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昔阳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检测卷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 年暑假,我校陈同学乘坐上海东方航空MU5069 航班前往 X 岛旅游度假。本次航班从上 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起飞时间为 8 月 1 日 14 时 43 分,于当地时间 8 月 2 日 6 时 10 分到达。图 1 为陈同学在 X 岛海边晨跑照片,图 2 为 X 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为A.12 小时 27 分钟 B.13 小时 27 分钟 C.14 小时 27 分钟 D.15 小时 27 分钟2. 陈同学在 X 岛晨跑的地点和行进方向可能为A.①地西北 B.①地东南 C.②地东北 D.②地西南3. 小陈在 X 岛度假期间,该地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B. 日出方位逐渐偏北C.昼夜时长差值渐大 D. 日落时刻逐渐推迟地表反照率是表征地表反射太阳辐射能力的参数。受太阳高度角、下垫面状况等因素影响,地表反照率的时空差异大。有研究表明,当太阳高度角大于 40°时,地表反照率基本不再随太阳 高度角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图示意我国某地 1 月、4 月、7 月、10 月晴天日地表反照率的日 变化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丁对应的月份是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5. 该地最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藏北高原 D.四川盆地6. 甲月份地表反照率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A.太阳高度角小 B.地表积雪量大 C.土壤含水量高 D.植被覆盖率低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两个温度 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一般情况下,温度相近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 小。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干线快速移动可能造成A.沙尘暴 B.飓风 C.寒潮 D.雷暴雨8. 图示时刻正处于降水区域的可能是A.甲、丙、戌 B.甲、丁、戌 C.乙、丙、戊 D.乙、丁、戊某沿海山谷中的机场时有雾出现,影响飞机起降。图示意该地雾消散频率的时间分布,粗线表 示该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该机场位于A.欧洲南部 B.北美洲西部 C.南美洲东部 D.非洲南部10.下列时间段中该机场 1 月份飞机起降受雾影响较小的时段为A.4-6 时 B.6-8 时 C.8-10 时 D.10-12 时11.该机场雾形成的主要条件是A.沿岸寒流水温低,白天暖湿空气流经后降温 B.夏季风携带水汽,白天谷底冷空气聚集降温 C.副高控制晴天多,夜间山腰处水汽上升降温 D.西风携带水汽多,夜间谷底冷空气聚集降温“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 50 公里,洁白 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咸水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千湖沙漠”景观中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C.雨林大量被砍伐,东北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13. 图中新月形沙丘A.1-4 月移动速度快 B.缓坡大致朝向东方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某年 7 月,罗马(42 °N,12 °E)的 M 先生在 P 地(左图)考察期间,发现当地虽温和多雨,但是感觉嘴唇干裂,非常的干燥,与罗马的同季节有很大差异。P 地的沿海地带沙土广布,M 先生在此看到了很多倾倒方向相同的树(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推测该地树木倾倒的方向可能是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15. 与同季节的罗马相比,P 地较为干燥的原因是①西风更强,水汽易散失 ②沿岸有寒流,减湿作用强③沙土广布,下渗量较大 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下图为某城市气候解析图,展示每月的日平均高温或低温以及每月的平均降水量和相应月份 中任何特定日期的降水概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推测该城市可能是A.罗马 B.悉尼 C.珀斯 D.重庆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东南部,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如珍稀物种狐猴、猴面包树等。狐猴 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干燥的森林或灌丛,吃昆虫、果实、芦苇、树叶,偶尔吃小鸟,主要集中在岛 的东部地区。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 300-800mm,主要位于岛的西南沿 海,其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 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1)根据图文信息分析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8 分)(2)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 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台风“摩羯”于 9 月 6 日 16 时 20 分左右登陆我国海南省文昌市,菲律宾、中国、越南等地 区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图为“2024 年亚欧大陆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1)说出甲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以及 T1 至 T2 时段甲天气系统的变化。(6 分)(2)说出 T1 至 T2 期间文昌的天气变化。(8 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出现明显的增暖放大现象(地表增暖高于全球平均水 平),降水强度、降水量、冻土、冰川等要素发生较明显的变化,进而影响了高原河流的含沙量。冰川底部温度通常较高,冰川融水沿着底部空隙流动,可将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输送到冰川末 端。冻土层不断冻结融化会造成土体疏松,进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图 1 示意雅鲁藏布江及周边区 域,图 2 为雅鲁藏布江上游不同因素对河流含沙量的贡献率。(1)从下垫面对太阳辐射影响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出现地表增暖放大现象的原因。(6 分)(2)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水的浑浊程度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试从冰川作用角度,做 出合理解释。(6 分)(3)列举在台风高发区的市民应对台风的措施。(4 分)(3)说明冻土变化对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流含沙量的影响。(4 分)高三地理10月质量检测卷参考答案【答案】1. B 2. C 3. D【1题详解】由图可知,X岛位于153°E附近,位于东十区。起飞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1日14时43分,即东十区8月1日16时43分。到达当地的时间是8月2日6时10分,可计算得出,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13小时27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2023年我国暑假,即7~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非极昼极夜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图中前方是海洋,即晨跑地点的东北方向是海洋,可知晨跑地点是②地,AB错误;图中正前方是东北(偏东)方向,可知陈同学晨跑的行进方向是朝北(东北),C正确,D错误。故选C。【3题详解】2023年我国暑假,即7~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X岛位于南半球,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差值减小,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A错误;度假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南半球的X岛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位于南半球的X岛昼长变长,接近12小时,昼夜时长差值渐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日出方位逐渐偏东,B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位于南半球的X岛昼长变长,日落时刻逐渐推迟,D正确。故选D。【答案】4. C 5. C 6. B【4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当太阳高度角大于40°时地表反照率基本不再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读图可知,丁曲线在10:00-20:00时段内,地表反照率基本不变,说明此时太阳高度角大于40°,同时丁跨越的时间较长说明昼较长,应为7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图中每条曲线横向的中点大致为当地地方时的12时,此时对应北京时间约为15时,因此可计算得知该地位于75°E附近,四个选项中只有藏北高原符合该特征,C正确,排除ABD,故选C。【6题详解】读图可知,甲曲线占据的时间最短,说明昼长短,代表1月份,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藏北高原地表反照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冬季积雪量大,反射率高。太阳高度角、植被覆盖率和土壤含水量对地表反照率影响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7. D 8. A【7题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露点数值较大,水汽充足,不易形成沙尘暴,A错;飓风形成于温暖的大洋洋面上,B错;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侵袭的天气现象,此时该地区气温较高,不易形成寒潮,C错;材料信息“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结合图可知,丙丁附近两侧温度相近但湿度差异较大,为干线;本区西部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干线西侧为山地背风坡,干热气团,东侧为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干线快速移动,会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加之附近水汽充足,易形成雷暴天气,D对。故选D。【8题详解】该地气流辐合,可知存在气旋,则锋面/干线位于低压槽处。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流动,结合北侧气团偏冷,南侧气团偏暖,可知锋面气旋左侧(西侧)为冷锋、右侧(东侧)为暖锋;锋面处风向差异较大,北半球冷锋左侧一般是西北风、南侧一般是西南风;北半球暖锋北侧一般为东北风,南侧一般是西南风,据此可判断出冷、暖锋面的位置;冷锋锋后、暖锋锋前为降水区域,故甲、戌为雨区;根据材料,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且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干湿气团相遇,湿气团密度小,爬升至干气团之上,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产生降水,故降水产生于干气团一侧。图中干线由西侧从太平洋向西吹经过西部高大山脉下沉而来的干气团和东部由南方从墨西哥湾而来的湿气团形成,故降水区域主要在干线西侧,即丙处。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9. A 10. D 11. D【9题详解】图中日落与日出之间的间隔为该月的平均昼长,由此可知,该地在北半球夏季昼长更长,应位于北半球,CD错误。图中3月中下旬的日出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约为4点,此时位于春分前后,当地地方时约为6点,表明该地可能位于经度30°E附近,不可能位于北美洲,而欧洲南部有这种可能,A正确,B错误。故选A。【10题详解】该机场位于沿海山谷中,夜间至日出前后,山谷盛行上升气流,暖空气上升,山坡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谷地堆积,易形成逆温,大气稳定,雾气不易消散,ABC均位于该时间段;10-12时(该地比格林尼治时间早约2小时,此时当地约为12-14点,正值正午前后,对流强)随着气温升高,逆温消散,对流增强,雾气消散,对飞机起降影响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可能位于欧洲南部,受西风影响,携带水汽多,且该机场位于山谷中,夜间谷地冷空气聚集降温,水汽易凝结形成雾,D正确。该地雾多在夜间形成,AB错误。副高控制形成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C错误。故选D。【答案】12. D 13. B【12题详解】依题意可知,“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沿岸洋流为暖流(巴西暖流和南赤道暖流),A错误;“千湖沙漠”位于赤道附近,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错误;沙漠地处河口位置,应该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形成的风力堆积地貌,不是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吹蚀的结果,C错误;“千湖沙漠”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千湖沙漠”所在地区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风携带着河口附近的泥沙被吹向陆地,形成“千湖沙漠”,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1-4月赤道低压带在南半球,是这里的雨季,风的影响较小,沙丘移动速度慢,A错误;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该地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因此新月形的缓坡大致朝向东,B正确;缓坡是迎风坡,风在迎风坡面上发生吹蚀;在背风坡形成旋涡并堆积,缓坡的风力应大于陡坡,C错误;该地雨季时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均匀,信风影响时为少雨季节,且沙丘面积较小,缓坡和陡坡降水差异不大,缓坡的降水不会大于陡坡的,D错误。故选B。【答案】14. A 15. B【14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南纬30°-36°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西北)交替控制,该地树木倾倒方向可能是东南方向。A正确,其他选项与当地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不符,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西风更强,带来更多海洋湿润水汽,降水应更多,①错误,A、C、D错误;沿岸有寒流,减湿作用强,导致P地较为干燥,②正确;沙土广布,下渗量较大,导致P地较为干燥,③正确;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导致P地较为干燥,④正确,B正确,故选B。【答案】16. A【16题详解】从气候解析图中可以判断该地7月均温高于1月,在北半球,最冷月在0℃以上,且降水冬季较多,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罗马位于北半球,且在地中海沿海,为地中海气候,故A对。珀斯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悉尼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重庆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二、非选择题17、【答案】(18分)【答案】(1)树干木质疏松柔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韧结实,利于储水,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吸收水分。(说明: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从树干、树冠、根系角度组织答案,思路清晰,表述准确即可。)(2)特征:全年高温;(2分)年降水量大(1分);降水季节分配均匀(1分)(或: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小)。(说明:必须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作答;只写总量或季节变化只得1分,总量变化+季节变化得2分。)原因: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水汽充足;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湿作用明显。(说明: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以下答案不得分:临近海洋降水丰富;山地/地形影响,降水量大;洋流流经,增温增湿/降水丰富等。)18、(18分)【答案】(1)甲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特征:水平方向--逆时针、辐合运动(四周向中心);垂直方向--上升运动。T1至T2时段甲天气系统的变化:向西北移动,势力减弱。(每点2分,共6分)(2)T1至T2期间文昌出现大风、降雨,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向由西北风变东南风。(每点2分,共8分)(3)及时收听收看台风预警信息;关好门窗;固定容易吹落的物体;储备食物和水;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16分)【答案】(1)青藏高原冰雪覆盖面积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温度较低:气候变暖使冰川萎缩、积雪融化,裸露地面和地表水面积增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温度升高;冰雪面积持续缩小,温度将继续升高。 (每点2分,共6分) (2)冰川运动过程中,对两侧和底部基岩不断侵蚀,产生大量碎屑,被冰川融水搬运至冰川末端;白天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径流量增加,携带较多泥沙(碎屑)进入河流,河水浑浊度高;夜晚气温低,冰川融水量和径流减少,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河水浑浊度低。(每点2分,共6分)(3)随气温(的季节和昼夜)变化,冻土不断冻结、融化,导致土体疏松,易被侵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增暖放大),冻土解冻天数增加;(解冻的)松散土层加剧地表侵蚀,河流含沙量增大。(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