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二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二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郯城县美澳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政治检测卷二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回顾历史,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
④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登记了一户要交纳租税的“课户”。这户人家实际占有土地101亩,包括依《田令》拥有的土地87亩,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以下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 )
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农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近年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工人们是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
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举措要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的责任清单。这是基于( )
A.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B.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是科学推进改革的根本追求
C.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才能提高改革的精准性
D.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目的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意义在于(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C.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为世界人民提供改革借鉴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表明( )
①我国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
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中国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
②民族特色:根植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③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
④实践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B.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C.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
D.坚定制度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
9.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
A.新时代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C.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10.“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无数奋斗者用实干与担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成就了新时代的万千气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 )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历史新篇章
③开新局和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中国友人李约瑟曾提出,中国古代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都没有发生在近代中国?而今,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令人目不暇接,成立75年的新中国用中国式现代化正面回答了“李约瑟之问”。这表明( )
①我们要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
②中国已经从现代化的追赶者成为领导者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
④回答“李约瑟之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要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13.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北一个叫上山的土丘上,考古学家发掘出大量的碳化稻米和碾磨脱壳的工具石磨盘、石磨棒以及收割水稻的石片石器。经鉴定,1万年前,上山先民就已经开始栽培水稻。据此推断,在当时( )
①人们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 ②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门槛
③人们在生产中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④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下有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③社会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1953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意在强调( )
A.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B.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
C.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6.《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以下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②通过诗的语言在《国际歌》中展现出其光辉思想
③阐述了促进每个人独立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目标
④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品读毛泽东的这首诗,以下说法和诗词对应正确的是(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A.长夜难明赤县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百年魔怪舞翩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主要矛盾
C.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成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D.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华民族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8.在当代中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下列事件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杭州亚运会的成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强大经济实力:坚定道路自信
②中国体育健儿在杭州亚运会展现了不畏挑战的拼搏精神:坚定理论自信
③杭州全市上下同心,成功举办亚运会、残运会等赛事:坚定制度自信
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杭州亚运会: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党的二十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以更好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这一修改( )
A.全面具体地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伟大成就
B.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依据
C.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更好发挥党章的物质力量作用
D.更加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20.某中学高一学生以“马克思主义闪耀的真理光芒”为主题,开展了“读原著·悟原理”活动。下列原著片段与反映的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原著片段 原理
①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只有在那个时候,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哥达纲领批判》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
④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不是历史的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解析(40分)
21.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探索和实践的历史。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来,中国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从发展落后到创新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从生态失衡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笃定、越走越宽广……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高一某班级举行“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主题班会,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回望 发展 辉煌”为关键词,拟写一份活动发言稿。
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知识运用准确,表达流畅,总字数300字以内。(10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高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实现光明前途的伟大历史转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探索中作出的历史贡献。(8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国家工信部公布中国首台DUV光刻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是半导体产业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为DUV光刻机的研发提供有力保障,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也体现了我国强大的动员能力。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我国培养了光刻机领域的高端人才,形成了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科研团队。
DUV光刻机的成功,打破了西方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坚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破,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发展动能,坚定了我国对发展道路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简述中国为什么能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DUV光刻机技术的垄断 (8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材料二 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在今天为什么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10分)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检测二答案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B A B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A C C C A D C
1.C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详解】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3年我国的社会性质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①说法错误。
②③: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以这一时期,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②③符合题意。
④:1956年党的八大时才提出我国要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所以1953年我国仍是落后的农业国,④错误。
2.C【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②③:材料中的这户人家拥有自己的土地(无论是依《田令》拥有的,还是购买获得的),他们能够自主劳动,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并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③符合题意。
①:在封建社会,土地并非全部由地主占有,①不选。
④:该选项反映的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不属于生产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3.D【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经济危机会导致工厂关门,工人们被迫失业。而材料强调的是工人们不堪资本家剥削压榨,宁肯主动辞职靠申领失业救济金度日,不涉及经济危机的问题,①排除。
②: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因此生产资料共同占有,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在这个时期没有剥削制度,②错误。
③: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成果的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③正确。④:资本主义背景下,剥削制度、经济危机、无偿占有剩余价值,都是无法掩盖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高福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和失业问题,但它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④正确。
4.B【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B: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作为科学推进改革的根本追求,故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就要做到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的责任清单,B符合题意。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A错误。C: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而不是一切需求,C错误。
D: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和目标,但不是唯一目的,D错误。
5.B【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错误。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B正确。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错误。D:“为世界人民提供改革借鉴”讲的并非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意义,D排除。 故本题选B。
6.A【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这表明我国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也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②入选。
③: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不选。
④: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不选。故本题选A。
7.B【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时代特色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独特特征和风格,这些特征和风格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文化背景和国际环境。“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体现了时代特色,①入选。
④:实践特色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深厚的实践基础为支撑,坚持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体现了实践特色,④入选。
②:应该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不选。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应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理论创新,通过推进理论创新,更好指导当代中国实践,③不选。
8.A【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A正确。
B: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理论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属于制度自信,B排除。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体育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并非主要原因,C排除。 D: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属于理论自信,D排除。故本题选A。
9.A【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A:材料强调过去的一年里,党领导全国人民步伐坚实、成就斐然,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的是新时代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涉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排除。C:我国计划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排除。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错误。 故本题选A。
10.A【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正确。②:材料强调“无数奋斗者用实干与担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成就了新时代的万千气象”,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历史新篇章,②正确。③:应该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③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早已创立,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应该继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④错误。故本题选A。
11.B【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详解】①:回顾近代历史,我国曾是现代化的落伍者、迟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人民自立自强,成为了现代化的追赶者、后来者,未来我们要更加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不断勇毅前行,成为现代化的开拓者、引领者,用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回答“李约瑟之问”,①正确。
②:今天,中国已经从现代化的落伍者成为追赶者,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跑,但“中国已经从现代化的追赶者成为领导者”不符合事实,②排除。③:新中国用75年里取得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成就,正面回答了“李约瑟之问”,这也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③正确。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④排除。故本题选B。
12.A【来源】山东省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详解】③: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排第一。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①排第二。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④排第三。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1949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排第四。
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故本题选A。
13.B【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泰雅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③:依据材料可以判断出,当时是原始社会,人们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在生产中是平等互助的关系,①③正确。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②错误。④:原始社会末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但从材料中不能看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4.A【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泰雅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①②正确。③: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社会中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③错误。④: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不是按需分配,④错误。故本题选A。
15.C【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泰雅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AC: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表明毛泽东同志意在强调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非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C符合题意,A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剥削问题,B不符合题意。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不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建立,D错误。故本题选C。
16.C【来源】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①说法错误。②:《国际歌》是在《共产党宣言》的光辉照耀下创作的诗篇。1871年,欧仁 鲍狄埃写下《国际歌》的歌词,歌词以悲壮激越的诗的语言,展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光辉思想,②说法正确。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促进每个人自由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目标,不是独立发展,③说法错误。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17.C【来源】江苏省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政治试题【详解】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不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A排除。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的主要矛盾,B错误。C:根据材料中,“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所做诗”,可知“一唱雄鸡天下白”强调的是新中国成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C符合题意。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中华民族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排除。故本题选C。
18.A【来源】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杭州亚运会的成功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强大经济实力”对应坚持道路自信,①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中国体育健儿在杭州亚运会展现了不畏挑战的拼搏精神”对应坚持文化自信,②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杭州通过上下同心,成功地举办亚运会、残运会等赛事”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对应坚持制度自信,③正确。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之 一,“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杭州亚运会”对应理论自信,④错误。故本题选A。
19.D【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C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以更好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这一修改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有利于更好发挥党章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但不是物质力量,C错误,D当选。A:本题强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没有涉及总结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伟大成就,排除A。
B:《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不属于法律,不能提供法律依据,排除B。故本题选D。
20.C【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塔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详解】①: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而十月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材料不强调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错误。②: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只有在那个时候,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②正确。
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表明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③正确。④: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该选项“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不是历史的进步”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④错误。故本题选C。
二、材料解析
21. 回望党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艰辛探索终取得重大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我国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科技等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提到任一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探索出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替代)如今的中国,经济、人民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取得辉煌成绩,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来源】浙江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回望 发展 辉煌”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围绕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进行作答,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知识参考角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的意义等。
22.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分析】背景素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探索中作出的历史贡献,需要调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实现光明前途的伟大历史转变→可联系教材知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义。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技术创新和发展保驾护航。(替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
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求,极大激发企业、科研人员和高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技术革命和自主创新,形成了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科研团队,不断攻克科研难题。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推动科学研究提供制度保障。
④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破。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DUV光刻机技术的垄断
考点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与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问指向是简述中国能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DUV光刻机技术的垄断的原因。具体可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等知识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可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关键词②: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为DUV光刻机的研发提供有力保障→可联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③: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为DUV光刻机的研发提供有力保障,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也体现了我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可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关键词④:坚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破,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发展动能,坚定了我国对发展道路的信心→可联系坚定“四个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24.(1)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展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端,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1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3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4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分)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泰雅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分析】背景素材: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题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阶级基础。
关键词②: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可联系教材知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关键词③:马克思和恩格斯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可联系教材知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题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社会主义在今天为什么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需要调用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可联系教材知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关键词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联系教材知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关键词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