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做个明白的劳动者1.【2024·江苏·高考真题】应届大学毕业生邱某在应聘某农业公司职位时,人事经理陈某通知邱某来公司面谈,邱某对劳动报酬、试用期、福利待遇等感到满意,双方当即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周后,邱某开始上班。其后,陈某希望邱某能将闲置的农村老宅质押给公司,并将老家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公司。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报酬、试用期、福利待遇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②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起,邱某与该公司建立劳动关系③若将闲置的农村老宅质押给公司则违反物权法定原则④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目的在于实现土地的使用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吉林·高考真题】小赵与某公司自愿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公司聘任小赵为项目经理,每月向其发放工资。小赵遵守公司制度,每天按时打卡。几个月后,小赵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致残,要求给予工伤待遇,遭到公司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赵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故不应享受工伤待遇②若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小赵不能申请劳动仲裁③小赵与公司自愿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有效④小赵与公司签订合作经营合同,但形成了劳动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浙江·高考真题】某生物公司与刘某订立劳动合同。在合同中,该公司聘请刘某担任公司销售处总经理,并强制要求优先使用刘某享有的一项发明专利。1年后,该公司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双方发生争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公司可以不经刘某同意,强制实施其发明专利②该公司与刘某之间相关合同约定,违反了劳动合同订立原则③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刘某应先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④刘某若不愿意履行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福建·高考真题】郑某入职某游戏公司,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与公司口头约定:郑某从事游戏测试工作;公司每月支付工资2万元,一半以现金支付,一半以公司游戏币支付;郑某自愿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入职后,郑某因醉驾被追究刑事责任。本案中( )①公司与郑某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②公司支付郑某工资的方式是合法的③郑某自愿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是无效的④郑某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司有权开除郑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天津·高考真题】16周岁的小刘与某保安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中约定:“法定节假日一律不得休假”。今年“五一”来临之前,小刘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月有余,计划“五一”期间回家探亲,向单位相关负责人请假未被批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刘与保安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B.小刘可以直接向保安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C.小刘作为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D.小刘不应享受劳动法规定的对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6.【2023·重庆·高考真题】甲(17周岁)与乙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从事仓储管理工作。合同中甲承诺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后果自负。甲因在工作时间经常打游戏导致所管理物资多次丢失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未成年人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不能生效B.甲作出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且后果自负的承诺有效C.若甲和乙公司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甲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D.甲因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乙公司可据此解除与甲的劳动合同7.【2023·广东·高考真题】甲公司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为2年,每周休息1天,若遇公司业务繁忙,须无条件接受安排,每2周休息1天。公司公布施行的《安全生产规程》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遂解除其劳动合同。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②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③《安全生产规程》有关工伤的规定合法④劳动合同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山东·高考真题】甲公司与彭某的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每月为彭某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由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补偿,否则暂停发放下月工资”。后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又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每晚直播3小时,时段和专勤事宜由乙公司统一安排。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②甲公司只要发现彭某为乙公司直播,就有权直接解聘彭某③彭某应与乙公司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④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私立高中招聘的语文教师万河,出版《蓓蕾诗选》时采用了自己所教学生小童的两首诗歌。小童认为万老师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学校因此解除与万河的劳动合同。万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下列说法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①因两起案件相互牵连,法院应当将两案合并审理②若小童与万河达成庭外和解,则学校不能仅以师生发生诉讼关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③小童起诉万河属民事诉讼,若不能证明该两首诗歌为自己的作品,则承担败诉后果④若万河在《蓓蕾诗选》中指明作者小童和作品出处,则构成作品的合理使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江西·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日,某校组织小李等同学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不少居民前来咨询。孙某:“我上个月找了份工作,现在还在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昨天公司通知要辞退我,理由是:我才17岁,还是未成年人,而且这岗位需要去外地出差,到时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公司辞退我的行为是否合法?”王某:“不久前,我在义卖活动中从张某手中购得一幅画,后来有一位画家找到了我,要求取回该画。经了解,该画是画家送给张某的,两人还约定了该画只能用于收藏、不得转让。画家是否有权取回?”若你是小李,请你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两位居民的问题并说明理由。11.【2024·安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9月,江某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江某的工作岗位为办公室文员,工作地点为H市。2023年9月,公司进行人事调整,将江某的工作地点由H市变更为w市,江某拒绝这种安排。公司以江某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将其辞退。江某认为公司的辞退行为违法,于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江某到公证处,把她和公司相关领导之间关于工作地点变更的社交聊天记录办理了公证;之后,江某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主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023年10月,在仲裁员的调解下,双方就赔偿金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公司于一个星期内向江某支付赔偿金10000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角度谈谈如何做一个明白的劳动者。12.【2023·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公司因无故开除员工于某,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承担赔偿金1万元。因不满仲裁结果,该公司在支付赔偿金时,将1万元纸币兑换成100多斤重的硬币,令于某气愤不已。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于某若不服裁决,如何进一步维权;公司履行裁决的行为侵犯了于某什么权益,说明理由。13.【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沈某大学毕业后与周某共同投资设立“某市创美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恰逢全国“两会”,沈某了解到神舟十五号将在年底前与神舟十四号在太空“会师”,于是决定以“神舟美绘”为主题,采用抽象画的方式呈现会师美景,并应用于创意解压系列产品。客户对此颇为青睐,遂与创美公司签订《独家许可使用合同》。创美公司要求全体员工对产品研创严格保密。两个月后产品研创成功,在准备履行合同时,发现市面上出现花样几近相同的抱枕。经调查:员工徐某在朋友圈发工作照片时带入该画样,朋友孙某点赞转发后,被A公司发现并用于自己的产品。客户遂主张违约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创美公司是否有权向A公司、孙某、徐某请求承担责任;若创美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承担违约责任,沈某和周某是否承担清偿责任。请分别说明理由。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D D C D C D A B C1.D【解析】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试用期、福利待遇属于可备条款,①错误。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②错误。物权法定原则要求,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若将闲置的农村老宅质押给公司则违反物权法定原则,③正确。用益物权对应的是物的使用价值,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目的在于实现土地的使用价值,④正确。故选D。2.D【解析】公司聘任小赵为项目经理,每月向其发放工资。小赵遵守公司制度,每天按时打卡。小赵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因此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①错误。劳动争议仲裁不需要签订仲裁协议为前提,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商事仲裁需要签订有效的仲裁协议为前提,②错误。 订立合同有效必须合法,自愿订立但是内容不一定合法,因此不当然意味着合同有效,③正确。小赵与某公司自愿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公司聘任小赵为项目经理,每月向其发放工资。小赵遵守公司制度,每天按时打卡,虽然是经营合同,但是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④正确 。故选D。3.C【解析】“该公司聘请刘某担任公司销售处总经理,并强制要求优先使用刘某享有的一项发明专利”,这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②正确。发生劳动争议,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1年后该公司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而双方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调解,刘某若不愿意履行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④符合题意。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①说法错误。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刘某可以(而不是应先)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③说法错误。故选C。4.D【解析】郑某与公司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①说法错误。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不能以游戏币支付,②说法错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劳动者享有的法定权利,不能以约定的方式来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或劳动者的法定权利,③说法正确。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④说法正确。故选D。5.C【解析】合同约定:“法定节假日一律不得休假”,符合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形,因此该劳动合同关于休假部分无效,并不是全部无效,A错误。关于劳动争议须先仲裁再诉讼,不经仲裁不得诉讼,因此小刘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B错误。休息休假属于劳动者的合法权利,C符合题意。材料中小刘16周岁,属于未成年人,国家对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劳动保护,D错误。故选C。6.D【解析】民法典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材料中甲虽然17岁,但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与乙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有效,A错误。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故该题案例中甲做出的承诺无效,B错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甲和乙公司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甲应该先仲裁,C错误。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甲与乙签订劳动合同,但因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未履行相应义务,故乙公司可据此解除与甲的劳动合同,D正确。故选D。7.A【解析】王某入职3个月后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为2年,每周休息1天,若遇公司业务繁忙,须无条件接受安排,每2周休息1天,公司与王某关于休息时间的约定违法,侵犯了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①②符合题意。劳动保护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公司要求员工注意安全,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公司概不负责”,这一规定不合法,③排除。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④说法错误。故选A。8.B【解析】依据《劳动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彭某向公司全额支付社保和公积金的行为违法,因此彭某有权主张与甲公司合同中的“全额支付补偿”条款无效,①正确。彭某不满到手的工资太少,遂在乙公司兼职销售直播。如果不影响彭某与甲公司的合同约定,甲公司无权直接解聘彭某,②排除。双方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并非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③排除。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甲公司暂停向彭某发放工资,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④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这是两起不同的民事诉讼,适应的法律不同,法院不应当将两案合并审理,①错误。若小童与万河达成庭外和解,则学校不能仅以师生发生诉讼关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②正确。小童起诉万河属民事诉讼,若不能证明该两首诗歌为自己的作品,则承担败诉后果,③正确。因万河在《蓓蕾诗选》中采用小童的两首诗歌属于商业性质,即使指明作者和出处,也不是合理使用,可以是法定许可使用,④错误。 故选C。10.①劳动者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孙某17岁已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因为未成年人和需要外地出差而辞退孙某,不符合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因此公司辞退孙某的行为不合法。②本案中该画家送给张某的画,属于赠与合同,该合同合法有效。但是张某将该画用于公益性质的活动中,因此赠与人不能随意撤销赠与,所以画家无权取回。(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民事权利与义务、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公司因孙某17岁,属于未成年人,而且这岗位需要去外地出差,到时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为由辞退孙某。→可调用的法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本案中以孙某未成年且需要外地出差为由,不符合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关键词②:画家送给张某一幅画,两人还约定了该画只能用于收藏、不得转让。我在义卖活动中从张某手中购得一幅画,该画家要求取回该画。→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本案中张某将该画用于公益性质的活动中,因此赠与人不能随意撤销赠与。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1.①劳动者入职时应认真审阅劳动合同内容,熟知各项条款,特别是关乎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合同期限等重要事项。②在企业提出变更劳动合同条款时,劳动者有权拒绝不合理之处。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劳动者应勇于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③劳动者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支持,且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积极收集并保存证据;若协商无果,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在本案中,江某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经过仲裁调解最终获得赔偿金。【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劳动者的维权途径、劳动合同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江某的工作岗位为办公室文员,工作地点为H市→可联系教材知识劳动合同。关键词②:将江某的工作地点由H市变更为w市,江某拒绝这种安排→可联系教材知识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劳动者应勇于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关键词③:把她和公司相关领导之间关于工作地点变更的社交聊天记录办理了公证→可联系教材知识劳动者的维权途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2.于某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履行裁决的行为侵犯了于某的人格尊严。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是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公司的行为属于故意为之,存在主观过错,而且其行为损害了于某合法权益,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法律与生活综合考查试题,本题包括如何进一步维权、侵犯了于某什么权益、说明理由三个小问,考生解答此题时需结合材料逐问回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承担赔偿金1万元,若不服裁决→可联系教材: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词②:该公司在支付赔偿金时,将1万元纸币兑换成100多斤重的硬币,令于某气愤不已→可联系教材公司履行裁决的行为侵犯了于某的人格尊严。理由是关于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3.①客户与创美公司签订《独家许可使用合同》,转移该图样的著作使用权,客户享有该图样的使用权。未经允许,其他人不能使用该作品,否则构成侵权,故客户主张违约责任。A公司未经允许,将该图样用于自己的产品,构成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创美公司要求全体员工对产品研创严格保密,徐某却在朋友圈发工作照时带入该画样,导致画样外流,根据民法典和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有保密义务,徐某应承担相应责任。朋友孙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该信息,属于善意第三人,但转发行为造成了严重影响,应立即删除该信息,消除影响,赔礼道歉。②沈某与周某共同投资设立“某市创美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创美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认缴出资承担有限责任,所以,创美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承担违约责任,沈某和周某不承担清偿责任。【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创美公司是否有权向A公司、孙某、徐某请求承担责任;若创美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承担违约责任,沈某和周某是否承担清偿责任。解答时,需要调用知识产权、著作权、劳动者义务等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客户与创美公司签订《独家许可使用合同》→可联系教材知识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关键词②:A公司未经允许,将该图样用于自己的产品→可联系教材知识著作权使用的界限;关键词③:创美公司要求严格保密,徐某却在朋友圈发工作照时带入该画样→可联系教材知识劳动者的保密义务;关键词④:朋友孙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该信息,造成了严重影响→可联系教材知识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关键词⑤:沈某与周某共同投资设立“某市创美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可联系教材知识有限责任公司责任承担方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本题以法律案件实例设置问题情境,知识范围限定法律与生活,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从知识产权、著作权、劳动者义务、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等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