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测评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测评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15.(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与固定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CD在C点平滑连接,可视为
质点的小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1=4m/s和2一2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
动,两球先后滑上斜面,当A球沿斜而向上运动的速度为零时,B球沿斜面向上运动的
速度也刚好为零.已知两球在斜而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
向下,两球通过C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两球在斜而上的速度为零后立即沿斜面向下
做匀加速运动.求:
(1)当A球向右运动到C点时,A、B两球的距离:
(2)当B球向右运动到C点时,A球到C点的距离:
(3)从A球沿斜面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A、B两球相碰的时间
D
【高一年级10月联合测评·物理第6页(共6页)】
山西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联合测评
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3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刚刚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共获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和

24枚铜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花样溜冰运动员的动作,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B.研究跳水运动员比赛时的动作,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C.研究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时乒乓球的旋转对轨迹的影响,可以将乒乓球视为质点
的影
2.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出游时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
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考系是
A.飞花
B.小船
C.榆树
D.河岸
3.某网约车司机打算驾车从火车站到机场接机,利用高德地图导航,可选方案有两种:方案1
需行驶25公里,用时35分钟;方案2需行驶30公里,用时40分钟.对比两方案,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25公里”为路程
B.“用时40分钟”指的是时刻
C.方案1的位移比方案2的位移小
D.若方案2显示“预计16:30到达”,“16:30”指的是时间间隔
【高一年级10月联合测评·物理第1页(共6页)】山西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10月联合测评·物理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1,C研究花样溜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A错误:研究跳水运
动员比赛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错误:研究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成
绩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路,故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C正确:研究发球时乒乓球的旋转对轨迹的影响,乒乓
球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将乒乓球视为质点,D错误
2.B“卧看满天云不动”中云不动是以小船为参考系,B正确。
3.A“25公里”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A正确;“用时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两个方案的出发点和终点均
相同,故两种方案的位移相同,C错误;“16:30”指的是时刻,D结误,
4.C设从家到学校的总时间为3,总路程为s=m·21十边,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率为0一立=4m/s,C正确.
5.Ax-t图像中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B错误;甲、乙两图线相
交代表相遇,由平均速度定义可知,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错误:第二次相遇时,甲
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即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错误。
6.D由4-t图像可知,02s内,警车做加速运动,2s~4s内,警车做减速运动,故警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由
a-t图线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t=2s时,警车的速度最大为m=欧十△v=15m/s,B错误、D正确;t=4s
时,警车的速度为u==10m/s,C错误
7.B由于后4s内的位移大小为32m,将运动倒过来看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x=之,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a=4m/:2,由于前3s内的位移大小为2m,根据x=1一之a,解得初速度大小为w=20m/s,故汽车刹车后运动的
总时间为==5s,B正确。
8.D由v-t图像可知,二者速度均为正值,即二者均向正方向运动,甲、乙两辆车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由v-t图线与t
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s内,两车的位移不相等,即1s时甲、乙两车设有相遇,B错误:由于=0时刻两车
位置相同,由面积法可知,0一4s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故4s时甲车在乙车后方,C错误;0~4s内,甲车的平均
速度仰==4m/s,乙车的平均速度2>如=4m/s,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正确.
2
2
9.BC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可能为零,A错误: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
物理量,故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率一定越大,B正确;物体做诚速运动时,物体的速度诚小,加速度可能增大,C正确;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和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D错误。
10,A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x=1十之4,变形可得产=山}十之4,可知机动车的初速度等于图像的斜率,即
w=01m/s=20m/s,纵轴截距为一2m/s=a,解得a=一4m/,故机动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正确,C错
2
误:机动车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为1=0一=5s,则机动车在前6s的位移为x0,=50m,D错误
_2a
11.(1)1:2(2)1:3(3)1:(W2-1)[(wW2十1):1也对](每空2分)
解析:(1)公交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一t可知,公交车第1s末和第2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
(2)由x=2可知,公交车前1:和前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4,放公交车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
为13.
(3)由x=合a可知,公交车通过前10m和前20m的时间之比为1:厄.放公交车通过第-个10m和第2个10m
的时间之比为1:(√2一1).
【高一年级10月联合测评·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