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梳理手册
1 沁园春·长沙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面目一新:样子完全变新(指变好)。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二、常识积累
1.文化常识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者为“万户侯”。万户,指封侯者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文中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2.文学常识
词:
(1)概念及形式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用来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诗余”。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2)词牌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如“沁园春”“念奴娇”“菩萨蛮”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字数、韵律,均有不同的规定。
(3)分类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一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词从片数上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以两片居多,称“上片”“下片”。
词从风格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思维方法
诗歌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诗歌鉴赏中的要点。主要有三个考查方向:一是所写景物的构成,包括筛选典型景物、概括景物特点等;二是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虚实、角度等;三是景物描写的作用,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情感等。
作答诗歌景物描写类试题,要抓住赏析景物描写的几个层面。
景物的构成层面
这个层面是景物描写最基础的层面,即景物的选取、景物的特点,这两种类型的题目也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这类题经常这样问:诗中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中的景物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1.景物选取
对于这类题,学生只要把景物依次挑选出来即可。比如《沁园春·长沙》中选取了万山、层林、大江、百舸等景物,构成了一个阔大的意境。景物的选取往往能看出作者的审美风格和情趣爱好。如毛泽东的诗词中多是大江、高山、天空等雄伟的意象,其构成了毛泽东诗歌宏伟壮丽的意境。
2.景物特点
一般来说,我们要明确景物特点是清幽宁谧还是开阔雄浑,是萧瑟凄凉还是恬淡闲适等,就要关注一下修饰词,如数词、量词、颜色词等。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因数词的夸张造成了景物的大气魄。再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绿杨阴里白沙堤”,则因为颜色词的运用而更突显出钱塘湖景色的美好。
景物描写的技巧层面
这类题一般这样问:诗中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诗中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鉴赏诗歌某句话。作答时,可主要从以下角度思考。
1.描写角度
包括观察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感知的角度(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两句描绘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秋山近景,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2.表现手法
包括白描、渲染、对比、衬托(正衬、反衬)和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清冷的景象,抒发了早行之人的无奈、凄苦之情。再如,晏几道的《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以“人独立”与“燕双飞”构成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孤寂。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写自己漂泊异乡,适逢佳节,倍加思亲,这是实写;后两句想象兄弟登高,遍插茱萸,发现少了一个“我”,陡生对“我”的思念之情,这是虚写。虚实结合,把作者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加深沉、婉转。
3.修辞手法
主要指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列锦(名词意象叠加)等修辞手法。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手法,以梨花喻雪花,形象生动。又如,韩愈的《春雪》中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运用拟人手法,以人的心理“嫌”“故”描写白雪,把春雪写得美好而有灵性,饶有情趣。
景物描写的作用、效果层面
1.点明诗歌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人物等
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照应题目“山居秋暝”,点明时间“傍晚”,地点“空山”,季节“秋天”;再如,《钱塘湖春行》中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点明地点,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2.突出人物形象
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景物描写突出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
3.营造某种氛围和意境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藤是枯萎的,树是衰老的,鸦是黄昏中的乌鸦,藤、树、鸦在“枯”“老”“昏”的修饰下,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4.表达人物思想情感
这是景物描写的核心作用,所有的景物描写归根结底是要为情感积蓄与巧妙表达服务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正面衬托,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号角声起,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形象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渲染了悲凉之情,有力衬托出思乡情之浓、之苦。二是反面衬托,即一般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写春雨润尘,柳色青青,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时的景色,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一误再误:指一再犯错误或出差错。
霞蔚云蒸: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酣畅淋漓:形容文章等笔意流畅,表达充分透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求全责备:苛求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呼之欲出:①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按图索骥:照着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无所不至: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
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二、常识积累
1.文学常识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他博古通今,纵横多个领域,精通日、德、英等多种文字,著译浩繁。周恩来曾将他与鲁迅并称一“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爱国主义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在学术上,著有《神话与诗》《楚辞校补》等专著。1946年因怒斥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
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新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诗歌《划呀,划呀,父亲们!》《意绪》等。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雪莱:英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致云雀》,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恩格斯称他是“天才的预言家”。他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雪莱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于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其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思维方法
写景状物抒情感 借物喻人明志节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诗歌意象也称诗歌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所以,鉴赏意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而诗歌意象包括三类:
诗歌意象 人物形象 包括诗人自身的形象和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是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
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诗中描绘的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一般都用以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思想感情
接下来,就从这三类形象入手,分类讲解鉴赏诗歌意象的方法技巧。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诗人自身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诗人自身的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鉴赏诗歌中诗人自身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二)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常见提问方式和解题路径如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诗中某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全诗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解题路径 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
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肖像描写等
结合背景,借助联想、想象把握形象
此外,还要注意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的概括术语,如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珍视友情、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等。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常借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此类型题常见提问方式、解题路径如下:
提问方式 某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路径 首先要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然后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
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类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具体作答时,可按照下图的思路作答:
诗人笔下的 +物 +物 的特 征+ 诗人托物寓意 + 寓 意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追求、理想)
诗人借物喻人
诗中描绘的 诗人以物自喻 象征了……(人物或精神)
诗人托物明理
诗中的 诗人托物象征 表明了……(生活哲学)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分析外在特征,即分析物象的自然属性。分析内在特征,即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物的特征 外在特征 外表状态
处境际遇
内在特征 精神品质
思想性格
志趣追求
3 百合花 *哦,香雪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成帮搭伙:指很多人为某种目的而聚集在一起。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
不择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任何手段都使得出来(含贬义)。
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方面又有了问题。
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喊叫。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或支持。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七零八落:①形容零散、凌乱的样子。②形容破败的样子。③形容稀少的样子。④形容凋零飘落的样子。
思维方法
小说中的文学形象:
小说是以刻画文学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文学形象来表现作品主题,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的,所以,对小说文学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对小说中的文学形象的考查,在高考中有如下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1:概括(分析)文学形象
概括、分析文学形象的解题路径:仔细审题,明确方向;画句分析,总体把握;归类合并,恰当表述。具体如下:
1.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写出文学形象的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分析
是性格还是形象。“形象”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文学形象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
2.画句分析,总体把握 画出直接与文学形象有关的语句 交代文学形象身份、地位、经历等的语句
有关文学形象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的语句
作品中其他形象(或作者)对其的评价句(议论句)
把握与文学形象有关的情节,明确文学形象性格的变化及其与次要形象的关系等
分析与文学形象有关的环境描写,常可揭示文学形象的精神世界、思想性格
3.归类合并,恰当表述 若题干是“请简要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答题格式为:形象(性格)特征+举出实例
若题干问“××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题格式为“××是一个××的形象”
命题角度2:分析文学形象的作用
文学形象作用思考角度 其他形象 次要形象衬托主要形象
故事情节 是全文的线索或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增加真实感)
该形象的某种行为推动了某一情节的发展
使情节出现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环境 点出了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主题、情感 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某种主题
寄寓了作者的某种感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