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学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学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必修2第4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研究组成细胞的分子,实际上就是探寻生命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C元素
B.含C有机物都是能源物质
C.核酸中的碱基有五种
D.组成蛋白质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2.细胞器间的相互作用是神经发育的研究重点,内质网与线粒体的接触位点是近年来帕金森病(PD)的
研究重点。研究表明,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在神经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线粒体可为核DNA复制供能
B.内质网具有双层膜能与核膜相连
C.溶酶体内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D.内质网与线粒体膜上都附着有核糖体
3.2024年8月3日,中国选手郑钦文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机体相
关生理过程会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葡萄糖
B.会有大量氧气在内环境中被消耗
C.大量流汗时最好补充大量纯净水
D.交感神经兴奋会促使其心跳加快
4.主动运输有ATP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两种方式,其中钠一钾泵运输是ATP直接供能。间接供能是将
能量储存在一种溶质的化学梯度中,协同转运蛋白将该溶质顺浓度运输的同时,完成另一物质的逆浓
度运输,N+/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吸收葡萄糖,是ATP间接供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钠-钾泵运输Na+的过程与ATP水解相偶联
B.H2O和Na+通过协同转运蛋白共同进入人体红细胞
C.Na+/葡萄糖协同转运方式有利于细胞吸收葡萄糖
D.Na+/葡萄糖转运蛋白上有Na+和葡萄糖的结合位点
5.水、二氧化碳均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含量的变化影响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参与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B.植物缺水时叶面积减小,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减少
C.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的CO2只来自外界大气
D.环境中CO2含量增加可导致暗反应速率持续增加
6.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称为转分化。生物体部分结构缺失后的重建过程
称为再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高三10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8页)】
HC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有机物中含有C元素,A错误:核酸不是能源物质,B错误:核酸有RNA和DNA,碱基共5种,C正确:蛋白质中可
能含有微量元素,D错误。
2.A线粒体可为核D八NA复制提供能量,A正确:内质网是单层膜,B错误;溶酶体含有水解酶,来自核糖体的合成,C错
误:内质网上可以附着核糖体,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分布在基质中,D错误。
3.D肌细胞消耗的直接能源来自ATP,A错误:氧气参与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错误:机体大量流汗后,应补
充适量含有电解质的水,C错误;比赛过程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会促使其心跳加快,D正确。
4.B水分子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通过水通道运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N进入人体红细胞也是协助扩散,而通过协同
转运蛋白运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5.B水参与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A错误:植物缺水时叶面积减小,
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减少,B正确;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的CO来自外界大气和叶肉细胞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C错误;暗反应的速度受到光反应产物(ATP、NADPH)的影响,D错误
6.D从转分化的概念可看出,转分化是一种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的细胞,在这个过程中细胞通常发生了脱分化
和再分化过程,A正确:水母横纹肌细胞形成神经细胞的过程符合转分化的概念,属于转分化,B正确;生物体的再生过
程中,某些细胞通过转分化形成了缺失部分的细胞,C正确;两栖类附肢的再生是多种细胞共同形成的,不是一个细胞
形成的,故不能体现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
7,D豌豆杂交实验中,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若自交后代出现固定性状分离比,则亲本为杂合子,B错误:演绎是
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通过子代表型确定F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验证过程,C错误;非等位基
因包括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在减数分裂I后期,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一定自由组合,可能存在于同一配子中,D正确。
8.D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控制昆虫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不是性染色体上,A错误;F2中表型比为7:1
的原因是杂合子产生含基因a的雄配子2/3致死,B错误;F2中有体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7,C错误:若实验
一F2所有个体自由交配,产生雄配子基因型比为A:a=3:1,产生雌配子基因型比为A:a=5:3,F中透明个体的概
率为3/32,D正确
9.C两性花植株丙自交后代为两性花:雌花:无花一9:3:4,组合数为16,可以判断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实验②两性花的占比为9/16,以及甲为两性花纯合子,可判断实验①亲本两性
花的基因型为AABB,F随机受粉,F2中两性花的比例为5/6,B正确:实验②无花植株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
和AAbb,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C错误;实验②两性花植株与雕花植株杂交,雄配子(4/9AB、2/9Ab、2/9aB
1/9ab),雌配子(2/3aB、1/3ab),因此后代无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9,D正确
10.D图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的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细胞内没有DNA的复制,但是有蛋白质的合成,在间期合成的
mRNA可以在其他的时期继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图②表示减数分裂I后期,等位基因的分离导致形成的配
子中只含非等位基因,B错误:根据图②中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确定该动物为唯性动物,不会出现次级精母细胞,
C错误;图④细胞的细胞质等分,该细胞为第一极体,细胞中同时出现B、b,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的结果,其产生的子
细胞为极体,不参与受精作用,对子代的性状没有影响,D正确。
11.B根据题干信息,衣藻形成两个正负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后立即进行减数分裂,由单倍体衣藻形成配子的过程发生的
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A错误:由单倍体的孢子形成新的单倍体衣藻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减数分裂I过
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错误: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基因重组,
D错误。
12.CT2噬菌体为病毒,在合成子代时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宿主细胞,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含有S元素,因此
用5S标记的细菌培养的所有噬菌体均具有放射性,A正确:用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用此T2噬菌体侵染未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无放射性,B正确;若上清液的T2噬菌体出现”P,可能是培养时间过短,亲代
T2噬菌体没有完全侵染,也可能是培养的时间过长,子代T2噬菌体已经释放,C错误;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
菌,理想状态下,蛋白质外壳均存在于上清液中,若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说明蛋白质外壳仍吸附于细的表面,T2噬
菌体外壳与细菌没有完全分离,D正确。
13.C由杂交实验可知,蝴蝶的长触角和短触角为显性,控制蝴蝶的长触角和短触角的基因A/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
传,进一步分析A/基因可能只位于Z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Z和W的同源区上,A错误;亲本基因型为ZZ,ZW
(ZW),F为ZZ,ZW(ZW),F为ZZ、ZZ,ZW(ZW)ZW(ZW),F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产生含
基因a配子的概率为1/4,B错误:若F雄性ZAZ与F2中的短触角雌性ZW(ZW)杂交,则子代中长触角:短触角=
1:1,C正确;Fz群体中雌雄比例一致,但由于基因型不确定,A基因的频率为2/3或1/2,a基因的频率为1/3或1/2,
D错误。
14.C用DNA酶和NA,可去除大肠杆菌提取液中的DNA和RNA,A正确:大肠杆菌提取液能为DNA复制提供原
料、DNA聚合酶和Mg+及缓冲条件,B正确:dATP水解两个磷酸基团后的结构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C错误;目
的基因完成复制后,可检测到含有荧光标记的DNA,D正确
15.D图④过程产生的前核糖体RNA需经过加工产生各种成熟rRNA,A正确:图③过程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且在核
糖体中进行脱水缩合,B正确;非编码RNA除了UCAl,还包括rRNA、tRNA等不编码蛋白质的RNA,C正确;
【高三10月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H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