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化学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BD; 6-10 DACDC; 11-12 DD;
二、简单题
13.Ⅰ. (1) ①②⑧⑩○11; ③④○12; ⑤; ⑥⑦⑨; ⑥⑦⑧⑨;
Ⅱ. (1)1:2; (2)98:73; (3)1:5; (4)2:3
14.Ⅰ. (1)是; (2) 2 = 2 3+4 3 + 3 2 4 ;
(3)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或发生了电子转移);
Ⅱ. (1) b; (2) b; (3) 2 + 2 + 2 = + 2 + + 2 3
(4)2Al + NaNO2 +NaOH+ H2O = 2NaAlO2 +NH3 ↑
15.Ⅰ. (1)
(2)
(3)还原; 酸;
(4)Cl ; 2;
Ⅱ. (1) 红褐色;
(2)FeCl3 + 3H2O 3(胶体)+ 3
(3)丁达尔效应;
(4)渗析;
(5)3 + 2 3 + 10 = 2 + 3 + 5
16. Ⅰ. (1) 3:1 ;
(2) 2.8g ;
{#{QQABQQSUggiAAgAAAQhCEQFgCgKQkgGCAagGwEAAsAAACRNABAA=}#}
Ⅱ. (1)
Ⅲ. (1)氧化镁与稀硝酸: MgO + 2H+ = Mg2+ + H2O
(2)碳酸氢钠与硫酸氢钠溶液: H+ + HCO 3 = CO2 ↑ + H2O
(3)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CH3COOH+ OH = CH3COO + H2O
(4)氢氧化铁与稀硫酸: Fe(OH) + 3+3 + 3H = Fe + 3H2O
{#{QQABQQSUggiAAgAAAQhCEQFgCgKQkgGCAagGwEAAsAAACRNABAA=}#}天津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十月测试
高一年级 化学学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1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所学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胶体区别于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C. 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
D.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B. 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 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钠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3.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玻璃 硫酸 氨水 干冰
B 氢氧化钡 蔗糖溶液 硫酸钡 醋酸 水
C 胆矾 浓硫酸 氧化钙 水 二氧化碳
D 硝酸 盐酸 硫酸 醋酸 氢气
4.某溶液由个数之比为的、M组成,则离子M可能是( )
A. H B. K C. Cl D.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含有大量 的溶液中:
B.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C.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6.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 和 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的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B. 还原性:
C. 该反应中被还原为 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6:1
7. 下列各组中两稀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溶液(足量)与溶液;溶液(足量)与溶液
B. 溶液与溶液; 盐酸与 NaOH溶液
C. 溶液与溶液; 溶液与溶液
D. 溶液与NaOH溶液; 溶液与 溶液
8.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者碱式盐
B. 利用半透膜可以除去胶体中的葡萄糖
C. 强光束通过胶体时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
D. 直径为的粒子一定属于胶体
9. 已知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氧化剂 B.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C. 还原性: D. 该反应生成, 被氧化的为36.5g
10. 将 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是( )
A. 2 B. 4 C. 6 D. 8
11. 下列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A. 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 向醋酸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
C.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D. 向盐酸中加入少量固体
12.在酸性环境中,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污染水体中的反应过程(不参与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 复合材料具有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特点
B. 去除的总反应为:
C. 反应一段时间后,水体中可能有沉淀生成
D. 同理,该反应过程也可以除去水中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题,共64分)
13. I:
(1)现有物质:①硫酸铜晶体 ②碳酸钙固体 ③纯磷酸 ④硫化氢 ⑤三氧化硫 ⑥金属镁 ⑦石墨 ⑧熔融态苛性钾 ⑨氨水 ⑩熟石灰固体 液态HC1 液态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 ;
II: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目之比
(2)在反应: 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3)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
(4) 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 (未配平)。在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14. I:
已 知 乙 醇能 与 和 的 混合溶 液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发 生 反 应 和在溶液中分别显橙色和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离子反应。
(2)写出的电离方程式: 。
(3) 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 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 。
II:
亚硝酸()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气体和(红棕色)气体; 亚硝酸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 (浅绿色)氧化成(棕黄色);是一种难溶于水(白色)、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请仔细阅读以上信息,并结合有关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 若误食亚硝酸盐(如), 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换为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对此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亚硝酸盐被还原 b. 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c. 维生素 C将还原为 d. 维生素 C 被氧化
(2)下列方法中, 不能用来区别和的是
a. 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b. 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溶液
c. 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的淀粉溶液
(3)某同学把氯气通入溶液中,生成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工业废水中的可用铝粉除去。已知此反应体系中包含六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I: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以通过下列两种途径得到
方法一:
方法二(酸性条件下):
(1)用双线桥法标出方法一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请完成方法二在酸性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在方法一中浓盐酸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性和 性
(1)方法二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II: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以烧杯为容器,用饱和 溶液制备 胶体,并对其性质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
(1)将 溶液加到沸水中,加热至整个体系呈 色为止, 即制得 胶体。
(2)制备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性质探究】
小甲同学在制备时,加热时间过久,结果未能得到胶体。
(3)小乙同学想证明胶体已经制备成功,他可以利用 (最简单的方法)进行鉴别。
(4)小丙同学利用 (如图)方法对 胶体提纯。
(5)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在碱性溶液中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Fe(OH) + = +
16.回答下列问题。
I:
(1) 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若将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的混合液。当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时,混合液中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
把通入浓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若反应中有3.4克氨氨气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中有生成氮气的质量为 ,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Ⅱ.有下列三个反应:
(1)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
Ⅲ:书写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氧化镁与稀硝酸:
(2)碳酸氢钠与硫酸氢钠溶液:
(3)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4)氢氧化铁与稀硫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