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10月份月考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其中,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已经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世界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④改革开放让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具体途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现,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某校高一(1)班学生开展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主题图片展,下列能体现我国推进改革创新的图片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
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把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交流与云端互动和视听影像技术相融合,视角新颖、内容丰富,播出后广受好评。下列典故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的是( )
①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②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③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坚持新发展理念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可以形成研制大国重器的强大合力。国之重器频现,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对此,下列感悟正确的是( )
①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强则国家强
④我们要增强制度自信,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为我们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关于对外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②1978年,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③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必然进步
④对外开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__________的开放格局。( )
A.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10.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他们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可见,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条件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问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中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
①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②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
③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④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的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由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 )
①标志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 )
①科学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
②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
③完整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④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诗句与下图中国年轻人态度一致的是( )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1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聚焦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着眼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
②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③只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就能化解改革中遇到的障碍
④制度建设只有立足于改革的实践才有利于增强制度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这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②要坚持制度自信,固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动摇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④要立足中国国情,使人大和政府的相互监督落到实处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新时代中国走过了非凡十年。
这十年,中国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姿的高质量发展画卷: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多年对世界贡献率超过30%;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嫦娥揽月”“天问探火”“蛟龙入海”,重大创新成果接连不断;货物加服务贸易总额2020年以来连续两年全球第一……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阿根廷总统说,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英国学者说,现在中国比过去200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团结……任何西方的治理体系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哈佛大学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对同世界各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给国际格局秩序的建立带来新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明中国近十年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18.改革开放45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45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45年改革开放劈波斩浪,一个13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实现了起飞、转型到跨越的“惊人一跃”,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被世人称作“中国奇迹”。面对改革开放45年创造的“中国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讲出了其中的秘诀和答案,“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19.回顾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都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不同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总结通过三次“伟大飞跃”分别得出的相应历史结论。
20.材料一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报告中首次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并强调说:“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到的“大政策”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些学者认为:可以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也可以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这两种划分的理由。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中国开放政策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制度型开放”、加快贸易强国建设。2024年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营商环境等6个方面,推进制度型开放。7月,国务院再次印发扩大开放的《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主要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等5个领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请你以“中国开放大门越来越宽”为主题撰写一则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45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①正确。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错误。③: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其中,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表明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③正确。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①③:由题意知,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材料主要强调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及给世界带来的变化,①③符合题意。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错误。④: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对世界的贡献,未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且我国计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答案:C
解析:②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现,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②③正确。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而不是提供具体途径,①不选。④:中国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是主导力量,④错误。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①③: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材料设问指向对内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①③均是我国对内改革的重要事件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加入WTO和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均属于对外开放的事件,排除②④。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①正确。②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属于制度自信,②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③正确。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属于理论自信,④错误。故本题选B。
6.答案:D
解析:①: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不同规律和具体特性,百事都有其出现、存在的各种具体根据,却都知道应该保住自己的根本、本源,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无关,①排除。
②: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意思是天下的形势不强盛就会走向衰落,国家治理不发展就会走向倒退,因此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②符合题意。
③: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彻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与坚持新发展理念无关,③排除。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非要遵循旧俗,因此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答案:D
解析: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①错误。②: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②错误。③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强则国家强。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可以形成研制大国重器的强大合力。国之重器频现,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我们要增强制度自信,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8.答案:C
解析:新时代新征程,对外开放也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只有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才能助力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①④符合题意。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②错误。如果处理不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不注意国家的经济安全,就有可能使开放严重影响和阻碍国家发展,③错误。
9.答案:C
解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C正确。A、B、D说法错误。
10.答案:B
解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问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不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不是产生历史条件,②不选。①③正确,故选B。
11.答案:C
解析: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表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②③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材料没有体现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④不选。
12.答案:B
解析:①:三大改造顺利完成,标志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①排除。
②④: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④正确。
③:二战后,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3.答案:D
解析:①:所谓逻辑旨归是指思想理论体系内在逻辑链条中的最终价值指向和目的。科学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没有体现“两个结合”,只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没有科学阐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逻辑旨归,①排除。②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②④符合题意。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不是完整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③说法错误。
14.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选择仰视“西方态度的中国年轻人的比例自2018年呈大幅下跌态势。这反映了中国青年一代开始展现出更加理性、“平视'”的看待西方的视角,中国年轻人越来越自信。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此诗无关“自信”,A排除。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思是,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与“自信”无关,B排除。C:“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意思是,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干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此句常用来鼓励人要对自己充满信心,C符合题意。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饮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此句包含着诗人对远行者处境的深情体贴和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5.答案:B
解析:①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制度建设只有立足于改革的实践才有利于增强制度优势,①④符合题意。②: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错误。③: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利于化解改革中遇到的障碍,此项夸大了制度建设的作用,③错误。故本题选B。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读懂了中国共产党就读懂了今天的中国。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任何西方式的治理体系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⑤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发展也为世界带来新的动力。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与进步的根本原因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阐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这十年,中国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姿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各方面取得非凡成就。阿根廷总统说,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英国学者说,现在中国比过去200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团结…任何西方的治理体系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哈佛大学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对同世界各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给国际格局秩序的建立带来新动力→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5就是四个自信)
解析:
19.答案:(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
20.答案:(1)可以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理由: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理由: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中国的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筑牢了扩大对外开放的底色和勇气,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法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对外开放也永无止境。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坚定不移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融入世界。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