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五 二氧化碳(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五 二氧化碳(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化学部分
专题五 二氧化碳
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1.[2022台州]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 二氧化碳的发现
17世纪初,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不但有灰烬,还产生了一种不可见的气体,于是他将该气体命名为“森林之精”。蜡烛的火焰会在该气体中熄灭,说明了这种气体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
(2) 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的石灰石多少克
(3) 二氧化碳的减排和消耗
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
2.[2024湖州一模]实验室常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 发现问题:实验中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时会有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改进: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________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如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注:硫酸钙能溶于铵盐溶液)
① 当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铵并进行加热,其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改进实验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如果将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无白色沉淀生成,可证明此方案符合改进的出发点。
3.[2022金华]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发生装置】
(1) 结合实验原理,图1中发生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图1
【实验探究】
探究Ⅰ.影响因素探究
在制取气体时,为了探究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小组同学进行了四组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大理石的质量/、颗粒大小 块状 块状 粉末状 粉末状
盐酸的体积/、浓度 稀盐酸 浓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
(2) 若探究盐酸的浓度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选填实验组别)进行对照。
探究Ⅱ.性质探究
做与溶液发生反应的验证实验时,同学们将溶液加入充满气体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到与发生反应的结论。但有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气体溶于水导致气压减小。
为回答该同学的质疑,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的烧瓶中分别充满气体,通过注射器同时向两个烧瓶中分别注入同体积的水和溶液,最后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由此,小科得出气体溶于水会导致塑料瓶变瘪,同时与也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图2
(3) 结合图2中A、B曲线变化特点,写出能证明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
小组同学完成某石灰石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测定,其方法是将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质量,再根据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组装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如图3)。小科利用该实验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
②称量装置的质量为;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待充分反应后,关闭活塞;
④再次通空气一段时间;
⑤再次称量装置的质量为。
图3
(4) 有同学指出实验步骤③操作明显不合理,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4杭州一模]为提高大棚蔬菜种植产量,给大棚补充“气肥(二氧化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二氧化碳发生器(如图),在贮酸桶里可添加稀盐酸。
①号桶中间有多孔塑料板,多孔塑料板上存放块状石灰石。当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设定值时,打开阀门A和B,将稀盐酸注入①号桶,直到浸没块状石灰石,再关闭阀门A,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就会通过管道到达大棚顶部再排放到棚内。请回答:
(1) 二氧化碳发生器把生成的送到大棚顶部再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理论上可以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请写出计算过程。
(3) 当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一定值,需要停止反应时,只需要关闭阀门B,一段时间后反应就会停止。请结合题图简要说明该装置控制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 温室效应
5.[2024杭州一模节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
(1) 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 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____作用实现固碳。
② 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 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如图甲所示,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制取甲醇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太阳能 电能 ____能。已知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合成甲醇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______吨。

(2) 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实现“减碳”目标。图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会向空气减少排放____的二氧化碳,结果精确到。
② 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电。
专题五 二氧化碳
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1.(1) 不支持燃烧
(2)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石灰石的质量:克
答: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的石灰石12.5克。
(3) 植树造林(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考点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
2.(1) 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先与氢氧化钙反应
[解析]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用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时,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无明显现象。
(2) ① 硫酸钙
(2) ① 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② 硝酸银溶液
[解析]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②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不含氯化氢气体,可证明此方案符合改进的出发点。
3.(1)
(2) 乙
[解析]探究盐酸的浓度对题述反应的影响,实验变量是盐酸浓度,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故选实验甲和实验乙相互对照。
(3) B曲线明显低于A曲线(或B曲线与A曲线不重合;答案中只要体现两者压强存在差异即可)
[解析]二氧化碳溶于水会使气压降低,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气压降低得更明显。
(4) 未及时关闭活塞,可能会导致产生的从分液漏斗口逸出
4.(1)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顶部排放能更好地与植物接触
(2) 解: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克克。
设理论上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答:理论上可以生成4.4克二氧化碳。
(3) 关闭阀门B,生成的二氧化碳无法导出,①号桶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②号桶,反应物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考点3 温室效应
5.(1) ① 光合
[解析]微藻属于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② 化学
[解析]二氧化碳和水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碳酸盐,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③ 化学; 13.75
[解析]设消耗的的质量为。
吨。
(2) ① 11.3
[解析]燃油汽车100公里耗油质量,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纯电动汽车100公里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会向空气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② 光伏(水力、风力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