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一节无脊椎动物苏教版·第二单元·第四章1、能写出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形态结构特点。2、认识到无脊椎动物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珊瑚礁有很多洞穴和孔隙,为许多海洋动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躲避敌害的场所。珊瑚礁的形成与珊瑚虫有关。红珊瑚等珊瑚虫是一类无脊椎动物。一、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柱。据统计,目前已知的 150 多万种动物中,无脊椎动物约占 95%。我们还认识哪些无脊椎动物?这些无脊椎动物有什么特征?它们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二、线虫动物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林植物体内。线虫动物大多呈线形,它们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食物经口进入消化道,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代表动物:蛔虫二、线虫动物口肠生殖器官肛门蛔虫结构二、线虫动物代表动物:蛔虫蛔虫的结构:具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还能分泌消化酶的抑制剂,防止自身被寄主消化身体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细长,约15~35厘米;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蛔虫的外形:线虫会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林牧业。①班氏丝虫通过蚊虫传播到人体中,会使人患淋巴丝虫病。②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森林病害之一。二、线虫动物如何预防寄生虫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不生食不洁的水果、蔬菜等,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环境卫生,严防蚊虫叮咬,从而降低人体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三、环节动物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体长圆柱形或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后相连的许多环节合成,通常有刚毛。1、结构特点2、代表动物:蚯蚓、水蛭等。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动物体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增强了动物体的代谢活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环节动物环节动物中的蚯蚓大多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三、环节动物蚯蚓、水蛭(如金线蛭)和沙蚕(如双齿围沙蚕)等都是环节动物。 三、环节动物①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不仅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药用,如由其制成的中药材有止咳、化痰等功效。 ②蚯蚓、沙蚕还可以作为动物养殖的饲料。③生活在水田、沟渠或池塘边的水蛭(俗称蚂蟥)会吸食人或家畜的血液,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从其体内提取的水蛭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血栓性疾病。三、环节动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环节动物?常见的环节动物有:1. 水蛭,俗称蚂蟥,体形稍扁平,腹面平坦。2. 沙蚕,也称海虫,是一种常用的动物性钓饵。3. 蚯蚓,又称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物种。4. 山蛭,体形略呈圆柱形,长约3厘米,体色黄褐,背部有深褐色纵线。5. 水丝蚓,又称线虫,体形细长,红褐色。四、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一般每个体节上都有着一对分节的附肢。1、结构特点2、代表动物:蜈蚣、虾蟹、蜘蛛等;节肢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种类最多,占已知动物的85%,达100多万种,而且数目多得惊人。3、代表动物:蝗虫腹部胸部头部蝗虫的头部——感觉、摄食中心触角 分节,有触觉和嗅觉单眼 感光复眼 成像口器 摄食蝗虫的胸部——运动中心翅膀 飞行前足 爬行后足 跳跃蝗虫的胸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内含消化、呼吸和生殖器官腹部体表的气门用于呼吸四、节肢动物蝴蝶(如柑橘凤蝶)、蟹(如中华绒螯蟹)、蜘蛛(如棒络新妇)和蜈蚣(如哈氏蜈蚣)等都是节肢动物。四、节肢动物有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为什么? 昆虫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昆虫和节肢动物虽然都属于节肢动物门, 但它们属于不同的分类。 昆虫属于昆虫纲, 而节肢动物则包括蜘蛛、 蜈蚣、 虾、 蟹等多个类别, 它们属于蛛形纲、 多足纲、 甲壳纲等不同的分类。四、节肢动物四、节肢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蛔虫与划线部分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A.体表为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C.无消化器官 D.有口无肛门2.我国于2006年实现了全国消除丝虫病的目标。但全世界47个国家的8.63亿人仍然受到淋巴丝虫病的威胁,淋巴丝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以下关于丝虫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结构简单C.生殖器官发达 D.运动器官发达BD3.夏季大雨过后,肥沃的蔬菜地里,常见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A.土壤中缺乏食物 B.雨后喜欢晒太阳C.土壤中缺少氧气 D.土壤中压力大4.蛔虫和蚯蚓长得很像,但它们却属于两类不同的动物。下列关于蛔虫和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分别属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C.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D.蚯蚓身体分节,蛔虫身体不分节CC5.蜗牛是一类常见的软体动物,下列相关蜗牛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头部有触角,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变化B.具有大而扁平的足,可以通过爬行前进C.蜗牛的壳会妨碍运动,不利于其生存和繁衍D.足内腺体会分泌黏液,可减少足与地面的摩擦6.“螃呀么螃蟹哥,八呀么八只脚,两只大眼睛,一个硬壳壳”,其中提到的“硬壳壳”的名称和最主要的作用是( )A.贝壳,保护B.鳞片,减小阻力C.甲,保护D.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蒸发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