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②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目标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4 年 9 月测试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政治优势政治试卷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5.在纪念五四运动 105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题目要求的。 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保持先进政党的本色,根本原因在于既能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 的青春篇章。这启示新时代青年要能在实践中根据时代变化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下列观点属于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科学社会主 ①坚定理想信念,肩负使命责任,争做时代新人义理论的是 ②热爱伟大祖国,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③立足个人发展,提高自身素质,服务强国伟业②在夺取政权道路上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④勇于砥砺奋斗,造福世界人民,谋求人类福祉③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6.“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 2035 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神奇的日月潭……”,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曲《2035 去台湾》火爆全网,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反映了两岸民众对京台高铁早日通车这一远2.我国农村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实现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 景规划的美好愿望。这个美好愿望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反映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有机统一①是当代中国农村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②为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②是农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③寄托着两岸人民对实现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③是我国农村取得一切胜利的重要法宝 ④是我们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④决定着我国农村社会性质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保持人民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24 年 23.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月 5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 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为此我 这一举措的影响路径是们必须 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①依托伟大梦想,应对困难挑战 ②增加流通中货币量→扩大社会总支出→刺激经济稳定增长②建设伟大工程,凝聚复兴伟力 ③减少市场中现金流→稳定物价总水平→保障人民生活水平③进行伟大斗争,提高斗争本领 ④商业银行信贷增加→缓减企业融资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④推进伟大事业,发挥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某地依托“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示范引领重点户先行,引导群众整合家庭院落、房前屋后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中国特 等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瓜果种植、小畜养殖等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将曾经的“方寸之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这是因为 地”变成“增收宝地”。可见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①新时代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关键在于中国式现代化 ①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第 1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②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③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12.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3 月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④改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数为 10.7 亿人,同比增加 1434 万人。经过多年稳定发展,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系。这一体系的建成9.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 ①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下列措施符合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是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养老需求①淘汰传统产业产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③解决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层次问题②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④有利于筑牢群众生存“最后一道防线”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未来新兴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④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夯实科技自强根基 13.为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2024 年 2 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例》。该条例的制定实施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10.图 1 是 2020~2023 年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情况。由图可知我国 量,具有重要意义。党重视学习历史经验旨在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建成小康社会②把握历史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找准前进方向③争取历史主动,推动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实现自身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图 2 漫画启示党员干部要图 1①消费对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②需通过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③要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图 2④近几年对外贸易增速持续放缓①坚持实事求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改进工作作风,做反腐倡廉的模范11.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23 年全球通胀率为 6.9%,而中国通胀率仅为 0.2%。在全球高通胀③站稳人民立场,切实为民排忧解难背景下,中国拥有持续稳住物价的底气和能力,主要得益于我国④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整治奢靡之风①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市场保供机制健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②有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内需潜能持续释放15.《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搭建的网上群③坚持立足本国资源,阻断输入型通胀风险众工作平台,供广大群众向领导干部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由各地党政领导干部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链韧性增强和地方留言办理单位进行办理回复。搭建这一平台有利于第 3 页 共 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①健全沟通机制,保障公民当家作主 ①铭记多党合作初心,聚焦重点任务建言资政②回应群众关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②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③助力科学决策,完善国家法治体系 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管理商贸物流效能④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④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参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某区人大常委会与区纪委监委建立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机制,聚焦党委关注、群众关心 20.某市社区党组织联合属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社区党委或党总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双向发力同频共振,实现了“1+1>2”的监督效果,为加强新时代综合监督 支,通过“组织同建”实现“要事同办”,解决了小区居民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共绘基层工作进行了路径探索。“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机制 治理“同心圆”。通过“组织同建”实现“要事同办”有利于①表明国家机关间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履行职责 ①完善基层自治组织,保障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②以职能转变凝聚社会发展合力,完善监督体系 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③实现“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 ③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④在优势互补中凝聚监督合力,提升了监督质效 ④整合基层行政综合执法力量,解决基层治理难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 21.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铸魂育人的工作。2024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等重要部署,释放出我国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 育法》正式施行。这不仅是一个新的法律节点,更是爱国心与国家法共同开启的历史新篇。该法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信号。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分析,上述部署 的实施是基于 ①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①确保党管农村,将乡村振兴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利于凝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②坚持科学执政,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以德治方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③加强党的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基层自治能力 ④旨在弘扬法治精神,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理念④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18.某自治区一民族乡政府为做好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通过召开由政协委员、村干部、养殖大 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为了更好发挥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户、牧民代表和有关负责人组成的民主协商恳谈会,提出了落实休牧政策的五大举措,引导牧民 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应科学养畜,合理利用草原。该乡政府的做法表明 ①领导立法,不断扩大党的立法权限①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 ②保证执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监督②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有领导村委会的职能 ③支持司法,积极参与各项司法活动③政协委员可以通过协商民主的渠道建言献策 ④带头守法,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④自治区各级政府既是行政机关又是自治机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19.2024 年 5 月,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就“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在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是海、浙江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此次调研形成的报告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意见建议,为推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这表明民盟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管理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③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 有专家称: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经济不惧风浪的底气所在。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④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核心作用 关知识加以论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24.“春秋决狱”,是指两汉时期儒家学者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抛开国家法律,引用《春秋》等儒家 数字技术作为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经典作为审理案件依据的司法活动。它坚持原心定罪原则,即主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心理动机作 治理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判案依据。这对限制酷刑有一定的作用,但仅以弹性较大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判案,也会导致冤 某地在实践探索中采取了如下举措: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增强基层假错案的发生。这启示我们 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动员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挖掘群众需求,持续探索创新①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场景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促进数据共享;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监测分析、风险研②社会治理应主要依靠道德的教化作用 判、风险预警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针对灾害多发、事故频繁的关键场景建立预警响应系统,完善各类③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风险研判和处置机制;加快基层数字治理平台共建、资源共治,实现基层治理数据按需、有序、安全、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共享使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数字技术是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事业,指出科技创新是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有多位代表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以提案形式建议我国制定粮在,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整合创新资源、凝聚人才智慧、提供制度保障,加速推进食安全保障法,切实提高我国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2023 年 10 月,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法制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工作委员会就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首先,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有组织地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23 年 12 月 29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优化基础学科布局,从科学源头和技术根部支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 2024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次,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等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识,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过程。几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度合作,构筑中国科技尖兵“蓄水池”。再次,聚焦重点产业“卡脖子”关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键技术和前沿竞争热点领域,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灵活组建攻坚团队,2024 年 1 月,某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对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形成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大合力。立法条例》作如下修改: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经济制度优势的知识,说明我国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理由。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地方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在扩大内需、建设现代想为指导,推动本行政区域法治建设。”化产业体系、增强经营主体活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把超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四条:“地方立法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展理念,推动本行政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据统计,2023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 1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居民收入提三、将第三条改为第五条,修改为:“地方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高和消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超过 4 亿人。我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2023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不得与宪法、法律、行全球比重约 30%,连续 14 年位列全球第一。我国拥有 1.84 亿户经营主体,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政法规相抵触。”技能的人才超过 1.7 亿,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居世界第一。2023 年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假设你是该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请从全面依法治国角度就上述修改作出说明。41.76 万亿元,连续 7 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并成为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4 年 9 月测试政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A B D A B C A D A B A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C B C D C B A C A D A 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25.(8 分)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对科技创新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和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释放科技创新潜力。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积极性,形成科技创新合力。④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激发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壮大科技人才攻关队伍,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每点 2 分,共 8 分)26.(12 分)①超大规模市场是扩大内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增强国家经济安全。②有利于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③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市场空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④有利于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每点 3 分,共 12 分)27.(12 分)①助力党建引领,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②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回应人民需求,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提高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③赋能基层风险治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完善基层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应对风险挑战。④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激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基层善治。(每点 3 分,共 12 分)第 1 页 共 4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28.(8 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维护粮食安全是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②人大代表通过基层调研,以提案形式建议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体现了人大代表充分行使提案权。③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草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④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并表决通过,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每点 2 分,共 8 分)29.(12 分)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②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③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省人大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每点 4 分,共 12 分)第 2 页 共 4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答案解析1.C【解析】根据题意,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道路上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②③正确。①和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原有理论,不符合题意。选 C。2.A【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农村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农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①②正确。③错在“一切胜利”,改革并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④表述错误。选 A。3.B【解析】要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需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凝聚复兴伟力,进行伟大斗争,提高斗争本领,②③正确。只靠梦想无法应对困难挑战,①错误,伟大工程起决定作用,不是伟大事业,④错误。选 B。4.D【解析】根据题意,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目标,是推进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④正确。①错在“基本矛盾”,应该是“主要矛盾”,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政治优势,③错误。选 D。5.A【解析】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肩负使命责任,争做时代新人;热爱伟大祖国,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①②正确。③错在“立足个人发展”,④与题意不符,材料指向的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是造福世界人民。选 A。6.B【解析】京台高铁早日通车这一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有机统一;寄托着两岸人民对实现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①③正确。愿望不是物质基础,②错误;中国梦是我们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④排除。选 B。7.C【解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增加流通中货币量→扩大社会总支出→刺激经济稳定增长;商业银行信贷增加→缓减企业融资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②④正确。减轻企业的负担不一定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①排除;③错在“减少市场中现金流”,选 C。8.A【解析】根据题意,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①②正确。庭院经济是个体经济,③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夸大了庭院经济的作用,排除;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没变,农产品的质量与题意无关。选 A。9.D【解析】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未来新兴产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夯实科技自强根基,③④正确。符合题意。①错在“淘汰”,②错在“增加资金投入”。选 D。10.A【解析】根据图示,消费对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需要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出口,①③正确。需扩大外需不是内需,②错误;近几年出口贸易增速持续放缓,不是“对外贸易”,排除④。选 A。11.B【解析】中国拥有持续稳住物价的底气和能力,主要得益于我国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市场保供机制健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链韧性增强,①④正确。有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内需潜能持续释放,消费旺盛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会导致物价上涨,不利于降低通胀率,②排除;坚持立足本国资源,阻断输入型通胀风险,不符合我国开放发展理念,③排除。选 B。12.A【解析】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成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养老需求,①②正确。这一体系不可能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层次问题,③排除;群众生存“最后一道防线”是社会救助不是养老保险,④排除。选 A。第 3 页 共 4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13.C【解析】党重视学习历史经验旨在把握历史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找准前进方向;争取历史主动,推动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②③正确。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排除;④错在“实现自身利益”,排除。选 C。14.B【解析】漫画体现的是某些调研如蜻蜓点水,务虚不务实,启示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切实为民排忧解难,①③正确。漫画与反腐倡廉、奢靡之风无关,②④不符合题意。选 B。15.C【解析】搭建《领导留言板》这一平台有利于回应群众关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②④正确。①错在“公民”当家作主,排除;完善国家法治体系与题意无关,排除③。选 C。16.D【解析】“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机制实现“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在优势互补中凝聚监督合力,提升了监督质效,③④正确。材料中纪委是党的机关,不是国家机关,①表明国家机关间分工合作,错误;材料主旨与职能转变无关,②排除。选 D。17.C【解析】根据题意,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是基于坚持科学执政,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②④正确。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①排除;乡村党组织不是基层自治组织,③错误。选 C。1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政协委员可以通过协商民主的渠道建言献策,①③正确。政府不是领导村委会,而是指导、支持和帮助,②排除;民族乡政府不是自治机关,④错误。选 B。19.A【解析】民盟作为民主党派,铭记多党合作初心,聚焦重点任务建言资政;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①②正确。民盟不直接管理具体事务,提高管理商贸物流效能,③错误;材料指向参政议政,不是政治协商,④排除。选 A。20.C【解析】通过“组织同建”实现“要事同办”有利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②③正确。材料指向的是党组织,与基层自治组织和行政综合执法力量无关,①④排除。选 C。21.A【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利于凝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①②正确。③错在“以德治方式”,是立法,排除;该法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是法治精神,④排除。选 A。22.D【解析】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体现在保证执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监督;带头守法,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②④正确。党领导立法,没有立法权,“扩大立法权限”表述错误,①排除;党支持司法,但不直接参与司法活动,③排除。选 D。23.A【解析】属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是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管理,①②正确。③错在“缩小援助范围”,④错在“核心作用”。选 A。24.B【解析】根据题意,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①④正确。社会治理不能主要依靠道德,②排除,③与题意无关。选 B。第 4 页 共 4 页{#{QQABKQSUogCgAAAAAQhCAQ3wCgOQkgGCAagGxBAMMAIACR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9月诊断性测试政治答案及解析.pdf 2024年9月诊断性测试政治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