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威远中学2026届高二上期半期考试
政治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并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标志着嫦娥六号开启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求世界奥秘,试图解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天问”,凡此种种,皆触及哲学问题。这表明( )
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C.哲学源自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是先进的意识,其发达程度取决于物质的发展
2.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明确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他把唯物主义比作“牢固坚实的橡树”,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下列选项中,前后两端分别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 )
①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存在即是被感知
②人类历史是理念的展开——思维的发展是历史的动力
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④人是一种聪明的机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台风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部门可以对台风进行准确预测,尽量使台风产生的灾害最小化。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2024年6月7日《解放军报》发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贯通源流根脉掌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文指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24年7月26日,第3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盛大开幕,“生命在于运动”的哲学观点更加深入人心。在本次奥运比赛现场,民众运动热情高涨,奥运健儿尽情舒展身体,赛出傲人成绩。这表明(  )
①哲学推动社会发展 ②哲学并不神秘,就在人们身边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互相决定 ④哲学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放流规格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
③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  ④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人可以在认识和改造规律的基础上,造福人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卫星发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提法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实融合指明了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挥出乘数效应。“人工智能+”启示我们( )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的物质条件
③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要树立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回顾过往历程,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航天事业走得艰辛而稳健。由此可见( )
①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不断积累  ④事物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抉择和工作推进面临的两难多难问题明显增加。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不仅实现了全年预期发展目标,许多方面还出现积极向好变化。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设想事物发展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②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④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成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特别强调,重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扬优势、补短板——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③抓当前、谋未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定不移、久久为功——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解决矛盾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④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新质生产力在逐步形成逐步成长中,它的成长基础是原有的传统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先立后破,就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生产力的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的辩证法道理是( )
①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新时代国务院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总结吸收国务院工作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国务院工作规则》制定修改和实施过程中的成熟做法,以进一步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这一修订过程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
①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③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
④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24年7月,中国科学家利用APOGEE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数据分析,首次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发现银河系半光半径约为1.9万光年。这一数据颠覆了过去“银河系的半光半径约1万光年”的假设,开拓了银河系整体物理性质测量、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交叉对比研究新的维度,将对银河系相关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这说明( )
①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②实践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④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往往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4 年7月 10 日,重庆大学印明柱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最大规模的泛癌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充分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同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提供了科学方案。这表明( )
①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任何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都会因时而变
③真理性认识服务于社会实践才有实际意义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超过10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6年。退休年龄没有相应提高,导致人们工作年限减少,受教育年限增加带来的知识技能积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教育投入时间相比,回报率明显偏低。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的原因。(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
我国经过多年努力,科技水平大幅提升,正在从“跟跑”转向“并跑”和“领跑”,但我们仍应清醒认识到科技发展中的问题与短板,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突破口,同时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科学部署,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8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材料一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资源开发轻科学统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强调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及时代价值。(12分)
威远中学2026届高二上期半期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C B A B D B B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 C A D C B D C A
18.【12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是立足于我国国情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4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4分)
19.【8分】①矛盾对立统一,坚持一分为二。不仅要看到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期决定作用,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突破口。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科技水平正在从跟跑转向并跑和领跑,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推动科技创新。
20.【12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适应了实践发展需要,是经受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6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