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梳理手册
10.1 劝学
基础知识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虽有槁暴(“有”同“又”,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
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
一词多义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佛印绝类弥勒(副词,非常)
络绎不绝(动词,间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形容词,壮健,强盛)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名词,强劲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形容词,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副词,勉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副词,假装)

吾尝歧而望矣(动词,向远处看)
先达德隆望尊(名词,声望,名望)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见)
博闻强识(名词,见闻,见识)
声闻于野(动词,传播)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青,取之于蓝(介词,可译为“从”)
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不译)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助词,表停顿)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代词,……的人)
子瑜者,亮兄瑾也(“……者,……也”结构,表判断)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
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声非加疾也(古义:劲疾。今义:疾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词类活用
(1)动词的活用
不积小流(动词作名词,水流)
(2)名词的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上”,向上;“下”,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3)形容词的活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事)
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句式积累
(1)判断句
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即“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水寒”)
二、常识积累
文化常识
君子: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逐渐成为“有德者”的称谓。在儒家系统中,君子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仪规范的人”。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蛟龙:蛟龙和龙都有强大的力量,但是有邪正之分。我国古代传说中,蛟龙在冰冷的水中潜藏五百年之后,能够羽化成龙,升天而去。
骐骥:骏马。骐,指有青黑色纹理的马。骥,指千里马。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眭”,跨出两脚为“步”。
驾:一天的行程。
文学常识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在齐国稷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令。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认为,自然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类可以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用排比句,又善用比喻。主要作品为《荀子》。
《荀子》: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等。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
主要内容:(1)“重人轻天”思想。《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认为人不能决定自然规律的存亡,天也不能决定人类的治乱、吉凶和命运。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2)“隆礼重法”学说。这是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基础,强调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用刑罚约束性情顽劣之人。
《荀子》一书不仅提出了法家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而且全面总结了法家前辈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一套明法革新的教育思想,成为法家重要理论的奠基之作。《荀子》一书中关于礼法、名实关系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建立的封建制经济基础的需要,对于巩固和发展这种经济基础和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10.2 师说
基础知识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一词多义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俱传父祖业(动词,延续,继承)
舍相如广成传(名词,招待宾客的馆舍)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动词,传递,传送)

其贤不及孔子(名词,才德优秀)
师不必贤于弟子(动词,超过)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天惟降灾,震惊朕师(名词,众人)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动词,效法,学习)
五旅为师(名词,军队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为师)
王师北定中原日(名词,军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名词,榜样)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相当于“的”)
择师而教之(第三人称代词,他)
郯子之徒(指示代词,那,那些)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大概,或许)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则群聚而笑之(名词作状语,成群)
(2)形容词的活用
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明的人;愚,愚昧的人)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句式积累
(1)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倒装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即“而于师耻学”)
(4)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后省略宾语“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前省略主语“人”)
(5)固定句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即“哪里用得着……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表示得出结论,即“因此……”)
二、常识积累
文化常识
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巫医、乐师、百工:“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六艺经传: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文学常识
说: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说”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达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跟杂文大体相似。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著有《昌黎先生集》。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同时他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称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思维方法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它是学生准确理解、翻译文言文的基础。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在造字之初,汉字表达的意义往往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意义层出不穷,而汉字常用字的数量却并没有大幅增长。这样,众多的意义必然依附在有限的常用汉字上,其结果就是汉字承载的意义不断增加,这就自然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
汉字引申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由具体实在意义虚化为抽象概括的意义。
如甲骨文“兵”字,是双手持斧的形象,本义是兵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接着引申为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如“兵强马壮”;然后引申出抽象的含义,如“兵连祸结”中的“兵”解释为“战争”。
(2)由词性变化产生新义。
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中的“传”是名词,解释为“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传”成了动词,解释为“流传”,而在“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则解释为“传授”。
(3)由本义经过通假现象变成通假字。
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中的“生”同“性”,即天性,属于字形相近通假。另外还有字音相同或相近通假,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同“智”。
(4)借助修辞手法产生新义。
如“假舟楫者”(《劝学》)中的“楫”原本是划船工具,在这里指船,这是用了借代的修辞。
一词多义如何推断?主要有以下方法:
根据上下文判断
典例中,“适”之所以不能解释为“出嫁”,是因为上下文都着重突出太夫人的孝道、德行,她操持家务,侍奉婆婆尽职尽责,故“适”同“事”,意为“侍奉”。学生要将每个翻译放到文中去检验,看是否成立。
根据词语在语句中所处的位置判断
如《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放在“能”的后面,应该是动词,因此解释为“游泳”。
根据偏旁、相关成语等要素判断
因为文言文中重要的字多属于形声字,偏旁基本都与意思相关,结合偏旁可以推断出解释是否正确。再者,文言文中的重要词语的意思可以从其在成语中的含义切入判断,如“求全责备”中的“责”与前面的“求”意思一致,都是“要求”的意思,了解了这个意思。
要有一定的通假字积累和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通假字有音与形两种类型的通假。如“糅以为轮”(《劝学》)中的“輮”同“煣”,属于同音通假;“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中的“不”同“否”,属于字形相似通假。
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无的放矢:没有箭靶乱射箭,比喻言语、行动没有明确目标或不切合实际。
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泛指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借指内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的花和果实会把人吸引过去,树下踩出小路来(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八股文章:即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每篇由破题(说破题目要义)、承题(承破题之意引申而言)、起讲(阐发议论)、入题(引入本题,为议论入手处)、起股(用四五句或八九句双行文字开始发议论)、中股(全篇重点,必须尽情发挥)、后股(或推开,或垫衬,振起全篇精神)、束股(回应、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八部分组成,所以叫“八股文”,也称“八比”。
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到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宋代自王安石秉政,改考“经义”,学子任治一经,考试时发挥“经义”为文字。元代考试,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明太祖朱元璋时,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代“经义”。明宪宗成化年间,经多名大臣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此形成了。八股文在形式上僵化死板,在内容上只许代圣贤立言,不许作者自由发挥,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12 拿来主义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盖棺论定:指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
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沆瀣一气: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作品主要有:
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等14篇作品;小说集《彷徨》,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小说集《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秋夜》《过客》等23篇散文诗。
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杂文:现代散文中的一种,一般以议论为主,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其特点是短小活泼、尖刻犀利、风趣讽刺,议论说理形象化。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思维方法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试题解题攻略
信息性文本阅读一个重要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是指含义丰富深刻,与文章主题思想、作者观点态度关系密切的概念。
理解概念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概念的内涵,这是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如“商品”的内涵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二是概念的外延,指概念所包括的对象范围,如“人”的外延是指古今中外一切的人。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题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
解答这类客观题,可主要采用将选项与原文对照的方式。这种对比,一般从三个角度展开:
比对概念 概念的内涵,有没有被篡改
概念的外延,有没有被扩大或缩小
概念有没有被偷换
1.对比原文中概念的内涵,看有没有被篡改
2.对比原文中概念的外延,看有没有被扩大或缩小
3.对比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判断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螳臂当车: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绵里藏针:①比喻柔中有刚。②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齐大非偶:指门第不相当,不敢高攀联姻。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黑塞德:德国作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之歌》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后来甚至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等。
王佐良:当代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文化交流和文学研究,把中国戏剧文学名著《雷雨》等作品译成英文,把英诗译为中文,主张以诗译诗,保存原诗风貌。他翻译的培根的《论学习》语言精练传神,被广大读者视为最权威的版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被誉为“三大英语权威”。
思维方法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文本信息,是指文章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一种认识、发现和感受,也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信息或者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而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对于信息性阅读文本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在高考中,有如下命题方式:
命题形式1 客观性试题:只需筛选,不需整合
命题形式2 主观性试题:既需筛选,又需整合
着眼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应注意什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该考点包含三个前后紧密联系的关键词,即辨别、筛选和整合。所谓“辨别”,就是分辨什么是重要信息。所谓“筛选”,即根据题目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相关信息,区分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组合、概括等再加工,综合归纳,使之符合题目要求。
在选择题中,各选项已经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整合,要求判断所作的整合是否正确。对于这类试题,可以按照如下方法作答。
审清题意,确定范围
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筛选。在筛选信息时,要有目标意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借助标志,抓住关键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一般信息性阅读文本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2)要善于抓住关键性词语。如关联词语、表顺序的词语、指代性词语等。
(3)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位置特殊、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如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呼应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4)从文本论据材料中获取信息。文本中运用的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
把它们提取出来,是判断所给选项中的信息是否正确的有效途径。
认真比较,去伪存真
文中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题干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编拟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作答时,要反复认真地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作答选择题时辨别选项说法真伪的一个难点。
(2)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推断、引用、事例相距较远。因此,作答时要全面关注。
(3)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是有隐含意思,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4)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段落。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事实或观点;或者某几句话组合起来,说明某一个事实或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