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昔阳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试题生物答案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 .B C B A D 5-10 .D A C B B 11-15. C A D C A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完全回答正确得3分,少答得1分,多答或有错答得0分)16. BD 17. AB 18. ACD 19.ABC 20.ABC非选择题21.(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①. NADPH([H]) C5(核酮糖—1,5-二磷酸,RuBP)②. 突变体的光反应与暗反应速率都较野生型快 (2分)(2)①. 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太低 光照强度太低 ②.蔗糖 ③.高22.(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 无水乙醇 红光(2)盐胁迫会降低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且盐胁迫程度越大,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降低量越多(3)高浓度盐胁迫条件下,会导致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速率降低,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即导致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减少,所以互花米草生长缓慢 (3分)(4)盐胁迫条件下脱落酸增加,从而诱导脯氨酸积累,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促进细胞吸水,缓解盐胁迫(3分)23.(12分)(每空2分)(1)b、e(写全给分) (2)甲、乙(写全给分)(3)f (4)a、b (5)13; G124.(12分)(每空2分)(1) F2 紫粒(2)两对等位基因 4(3)实验思路:选择F1与亲本白粒个体进行杂交,种植收获的种子(F1),观察F1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F1植株上所结种子紫粒:白粒=1:3,则证明种子粒色两对等位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5.(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ATP和NADPH(2)色素-蛋白 细胞核(3)红光/远红光值降低 生长素(或IAA) 顶端优势(4)同一土壤中但茎叶分开 (2分)A组单株平均干重小于B组(A小于B) A组单株平均干重大于B组(A大于B)绝密★启用前 B. 与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对氧的需求量升高昔阳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检测卷 C. 对 25 岁与 65 岁女性,大量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不同D. 即使按推荐量摄入钙,部分女性也会因缺维生素 D 而缺钙生物试卷 3.烧仙草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特色饮品,其做法为将草本植物仙草直接烧煮,一般还需要加入鲜奶、蜂蜜、蔗糖等食材,长期大量饮用烧仙草易导致肥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考生注意: A. 烧仙草中的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均可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B. 仙草中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不全是储能物质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C. 若烧仙草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表明该饮品中含葡萄糖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D. 摄糖超标导致肥胖,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脂肪无法转化成糖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A. 通过发酵获得的单细胞蛋白就是蛋白质,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 75%的酒精可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以达到消毒的目的1. 苹果变甜主要是因为多糖水解为可溶性糖,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是( )C. 在人体所有细胞膜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A. 叶绿体 B. 液泡 C. 内质网 D. 溶酶体D. 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2. 下表据《中国膳食指南》得到女性 3 种营养元素每天推荐摄入量,据表推测,下列错误的是5. 核桃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的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生成小分子,为新器官的生长( )和呼吸作用提供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延长核桃种子贮藏期,需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入库贮藏钙(mg/d) 铁(mg/d) 碘 (μg/d)B. 干燥条件下种子不萌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的酶因缺水而变性失活C. 核桃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种类减少0.5-1 岁 350 10 115 D. 核桃种子萌发初期干重增加是因为脂肪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氧元素比例增加6. 细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MT)、微丝(MF)及中间纤维(IF)三种结构组分。由细胞骨架25-30 岁(未孕) 800 18 120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骨架系统,其与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生物膜系统并称为“细胞内的三25-30 岁(孕中期) 800 25 230大系统”。研究发现,用秋水仙素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时,细胞内的 MT 结构会被破坏,从而65-75 岁 800 10 120 导致细胞内 MT 网络解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以单位体重计,婴儿对碘的需求高于成人 A. 某些细胞器可能附着在细胞骨架上,MT、MF、IF 的化学本质可能都是蛋白质B.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可能与 MT 结构被破坏有关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卷{#{QQABQQSUggCAABBAAQgCAQFwCgIQkgECCQgGhEAEsAAAyBFABAA=}#}C. 分化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可能与其细胞骨架的分布模式存在差异有关 验过程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充足的水分,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细胞骨架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和生物膜系统7.下图所示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 O2 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自变量为 CO2浓度和作物 种类B. 根据乙组光合速率高于甲组推测 CO2浓度越高作物产量越高A. 实验中需用过氧化氢酶溶液浸泡滤纸圆片 C. 乙组光合速率相较甲组未加倍 原因可能是 NADPH 和 ATP 供应限制B. 改变滤纸圆片的数量可探究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丙组光合速率低于甲组可能是长时间高浓度 CO2降低了 CO2固定酶的活性C. 量筒中气泡产生速率不能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能力 10.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周期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控制水浴温度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黑藻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下列有关黑藻的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编 的实验名称 部分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号 A. DNA 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观察植物获取黑藻叶肉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后 液泡体积缩小,液泡内颜色逐 B. 甲→乙时期看不到细胞膜向内凹陷A 细胞的质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 渐变深 C. 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活动旺盛壁分离观察细胞 黑藻根尖用甲紫溶液染色后,必须 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处于间 D. 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有丝分裂 要先漂洗洗去多余染液再观察 期的细胞最多 11. 下图 1 表示某生物(2n=8)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 2 表示该生物提取和分 观察到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 CaCO 以及 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C 离绿叶中 呈蓝绿色,与其距离最远的色无水碳酸钠处理过的 95%的酒精的色素 素为胡萝卜素观察叶绿 用镊子撕取黑藻叶片稍带些叶肉的叶绿体大多呈椭球型,围绕液D 体和细胞 下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泡随细胞质流动质的流动 盖玻片观察9.为探究 CO2浓度对不同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 CO2浓度,乙组提供大气 CO2浓度倍增环 A. 图 1 不能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变化的完整过程境,丙组先在大气 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 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 CO2浓度。整个实 B. 图 2 中,a 时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卷{#{QQABQQSUggCAABBAAQgCAQFwCgIQkgECCQgGhEAEsAAAyBFABAA=}#}C. 若图 2 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2 15.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D. 若图 2 表示每条染色体的 DNA 数量变化,则图 2 的 ab 段可表示图 1 的③过程 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细胞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则细胞正在分化B. 酵母菌或植物的细胞自噬是通过液泡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结构融合C. 细胞坏死过程中染色质不发生凝集,细胞内容物释放后引起炎症反应D.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13.在世界范围内,每 100 万人中就会有 1~10 人患上一种称为成人早衰症的家族性疾病。控制这种疾病的基因位于第 8 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 DNA 解旋酶,在成人早衰症患者体内这种酶有A. 图甲、乙、丙、丁所示个体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图丁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表型为黄皱与绿皱的比例是 1∶1A. DNA 解旋酶异常,直接影响患者基因的正常表达C. 图甲、乙所示个体减数分裂时,都能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 早衰症说明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都受到基因的控制D. 图乙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3 种表型,比例为 1∶2∶1C. 通过基因治疗修复编码解旋酶的基因后不会发生细胞衰老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D. 早衰症患者体内 DNA 解旋酶缺陷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有两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完全答对得 3 分,少选得 1 分,多选或错选得 0 分)14.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每 70 人中有一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16.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的乙二醇溶液和 2mol/L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成熟的叶肉细(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图 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以及胎儿胞,观察其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Ⅲ1)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A 基因显示一个条带,a 基因显示为另一个条带,基因检测结果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60s 时,乙二醇溶液中的叶肉细胞吸水能力大于蔗糖溶液中的叶肉细胞A. 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 120s 时,蔗糖溶液中的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浓度B. 限制酶破坏的是 DNA 中的磷酸二酯键C. 180s 时,外界乙二醇溶液浓度与叶肉细胞细胞液浓度大小相同C. 根据电泳结果推测,胎儿是基因型为 Aa 女孩的概率为 1/3D. 240s 时,将蔗糖溶液中的叶肉细胞置于清水中不一定会发生复原现象D. 若Ⅱ2和Ⅱ3生的第 2 个孩子表现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1/420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卷{#{QQABQQSUggCAABBAAQgCAQFwCgIQkgECCQgGhEAEsAAAyBFABAA=}#}17.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 20.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E/e 和 F/f 控制,显性基因越多,红色越深,反之则红色越A. 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都采用了对比实验法 浅,无显性B.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种群“J”型增长的研究都采用了建构模型法 基因时花色为白色。让开深红花的植株与开白色花的植株杂交,F1全为开中红花植株,F1自C. 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研究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交,F2的D. 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和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表型及比例为深红色∶朱红色∶中红色∶浅红色∶白色=1∶4∶6∶4∶ 1。下列有关叙述正18.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分子,具有酶的基本特性。核酶 P 能够识别和切割 tRNA 前体分 确的是()子的 5'端,去除额外的序列,参与 tRNA 分子的加工过程;rRNA 能够识别 tRNA 携带的氨 A. 控制该种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酸,催化肽键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若 F2中开朱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则 F3中开深红花植株占 1/4A. 真核细胞的核酶均在细胞核合成,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发挥作用 C. F1进行测交,后代有 3 种表型、4 种基因型B. 核酶 P 和 rRNA 均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作用 D. F2中只有开深红花植株和开白花植株是纯合子C. 核酶 P 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并催化 tRNA 中氢键的形成 三、非选择题21.(8 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光合能力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D. rRNA 的催化不具有专一性,催化的底物为氨基酸分子和多肽(1)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成正相关。但有研究发现,叶绿素含量降低的某19. 用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基因型为 AaXBY 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 A、一突变体水稻,在强光照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为探究其原因,有研究a、B 基因,再检测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已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者在相同光照强度的强光条件下,测定了两种水稻的相关生理指标(单位省略),结果如下生了一次异常分裂,分别检测分裂进行至 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核 DNA、表。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光反应 暗反应光能转化效率 类囊体薄膜电子传递速率 RuBP 羧化酶含量 Vmax野生型 0.49 180.1 4.6 129.5突变体 0.66 199.5 7.5 164.5注:RuBP 羧化酶:催化 CO2固定的酶:Vmax:RuBP 羧化酶催化的最大速率A. T1时期的细胞中可出现 3种颜色的 6个荧光位点①类囊体薄膜电子传递的最终产物是 。RuBP 羧化酶催化的底物是 CO2B. T2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出现 3种颜色的 4个荧光位点和 。C. 检测的 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②据表分析,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的原因是D. 最终形成的 4个子细胞中有一半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卷{#{QQABQQSUggCAABBAAQgCAQFwCgIQkgECCQgGhEAEsAAAyBFABAA=}#}。 试推测盐胁迫条件下脱落酸增加的意义(2)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了田间光照和遮荫条件下两种水稻的产量(单位省略),结果如下表。 是 。田间光照产量 田间遮阴产量 23.(12 分)某科研小组测定果蝇(2N=8)精巢中不同细胞(a~f)中的染色体数和核 DNA 数,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为果蝇精巢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只表示部分染色体)。野生型 6.93 6.20请回答下列问题:突变体 7.35 3.68①在田间遮荫条件下,突变体水稻产量却明显低于野生型,造成这个结果的内因是 ,外因是 。②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有淀粉和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后者是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在开花结实期主要运往籽粒。图 1 图 2③根据以上结果,推测两种水稻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突变体水稻较野生型_____(填“高”、“低”或“相等”)。 (1)图 1 中姐妹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1 的细胞有____________。22. (12 分)为探究盐胁迫对互花米草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2)图 2 中的____________细胞可对应图 1 的 e 细胞。图,图中 CK 为对照组。回答下列问题: (3)图 2 的丙细胞可对应图 1 的细胞______(填字母)。(4)图 1 中一定不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是细胞___________(填字母)。(5)下表中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果蝇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周期 G1 S G2 M 合计时长 8 6 3.5 1.5 19(1)图一中叶绿素可用 提取,为比较各组叶绿素含量,最好通过比较叶绿素对(h)______(蓝紫光/红光)的吸收量。若在上述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 DNA 合成抑制剂:持续培养至少____________小时,则所有细胞(2)据图二分析盐胁迫对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都将被抑制在 S 期和 G1/S 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是 。在所有细胞达到____________期终点前,再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 G1/S(3)结合图一、图二推测高浓度盐胁迫条件下,分析互花米草生长缓慢的原因是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24.(12分)小麦种子由种皮和胚等结构组成,种皮和胚分别由母本体细胞和受精卵发育而来,(4)盐胁迫还会影响脱落酸 含量,其中脯氨酸是渗透压调节物质,脱落酸增加会诱导其积累。因此小麦粒色由母本基因型(种皮基因型)决定。某科研小组通过如下杂交实验对小麦种子粒色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卷{#{QQABQQSUggCAABBAAQgCAQFwCgIQkgECCQgGhEAEsAAAyBFABAA=}#}的(紫粒/白粒)遗传规律进行研究,亲本白粒胚为隐性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 能转化为 中的化学能。杂交组合 F F F (2)光敏色素是一种 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1 2 3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 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紫粒(♂)×白粒白粒 紫粒 紫粒∶白粒=9∶7 效应。(♀)(3)间作模式下相邻植物遮挡时,导致出现了图 2 中的条件① ,光敏色素 B 感知紫粒(♀)×白粒 变化后,促进控制激素② 、赤霉素(GA3)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发生一定紫粒 紫粒 紫粒∶白粒=9∶7(♂) 的变化使细胞伸长,从而使茎伸长,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这一变化通常会导注:F2为 F1自交结果,F3为 F2自交结果 致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这一现象称为 。(1)据表分析,可以从______(填“F1”或“F2”)看出,小麦种皮的显性性状为 。 (4)研究发现,有些植物不能间作,甲、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会导致单株平均干重均下降。科研(2)由实验可知,正反交 F3代中紫粒与白粒的分离比例均为 9∶7,表明小麦紫粒性状受 人 员为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茎叶竞争对单株平均干重的影响强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控制,F2代紫粒种子胚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a.实验分为 A、B 两组,每组均包含生长状况相似、数量相同的甲、乙植株若干。(3)若从上述表格中选择实验材料,用测交法验证种子粒色(紫粒/白粒)所满足的遗传规律。 b.A 组种植在____,以形成根部竞争;B 组种植在隔离的土壤中但茎叶交织,以形成茎叶竞争。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c . 在 相 同 且 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测定各组植株的单株平均干重。预期实验结果:若 ,说明根部竞争的影响大;。 若 ,说明茎叶竞争的影响大;25. (11 分)研究人员尝试采用“间作”模式种植玉米和大豆,如图 1 所示。在实际种植过程 若 A、B 组单株平均干重相当,说明根部竞争与茎叶竞争的影响强度相当。中,研究人员发现混合种植过密会导致玉米和大豆产量下降,经查阅资料发现可能与植物“避阴反应”有关。“避阴反应”指与自然光相比,在透过叶片的光中红光/远红光值降低,植物对红光/远红光值降低产生应答反应,表现为植物茎节和叶柄伸长的速度加快,分支减少,易引发倒伏和减产,调控机理如图 2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红光的色素是 。光能被捕获后完成光反应,该过程将光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卷{#{QQABQQSUggCAABBAAQgCAQFwCgIQkgECCQgGhEAEsAAAy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pdf 生物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