畅,涂色饱满,尽量不涂出轮廓。 展示更多综合材料表现人物的作品。 问: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新朋友? 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泥塑、拼贴等,并简单演示如何用这些材料创作人物形象。 展示评价,举办“新朋友交流会”,请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包括他们为什么选择画这位朋友,以及他们在画作中想要表达的特点和情感。 师评:强调每位学生在观察和表现新朋友时的独特视角和创意。 总结:作为校园小主人,我们不仅要了解和尊重每一位同学,还要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融入情境。 分享自己朋友的外貌特征。生: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有麻花.… 将朋友脸型、五官等和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对应理解。 欣赏作品,同桌讨论、分享。1.女孩在扶大风吹歪的小树苗,男孩在帮忙保护女孩的文具。 2.善良、友好、互帮互助等。回忆自己朋友的爱好,真诚地学习他人的优点。 认真学习不同绘画工具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适合的绘画工具。 认直观看教师演示,学习技巧。 按要求自主创作。、 欣赏作品。 答:卡纸、超轻黏土、布料、纽扣等。 课后尝试用更多材料丰富自己的作品。 积极参与交流会,认真听取同伴的介绍,并观察每位新朋友的画作。(自评为主)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思考如何作为校园小主人,更好地与同学相处。
板书设计 我的新朋友 外貌:脸型、五官、发型 性格:爱好、优点 工具:彩铅、水彩笔、油画笔
课题 3、画一画我们的学校 一单元主题 我是校园小主人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对学校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学生将学习如何捕捉校园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更加熟悉和热爱自己的校园,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画校园、制作校园小角落模型时,学生可能会面临观察力不足、空问想象力有限和手部协调能力正在发展中的挑战。教师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校园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环境,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料辅助学生记忆和观察细节。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简化复杂结构,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线条和色彩表现校园
教学难点 将观察到的校园环境有创意的转化为作品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观察校园环境,识别并描绘出校园的建筑、自然景观等关键特征,培养细致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运用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线条和色彩表现校园。 3.在创作过程中发挥创意,尝试用不同的美术材料和方法制作校园角落小模型。 4.增进对校园文化和环境的认识:形成热爱校园的情感
课前准备 彩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感知体验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展示校园的图片。 问:学校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深入探索校园,一起发现校园的美。 任务一:说一说学校里你最喜欢的地方。 展示校园不同场所的图片。请学生同桌讨论: 1.请你说一说学校里你最喜欢的地方。 2.你为什么喜欢那里?是它的色彩、外形还是氛围吸引了你?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校园的各个角落,关注校园内的色彩、外形等设计细节。 任务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校园吧。 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实地观察,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校园的建筑、植物和活动场所。 问:我们在校园中有哪些活动呢? 小结:学校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场所,也是我们玩要、活动的地方,我们画校园 的时候也可以在画面中加入这些活动。 任务三:画一画你的学校。示范基本的构图方法和绘画步骤。 实践任务:绘制你喜欢的校园一龟。 要求:1.用基本形状概括校园场所的外形,抓住色彩特征; 2.加入有趣的校园活动; 3.画画时注意保持画面和桌面的整洁 演示制作步骤。 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多种材料,如彩泥、纸张、小树枝等,引导学生制作校园角落模型。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将个人作品和模型拼接成一幅大型的“校园全景图”。 请学生自评、互评。 总结: 问1: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要怎样做好校园的小主人? 问2:你对新的班集体和学校有什么希望?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成为校园的小人,提出对学生未来学习行为的期待。 思考并分享他们对学校和幼儿园的不同感受,以及他们认为校园美的地方。 同桌间积极参与讨论,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校园细节,描述那里的色彩、外形和氛围。 通过教师的讲解认真理解美术基本知识。 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校园,观察并记录他们感兴趣的细节。 答:上课、玩要、读书、运动等。 认真观看演示,学习步骤。 自主创作。 分小组,用多种材料分别制作校园小角落模型。 学生参与拼接活动,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完成校园全景图。 自评:表现的是校园的哪里、为什么、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互评:欣赏哪一幅作品,为什 学生分享他们对如何维护校园美丽环境的想法和对新班级的期望。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
板书设计 画一画我们的学校 环境美:色彩 外形 氛围美:学习 活动
课题 1、调皮多变的点 二单元主题 我与美丽大自然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设计意图在于引导一年级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基本元素一一点,让学生认识“点”这种基本造型元素。本课与“我与美丽大自然”单元紧密相连,通过探索自然界中的点状现象,如雨滴和水花,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一年级学生在本课将遇到的挑战包括对点概念的理解不足和在表现点时的技巧运用。为应对这些挑战,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互动讨论和分步演示等策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和表现点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对点的观察与认识,以及使用美术工具表现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创意思维,在作品中表现点的多变性
教 学 目 标 1.观察并识别自然界中的各种点状元素。 2.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来表现点的特征。3.发挥创意,创作出表现点的多变性的美术作品4.形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课前准备 彩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师: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是不是会被那些五彩斑調的花朵、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蔚蓝的天空所吸引呢?本单元,我们会学习如何用点、线、色彩来描绘大自然。最后,我们会将所有的画作集结起来,形成一本“自然画册”。你们准备好了吗? 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呈现豹子、火龙果、雨滴、星星等自然现象。 问:大自然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点,你能找到它们吗? 问:我们可以把这些点组成有趣的画面吗? 引入课题。 展示金农《人物山水图册之一》及康定斯基《几个圆圈》 请学生同桌讨论: 1.这两幅画里的点分别表现的是什么? 2.画家是怎样用点表现出对应的内容的? 小结:我们可以用有不同大小的点、不同色彩的点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任务一:试一试用各种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点。 展示含有点元素的儿童画作。问:点一定都是圆形的吗?演示如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点,如用海绵槌、手指、棉签、太空泥、水墨等。 问:各种材料绘制的点有什么区别? 小结:调皮的点有着多变的色彩、大小、外形、创作手法。 任务二:用不同的点创作作品,说一说你表现的是什么。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启发学生创意。 问:你打算如何用点来表达你的想法? 实践任务:用不同的点创作一幅有关大自然的作品。 要求:1.用各种色彩、大小、形状的点表现大自然; 2.可以选择1-3种不同的材料。3.完成后和大家说一说你表现的是什么。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开展评价。 请学生将本课的作品保管好,将来与后3课的作品共同装订为“我的自然画册”。 拓展:展示更多综合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点与其他元素结合的可能性, 总结点的多样性和在美化环境中的作用,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如何将这些应用到生活中?” 大致了解本单元将学习的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分享自己找到的点,讨论点的特征。如豹纹、七星飘虫的点、小果子等。 欣赏画作。 同桌讨论、分享。 1.《人物山水图册之一》中绿色的点是荷叶,红色的小点是荷花。 《几个圆圈》中的点是大小不一的泡泡。 2.《人物山水图册之一》中的点颜色不一样,模仿荷叶和荷花的色彩:画面中的点排列地比较紧密,就像荷塘里的样子… 《几个圆圈》中的点大小不一,和泡泡很像;颜色是彩色的,泡泡也是彩色的.…… 欣赏画作。 答:不一定,还可以有三角形,四边形,水滴形等形状的点仔细观看演示。 答:从点的质感、深浅、凹凸等效果描述自己的发现。 开拓思维,构思自己创作的内容和会使用的工具。 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发挥创意,用点创作作品。 展示自己的作品,听取同伴的评价,进行自我反思。 保管作品,期待后面的单元学习。 了解点还可以和其他元素组成有趣的画面。 分享学习体会,思考如何将点的元素应用到日常生活的美化中。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调皮多变的点 自然中的点:豹纹、果子、雨滴 点的多变:色彩、大小、形状 创意表现:点彩、滴洒、按压
课题 2、欢快流畅的线 二单元主题 我与美丽大自然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索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和表现力,通过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线状元素,让学生体会线条的动态美,并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活动表达对线条的理解和感受。 本课与“我与美丽大自然”单元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从自然现象中发现线条,结合优秀作品理解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一年级学生对线条不算陌生,但对线条不同形态的特点和线条运用的技巧较为生疏。因此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设置游戏等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创作:解决难点。
教学重点 对线的观察和认识,以及使用美术工具表现线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运用线条,表达感情和创意
教 学 目 标 1.观察并识别不同形态的线条,如直线、曲线、螺旋线等。2.学会使用线条进行基础的绘画创作,表现物象的基本结构。3.发挥想象力,用线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作品。 4.形成初步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课前准备 彩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展示点逐渐连接成线的趣味动画。问:点怎样变成线? 展示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 问:你能用不同的线条构成画面吗? 引入课题。 任务一:说一说画面中的线条给你怎样的感受。 展示吴冠中《都市之夜》和米罗星座系列6晨星》 请学生同桌讨论: 1.你在画面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2.这些画中的线条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流畅的线条可以组成丰富的画面,而不同的线条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任务二:用各种方法和材料表现你观察到的线。 1.画一画:组织线条游戏“我说你画”,教师说一个自然中的事物,请学生们用手指在空中画出对应的线条。 引导学生将线条的形态进行分类。 2.试一试:播放使用叉子、绑着绳子的擀面杖、流淌的颜料、玩具车轮等工具在纸上画出不同线条的视频。 指导学生分小组试试用不同工具留下线条。 任务三:用线条画一幅创意画。教师示范步骤: 1.随意画出交错的线条。 2.根据格子的形状进行联想,填充好看的图案。 实践任务:用不同的线创作一幅有关大自然的创意画。 要求:1.主题表现大自然:2.线条多样、流畅 3.发挥创意力。 展示创意运用线条的作品,提示学生我们还可以用线来玩游戏。 六、奇思妙想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开展评价。 请学生将本课作品与前一课的作品进行对比,说一说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拓展:介绍书法中线条的运用。书法,尤其是草书中,有着变化万千的线条。 问:你们觉得书法中的线条美在哪里? 总结:无论是绘画中的线条还是书法中的线条,它们都是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工具。让我们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继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美、创造美,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共同绘制出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答:很多的点密集地连在一起,可以练成一条线。 欣赏图片,初步认识线条。 欣赏作品。 观察艺术作品,同桌讨论线条带来的感受,并分享讨论结果。 1.直线和曲线、粗线和细线、短线和长线等。 2.各抒己见。如:细线柔和、粗线粗犷、直线坚硬、曲线多变等。 参与线条游戏,体验线条的趣味性和多变性。 在教师引导下对线条形态进行分类: 叶脉一一曲线; 蜗牛壳一一螺旋线; 闪电一一折线; 蜘蚀蛛网一一弧线等。 观看视频,体会不同材料绘制线条的质感。 分小组试试用不同工具留下线条,并在小组内谈谈感受。观看示范,学习步骤。 自主创作,根据自己的想法,使用线条创作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发挥想象。 展示自己的作品,听取同伴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反思。 收纳好作品,准备本单元“我的自然画册”。 欣赏书法作品,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欢快流畅的线 变化:粗细、曲直、长短 形态:直线、曲线、螺旋线、折现.....
课题 3、涂涂抹抹的快乐 二单元主题 我与美丽大自然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激发一年级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培养他们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和创意的能力。本课与“我与美丽大自然”单元紧密相连,通过色彩探索,让学生体会自然之美,并将这份美通过画笔传达出来。一年级学生对色彩有着天然的热爱和兴趣,教师应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认识色彩搭配和表达细腻情感,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通过本课,学生不仅学习色彩知识,更在单元主题下深化了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表现,还能够在创作中体验色彩的美,培养艺术表达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对色彩的感知和使用不同工具进行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色彩的搭配方法,自由的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 学 目 标 1.识别大自然中的基本颜色。 2.学会使用不同的涂色工具,如油画棒、水彩笔等。 3.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和创意,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表现美丽的大自然。 4.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和色彩搭配能力。
课前准备 彩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展示包含丰富色彩的自然美景和动物图片。 问:看一看这些美景和可爱的动物,你能从中找到多少种色彩? 组织学生抢答,营造课堂氛围,引入课题。 展示《丹枫呦鹿图》中国画)《东方游乐花园》(油画)、《唐山第三空间综合体》(建筑)等作品。 组织学生同桌讨论: 1.你最喜欢哪件作品?其中有哪些颜色? 2.这些颜色让你感觉怎么样?它们让你想到了什么? 3.艺术家和设计师是怎样用色彩来创作的? 小结:大家发现,不同的颜色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比如红色让我们想到温暖的太阳,绿色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艺术家们很聪明,他们用色彩来表达情感,讲述故事。 任务一:用不同的涂色工具涂抹出有变化的色彩。 演示基本的涂色技巧,展示不同涂色工具涂出的色块。 问:不同工具画出的色彩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效果? 任务二:选择一种方法或材料表现丰富的色彩。 启发提问: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家,给我们的世界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你打算如何使用色彩来表达你的想法或情感? 实践任务:选择一种涂色工具或材料,创作一幅表现大自然丰富色彩的作品。 要求:1.用至少3种不同的颜色,色彩搭配丰富; 2.尝试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感情:3.涂色均匀,尽量不涂出外轮廓。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问: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它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拓展:展示用色彩装饰的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色彩运用到实物上,如装饰笔盒、书签等,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用色彩装点生活的方法? 小结:在实物上涂抹好看的颜色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使用色彩的技巧,更通过这些欢快的色彩,加深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感知和欣赏。每个人的画作都是一个小窗口,展示了我们与美丽大自然的独特联系。 观察图片,尝试识别并数出图片中的色彩种类。 同桌讨论,分享对艺术家使用色彩的看法和感受。 可能的回答:我看到了红色,让我感觉温暖和快乐,好像太阳一样。 我看到了紫色、粉色,让我感觉很梦幻。 这些颜色让画看起来很漂亮,它们帮助我知道画的是什么。 艺术家用了很多不一样的颜色:让作品看起来很有活力。 观察不同工具的涂色效果,分析不同涂色工具产生的质感以及效果。 大胆分享自己关于创作的想法。 自主创作,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工具和材料,创作个人作品。 学生自评、互评。 收纳好作品,准备本单元“我的自然画册”。 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课后可以选择一个实物进行色彩装饰。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涂涂抹抹的快乐 色彩 感受 红色 火热明快 黄色 明亮活泼 紫色 梦幻神秘...
课题 4、你拓我印的游戏 二单元主题 我与美丽大自然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拓印活动体验和探索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的肌理美,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本课,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物体和材料进行拓印创作,体验纹理和形态的美感,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一年级学生可能在拓印技巧的掌握和肌理选择上遇到挑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创作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引导他们理解拓印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对拓印艺术的理解和基本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拓印创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视角。
教 学 目 标 1.识别和描述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纹理。 2.学会基本的拓印技巧,如使用印章、海绵、树叶等进行简单创作。3.发挥想象力,利用拓印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4.形成对拓印艺术的兴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课前准备 画纸、画笔、各种拓印工具和材料,如海绵、树叶、硬币。颜料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课前“摸一摸”小游戏:准备纸箱,分别放入苹果、橘子等水果,请2-3名学生伸手摸并描述触感。 师:当我们用手去摸一个东西,我们感觉到的就是它的“肌理”,也就是它摸起来的感觉。肌理不光能摸出来,也能看出来。 展示自然界中不同肌理的物品。问:仔细观察,你们能感觉到它们的肌理吗? 师:大自然中有各种肌理,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问:如何用它们来创作作品?引入课题。 任务一:触摸各种肌理,留下它们的印迹。 1.演示如何拓印,用颜料印下指纹、将纸盖在树叶上并用彩铅涂抹。 问1:你们觉得这些印迹看起来怎么样? 问2:什么样的物品能留下印痕?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2.试一试:引导学生进行肌理拓印体验,解答学生疑惑,提醒学生用颜料拓印要注意趁颜料未干、用彩铅拓印力度适中、压紧纸张等。 任务二:运用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教师示范步骤: 1.印出底色; 2.小手拓印; 3.添画; 4.制作完成。 启发学生创意,问1:示范作品中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问2:你们想表达什么?怎样将这些肌理印迹有创意融入你们的作品? 根据学生的想法引导创意方法:联想、添画 实践任务:运用拓印的方法创作幅有关大自然的作品。 要求:1.拓印材料选择合理,印痕清晰: 2.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将印痕组成完整画面; 3.完成作品时保持桌面、自身的清洁。 展示用综合材料拓印、拼贴而成的画作,讲解还可以用各种材料拓印出有趣的画。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互评。问:你们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展示画像砖拓印视频。 问:你们觉得拓印艺术有什么作用? 总结:拓印的方法可以帮我们保留老的文化印迹。 通过《我与美丽大自然》单元,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画笔和色彩来描绘自然,还学会了用拓印来记录自然。我们发现,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眼晴可以看到的,更是我们的手可以触摸到的,我们的心可以感受到的。 让我们带着这份对自然的爱,继续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参与课前游戏,描述触感:苹果光滑、橘子粗糙等。 初步认识“肌理”的概念 观察不同肌理的物品。答:岩石一一坚硬、粗糙羽毛一一柔软; 叶脉一一凹凸不平等。 观看演示 答1:神奇、有若隐若现的感觉、花纹漂亮等。 答2:粗糙的或有凹凸不平花纹的。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拓印材料进行肌理拓印体验,尝试不同的拓印方法,体验不同肌理的印迹效果,期间记录下尝试遇到的困难,与老师交流。 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思考创意方法。如:可以将手印添画上叶子和根茎,组成“花海”;可以从手印联想到鸟儿的翅膀等。各抒己见。 自主创作,运用拓印技巧,结合自己的创意,创作一幅作品。 观察作品,在创作中继续探索使用新材料进行拓印。 展示自己的作品,听取同伴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反思。 收纳好作品,将4课内容形成本单元“我的自然画册”。 观看视频。 分享对拓印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讨论拓印在文化中的意义。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你印我拓的游戏 肌理、拓印 物品选择,凹凸不平,有花纹 创意方法:联想、添画
课题 1、我给瓶子穿“新衣” 三单元主题 我是生活小达人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瓶子,发挥想象力,为瓶子设计和制作新的外观,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实践可持续生活方式,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通过改造废旧瓶子,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一年级学生通常对色彩和图案有较高的敏感度,喜欢动手操作,但可能在工具使用和精细动作上存在挑战。学生可能对色彩搭配和设计布局缺乏经验,需要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教学重点 运用彩泥等不同的美术材料和工具装饰瓶子、对废旧瓶子的创新装饰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激发创意思维,为瓶子设计独特的“新衣”。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 2.学会运用彩泥等不同的美术材料和工具装饰瓶子。 3.发挥创意,为瓶子设计独特的“新衣”。 4.形成环保意识和初步的美术设计能力。
课前准备 彩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展示瓶子照片。 问:你关注过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小瓶子吗?看一看,这些瓶子的形状、色彩、材质等有什么区别 展示废旧瓶子乱扔的照片、清洁工人收集废旧瓶子的照片。 问:同学们,看到这些照片,你又有什么感受? 师:这些好看的瓶子却时常被遗弃在城市的角落,为我们城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问:这些瓶子怎样改造再利用, 让它们焕发新生呢? 那我们就举办一场“我是生活小达人”活动,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废旧物品、设计和制作环保艺术作品,最终在学校或社区展出。 引入课题。 任务一:说一说这些古代的瓶子和壶美在哪里。 展示《越窑青釉黄紬把瓷鸡首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古希腊黑绘陶壶》。 请学生同桌讨论: 1.你最喜欢其中哪个瓶子或壶? 2.说一说你觉得它美在哪里? 小结:从造型、色彩、花纹三方面小结,并讲解它们的历史意义。 任务二:用彩泥给瓶子穿上新衣服,想一想怎样改变瓶子的形状和颜色。 示范创作的步骤: 1.找出你想改造的瓶子。 2.选择喜欢的彩泥。 3.用彩泥包住瓶子,改变它原有的颜色和形状。 问:你们想怎么装饰你们的瓶子?有没有想要尝试的形状或颜色? 任务三:增加图案,为瓶子添趣味。 演示捏制图案的基本技巧。 问:你们看到了哪些装饰方法? 实践任务:创作属于你的独特作品,为瓶子设计独特的“新衣”。 要求:1.外形有趣、色彩丰富; 2.用揉、捏、搓、压等彩泥手法制作图案装饰瓶子; 3.完成后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学生动手装饰瓶子时,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问:“你们在装饰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需要老师怎么帮助你们?” 展示用不同材料装饰的瓶子,提示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装饰瓶子。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问:你们最喜欢自己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你从别人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总结:总结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和装饰技巧。 观察瓶子,分享自己的想法。 答:形状:有高有低、有胖有瘦、有的像水滴形有的像长方形等; 色彩:红黄蓝绿、多种颜色搭配等; 材质:塑料、玻璃、陶瓷、金属等。 预设回答:瓶子被乱扔很可惜、城市被污染了、很脏、清洁工人很辛苦等。 出谋划策。初步了解单元学习任务,进入情境。 了解废旧瓶子对环境的危害,激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进入本课学习。 同桌讨论、分享。 预设回答:我喜欢它将壶嘴设计成公鸡的样子(造型);我觉得它的颜色特别丰富,让人眼花缭乱(色彩);我喜欢上面黑色的花纹,这些花纹好像讲述了一个故事(花纹)…… 认真制作学习步骤。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构思自己的设计想法。 观察演示,学习不同的装饰技巧:揉、捏、搓、压、粘等。 根据设计想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动手装饰瓶子。 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用不同材料丰富自己的作品。 自评、互评。向同学展示自己的瓶子,分享创作过程和设计理念。 回顾课堂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板书设计 我给瓶子穿“新衣” 造型、色彩、花纹 揉、捏、搓、压、粘……
课题 2、瓶子大变身 三单元主题 我是生活小达人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将通过对废旧瓶子的再利用和改造,学习如何将它们变成有用的艺术品或实用物品,从而加深对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的认识。 本课与“我是生活小达人”单元紧密相连,强调利用创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本课学生会先画花纹草图再在瓶子上设计图案,形成简单的设计思维,也会小组合作完成瓶子最初的改造,在小组合作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本课,学生不仅学习到实用技能,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面对废旧瓶子进行创新改造
教学难点 激发创意思维,合作设计并实施改造。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废物利用”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 2.学会运用点、线、面对瓶子进行改造。 3.能够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实用功能或艺术价值的瓶子作品。 4.形成环保意识和初步的设计能力。
课前准备 画纸、画笔、颜料、各种废旧瓶子、卡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师:上节课我们试着给瓶子穿上了新衣,今天让我们更进一步,让这些瓶子变身成生活中的艺术品。 展示花纹丰富的废旧瓶子改造而成的花瓶或笔筒等。 问:如何给废弃的瓶子画上好看的图案,用它们美化我们的生活呢 引入课题。 展示《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涡纹彩陶罐》。 问:这些好看的瓶子和罐子体现着古人的勤劳与智慧。它们的花纹让你联想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识别花纹的名称。如花瓣纹、涡纹等。 展示大量彩陶图片。 问1:比一比,谁能从图中找到更多种不同的花纹? 问2: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点、线、面吗?这些漂亮的花纹是怎样用点、线、面组合而成的? 任务一:用点、线、面在纸上画出好看的瓶子。 师:作为小设计师,我们在设计瓶子之前可以先在纸上画出想法,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计划和设计,确保我们不会遗漏任何重要的部分。 示范步骤: 1.设计瓶子外形。 2.提取好看的图案。 3.画出完整的瓶子。 在学生创作时巡视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尤其是对能力较强完成较快的同学,可以要求进一步画出前后错落的瓶子、试着折一折、剪一剪让瓶子立起来。 任务二:如何制作一个有好看底色和图案的瓶子呢 示范演示: 1.给瓶子灌上带胶的浓颜料摇一摇。 2.给瓶身涂上颜色。 3.再添画图案。 4.制作完成。 实践任务:根据前面的设计想法,动手改造瓶子。 要求:1.巧用点、线、面装饰瓶子; 2.装饰又规律、不杂乱; 3.想一想你的瓶子可以有什么用途。 展示配色丰富的瓶子,提示可以给瓶子画上不同颜色的花纹。 展示评价:请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平面设计图和改造好的瓶子放在一起展示。问:说一说你用了哪些花纹装饰瓶子?你的瓶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总结:展示艺术家利用瓶子做出的艺术品。 问:塑料瓶经过艺术家的创意改造,变成了美丽的植物。你还有什么好创意呢 观察瓶子,了解废旧瓶子在经过装饰和改造后可以成为生活用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兴趣。 欣赏作品。 答:像花瓣、像水波、像波浪等。 答1:观察并抢答,菱形纹、网形纹、鱼纹、鸟纹、蛙纹、花瓣纹、人物纹、旋涡纹、圆圈纹等。 答2:回忆关于点、线、面的知识,思考如何将点、线、面组合为花纹。 观看教师演示。 构思自己要装饰的瓶子花纹。 画出外形有趣、有花纹装饰的瓶子。 认真学习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合作,先一起将瓶子制作为一个有好看底色的瓶子。 自主创作,动手改造瓶子。 丰富瓶子花纹的配饰。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分享自己设计的花纹和瓶子的功能。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拓展知识,大胆说出自己天马星空的想
板书设计 瓶子大变身 变身用途:画瓶、笔筒…… 花瓣纹、人物纹、旋涡纹、圆圈纹…… 点、线、面组合
课题 3、我用瓶盖来拼摆 三单元主题 我是生活小达人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我用瓶盖来拼摆》是一节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美术课,学生将利用废旧的瓶盖,通过拼摆和组合,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案或形象,从而学习到“废物利用”的同时,也锻炼了空间感和设计思维。 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技巧,还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环保理念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总结简单的排列规律、对瓶盖拼摆方法的掌握和创意思维的激发。
教学难点 如何将零散的瓶盖有效地组合成有整体感和美感的作品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2.总结出简单的排列规律,学会使用瓶盖等简单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3.发挥创意,拼摆出有意思的艺术作品。 4.形成初步的空间布局和设计能力。
课前准备 画纸、画笔、卡纸、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瓶盖、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请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瓶盖。 问:这些瓶盖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吗? 展示用瓶盖拼出的艺术作品。 问:瓶盖的大小和颜色五花八门,怎样利用它们拼摆出漂亮的画面 引入课题:瓶盖虽小,创意无限。让我们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瓶盖,拼摆出我们心中的绿色家园。 展示《平脱螺钿花鸟背八角镜》、七巧板拼图。 请学生同桌讨论:你能从图片中总结出怎样的摆放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归纳拼摆的规律。 任务一:摆一摆、摞一摞、添一添,用瓶盖玩出新花样。 师:接下来,请小组合作,我们用小组所有的瓶盖和小组所有同学的力量,一起用瓶盖玩出新花样。 1.摆一摆 用同样大小和同样颜色的瓶盖拼摆数字。 用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瓶盖拼摆图案。 问:你们觉得在拼摆时,颜色和形状的选择重要吗? 2.摞一摞 问:除了平面摆,可以立体摆吗?试一试,怎样用瓶盖堆出更大的形体。 3.添一添 示范用笔、纸、彩泥等材料给瓶盖添加细节。 任务二:用刚才尝试的方法和发现的规律,利用瓶盖和其他材料讲故事。 讲解步骤: 1.改造瓶盖。 2.根据瓶盖选择底纸。 3.添画。 4.拼摆瓶盖,制作完成。 实践任务:用刚才尝试的方法和发现的规律,利用瓶盖和其他材料讲故事。 要求:1.小组合作完成,共同拼出完整、有趣的小故事; 2.利用好瓶盖大小、色彩的规律; 3.小组间分工明确,友好合作。 学生动手拼摆时,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提示:除了拼成小玩具,瓶盖还可以拼成装饰品。 展示评价:将本单元创作的作品布置为“我是生活小达人”校园展览,装点班级和校园。 总结: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创作,我们看到了废旧瓶子在我们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让我们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和创造力,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庭,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实践我们的环保理念,让地球母亲永远年轻、美丽。 答:形状都是圆形,但有的高有的扁,色彩、大小、材质不同。 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技法创作兴趣。 同桌讨论,总结摆放规律: 颜色规律:按照颜色渐变或明暗变化的顺序排列; 位置规律:对称、旋转或重复的模式。 图案规律:模仿自然界中的元素,如花朵、太阳。 小组合作,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拼摆。 答:重要,颜色和形状的选择会影响图案的整齐程度,也能让图案变得更丰富。 在小组内试一试堆出更大的形体,总结规律:可以将瓶盖堆成长方形、三角形、圆筒形等,下部瓶盖要多而稳固,支撑上面的瓶盖不倒。 在教师引导下发挥想象。 学习步骤,初步构思。 小组讨论设计想法,动手拼摆瓶盖,使用胶水等工具固定图案。 拓展小组作品。 参与布展,互相欣赏作品,开展自评、互评。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我用瓶盖来拼摆 规律:颜色 渐变、明暗变化 位置 对称、旋转、重复 图案 模仿自然 摆一摆、摞一摞、添一添
课题 1、巧手捏花馍 四单元主题 我的家乡味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旨在通过花馍这一传统面点,让学生体验和了解中国的传统面塑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巧手捏花馍》这一课,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面塑的基本技巧,还能够在创作中体验和传承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 《巧手捏花馍》这一课还可以成为一个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传统美食文化的窗口,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本地的传统美食或手工艺,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教学重点 对花馍文化的了解和制作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花馍的文化意义。 在制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如色彩搭配、形状塑造等。
教 学 目 标 1.欣赏花馍的艺术美,识别其色彩、形状和装饰的特点。 2.使用超轻黏土等材料模仿制作花馍,掌握搓、压、切、捏等手法。 3.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的花馍。 4.了解花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尊重和欣赏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课前准备 画纸、画笔、超轻黏土、制作工具 剪刀、勺子、筷子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问: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食物吗? 师:老师都听得忍不住流口水了!其实,这些美食不仅色香味俱全,背后还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这单元,我们一起去探索。在本单元学习后,我们会组织一个“小小美食节”,到时候,你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家乡美食的魅力。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种有特色的美食。 播放花馍纪录片片段。 问:花馍是我国北方常见的食物,你知道花馍也能做出各种花样吗 引入课题。 展示《顾家馍》《大寿馍》等花馍作品。 请学生同桌讨论: 1.你们知道花馍通常在什么场合出现吗? 2.这些花馍上都有什么颜色和形象 3.它为什么被做成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小结并介绍花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花馍的形象和吉祥寓意间的关系。 任务一:了解制作花馍的方法和工具。 1.制作花馍的方法 配合图片,边讲解边让学生伸出双手在空中比划动作: 搓、压、切、捏; 剪、按、夹。 问:你们觉得制作花馍的哪个步骤最有趣?最难的是哪个部分? 2. 制作花馍的工具 猜―猜:这些花馍上的花样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把工具和相应的花馍连线。 小结:这些工具也可以配合使用。 任务二:用超轻黏土制作一个“花馍”。 示范步骤: 1.制作花瓣。 2.组合花朵。 3.点缀装饰。 4.制作完成。 实践任务:用超轻黏土制作一个“花馍”。 要求:1.用2种以上制作花馍的方法:搓、压、切、捏等; 2.巧用工具,使用时注意安全; 3.为制作的花馍形象赋予吉祥的寓意。 提示:巧用各种工具和配色,让“花馍”更漂亮。 展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拼摆组合制作好的“花馍”,放在合适的环境中展示。 总结:花馍饱含着祝福。把你的心意放进花馍,送给家人和朋友吧! 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独特的美食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承。让我们带着对花馍的欣赏,去发现和了解更多家乡的传统美食,成为传播家乡文化的小小使者。 学生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 留下悬念,对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做好学习准备。 观看纪录片,分享对花馍的初步印象。 观察花馍图片,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桌讨论、分析。 1.花馍通常在节日或者生日的时候出现,它代表着快乐和祝福。 2.红、黄、绿等。还有兔子、猴子、桃子等形状。 3.人们通过做不同形状的花馍,希望给我们好运和幸福,比如鱼形状的花馍代表年年有余,桃子形状的代表长寿。 伸出双手在空中比划动作,学习制作花馍的方法。 回想动作,分享自己决得有趣或最难的步骤,加深印象。 猜测工具,尝试将工具与花馍连线。 勺子可以挖、压等; 剪刀可以剪等; 筷子可以夹、戳等。 学习步骤。 按照教师要求用超轻黏土自主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布置本课小展览,互相介绍、欣赏花馍作品,开展自评、互评。 分享自己想要送给的人和原因。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巧手捏花馍 形象、色彩——寓意吉祥 方法:搓、压、切、捏 剪、按、夹
课题 2、巧做花点心 四单元主题 我的家乡味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巧做花点心》是美术课程中的一课,旨在通过制作具有家乡特色的点心,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面点艺术。本课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巧做花点心》这一课,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面点的基本技巧,还能够在创作中体验和传承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理解点心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和表达点心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特点。
教学难点 在点心制作中实现色彩和形状的协调。 设计出既具有个性又符合文化特色的点心。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点心及其文化背景。 2.使用超轻黏土等材料模仿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点心模型。 3.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的点心。 4.了解点心在不同文化和节日中的意义,培养对传统美食文化的尊重和兴趣。
课前准备 课前在家长帮助下提前收集地方特色美食的资料、画纸、画笔、超轻黏土、制作工具(剪刀、勺子、筷子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展示评价 六、奇思妙想 展示各种传统美食的图片。 问:你们认识这些美食吗? 饺子、元宵、粽子、月饼、麻花、烧卖、小笼包……美食可真多,你能做出几种呢 引入课题。 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点心图片,如“虎街蛋”混沌礼馍、贴着万年青剪纸的“红蛋”。 问1:说说它们造型或色彩上吸引你的地方。 问2:结合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知识,猜猜这些点心有哪些特别之处? 小结:在民间艺人的巧手下,美味精致的点心、小吃让人眼前一亮。 任务—:分小组做一个调查吧。 给学生讲清楚小组调查的要求。包括分组情况、任务分工、问题、制作表格的方法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调查问题: 1.你知道哪些地区的特色美食和小吃 2.它们的模样和做法有什么不同 3.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 组织学生小组分享,提示地方美食的形状、颜色特征。 任务二:用超轻黏土制作出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美食”。 问:了解到这么多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你想制作哪一种?如何在制作中加入独特的地方特色? 实践任务:用超轻黏土制作出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美食”。 要求:1.尝试制作1-2种不同的形状的“美食”; 2.色彩搭配丰富,制作手法多样; 3.制作的“美食”具有地方特色。 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美食”吧。 如:卡纸、泡沫网、蛋糕盘等。 展示评价:邀请每位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超轻黏土点心作品,分享他们对家乡味道的个人情感和记忆。 总结:今天,我们用巧手捏出了花点心,每一种点心都讲述着家乡的故事,传递着家乡的温暖。 希望大家能够和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和家人一起用真的食材制作一道点心吧。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也分享你们对家乡味道的理解和感悟。 观察美食图片,分享自己认识的美食:红糖糍粑、凤梨酥、馒头、花卷、荷花酥、粽子、水饺等。 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 猜测民间点心的特别之处: 礼馍是中国传统民间礼仪庆典、岁时节日中用面粉特意加工、精心装饰而成的一种富有意味的食品,流行于山西省各地。 万年青是一种常绿植物,将万年青剪纸贴在鸡蛋上,既美观又能增添吉祥寓意。 小组讨论,简单填写表格并分享。 打开思路,将发现到的地方特色和自己创作的想法结合,说出自己的创意。 自主创作。 可以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美食”。 自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短的介绍,包括创作灵感、使用的颜色和形状,以及最满意的部分。 互评:其他学生在展示结束后,可以对展示的作品提出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回顾本课,再次体会美食与家乡文化间的联系。回家后与加入分享感悟。
板书设计 巧做花点心 美食文化 | 家乡文化
课题 3、小小美食节 四单元主题 我的家乡味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是《我的家乡味》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节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美术课,学生将通过策划、组织美食分享会,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获得完成作品成就感,互相分享对美食文化的体会,并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尝试策划美食节,教师在必要时做引导和提示,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理解美食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和表达不同地区美食的文化特色。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出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富有个性的美食展览。
教 学 目 标 1.欣赏不同地区美食的独特风格和美学特征,形成对美食色彩、形状和装饰的审美感知。 2.学会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制作美食模型。 3.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的美食展览。 4.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课前准备 画纸、画笔、卡纸、剪刀、固体胶、超轻黏土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奇思妙想 展示《文会图》。 问:这幅画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展示现代庙会、美食节等活动照片。 问:你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引入主题:美食不仅好吃好看,还能传情达意。今天让我们用前两节课的作品,举办一个“小小美食节”,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一:确定主题 展示小型美食展的图片和布置案例,提示学生可以采用的主题和展示形式。 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讨论想展示的美食类型和展示形式。 请学生小组讨论: 1.你们想展示什么样的美食? 2.打算用什么展示形式?” 听取学生想确定的展览主题和展示形式,给出建议。 活动二:展览准备 1.制定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参加“小小美食节”需要的准备工作。 问:刚才各小组都定下了主题。为了参加“小小美食节”,还要做哪些准备?先制定一个展示计划吧。 2.开始实践 提示实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做一做:制作特色“美食”,可以优化前两节课的作品,可以采用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材料; 摆一摆:拼摆好看的“美食”,注意用上前面所学的拼摆规律; 讲一讲:讲讲“美食”背后的故事,现在组内讲一讲,再在展览时其他同学来参观时为他们讲一讲; 画一画:思考什么样的菜单更吸引你 为你们小组的美食展设计一份菜单,更好地宣传你们的展位。 活动三:布置展览 设置展示区,指导学生布置自己的作品:快把这些“色、味、形”俱佳的“小点心”展示出来吧! 给每名学生分发几枚贴纸,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小组的展示。 展览结束后,问:哪组“美食”更受欢迎 总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用自己的双手体验了制作过程,更了解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家乡文化的小小传播者,用你们的作品和热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继续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更多的美。 答:这幅画中的人们在品尝桌上的美食、在聊天。 《文会图》描绘了文人学者以文会友,喝茶饮酒赋诗场景的画面,桌面上摆满了装着美食的盘碟,而文人们一遍品尝,一遍聊天。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如:美食很好吃、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很开心、吃到了某个地方的特色小吃等。 欣赏图片,初步构思。 组建一个美食小分队,分组讨论要展示的“美食”和展示形式。 分小组讨论,确定美食主题和展示方案。 如:山西花馍美食展,用面塑的展示形式、川菜美食展,用绘画和立体手工结合的展示形式等。 定好主题后报给老师。 小组讨论具体的准备,如创作作品、工具、装饰、合适场地等。 做一做:选择添加更多的细节或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制作特色“美食”。 摆一摆:运用之前学习的拼摆规律,如对称、重复等,将制作好的“美食”调整摆放位置,确保整体布局美观、平衡。 讲一讲:在小组内练习讲述自己作品背后的故事或文化意义。可以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遇到的挑战以及作品所代表的家乡特色。 画一画:思考什么样的菜单设计更具吸引力,例如使用明亮的颜色、有趣的字体或诱人的图片,为小组的美食展设计一份菜单,添加图案和文字描述。 将制作的美食模型摆放在展示区,准备向同学们介绍,分享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家乡美食的魅力。 同学们相互参观,将贴纸送给喜欢的展位。 开展自评、互评,再根据大家的评价调整自己的展示方式。 回顾本课及本单元,总结收获
板书设计 小小美食节 1.确定主题、展览形式 小小策展人 2.创作、拼摆、讲述、宣传 美食文化传承人 3.布置展览
课题 1、巧剪小团花 五单元主题 我的家乡味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巧剪小团花》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体验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动手实践学习团花剪纸的基本技巧。通过学习剪制小团花,学生不仅能够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 本课还是剪纸教学的起始课。作为民族手工艺的一种,团花剪纸具有用材简单,适合学生学习、掌握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包括剪刀使用的安全问题、图案设计的复杂性以及精细动作的协调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理解团花剪纸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团花剪纸的基本剪法和图案设计,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剪纸作品。
教学难点 团花的剪法。 设计出既具有传统特色又富有个性的团花图案。
教 学 目 标 1.欣赏团花剪纸的艺术美,识别剪纸中的基本图案和对称性。 2.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表现简单的团花图案。 3.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剪制具有个性的团花图案。 4.理解贴窗花是我国的传统民俗,增强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课前准备 画笔、彩纸、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奇思妙想 师: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要迎来新年了,我们周围的世界将变得红火而喜庆。在“红火中国年”这个单元里,我们将一起感受节日的喜悦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我们还会一起举办“新年联欢会”,庆祝新年的到来。 问:以前你和家人是怎样度过新年的?你们会做些来什么庆祝新年? 展示贴窗花的照片。 师:过年时,许多地方有贴窗花的习俗。我们也学着剪一剪,剪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祝愿。 师:简单介绍团花剪纸的历史:团花剪纸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团花剪纸历史悠久,运用广泛,是常见的窗花剪纸样式,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 任务一:寻找团花剪纸的特点。 展示《对马团花》、其他团花和民间普通窗花。 请学生小组讨论: 1.同样都是窗花,团花剪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的形状、图案、色彩有什么特点 2.猜一猜为什么人们要选择这样的形状、图案、色彩? 小结:团花剪纸远看花团似锦,近看花中有意,团团相聚。中国人用这种艺术作品装饰新年,并表达对幸福和团圆的希望。 任务二:了解团花剪法。 完整演示一次团花剪纸的全过程,展示步骤图,并讲解如何看步骤图(虚线是折痕,剪刀是剪断等)。 分解步骤,并配合口诀,要求学生拿出一张方形彩色纸,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尝试: 1.对折纸张。 2.再对折。——“对折再对折,变成小方块。” 3.斜向对折。——“斜角折一折,形状更特别。” 4.在对折好的纸上剪出花样。——“拿起小剪刀,剪出花模样。” 5.制作完成。——“轻轻展开来,团花真美丽。” 预留时间给学生尝试,询问学生的问题,请同学帮忙解决疑难。 任务三:用不同的折法和剪法剪出丰富的团花图案。 展示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邓文雅,以及团花的不同折法。 实践任务:按照示例,撕、剪出几种不同样式的团花吧。  要求:1.大胆尝试,剪出独一无二的团花;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展示团花彩灯、团花挂件等。 提示学生课后可以将团花剪纸制作成装饰品。 展示评价: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作品首尾粘贴制作拉花并粘贴在教室里,引导学生开展评价。 总结:展示剪纸风格的包装设计、剪纸风格的城市公共艺术等。请学生分享还可以怎样利用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美化我们的生活 融入单元情境。 根据自己的经历回答,如:吃团圆饭、收红包、包饺子、贴窗花、贴对联等。 认真听讲,了解团花的历史。 对比欣赏作品。 小组讨论,对比两种剪纸窗花,重点分析团花剪纸的特点。 预设回答:1.形状:大部分是圆形的。 图案:有马的图案、花的图案等。图案都是对称、重复、放射状的。 色彩:绝大多数都是红色的,是同一种颜色。 2.因为圆形象征团圆;图案好看、寓意吉祥;红色看起来喜庆等。 仔细观看示范,观察每个步骤的细节。 拿出一张方形彩纸,跟随课件上的步骤图和教师的口诀,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尝试。 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对折时出错;剪开后图案断连(原因是横向剪断或是把中心角连着边缘剪断)等。 学生间互相解答问题,可以共同约定:用笔在不能翻开的一角(中心角)涂黑,在下一个步骤时不能把这个角连着边缘剪断等。 自主创作,可以小声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后可以尝试将团花制作成装饰品。 将作品首尾粘贴制作拉花并粘贴在教室里。 自评、互评。 拓展本课知识,思考如何将剪纸艺术用来美化平常生活。
板书设计 巧剪小团花 形状:圆形 图案:对称、重复、放射状 色彩:红
课题 2、巧手饰新年 五单元主题 红火中国年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巧手饰新年》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新年拉花装饰,并美化班级环境,体验中国新年的喜庆氛围,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剪纸的手法创作团花作品,对剪纸创作的手法和新年装饰的审美文化都有了一定了解。本节课教师可采用直观演示、分步骤指导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思考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好前面的知识,进一步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在创作中体验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新年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拉花装饰的制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拉花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拉花的剪法。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教 学 目 标 1.欣赏拉花装饰的艺术美。 2.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用折、剪、粘等方法,制作具有节日气氛的新年拉花。 3.创新使用不同的折剪方法,剪出有个性的新年拉花,美化班级环境。 4.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课前准备 画笔、彩纸、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奇思妙想 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欣赏上节课粘贴在教室里的团花剪纸作品。 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制作团花剪纸,你们还记得这些漂亮的团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师:上节课我们用折、剪的方法,制作出了红红火火,象征团圆的团花。单个团花连起来就变成了拉花。 问:你能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更美观的拉花呢 让我们制作出更多拉花装饰,为“新年联欢会”做准备吧。 引入课题。 任务一:学习直接剪出拉花的方法。 展示直接剪出的拉花实物(单条、网状、螺旋),展开拉花、合上拉花,让学生观察拉花的展开和合拢状态。 问:猜一猜,这些拉花是怎么剪出来的? 试一试:是不是像你猜测的那样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彩色纸和剪刀,按照刚才你的想法尝试着剪一剪,限时2分钟。 提出观察到的学生在制作时失败的问题,请完成的学生作为“小老师”解答。 任务二:巧用折剪方法,剪出不一样的花样。 展示折剪剪出的拉花实物(塔状、图案相连状等)及示意图。 示范图案相连状拉花的制作步骤: 1.先将纸纵向对折,再横向对折。 2.画出鱼的轮廓。 3.按轮廓剪出小鱼。 4.完成作品。 实践任务:合作剪出几组以红色为主色的拉花,用它们装饰教室、布置舞台。 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剪出至少1件1米以上的拉花作品; 2.方法多样,可采用首尾粘贴、直接剪、折剪等方法; 3.安全使用剪刀,保持教室整洁。 问:你还能剪出什么样的拉花 怎样加工才能让拉花更好看 展示评价:请学生将拉花作品装饰在教室里的合适位置,有余力的同学制作其他装饰,共同为下一节课的“新年联欢会”布置舞台。 总结:看到我们的教室变得这么漂亮,你们是不是也感受到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呢?这些拉花不仅装饰了我们的教室,更为我们下一节课的“新年联欢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期待每位同学都能在新年联欢会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享受节日的快乐! 欣赏装扮的教室的团花作品,回顾上节课的剪纸技巧,分享自己的剪纸经验。 了解拉花的含义。 产生对拉花装饰制作的思考,进入本课学习。 观察教师展示的拉花实物,观察它们的变化和特点。 提出自己的猜测:平着剪、不剪断、交叉着剪、螺旋剪等。 拿出一张彩色纸和剪刀,按照刚才的想法尝试着剪一剪。 大部分学生能成功,失败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拉花拉不开、不小心剪断、剪时没按规律断口混乱、可以剪单条拉花但不会剪网状拉花等。 根据交流总结出剪拉花的规律:剪得深一点、不能剪断、左一刀右一刀交替、通过折叠剪网状拉花等。 小组讨论、展学。 开拓思路,发现拉花的多样剪法,构思自己的拉花如何创作。 学习拉花的折剪方法和步骤。 小组创作,先共同讨论制作的方式和灵感,再由小组长安排分工,合作完成拉花作品。 提出更多美化拉花的创意,如:折剪不同的图案、在拉花的头和尾粘贴不同装饰。 装饰教室,布置舞台,注意要保证安全,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欣赏拉花作品。 回顾本课,总结收获,提前了解下节课学习的内容,下课后开展预习和准备工作。
板书设计 巧手饰新年 制作技巧:首尾粘贴 直接剪出 巧用折剪
课题 3、最爱中国红 五单元主题 我的家乡味
教材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与“红火中国年”单元紧密相连,通过红色元素的运用,加深学生对新年文化的认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的象征意义。 通过前两课学生已经对中国新年的节日特点有了理解,并为本课的“新年联欢会”有了一定准备,本课要继续让学生综合探索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对红色已经有感性的认识,但对颜色文化的深层理解不足,特别是红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在革命文化中的意义。因此教师可采用情感引导等策略,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体会,并形成“最爱中国红”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表达中国红的文化意义
教学难点 组织新年联欢会,恰当地运用红色,表达喜庆和吉祥的情感。
教 学 目 标 1.理解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欣赏中国红的独特美感。 2.使用红色设计并制作具有新年气氛的节日装饰,装饰环境烘托节日氛围。 3.发挥创意,开展“最爱中国红”主题班级新年联欢活动。 4.了解中国红的文化寓意,增强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收集红色事物、阅读红色故事、准备节目)、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学习情境 二、艺术欣赏 三、感知体验 四、创想实践 五、奇思妙想 师: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之一。我们一起举办一次红色主题的新年联欢会吧。 活动一:品红色感受 展示节日和生活中的红色事物。 请同桌讨论: 1.找一找生活中的红色事物。 2.说一说红色带给你的感受。 小结:红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喜庆﹑吉祥、热情。 活动二:悟红色精神 展示红旗、红领巾、红星。 问1:你们知道这些事物是什么吗? 问2:这些事物象征着我们的国家,象征着少先队,为什么这些特殊的事物也都是红色? 教师讲述或请知道红色爱国精神内涵的学生讲述红色故事。 《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名叫潘冬子的小男孩,他的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他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帮助红军,对抗侵略者。比如,他们利用红星作为信号,引导红军进行战斗。红星在这里象征着希望和胜利。 红领巾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勇敢的人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他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和坏人作斗争。这些勇敢的人中,有很多是共产党员,他们非常勇敢,不怕牺牲。红色是这些勇敢的人的颜色,它代表了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红领巾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火种,点燃我们心中的热情和梦想。 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组织红色主题的新年联欢会。 问:如果要举办一个红色主题的新年联欢会,你们会准备哪些红色的装饰和节目?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新年联欢会做准备。 提前安排好两名小主持人,单独指导他们准备主持。 举办红色主题新年联欢会,在布置好的舞台上表演节目。 师:新年联欢开始了,让我们演起节目,迎来红火的中国年。 师:从巧剪小团花到布置我们的教室,从讲述红色故事到举办新年联欢会,每一项活动都将让我们更加贴近这个充满欢笑和祝福的时刻。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巧手装扮新年,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新年背后的文化深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我们根植于心的中国红,那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家园。新年快乐,愿你们的每一天都像这新年一样红火、快乐、充满希望! 观察图片,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红色物品和相关经历。 同桌讨论并分享看法: 1.布老虎、红喜字、古建筑的红墙、红色的中国结等。 2.喜庆﹑吉祥、热情、温暖等。 答1:红旗、红领巾、红星。 答2:学生做出猜测,有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出红色是革命先辈鲜血的颜色、抗日时期的英雄队伍是红军等想法。 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在中国还有着象征热爱祖国、坚强勇敢、坚定不屈的特殊含义,在心中播下学习革命先烈,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种子,培养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全班内讨论、制定联欢会的初步计划。如:除了之前的团花、拉花,还可以装饰灯笼、福字等;可以有唱歌、舞蹈、民乐、武术、红歌、讲红色故事等节目。 小组准备红色装饰并准备表演节目。 开展新年联欢会。 联欢会主要环节: 舞蹈跳起来; 民乐奏起来; 红歌唱起来; 国粹秀起来; 武术练起来…… 回顾本单元,激起对中国红的热爱,激起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板书设计 最爱中国红 品红色感受——喜庆﹑吉祥、热情…… 悟红色精神——热爱祖国、坚强勇敢…… 新年联欢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